个体量化运动处方及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状态的疗效观察

2013-12-06 08:50万珍英王丽娜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34期
关键词:糖化处方疗法

万珍英 杨 枝 柳 江 司 涟 王丽娜

南昌市第三医院内分泌科,南昌 330009

2型糖尿病是以糖代谢障碍为主的一种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平均寿命的延长,其患病率正不断上升。2型糖尿病常给患者带来多种并发症,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更带来巨大的精神折磨,近年来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症的比率高达59%~100%[1]。抑郁症状对患者糖尿病病情控制和生活质量都有一定的影响,伴发抑郁症的糖尿病患者其餐前、餐后血糖明显控制不良,治疗的依从性明显降低。因此,血糖控制及改善其抑郁症状对合并抑郁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十分必要。本文拟探讨个体量化运动处方及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状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南昌市第三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其诊断均符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及《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相关的诊断标准。排除合并严重眼底病变、心脑血管疾病、肾病的糖尿病患者,全部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40例,男性 28例,女性 12例,平均年龄(56.4±3.40)岁;个体量化运动疗法组40例,男性2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55.2±3.20)岁;联合组40例,男性12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57.4±2.20)岁。 3 组病程为 6个月~13 年,平均(6.8±2.8)年,3组性别、民族、文化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糖尿病治疗方法,个体运动疗法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体量化运动处方疗法,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体量化运动处方及心理干预,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抑郁症状及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

1.2.1 个体量化运动处方 根据广西医科大附属医院糖尿病量化运动处方研究组设计开发的糖尿病量化运动处方4.2级为运动模板,每个处方均分为3个部分:热身运动、主体运动和整理运动,心率由弱至强,达到一定条件后(即最大运动心率数=220-年龄的60%~70%),再逐渐进行全身放松调理,并伴以深呼吸,使心率逐渐恢复至安静状态时的水平。处方运动多选择在餐后1 h进行,尤以晚餐后1 h最佳。广西的糖尿病量化运动处方属于中等强度以下的有氧运动范围,以低阻力、高重复性、低负重、伴有优美音乐的运动为主[2],并配有量化运动处方的光盘,并指导和培训患者根据光盘的运动方式进行锻炼,以达到处方所要求的时间、强度及量的目标,并要求家属积极配合和加以监督。每周电话随访患者的运动情况。

1.2.2 心理干预 住院期间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及想法;通过对疾病的具体分析和解释来消除患者的担心及顾虑,消除患者的悲观和失望情绪,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心理问题严重的患者,根据不同情况选择相应的情绪疗法、系统脱敏疗法及人际交往训练等心理治疗;出院后每个月随访,对症状有所改善的患者进行相应的嘉奖及鼓励。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应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3]对患者进行情绪评估,测评由专职人员严格按照量表测评规定完成。SAS>50分表明存在焦虑状态,SDS≥50分表明存在抑郁状态。同时测定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组间均数比较用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治疗前后SDS、SAS评分的比较

治疗后3个月,3组患者SDS、S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 (P<0.01),但个体量化运动疗法组或联合组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联合组SDS、SAS评分显著低于个体量化运动疗法组(P<0.01)(表1、表2)。

表1 3组治疗前后SDS评分的比较(分,±s)

表1 3组治疗前后SDS评分的比较(分,±s)

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个体量化运动疗法组比较,▲P<0.01

时间 对照组 个体量化运动疗法组 联合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2.9±4.6 54.1±5.8*62.4±3.8 46.3±3.6*#62.6±4.2 39.3±2.3*#▲

表2 3组SAS评分的比较(分,±s)

表2 3组SAS评分的比较(分,±s)

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个体量化运动疗法组比较,▲P<0.01

时间 对照组 个体量化运动疗法组 联合给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8.9±4.3 57.3±3.4*68.6±3.3 46.3±3.4*#69.1±3.2 38.3±2.1*#▲

2.2 3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比较

治疗3个月后,3组患者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1),而个体量化运动疗法组及联合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且联合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个体量化运动疗法组(P<0.05)(表 3、表 4)。

表3 3组空腹血糖水平的比较 (mmol/L,±s)

表3 3组空腹血糖水平的比较 (mmol/L,±s)

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个体量化运动疗法组比较,▲P<0.01

时间 对照组 个体量化运动疗法组 联合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10.2±2.3 7.4±2.1*10.4±2.1 6.8±1.8*#10.1±3.1 5.9±1.3*#▲

表4 3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s)

表4 3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s)

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个体量化运动疗法组比较,▲P<0.01

时间 对照组 个体量化运动疗法组 联合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8.9±3.8 7.3±2.6*8.6±3.2 6.9±2.4*#9.1±2.2 6.3±1.6*#▲

3 讨论

糖尿病病程漫长,治疗方法复杂,常常导致患者情绪低落,从而诱发心理障碍[4],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又可引起体内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素等应激性激素分泌增加,从而导致患者血糖升高,病情加重[5]。有研究表明,糖尿病合并抑郁的比率是正常人群的3倍以上[6],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神经生物学、社会心理学等因素有关。在患病早期,患者往往不能接受事实,否认患病,拒绝接受治疗。患者一旦被确诊,有的患者就出现孤独无助感,从而情绪低落,治疗态度消极。有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了解甚少并存在许多误解,因此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担心预后,惧怕死亡。有些患者患病时间长,并发症多且重,从而产生悲观厌世的情绪,认为无药可救,自暴自弃等。现在临床常采用药物、心理干预等治疗为主,寻找更好的血糖控制方法有重要意义。

有研究表明个体量化运动疗法有助于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7]。本研究中个体量化运动疗法组SDS、SAS评分及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表明个体运动疗法可以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状态及血糖控制水平。研究表明心理干预可使患者抑郁状态好转,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症状时,其抑郁及焦虑等紧张情绪可引起应激性激素如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加,使血糖升高,心理干预可减少患者的抑郁及焦虑,提高患者的自信,更有效地控制血糖[8]。同时本研究探讨了联合个体量化运动疗法与心理干预对患者抑郁症状及血糖控制的影响,结果显示其对患者抑郁状态及血糖的控制效果显著优于个体量化运动疗法组(P<0.01),说明联合个体量化运动疗法与心理干预对患者抑郁状态及血糖的控制效果优于较单纯药物控制及个体量化运动处方。个体量化运动疗法及心理干预方式患者易于接受,其依从性高,有利于消除患者抑郁症状,减少应激性激素的分泌,从而更好地控制血糖,提高患者适应社会的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1]黄雪芳,宋磊,李铁军.健康教育与心理社会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3):149-151.

[2]陈青云,薛桂月,陈莹.糖尿病运动量化处方的设计及创新[J].体育科技,2008,29(2):57-61.

[3]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5-42.

[4]刘智平,彭富琴,刘秀蓉.糖尿病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J].重庆医学,2002,5(31):440.

[5]刘克嘉,邬勒娥.应激与应激性疾病[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33.

[6]姚静.糖尿病患者中的抑郁问题[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1,28(4):199-203.

[7]孙静敏.糖尿病治疗中运动干预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糖尿病杂志,2006,2(1):31.

[8]赵郝丽,张小燕.抑郁症的心理治疗与心理防护[J].医学信息,2010,23(3):154-155.

猜你喜欢
糖化处方疗法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人间处方
应用安琪酿酒曲糖化工艺的研究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中医毫火针疗法的研究进展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处方
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