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治文,刘洋洋
(辽宁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包容性发展”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内涵,不仅指经济增长,还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共同发展。而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就是城镇化。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1.27%,城镇化率超过50%的省份已达 15个[1-2]。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包容性发展赋予了城镇化新的内涵,使城镇化成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手段,进而形成城市-小城镇-农村的“橄榄型”社会结构。这样的社会结构包容性最强、社会最稳定、最利于解决小城镇内部由区域要素快速流动带来的社会“碎片化”问题[3]。基于小城镇体育所蕴涵的性质和特点与包容性发展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激发小城镇体育的内在发展动力。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据统计,2010年我国城镇化率达49.68%,城镇人口6.7亿。我国城镇人口中流动人口数量达 2.3亿,城镇 34.3%的人口是外来迁移人口。在东部地区的不少城市,迁移人口已经超过本地人口,甚至一些地区外来迁移人口达到本地人口的5~10倍[4],使小城镇人群复杂。
目前,原有居民生活水平基本达到小康水平,他们开始关注健康问题,利用余暇时间在小区广场、公园等参加一些休闲体育活动,其中锻炼群体以青年和老年居多,他们是小城镇参加体育锻炼的核心,让中年人参加锻炼仍然是棘手的问题[5]。新入城镇市民为享受慢节奏的生活,缓解工作疲劳,参加体育锻炼主要以保养身心、娱乐、休闲为主,积极性较高,易融入群体,可以带动原有居民参加体育锻炼,促进居民之间的感情交流。而新入城镇的农民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以打工改善生活为主要目的,在城镇中属于弱势群体,他们作为城镇化建设的主力军,碍于经济状况、工作环境和社会地位,导致他们忽视对健康的认识和压力的排解。
涌向城镇的农民的思想受到农村传统思想的束缚,对体育的认识程度和参与的积极性存在较大差距,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淡薄。据2008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文盲比重为7.77%,而农村人口文盲比重为 10.56%,说明农村人口文化素质问题突出,而且在众多转移的劳动力中,拥有一技之长的农民比重较小[6]。新入城镇农民参与体育锻炼意识的程度,主要取决于生活温饱、受教育水平及文化熏陶,只有当他们的物质生活得到基本保障,才会有新的精神文化生活诉求,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观念。
小城镇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是反映小城镇文化建设的有效指标。小城镇居民农民思想意识占主流,娱乐、休闲的大众健身运动,比如健身操、瑜伽及各种球类运动等现代运动项目,不易于被新入城镇农民接受。小城镇居民的体育活动时间多在农闲和传统节日,仍然以传统体育为主,并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民族色彩。如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龙舟竞渡、重阳登高等传统文体活动。这些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活动的开展,符合居民的娱乐、健身需求,特别是秧歌、腰鼓、踢毽、游泳、太极拳等传统武术,以及趣味体育竞赛。
改革开放以来,小城镇体育组织体系是以文体站为核心,由自发体育组织和社团共同参与的[7]。体育活动的开展以政府为主导向企业、社团、家庭和个人共同参与的方向发展。现阶段,体育组织管理仍然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制定体育发展规划,配备体育设施,行使管理、监督的职能,组织和激励企事业单位、体育部门、社团之间的协作互动。其中,小城镇体育行政组织包括市(县)政府、体委、镇政府和文化站,由专人负责承办和开展大型体育运动会、规划小城镇体育建设。小城镇体育协会属于体育事业组织,主要负责各种大中小型运动会和技术培训等非经常性体育活动的开展,为小城镇培养运动员和体育人才。晨晚练点和俱乐部是实质性的体育机构,负责经常性的体育活动,主要由各种单项体育协会组织,它们不仅组织开展体育活动,满足居民参与的要求,还具有参与社会实现自我价值观的职能。
小城镇体育在包容度、制度、权利相互作用下,体育人群、价值观念、运动方式及组织管理,呈现出异于城乡又同于城乡体育发展的复杂多样特点。同时,小城镇体育产品在参与和分享的过程中,出现排他、竞争、冲突和歧视现象,导致体育产品分配和共享不均,使小城镇体育具有私人产品、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混合性质[8]。
小城镇体育包容性发展内涵,以全民参与为发展主体,以求同存异为基本特征,以机会均等为本质要求,以利益共享为终极目标,注重兼容并蓄、全面协调。“十二五”时期,“包容性发展”以主导思想形态引领小城镇体育的发展,有助于缓和区域矛盾、缩小城乡体育发展差距,满足全民的健身需求,进而增强体育事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包容性发展提倡城市与农村文明平等、互补、兼容,主张不同的文明间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少一些对抗、多一些对话,少一些傲慢和偏见,多一些理解和沟通,这样才能实现和睦相处,共同发展。那么,城乡体育互补和融合在包容性发展中就显得特别重要。
“求同”的过程在于构建由社团和自发体育组织共同参与的小城镇体育组织网络系统,重点管理基层建设,从保基本、强基础、建机制推进体育服务均等化,扩大覆盖面[9],利用财政、税收、土地和金融等政策鼓励社会兴办体育事业。坚持体育公益性,形成消费、服务,文化、娱乐相交织的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存异”是体育主管部门与各相关组织的横向联合,扩展合作规模,整合体育资源,做到点面结合、点面互动的同时,保持小城镇特色化发展,东部地区实施“创生性”发展,中部地区运用“共容性”发展,西部地区强化“外援性”发展。
从结果上衡量和区分包容性发展,主要是考察资源分配上的公平性、共享性。但是,小城镇体育资源成果的利益共享有其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除全民参与的发展主体、求同存异的发展特征外,机会均等的发展过程更是关键一环。小城镇体育包容性发展是强调人人有平等机会参与体育发展过程,并分享发展成果,即为建立在机会平等基础上的体育发展。小城镇体育在包容性发展中,以机会均等为本质要求,强调减少和消除机会不平等来促进资源分配公平。只有保证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机会均等,竞争公平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
从小城镇体育发展的广义来看,体育的发展既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是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城镇化快速推进下,小城镇经济基础薄弱、投资环境较差、基础设施匮乏、服务效率较低,不仅体育资源共享受限,发展力度也受阻。实现小城镇体育包容性发展,除了要重视努力实现利益共享,还要倡导和保证机会平等。通过机会均等改善体育资源配置,缩小区域体育资源不平等,增强体育资源的广泛共享性和共享公平性,不断提高民众的福利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说,要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必须从发展过程的机会均等着手,创造更多投资和发展机会,保证机会公平、竞争公正,才能吸引更广泛的主体参与其中,这样资源共享才有坚实的基础。
无论是强调全民参与的发展主体,还是求同存异的发展特征,或是机会均等的发展过程,实质上都是为实现体育事业辉煌发展,为共享发展成果做铺垫,所以说,包容性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全民共享利益成果。从本质看,利益共享就是资源的重新分配,是一种群体性行为,关键在于处理好利益关系。否则,只能是一种负担。那么,这种体育成果的利益共享,必须考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就目前小城镇经济及体育发展的条件,要在效率优先的基础上,将公平提升到“更加注重”的层面,加强体育利益分配的监管与调控,基本实现体育利益分配中权力、规则、机会的公平[10]。各利益群体,按照发展中贡献的程度进行比例分配,给予不同程度的补偿和奖励,实行利益等价交换。
通过适当的资源有偿共享,促进体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利益平衡,使利益群体的投入与收益成正比或收益更大。所以,基于成本与收益均衡的经济理念驱动下,激励他们对资源合作共享的内在、自主、自发性行为,实现利益群体间协同配合、需求互补、发展共识、公平竞争、利益共享。
交通便利是小城镇体育发展的重要条件。沿海依托交通区位优势,小城镇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选取路网发达、公共交通便利的主要干路,建设健身活动设施、场馆。
在交通资源优势下,公平、合理、有效配置体育资源,方便居民参与健身活动。首先,小城镇交通要道的体育场馆及健身设施是健身群体的首选场所,更是城乡体育交流的活动中心。其场馆应与城市体育场馆、健身会所建立“健身连锁”体系,满足企事业单位、家庭不同健身人群的锻炼需求。其次,坚持体育资源“整合、优化、扩容”三同步,“集聚、集群、集约”三提高,引进和开展农村传统与城市新兴健身活动,促进城乡体育协同发展。最后,小城镇以其特色优势为基础,将民族民间优势项目融入传统节日和活动中,尤其是居民喜闻乐见、互动与趣味性较强的群体活动。借鉴城市体育的管理模式,提供优质健身服务,有效促进区域间互动、互进、共荣,从而打造区域内体育明星镇、模范镇、品牌镇。
小城镇政府、相关体育部门应计划实施和推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形成健身设施、健身组织、健身指导、体育活动、健身信息为一体的五大服务平台。首先,将体育活动场所建设纳入到城镇建设规划中,形成体育健身圈,并与当地体育部门、银行协作开发“阳光健身一卡通”系统,将健身场馆连接起来,形成覆盖城区、满足居民就近、方便参加健身锻炼的需求。其次,加强体育部门自身建设,并与社团联合,广泛深入开展假日体育、全民健身日体育节、企业运动会、节日万人长跑等形式多样、参与性较强的健身活动。再次,通过各类新闻媒体、短信互动、社区宣传等方式,传播科学健身知识和方法,为居民提供健身指导服务,从而树立正确的健身观。并推进“城镇百名体育健身明星评选”、“全民健身大讲堂”、“科学健身与营养处方讲座”和“健康指导小分队进社区”等一系列服务活动。除此之外,小城镇特色体育项目应开发特色健身电子地图,便于搜寻和了解周边健身场馆的分布及特色项目,让居民更好了解到自己想锻炼的项目应该去哪里,这是一种全方位、新尝试的信息咨询服务平台。
随着社会和市场力量的壮大,小城镇应构建一种“政府主导-社会协作型”综合治理机构,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支持、全民参与”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首先,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将体育纳入小城镇发展规划、政府工作、财政预算中,着重关注居民的身体、心理的健康,促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度。其次,经济发展和市场主体的准入,应调动市场主体参与的积极性,逐步转变政府在体育资源配置方面的垄断地位,加大扶持非营利体育组织,增强其独立的竞争性。通过政策引导和规范体育非营利组织在体育公共服务中的利益,提高其服务质量,发挥其在城镇体育事业中的桥梁作用,逐步朝着独立主体的方向发展。再次,通过多元主体的协同配合,不断提升城镇体育治理的效能和质量。特别是在提供体育公共服务方面,依据不同的内容层次,明确提供服务的主体和方式。政府、体育主管部门、城镇社区、投资主体、居民在协商的基础上,制定城镇体育公共政策、服务规范及质量标准,并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使各主体间以统一的公共政策服务为导向。
乡镇企业是解决小城镇剩余劳动力和繁荣市场经济的载体,更是小城镇体育发展的潜在力量,它有利于推动小城镇体育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对扩大体育市场内需不可估量。首先,乡镇企业大多规模较小,市场竞争力不强,空间布局分散,难与城镇化建设有机的结合。乡镇企业可以利用税收、就业、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为城镇体育事业提供资金便利,实现企业生产性服务职能的社会化转移。他们之间的良性互动,有助于挖掘、整合和动员企业内部资源潜力的释放,拓展体育融资渠道,带动企业外延的发展。从而,增加小城镇的财政投入,进一步完善小城镇体育设施。其次,乡镇企业能够容纳大量的劳动力,特别是新城镇居民的涌入,他们必将成为推动城镇体育发展的主力军。同时将体育融入乡镇企业中,促进企业与体育部门的协作、联动。再次,政府应采取激励措施,动员乡镇企业改革,调整企业生产结构,把体育纳入企业绩效的一环,鼓励企业劳动力积极参与,逐步将多元管理主体融入城镇体育公共服务领域,拓展体育事业的融资渠道,从而弥补政府资金的不足。
小城镇在容纳大量劳动力的同时,更要注重参与主体的文化教育,提升不同人群对体育的认同感。首先,企事业单位、学校、小区委员会要互助互动,定期向居民提供健身教育,并联合组成行动小组,通过城镇电视台播放专题讲座、公益广告、宣传片和出版体育报刊,组织居民观看广播健身节目。其次,小城镇教育部门与体育主管部门合作,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鼓励和引导城镇中知名人士、教育工作者参与到体育健身中,以志愿者的身份不定期在各小区晨晚练点、社团和协会传授新知识和技能。第三,体育主管部门加强与高等师范院校、体育院校的交流,建立教育实习基地,形成长期合作关系。通过大学生、专业人才的教育引领,提高居民的文化素养和健身意识,从而丰富小城镇文化生活。与此同时,加强引进专业指导队伍,促进城镇体育健身活动项目的更新、再生产、弘扬及传承。
在深入贯彻实施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之际,借鉴经济学的包容性发展理论,塑造小城镇体育发展的基本内涵,寻求新的发展方式,是小城镇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小城镇体育包容性发展的实质是根据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其体育的性质和特征,强调全民参与、求同存异、机会均等、成果共享的一种更具人文关怀的发展。包容性发展,在不断修正非均衡发展带来的区域体育差距的同时,也推动城市体育繁荣开展,引领农村体育阔步向前。在拉动城镇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及生态文明发展的基础上,真正实现小城镇体育健康、快速、可持续地发展。
[1] 虞满华. 包容性发展:和谐理念的实践之维[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2,33(4):1-5.
[2] 李林捷. 加快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J].财经界,2013(3):24-25.
[3] 张占斌. 包容性城镇:新型城镇化之路[J]. 决策,2013(1):74-75.
[4] 任远. 我国人口迁移和城镇化的新特点[EB/OL].http://www.npopss-cn.gov.cn/n/2013/0204/c219470-204 21608.html,2013-02-04.
[5] 杜世全,盛治进. 小城镇体育在中国的基本进程[J].安徽体育科技,2008,29(2):17-19.
[6] 王本兵.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D].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1.
[7] 吕小黎,秦小平,王健. 对我国小城镇体育管理的理论研究[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23(5):28-30.
[8] 高传胜. 论包容性发展的理论内核[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32-39.
[9] 国家体育总局. “十一五”实现辉煌跨越“十二五”力争再创新高[EB/OL]. http://www.sport.gov.cn/n16/n1077/n297454/1767859.html,2011-01-11.
[10] 刘玉,丁亚兰. 转变体育发展方式基本理论架构与分析[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36(4):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