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风格艺术性的缺失与创作

2013-12-06 03:54何劲鹏杨伟群
体育学刊 2013年4期
关键词:艺术性身体艺术

何劲鹏,杨伟群

(东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体育课程风格是基于健身性、时代性、地域性基础上,集合教师个体的情感倾向、艺术素养、身体审美、精神气质等内在特性为一体的外部表现形式,具有相对稳定和特别的创作个性。艺术性在课程风格中有两种形式,一是艺术作为一种精神产品,体育课程风格的艺术性表现为调节学生心境、陶冶学生情操、愉悦学生身心和塑造学生性格等功能;二在教学层面具有摆脱各种模式化的束缚,展示教师独特魅力、教学技巧和智慧的特征。

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课程大致分为两种风格,一种是严格学科逻辑下的“三段式”课程风格,讲求课程的技术性,这种大统一的模式化课程模式往往忽视教师的独特教学技巧和魅力,也忽视了学生身体审美、陶冶情操等艺术性,课程的实质是在工具理性掌控下,对学生的人体机能、形态结构和身体素质等指标技术性的教育设置,这种课程风格是传统体育课程的主流模式。另一种是“放羊式”课程风格,其缺陷是放任学生“跟着感觉走”、漫无目的地自由活动,丧失了课程的学科逻辑,课程既无技术性也无艺术性。之后受后现代主义课程思潮的影响,从主体性教育视角,以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为起点,体育课程从内容和组织形式上进行了风格化研究,如“俱乐部式”、“三自主”、“选项课”等几种课程风格,并在体育与舞蹈、音乐、文学、环境等艺术元素上做了一些研究,突出表现为校园集体舞的编制上明确体现了体育与艺术的有机结合。但现实情况是:至今体育课程与艺术结合仍然缺乏成功范例,这一点值得我们反思和总结。

1 体育课程风格的艺术性缺失

体育课程风格的形成要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学生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通过艺术欣赏和渲染来实现美感,并满足学生的审美需要。体育课程的科学性研究对象是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而体育课程的艺术性研究对象则是由身体活动而衍生的精神气质、审美情趣及其进一步引导的实践后果,也就是说,体育课程风格的艺术性体现了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关照,体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审美共鸣,体现了人本主义的回归。纵观学校体育课程的发展历程,体育课程无论在目标的预设、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运用都无不缺少艺术的把握。体育课程标准目标领域没有艺术标准和要求。流行元素缺失、课程组织形式与风格的单一造成学生的体育课审美疲劳,课程标准化、模式化没能使体育活动成为学生的审美对象。

1.1 课程缺少艺术的视听觉冲击

新中国成立初期,学校体育目的是“为人民健康、新民主主义的建设和人民的国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保卫国家的接班人,强调掌握劳动和保卫祖国的实用技能。1954年颁布的《准备劳动与卫生体育制度》突出工具性与理性两条主线。一方面强调体育课程的社会属性,凸显体育课程设置的政治意愿,使体育课程承载着政治性、阶级性和军事性等工具性特征,一方面体育课程内容与劳动、军事动作紧密结合在一起,运粮食、投弹、刺杀、匍匐前进等动作代替了身体练习。课程内容选择缺少美的标准、缺少艺术吸引力;缺少美的造型、美的色彩和美的音符;缺少感性的、直观的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如校园集体舞中的音乐属于典型高雅、传统颂歌题材,课程实施表现为强烈的观念性说教,动作节奏和规格缺乏流行元素,缺少即兴发挥的空间,因而无法得到学生的普遍接受与认同。

“三段式”教学以人体身心(生理)发展规律为主线,以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为体育课程的自然科学基础、以凯洛夫教育学为体育的教育学基础的课程体系,重视体育的身体认知过程、运动负荷控制等要素。课程体系突出学科中心特色;讲求对课程结构、方法、手段等规律性的探求,追求体育课程与技术传授、增强体质的内在学科机理及相关人体机能适应规律、运动技能掌握基本规律等研究,教师在执行教学过程中要完美无缺、高度吻合地实现课程各阶段目标与内容预设,致使课程工具性与理性在两种课程价值预设中“一拍即合”,课程风格被框定于“大统一”的学科逻辑之中,课程异化为“千校一本”、“千篇一律”的格局,课程艺术之美被技术规范、运动负荷和强度等生理指标所遮蔽,学生身形美、姿态美、动作美和气质美没能得到视觉冲击,不同艺术风格、节奏的音乐与身体动作没有实现有机结合,身体动作没能在现行体育课程中得到展示和欣赏。“三段式”教学模式的现实沿袭,无疑导致赋予艺术成分的校园集体舞也遭受着现实的尴尬与无奈,因此失去身体求美方式的体育课程、失去审美对象的体育课程需要艺术滋养与调理。

1.2 课程缺少艺术情感体验

艺术的价值在于调节、改善、丰富和发展人的情感世界,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提高学生的精神素养。回顾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发展历程,“学校体育课程并没有经过真正现代性的‘洗礼’,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在中国都没有很好的成长”[1],课程没有扎根价值理性之中,体育课程远离了生活世界,远离了学生的情感世界。工具理性背后是一种对课程实施执行者的束缚与管制,体育课程基调被工具理性所支配,“高、难、繁、偏”的课程内容导致课程与情感的分离。一方面,运动技术概念内涵使体育课程内容选择误入“锦标主义”行列,竞技训练方法取代教学艺术,本属于艺术本真的体育教学“柔情”在工具理性的支配下变得异常“生硬”,导致了学生主体性没有得到认可和有效满足,学生的课程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之中,课堂上学生对体育缺少艺术性感受、体验和理解,体育教学内容也“难以下咽和消化”。另一方面,2001年颁布的“健康第一”体育课程标准也越来越暴露出其情感体验的缺失。学校出于学生所谓人身安全,致使“半数学校收起了山羊和跳马,99%的学校封存了攀登架、爬杆、爬绳和秋千,有的学校甚至不敢搞长跑运动”[2],就这样,不少对学生人格成长和身体发育非常有益的活动被缩减了,体育课程的“异常温情”也致使体育课程的精神价值随之大大“缩水”。因此,体育课程中运动技术技能究竟掌握到何种程度,才能突出运动技术艺术性而避免“高难险”竞技性,值得我们思考。

1.3 课程缺少艺术创作

标准化、模式化使体育课程“千篇一律”,按部就班的模式化课程难以使学生在运动过程中产生情感的共鸣。广大教师在其“逐步形成的强大实践惯性和超强的稳定结构”[3]之中丧失了对课程风格的追求,加之体质健康问题的紧迫性,致使广大教师更侧重于课的密度曲线设计、运动负荷控制等研究。于是,把运动技术学习的手段性理解为目的性,体育课程丰富的艺术内涵被简单化为运动技术的授受过程或增强体质的锻炼过程,学生在枯燥的、一味地动作模仿和反复练习中根本无法感知体育之美。体育教学模式变得“千校一面”,体育课变得无奈、无聊甚至是令学生讨厌的一种学习,缺少个性化、风格化的体育课程也失去了想象空间和表演空间。

1.4 教师缺少语言艺术

“体育课程是维护健康和美化身体的教育过程,体育运动以自身所具有的运动节奏形式,通过生理和心理的节律感达到对生命健康的调整和恢复”[4]。体育课程是表达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艺术创作过程,不同运动项目所蕴含的美是不同,所需表达的语言也各不相同。教师语言艺术的缺失遮蔽体育之美。富有韵律的健美操教学需要的是富有节奏的、激情的语言;力量型的体操教学需要的是果敢的、坚定地的语言;动作舒缓型的太极拳教学需要清风细语般的语言……但是现行体育课程实施缺少语言艺术掌控,一方面是语言的术语化过强,通俗性不够,典型性表现为:对技术动作的描述缺少惟妙惟肖的形象比喻和说明。对复杂的技术动作描述缺少形象、简洁的“口诀式”提炼;教师的语言过于专业化、僵硬化,导致学生对技术动作难以理解和领会,不利于学生快速准确掌握技术动作;同时教学方法的讲解示范缺少语言渲染,技术的规范要求使运动技术难以升华为身体的艺术,缺少美的描述和欣赏空间。另一方面是主体性教育思潮下赏识性、表扬性、鼓励性语言的滥用,致使学生对“泡沫化”表扬语言滥用而无动于衷。

2 体育课程艺术化的创作思路

体育课程艺术化是在体育课程中不断发现美、展示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体育课程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在于艺术性的调理和滋养。假如说技术性是课程运行的供能系统,那么艺术性就是为供能系统提供各种代谢的酶和激素。艺术性既可以满足良好的体育氛围的“面”的构建,又可以实现课程优化“点”的突破。

2.1 艺术之美点燃课程“激情”

艺术自古就与体育紧密相连,在古希腊荷马史诗和诸多神话中,运用文学、雕塑、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诠释以身体为核心的美感,其审美性、情感性、形象性和独特性与体育一脉相承。在视觉艺术中,古希腊文化用神话的方式冠以欧罗巴的公牛和老鹰的强健形象,并赋予宙斯以力量之美,借此来宣扬奥林匹克。米隆的《掷铁饼者》被誉为体育运动的神笔之作,雕塑选择了运动员在掷铁饼过程中预摆结束、即将掷出铁饼的一刹那的动作造型,具有强烈的“引而不发”的吸引力,从而歌颂和推崇其身体健与力之美,给予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激发人们的运动欲望。

在听觉艺术上,苏格拉底的“和谐的教育观”明确指出“健康来源身体和心灵”,即先通过朴素的音乐教育教人礼仪与优雅,而后通过体育锻炼激发人本性中的精神元素,“教育必须将音乐与体育以恰当的比例结合在一起”[5]。柏拉图在《理想国》强调:“用体操来锻炼身体,用音乐陶冶心灵”,注重对人体健美的身体意境表现,把在“美的体格”训练与“美的灵魂”培育结合在一起,实现了体育与艺术有机结合。

在身体节奏、身体意境和身体形态之中寻求美的元素。体育课程“激情”首先付诸于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之中,要充分结合对身体的感受、体验和表达,并依此凝聚和升华体育之美,从而提高体育课程学习兴趣和效率。其次体育课程“激情”必须回归生活,正确把握艺术中的文学、音乐、舞蹈、绘画与学生互动的规律,善于攫取和提炼出适合时代潮流的艺术元素,通过塑造优美的体形,形成优美的体态,展现健美身体来点燃“激情”,如通过加大动作幅度,强调动作的“夸张性”;通过改变运动意境,强调动作节奏的“即兴性”;通过改变动作质感,突出动作力量,提高视觉的冲击力(如足球标志性大力射门动作),从而引发师生对体育课程内容的共鸣,达成体育课程与艺术的融合。

2.2 音乐是课程教学艺术化的重要元素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鼓舞’。”“鸦雀无声,缺少音符”的体育课堂对于学生来说是多么的单调和无奈。体育课堂背景音乐加工是营造体育课堂氛围,烘托课堂情境的重要手段和媒介。音乐能够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与参与热情,促进对某一运动项目的关注,在舒展身体、表达身体美的过程中,极易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主题曲《意大利之夏》以特有浪漫主义风情演绎了“友谊、拼搏、理想、激情”[6]的足球运动情结,1998年世界杯主题曲《生命之杯》,以拉丁式激情主义的音乐曲风演绎了节奏明快、热情奔放的足球运动情结。由于这两首极具浓厚的煽情之意的“足球之歌”在校园广为流传,一时间校园里涌现出一大批学生足球迷,足球课也成为学生的“最爱”。同样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美国NBA篮球联赛,因其背景音乐《Say you say me》中的“say it together(大家一起来)”、“believe in who you are(相信你自己)”的词曲风格中强烈的合作意识和极强鼓舞性,也同样使校园涌现出一大批篮球迷,篮球课又成为运动“首选”。近期风靡校园的《江南 style》和《最炫民族风》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必须指出的是:艺术化必须要遵循教育的本质规律,音乐选编要有利于激发学生体育参与热情,切不可一味地迎合学生,要避免低俗音乐的侵袭;另外音乐毕竟是体育课程实施的辅助手段,决不能把体育课当作音乐课,体育教师利用音乐来烘托课堂情境、渲染情境,让体育课堂充满韵味和趣味,让每个人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盘活“沉寂”的体育课堂才是音乐使用的关键所在。

2.3 语言艺术“渲染”课堂情境

语言是体育教学艺术的重要载体。语言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最重要的方式,教师的语言艺术与教学效果密切相关。肯定、鼓励、尊重、信任的语言可以增强学生运动参与的自信心和主动性;优美、流畅、生动的语言可以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形象性语言可以准确、精炼和深刻地揭示了体育运动的内涵与规律,并准确地表达出人们对体育运动中各种现象的评价与感受,把本来枯燥无味的体育活动,变得有滋有味。情感性语言好比一把钥匙,教师尊重、温暖、情谊话语可以缩短师生之间心里的距离,实现师生良性互动。幽默风趣语言好比润滑剂,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启迪学生们的思维,改善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体会到“我运动,我快乐”的积极情感体验。因此体育教师尽量避免呆板生硬语言描述和讲解,要提高语言的形象性、情感性和幽默性。

总之,艺术性把握是实现体育课程不同风格形成和价值超越的重要元素。体育课程中的“身体如果没有艺术的调养,就会成为一堆疯长的积累脂肪的肌肉:既无野性也无美感”[7],尤其是在强烈的西方“美学思潮”和“眼球经济”的渲染下,在新一代少女“没有最瘦,只有更瘦”的劲爆求美口号中,如何实现体育课程的艺术价值值得关注,因此体育课程不仅需要工具理性来把握效率,更需要艺术来把握方向,要依据体育项目的运动特点,在体育课程与艺术的积极碰撞中,在富有艺术感动的体育活动中来不断创造新的课程风格,以期不断丰富体育课程内涵,提高课程质量。

[1] 何劲鹏,吴畏,姜立嘉. 后现代主义语境中我国体育课程研究的现代性焦虑与应答[J]. 体育学刊,2010,17(10):67-70.

[2] 张细谦. 体育课程实施中的三个环境问题[J]. 体育文化导刊,2007(8):70-72.

[3] 丁谷怡,孙双金. 重建课堂文化[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8.

[4] 何劲鹏,姜立嘉. 身心兼修、魂魄并铸:论体育课程的本质属性[J]. 体育学刊,2010,17(2):50-53.

[5] 马旭君. 透视苏格拉底的体育思想[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3(3):131-133.

[6] 浦义俊. 足球世界杯主题曲的历史流变及其启示[J]. 体育文化导刊,2011(3):143-146.

[7] 布莱恩·特纳. 身体问题——社会理论的新近发展[M/OL]. 汪民安,译. http://www.culstudies.com/plus/view.php?aid=547,2012-08-20.

猜你喜欢
艺术性身体艺术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纸的艺术
我de身体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我们的身体
论电视新闻的艺术性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身体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