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人本性特征的表现

2013-12-06 03:54杨玲
体育学刊 2013年4期
关键词:开幕式伦敦英国

杨玲

(三峡大学 体育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奥运会开幕式一直是奥运会的重头戏,每个举办国都希望借此机会把各国最精彩的东西(历史、文化、科技、人才等)通过最有创意的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伦敦奥运开幕式以“奇妙的岛屿”为主题,以人本性、个性化、创意性风格,展示了英伦三岛的历史、文化和现代社会风情。德国《法兰克福全德日报》评论称,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显示了英国人的爱心和幽默,这一盛会不仅壮观,而且周到、感人[1]。伦敦奥运开幕式最突出的特征是尊重人本身,尤其是为人们创设了真情流露的宽松氛围,让人难以忘怀。

1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文化特质

由于奥运会对于体育文化及广义的精神文化的衍生影响,也因着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积极参与,每届都会产生新的文化精神亮点[2]。对于举办过3届奥运会的伦敦来说,本届奥运会开幕式以人本性、个性化、创意性文化特质,让人们领略了自由、人性和进步。其一,人本性风格感人。本届开幕式没有整齐划一、千人一面的广场表演,看着更像是平民们的聚会,随意、随性,自由、酣畅。从关怀身心到关怀未来一代的成长、从自我肯定到对历史的反思,无不体现了对人本身的重视。其二,个性化特征明显。开幕式上英伦风光、女王、007、憨豆先生、朋克、甲克虫等等,都是英国引以自豪的文化符号[4],这些独有的文化展示,加深了世界对英国的印象。其三,富有创意。女王和007的合作、英国式的绅士幽默、独具匠心的点火仪式,玩笑惊人不落俗套、歌舞多而不腻,引人入胜的表演背后,展示的是英国开拓与创新的现代文化和生活方式,潜心创意[5]。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中把人放在首位的人本思想、人本行为,对创造性、自我表现、自主性、责任心、爱心等心理品质和人格特征的形成意义重大,有利于人的自我实现,有利于现代社会发展,有利于人类进步。

2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人本性内涵

人本源自欧洲,西方文艺复兴时启蒙运动把人本主义提高到空前高度,其基本观点主张“人类自由权利不可侵犯,即自由意志论”。当今人本思想已成为社会一种主流的价值取向,它包括权利与自由两个大的方面,主要体现在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尊重人的利益要求、尊重人的物质精神需求。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以满足人的需求为切入点,从6个方面表现了人本性:一是以激励关爱青年一代表现出的“重视人的发展”;二是以尊重平民和推崇创造者为表现的“尊重个体价值”;三是通过反思战争对人类的伤害所表现的“客观认识历史”;四是通过创设自由宽松的思想氛围而表现的“满足精神需求”;五是通过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展演表现的“关心身体健康”;六是以展示英国先进的现代文化及生活方式所表现的“肯定自我成绩”。这些表现涉及人本理论的不同层次,一是生理需求(如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展演);二是安全需求(如呈现英伦田园风光、反思战争等);三是归属与爱的需求(如对青年一代的关爱、对精神家园的打造等);四是尊重需求(如尊重平民、推崇创造者等);五是自我实现需求(如展示先进的现代文化及生活方式等),体现了人权、自由与进步。

3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人本性的具体表现

3.1 重视人的发展

1)开幕式重头戏由青少年上演。

2012年4月18日,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倒计时100天时,伦敦奥组委公布口号为“Inspire a generation”,翻译成中文为“激励一代人”。口号兑现了伦敦奥组委在7年前申奥成功时许下的承诺,让奥运为世界、为英国、为伦敦的年轻人带来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运动中去。

奥运口号在开幕式现场就得到了践行,他们让年轻人在点火仪式上担当了主要角色,7位代表世界 7大洲的年轻人最小的12岁,最大17岁。这样神圣的使命交付于一帮青少年,无疑体现了英国对于下一代所赋予的美好希望。英国文化大臣黑格表示,奥运最大的遗产之一应当是改变英国人对于运动的态度,激发他们创造自身价值的热情。不管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青年就是未来,青年就是希望,伦敦奥组委自始至终都在争取年轻人的心,无论是新潮夺目的奥运会徽,还是振奋人心的奥运口号,以及神圣的点火仪式,都体现了他们对年轻人投身奥林匹克运动的期待。

2)成人的盛会,孩子们的乐园。

随着国旗在儿童乐团唱起的国歌声中缓缓升起,舞台渐渐变成了一个童话的世界。在来自儿童医院的医生与护士的欢快舞蹈之后,英国人为孩子们单独上演了一场巨大的睡前故事会——《彼得潘》里的铁勾船长、《哈利·波特》里的终极恶魔伏地魔、《101忠狗》里的坏女人库伊拉等,这些反叛们吓得孩子们尖叫着四下逃离。紧急时刻身着风衣手持雨伞的玛丽·波平斯(仙女保姆)从天而降,大反派们速速遁形,孩子们回到了温暖的床上。玛丽·波平斯手持故事书为孩子们读睡前故事,孩子们全身心放松甜甜入睡。童话故事的经典结局是一片欢快的景象。这种童话梦亦真亦幻,相信孩子们没有人会觉得荒诞。

压轴中,甲壳虫成员保罗带领全场演唱的《Hey Jude》最初也是为孩子而作。这是他44年前为列侬当时只有5岁的儿子Julian写下的,目的是鼓励Julian在失去父爱的情况下也能坚强勇敢地生活。开幕式结束后,童话仍在继续上演,但凡参加开幕式演出的牛羊牲畜“群众演员”们,将得到一辈子不被吃的许诺作为回报。谁说童话里都是骗人的?伦敦奥运开幕式让孩子们看到了梦想成真的可能。

3.2 尊重个体价值

1)对平民的尊重。

开幕式中,农业时代的农民、工业革命时代的工人、《火战车》中的年轻人、跳舞的医护人员,都是英国历史或现实中的普通百姓,他们都理所当然成了舞台上万众瞩目的明星;伦敦奥运场馆的建设者代表被安排在主会场“伦敦碗”入口处,夹道欢迎奥运火炬手跑步进入会场;准备参加派对、跟男孩约会的年轻女孩,给了足够多的特写镜头,此外还有对7年前伦敦地铁恐怖袭击遇难者的纪念。这种尊重普通劳动者、尊重人性的做法,受到了全世界媒体普遍的赞誉。

在欧洲文艺复兴、基督教文化影响下形成的西方文明制度,无论场面多么宏大壮观,个体的人总是会有眉目清晰的形象,他们的喜怒哀乐,都会被他人看得清清楚楚,这与我们擅长高屋建瓴、纵观全局,个体群众只是超级棋盘中一个个不起眼的棋子、大型团体操中一个个面目模糊的影子相比,更注重了个体的人,体现了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根本的人文传统。

2)对创造者的推崇。

本届开幕式上,虚拟的莎士比亚、《哈利·波特》作者凯瑟琳·罗琳、万维网发明人蒂姆·伯纳斯·李,都被请上了绚丽的舞台。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开幕式第6章上演的节目《弗兰奇和琼说:谢谢你,蒂姆》,这可能是历届奥运会开幕式上给予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最高荣誉。蒂姆是英国人,牛津大学的毕业生。他不像比尔·盖茨或者斯蒂夫·乔布斯这样出名,但如果没有他,恐怕没有微软和苹果的今天。他的最大成就就是把万维网的构想免费推广到全世界,并深深改变了人类的生活面貌。

英国是人杰地灵的岛国,历史名人数不胜数,包括众所周知的牛顿、达尔文、莎士比亚等等,目前在世的世界著名科学家,还有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霍金,以及因预言“上帝粒子”存在、最近刚被证实的著名物理学家希格斯。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 “尊重人才”的表演不是偶然的,英国历来就非常尊重人才,这也可能是英国大师辈出的原因。牛顿是家喻户晓的科学家,按照剑桥大学官方网址的介绍,他是空前绝后的伟大科学家(Newton is the greatest scientist of all the ages.),他死后被安葬在伦敦著名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6]。本届开幕式对创造者的着力推崇,体现了对人才重视的一贯作风。

3.3 客观认识历史

开幕式中,随着震耳欲聋的鼓声,田园的宁静被打破,大地“崩裂”,草地被水泥地所取代,巨大的烟囱在场地中央拔地而起,观众被带入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工业革命时代又称机器时代,机器首次取代人成为生产线上的主角。机器广泛使用,导致生产力大幅提高。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也改变了全世界生活方式。开幕式在回顾这一人类历史里程碑式的进程时,不光有骄傲,也有反思。著名演员布拉纳(扮演伊桑巴德·金德姆·布鲁内尔)朗诵莎士比亚著名戏剧《暴风雨》中的经典选段,描述英国在工业化进程后恢复的过程,有失去土地的底层劳动者为了自己的权利而奋斗,也有努力争取参政权而抗争的妇女。

工业革命为社会创造了巨大财富,英国成为了世界首富。发达后的英国军力骤升,将战火燃烧到了世界各地,成为“日不落帝国”。战争带来胜利的喜悦也带来生命消逝的哀伤。开幕式中的《混乱时代》既是向曾经的世界工厂致敬,也对逝去的生命深深悼念。场地中的一块红色罂粟花盛开的地方几名士兵肃穆而立,和大家一起在悼念过去和现在所有战争中的亡灵。罂粟花在英国有特殊的象征意义,1915年加拿大军医、中校约翰·麦克雷在战争中目睹一年轻战友牺牲之后,写下不朽战地诗篇《在弗兰德斯战场》。其中写到:在弗兰德斯战场,罂粟花随风飘荡,一行又一行,绽放在殇者的十字架之间。罂粟花因此被赋予特殊意义,每年英国“荣军日”,上到女王、下至平民,都会佩戴罂粟花以表哀悼[7]。奥运开幕式仪式虽然是个喜庆兴奋的日子,却仍旧不忘在舞台上留出时间悼念那些已逝的亡灵,肃穆而立的士兵,怒放的红色罂粟都更让我们明白了和平的可贵。

3.4 满足精神需求

1)真情流露的宽松氛围创设。

开幕式表演整体视觉上轻松愉快,所有表演者都是个体自由发挥的,即使运动员入场式的礼仪小姐都是高低胖瘦各不同,准备参加派对、跟男孩约会的年轻女孩也各具神情。无论是在现场还是在屏幕前,人们的思维都得到了放松,思想有了驰骋的空间,充分享受精神的触动,体会心灵深处的那份感动。

最难忘怀的是保罗《Hey Jude》的再度演绎,曲目经典、演出贴近受众,将奥运会开幕式真正变成了一个大“PARTY”。当全场 8万多人自由奔放的跟着一起倾情合唱的时候,虽然隔着网络,但这首歌带来的冲击力绝对可以穿透一切。笔者不善音律,但明明感触到了这首歌带来的震撼,屏幕中整个运动场的人的情绪都被他带动了,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最大的热情祝福着奥运,表达着自己的兴奋。伦敦奥运开幕式高超之处就是将人最深层、最原始的情感激发出来,一首经典歌曲将全世界人的心连在一起,人们共同祝福奥运,共同享受“一家人”亲情,感悟人生的不同时段、不同境遇都要拼搏奋进,锲而不舍。

2)女皇国民精神元首作用的表现。

开幕式上丹尼尔·克雷格饰演的007邦德特工和伊丽莎白女王二世一起出场的桥段让气氛达到高潮。大屏幕里邦德出现在白金汉宫,他的新任务是用直升机护送女王前往奥运会开幕式现场,这是英国女王首次在影片中扮演自己。直升机从白金汉宫出发,穿越伦敦塔桥,来到“伦敦碗”的上空。影片虚实结合,别出心裁的把007和英国女王联系在一起,伊丽莎白以跳伞的方式空降伦敦碗,成为史上年龄最大的邦女郎,使观众赞不绝口。

英国是开放多元化国家,说到英国历史文化大家第一时间就会想起女王,女王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象征和宗教领袖。女王到场后,乐团唱起了英国国歌《God Save the Queen》,可见女王即使没有实权却仍旧受到所有英国国民的尊重,这也说明了英国皇室在英国文化外交活动以及国民精神上的元首作用[8]。

3)“不经意间的”奥运精神体现。

开幕式中,一些奥运主旨的表达,看似不经意,实则是潜心设计。英国有很多经典电影作品,其中与奥运主题关联最密切的就是 1982年获得奥斯卡奖的《火战车》。它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讲述的是一个犹太大学生为了消除种族偏见,一心想取得奥运会百米金牌,为犹太同胞争光。最后他通过不懈努力,终于获得了奥运冠军。这次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翻拍了《火战车》中的经典桥段,其中“憨豆”亲自现身,以一场“壮烈的幻想”将全场气氛推向一个小高潮。然而,正是这段“恶搞”背后,透露出奥运会的坚持、平等的精神。当那段熟悉的插曲响起时,自强不息的奥林匹克精神深深打动了观众。

更值得一提的是参与演出的表演人员并非舞技高超的专业舞者,他们大批是贡献完力量就该回家休息的医生、护士及造馆工人们,还有来自英国国民健康保险制度机构的普通工作人员。不用职业舞蹈演员,让普通人本色出演,增添了真实感和亲切感,倡导了全民奥运的精神,无论是什么种族、什么肤色、什么职业,奥运将大家连在了一起。

3.5 关心身体健康

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核心部分,女王出场、升国旗之际,1 200位医生和护士走上运动场,摆出流光溢彩的“NHS”字样和一家医院的名字(GOSH),令全场欢呼。NHS即英国的“国家医疗服务体系”,这个体系面向全体人民免费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使得英国成为发达国家中卫生成本最低、健康绩效最好的国家之一。“人人享有免费医疗”,已成为英国普遍接受的社会理念。NHS也是英国国家形象的代表,是国家软实力的象征。节目中,医护人员和患者展示了温情交融的情景,这虽是表演,但也是NHS现实的反映。

NHS体系由国家财政支持,每年英国国会通过预算,确定将GDP的一定比例拨给NHS体系(目前约为10%),NHS的硬件建设和人员费用由财政全额保障,医务人员根据绩效考核拿工资。患者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部免费,并且还有餐饮、交通方面的补贴。因此,医护人员在工作时没有经济利益的考虑,完全按照医疗规律来治病救人,因此医患关系十分融洽,健康水平也在发达国家中排在前列[9]。

3.6 肯定自我成绩

开幕式上,田园风光、工业革命、披头士、《猜火车》、“憨豆先生”……一个个令英国人引以为傲的文化符号都一一登场,著名谐星憨豆先生擤鼻涕、放屁之类难登大雅之堂的举止,跟伦敦交响乐团同时上演,而且是聚光灯照射的主角,这种英国式的轻松幽默,彰显了老牌帝国的自信自嘲。演出中游艇、直升飞机,007与伊丽莎白女王的登场,争奇斗艳的新老歌星亮相(英国流行音乐史上的知名歌手几乎全部囊括,甲壳虫、滚石、皇后,各种曲风等),这些时尚元素的充分调动,彰显了追求潇洒时尚的现代社会风气。

身为一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用漫不经心,戏谑、幽默,带几分不着调却又是另一种靠谱地向全世界宣布:英国将继续影响着世界。

近代以来,人类社会从经济到政治,从科学到文化,都受惠于英国的诸多创新;英国对当代体育的发展也居功至伟,它促成了体育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释放出竞技运动的教育能量[10]。本届奥运会开幕式英国以人本性、个性化、创意性文化特质,为世界带来了一幅靓丽的文化风景,其人本性风格不仅感人,而且对现代社会发展、人类社会进步的意义深远。

[1] 江淼. 各国媒体称赞奥运开幕式巴西媒[EB].http://2012.sohu.com/20120728/n349250822.shtml ,2012-08-20.

[2] 卢元镇. 奥林匹克运动:强者追求的文化[J]. 体育文化导刊,2004(8):32-34.

[3] 孟勇. 伦敦奥运会的文化视角[J]. 青年记者,2012(6):12-13.

[4] 靖鸣,王瑞. 聚焦伦敦奥运宣传中英国的国家形象传播[J]. 体育与科学,2012,33(4):12-14.

[5]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体现了的自由和人性[EB].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443ea90102dy5b.html,2012-09-28.

[6] 吴仁彪. 从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看国家科技创新[EB]. http://www.caacnews.com.cn/newsshow.aspx,2012-10-15.

[7]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一条工业革命的强国之路[N].南方都市报,2012-07-29.

[8] 阎照祥. 英国政治制度史[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83.

[9] 英国“医疗服务体系”亮相奥运开幕式[N]. 经济参考报,2012-07-30.

[10] 任海. 奥运会筹办的伦敦模式[J]. 体育与科学,2012,33(4):1-4.

猜你喜欢
开幕式伦敦英国
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上的“半身少年”
英国的环保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淘气大侦探暴走伦敦
《人民日报》十九大开幕式报道话语分析
去往伦敦
英国圣诞节
伦敦畅游记(一)
伦敦之歌
英国立法向酗酒“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