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途与困境中的全运会武术

2013-12-05 20:50张加林刘定一
体育教育学刊 2013年5期
关键词:预赛中国武术全运会

张加林,刘定一

(中北大学体育与艺术学院,山西太原030051)

迷途与困境中的全运会武术

张加林,刘定一

(中北大学体育与艺术学院,山西太原030051)

第12届全运会武术套路男子预赛所存在的问题包括:运动员的受伤率较高、比赛的公平性存疑、现场的上座率极低。这些问题是行走在迷途与困境中的中国竞技武术的缩影,问题重现让关心中国武术的人们再次陷入困惑中。面对如此境遇,必须打开限制武术发展的枷锁、扫清阻碍武术前行的障碍、营造适宜武术生存的文化环境。

竞技体育;武术;全运会

2013年5月13日至15日,第12届全运会武术套路预选赛男子赛区在山西体育中心举行。本次比赛不仅是今年全运会武术套路的最后一次预赛,也是争夺全运会决赛门票的重要赛事,来自全国26支代表队的112名运动员为入围最后的决赛全力奋战[1]。作者有幸在现场观看了运动员们的精彩角逐,同时也发现诸多问题,如:运动员的受伤率较高、比赛的公平性存疑、现场的上座率极低等。面对陷入迷途与困境中的中国武术,如何解决困惑走出低谷,让更广大的群体享受武术红利,值得我们思考。

1 赛场所现问题

1.1 选手的受伤率偏高

武术运动员在比赛中受伤并不罕见,可是一天之中三名选手受伤就有些不妥。从运动员受伤的原因来看,主要是由项目设置、赛程安排和项目特点造成的。

项目设置和赛程安排增大了运动员受伤的机率。2010年2月24日,国家体育总局下发了关于征求第12届全国运动会竞赛项目小项设置方案意见的通知,正式确定了武术项目在第12届全国运动会中共设置12个小项[2],即由原来的19项减少至12项,最终经过专家组的论证,按照七五分配原则,即套路占7枚,其中大区分度的情况下,跳跃动作难度的高低便成了区别竞技水平高低的关键所在。所以,跳跃动作难度又是“高、难、美、新”的集中体现。

在首日刀术比赛中,卫冕冠军吕勇绪在演练旋子转体360°接旋风脚720°劈叉时不幸受伤,从他痛苦的表情和动弹不得的右腿来看,伤势不轻,同时也让其卫冕之路戛然而止,甚至提前结束职业生涯。吕勇绪的受伤只是一个典型,在他的背后又不知有多少个吕勇绪在追求“高、难、美、新”的路上与梦想失之交臂,甚至结束了正常人的生活。竞技体育在训练和比赛中受伤不可避免,但可以采取项目和赛程的设置更加人性化、训练更加科学化、场地更加现代化等措施来降低运动员的受伤机率。

1.2 比赛的公平性存疑

根据项群理论,竞技武术与跳水、体操、艺术体操、花样滑冰、花样游泳等竞技项目同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由于此类项目没有具体的量化标准,裁判员只能根据竞赛规则对运动员的现场表现进行打分。在有些重要比赛中裁判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掌握规则的熟练程度、临场执裁的经验、项目理论水平等参差不齐,同时还会受到参赛运动员知名度的影响,使得漏判、误判、故意压低分数的不公正现象屡见不鲜,这不仅损害了运动员的利益,同时也引起观众的强烈不满[6]。因此,裁判员的客观评分至关重要。

全运会是今年武术管理部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甚至把这次全运会作为对武术工作的大考,营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竞赛环境是此次大考的关键所在。所以在比赛未开、措施先行的指导下,相关部门将具体措施落实到两点行动上:一是对裁判员采取集中封闭管理,二是比赛设立了裁判员回避制度[7]。所采取的行动已在男子预赛有所体现,相对而言,没有出现大的差错,只是在个别项目的评分上,观众席上可以听到一些非议的声音,而参赛选手则认为相对公平。

结果无法精确量化是竞技武术套路比赛的评判特点,这一特点也为裁判作假预留了足够空间,也因此特点曾多次出现分配金牌的丑陋现象,比赛的公平性难免受质疑[8]。此次全运会武术套路金牌总数由上届的12枚锐减至7枚,各个省队之间的竞争定将空前激烈,在僧多粥少的局面下,同时又是金牌锐减后的首届全运会,谁都不愿落得下风。也许预赛阶段比赛的公平性还承受得住各省队和观众的考验,当真正进入决赛阶段,比赛的公平性是否还经得起多方压力的考验?这次的预赛是否已为将来的决赛埋下不讳的伏笔?将来的决赛是否会成为腐败的温床?也许除了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以外,现场观众的反应也会让我们把比赛看得更加清楚。

1.3 现场的上座率极低

上座率在体育比赛中指入场观众的人数比例,以反应观众对比赛的关注和支持程度。在现代竞技体育比赛中,观众与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共同构成比赛整体,在这个整体中观众不可或缺。全运会比赛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最高端的武术赛事,预赛基本是免费向大众开放(如山西赛区)。比赛伊始,观众屈指可数;比赛过半,现场观众人数趋近冰点。此外,上座率还是反映观众与比赛之间关系的晴雨表,上座率高了,观众多了,无论是从运动员、体育的角度来说,还是从经济的视角去看,意义都非同小可[9]。

从运动员的角度说,在赛场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系统中,运动员与观众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动态过程,缺一不可。能够参加全运会武术比赛的运动员,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划分属于最高等级需要的人群,即自我实现的需要。实现这种需要的方法是去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然后竭尽所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使自己成为期望中的趋于完美的人物。而运动员在全神贯注地自我实现过程中,需要一些客观因素的刺激。在赛场系统中,观众的掌声、欢呼声、赞美声,就是必不可少的动力源。而当运动员自我实现的需要达成后,定会觉得所获得的荣誉分量更重、金牌成色更足。反之,在上座率极低的环境里,运动员自我实现的需要也会相应的降低,潜能也就无法获得最大程度的开发。

从体育的角度说,观众是连接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众所周知,中国习练太极拳的人数众多,赛事第三日是男子太极拳、太极剑个人全能的排位战。比赛未开已有些许中老年人在观众席上等候,一看便知是太极拳爱好者,可是随着比赛的进行,他们却悄悄地离开了看台。个种原因不言自明,竞技场上的太极拳健儿们一会儿闪转腾挪,一会儿踢腿劈叉,让这些太极拳爱好者们目不暇接、眼花缭乱。这样的太极不仅让他们望之莫及,更有望而生畏之势,竞技太极拳曲高和寡,使得大众太极与竞技太极之间出现严重分裂。

从经济的视角说,观众是消费者,是体育经济、体育产业的重要实现者。门票、赞助、转播权是体育竞技表演产业的主要收入来源。此次预赛不收门票,上座率极低,若收门票,毋庸赘言;没有直播,也就没有所谓的转播权出售,只在次日的官方体育频道早新闻中一带而过;至于赞助商,只有两个,其中一个赞助广告竟摆在毫不起眼的位置。在自断财源,上座率极低的情况下,组织比赛的费用从何而来?显而易见,这只是包装后的政府搭台、竞技武术唱戏、民众买单的游戏。如此下去不仅违背了经济健康发展的规律,更是对中国武术的亵渎。

2 迷途与困境中的困惑

看完全运会武术预赛,对中国竞技武术的现状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内心五味杂陈,感触颇多。记得卢元镇老师在其《中国竞技武术的迷途与困境》中多次强调:“中国武术欲发展就必须造就、生成一个适宜的文化形态,不能为附和西方竞技体育的审美观、价值观对中国武术削足适履,然后将其附属在行政垄断体制管制下变成以‘金牌至上’的竞技体育。”卢老师除了在文中对中国武术未来发展发表了看法,还提出了两组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一是针对中国当代的武术家成功于海外(如李小龙、成龙等),得意于艺术领域(如美国的《功夫熊猫》在中国乃至全球受热捧)而提出的,即生长于武术发源地的本土武术家关于武术的创造力已丧失殆尽了吗?他们关于武术的想象力是被一种什么力量扼杀掉了呢?二是相关部门除了用武术谋求金牌,赢得欢呼和尖叫,是不是还应为武术文化的繁荣做点什么?不妨称这两组问题为“卢元镇的疑惑”。“卢元镇的疑惑”不仅仅是卢老师个人的疑惑,也是每一位期待中国武术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的疑惑。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让创造力丧失,想象力遭扼杀呢?这背后的力量看不见的手究竟要将中国武术引向何方推到何处不得而知!

全运会武术套路预赛全部结束的次日,《中国体育报》立足全运展望奥运,在第七版刊文“武术进奥运众望所归”[10],对这屡战屡败的豪气,不禁想知道这“望”自何来,又“归”向何处?难道经过之前进入奥运会失败后的反思与总结,中国武术更加符合西方竞技体育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了?还是通过这次全运会设项改革可以向奥运会少要几块金牌了?武术真的只是谋求金牌、博取欢呼的工具么?

预赛结束后有官方代表说:“武术是东方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东方文化的代表。”难道现场挂出“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中国武术”的横幅,竞技武术就是东方文化代表了?也许竞技武术愿意,东方文化却不愿被代表,竞技武术比赛只不过是一场“官方体育搭台,竞技武术唱戏”的游戏。道理很简单,作为武术最高级别赛事,没有群众的参与,何以代表东方文化?又何来的传承与弘扬?

3 结束语

形成于富有浓厚文化气息土地上的武术,历经千年的沉淀与传承,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武术自诞生以来便深受人民的喜爱,因为它曾与华夏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它也曾撑起中华民族的脊梁,扛起华夏文化的大旗。武术走到今天,不可否认,是有些英雄迟暮,曾经的辉煌也如过眼烟云。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能为了让它传承下去而改变其文化本质,正如一味的追求高、难、美、新,还美其名曰:继承武术技术精华,突出技击本质特征。

[1]李金霞.全运会武术套路男子预赛-体力心理双重考验[N].中国体育报,2013-5-16(7).

[2]关于征求第12届全国运动会竞赛项目小项设置方案意见的通知[Z].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2010-02-24.

[3]蒋亚明.名将为何频频失手[N].中国体育报,2013-4-18(7).

[4]李金霞.全运会预赛“压力山大”[N].中国体育报,2013-5-16(7).

[5]肖红征,曾于久.论竞技武术套路的技术发展方向[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8):79-82.

[6]林小美.影响武术套路裁判员执裁能力的因素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3(7):62-64.

[7]蒋亚明.裁判回避—真正防患于未然[N].中国体育报,2013-4-18(7).

[8]卢元镇.中国竞技武术的迷途与困境[J].搏击·武术科学,2010(3):1-2.

[9]张发强.让观众成为体育比赛的主体[J].体育文化导刊,2005(8):3-4.

[10]李金霞.武术进奥运会众望所归[N].中国体育报,2013-5-16(7).

Martial Arts in Difficulties in National Sports Meeting

ZHANG Jia-lin,LIU Ding-yi
(Sport and Art Dept.,Zhongbei Univ.,Taiyuan 030051,China)

The problems in the preliminary contest of men’s Taolu in the 12thNational Sports meeting include high injury rate,doubtful fairness of the competition and low attendance.These problems reflect the difficulties the Chi⁃nese martial arts are enduring.The paper proposes to remove the obstacles of the martial arts development and create friendly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ital arts.

competitive sport;martial arts;the National Sports Meeting

G85

A

1672-268X(2013)05-0064-03

2013-08-02)

猜你喜欢
预赛中国武术全运会
一道四川省预赛题的探究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中国武术“元问题”的历史思考——《中国武术思想史》评析
第12、13届全运会田径项目成绩对比及建议
全运会日程表
全运会近千名医护人员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完美闭幕
中国武术有哪些派别
数读欧预赛
王天一先负赵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