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民主共和国地处非洲中部,自然风光、气候条件、风土人情都与他国截然不同。几年前我到那里考察工作,其经历充满惊险与离奇,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静谧凶险的扎伊尔河
姆班达卡是刚果民主共和国赤道省首府,赤道横跨该市,气候异常炎热。流经该市的扎伊尔河有2000多米宽,缓缓地流向下游汇入大海。这条宽阔的河流,上游在扎伊尔境内就叫扎伊尔河,流到下游之后就成为刚果和扎伊尔的界河,因此又叫刚果河。据了解,这是世界第四大河,但是因地处雨量充沛的热带雨林地区,其流量竟然位居世界第二。河两岸是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森林中的腐殖质与红沙壤随着热带暴雨排流到河中,河水完全呈红褐色,很像造纸厂废水的颜色。往上游望去,这条河犹如一条红褐色的连绵不断的巨型飘带,划开绿色的丛莽一直延伸到天边。
宽阔的河面上见不到航船,河水缓慢而宁静地流动,这与湍急奔腾的大渡河和航运繁忙的长江完全不同,给人以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感觉。令人感到奇怪的是,站在河边,我们不时看见一堆又一堆不明漂浮物。小卢老板告诉我们,那是上游漂下来的水草一类的藤蔓植物,别看它们露出水面只有半米左右长,水下却还隐藏着8米到10米,甚至10多米长。这些水草漂着漂着就渐渐完全沉入水中,“阴险地潜伏”下来。快艇要是碰上这些可怕的水草,螺旋桨就会被紧紧缠住,快艇会被水草拖带着往下漂游,最后慢慢被下沉的水草拖下水去。要知道,这条河里的鳄鱼和食人鱼很多,人一旦落水那是非常危险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宽阔的河上只是偶尔有小木船和摩托艇出现,而不能通航的原因。小卢老板讲,他们采伐出来的木材是通过扎木排的方式由林区顺着河水运出来的。
河上惊魂
从陆路驾车到林区要走整整一天时间,走水路,在扎伊尔河上坐摩托艇一般只要4个半小时,但是有点冒险。从林区赶来的小卢老板到姆班达卡来接我们,摩托艇停泊在河边一株外观奇特的巨树下。他吩咐几个黑人朋友去买我们要带到林区去的大米、面粉和饮料,我们则坐在树下欣赏起扎伊尔河奇异美妙的风光。
下午4点多钟,小卢老板、黑人驾驶员、法语翻译小王与我共4人,挤坐在小小的摩托快艇上。小艇晃得很厉害,似乎一不小心人就会掉下水去。快艇一开,由于向前的惯性作用,艇身马上就平稳了。姆班达卡的教堂和村庄在我们身后很快消失了,大河两岸只有茂密的原始森林。
河面非常开阔,越往前走分岔的水道越多。两岸的热带森林看起来都差不多,没有标记物,要想辨明究竟该走哪条水道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一旦迷路,进入错误的水道,四周都是荒无人烟的原始森林,后果不堪设想。
太阳快要落到森林后面时,我们来到了大河右岸一个有5条水道汇集的地方,黑人驾驶员一下找不到路了,停下小艇,一脸的迷茫。小卢老板仔细观察十几分钟后,亲自驾驶快艇往其中一条水道进发。大河变成了较小的支流,两岸的森林一直延伸到水中,大树从水中长出来。猴子和水蟒经常在水中的林子里出没,四周不断传来野兽的叫声,大群大群的鸟儿此时正飞回森林,带来一片喧嚣嘈杂的鸟叫声。
天渐渐黑了下来,大家不由得紧张起来。只见上游漂下来的一团团水草犹如怪物一样向我们紧紧逼来,我们连忙把快艇放慢速度,像避水雷一样弯来拐去地行驶。可小卢老板又说,缓慢前行的小艇最容易受到鳄鱼的攻击。
摩托艇照明灯的电不到半小时就用完了,幸好当晚月光明亮,水面上尚不是漆黑一团。我和小王都站起身来,拿着手电筒照向前方河面进行搜索。最危险的是那种露在水面只有几公分的水草,一旦没有看清楚撞了上去,快艇被缠住就惨了。快艇谨慎地避开可疑物,尽可能缓慢地向前挪移。
这时,小王忽然发现,小艇右侧河中不远处浮出一段东西,看上去像“木头”,可又不随水流向下漂移。小王大叫一声:“鳄鱼!”大家顿时紧张起来,我赶忙下意识地掏出随身携带的小猎刀。为了摆脱鳄鱼,小卢老板不得不加快了小艇的速度。
已是晚上9点,天更黑了,月亮渐渐隐去,天又下起了稀疏的小雨,站在没有顶篷的摩托艇上,大家的心不由得随着落在水面上的雨一点一点地往下沉。清冷朦胧的月光时隐时现,孤零零的小艇在渺无人烟的森林河道中慢慢前行,伴随着阵阵河风,两岸森林中不时传来的野兽嗥叫声让人不寒而栗。我们不知道鳄鱼什么时候会发起攻击,又害怕撞上水草,还担心雨越下越大。当时的处境是那么的孤立无援,难道大家的生命都要终结在这条陌生的非洲大河之中?
突然,我们看见左前方有火把和汽灯。啊,到了!到了!管不了那么多了,快艇急速地迎着火光冲过去。火光闪烁处果然是白孔基林区的洛洛码头,林区的好些黑人朋友正在那里迎接我们。
到达这个极其简易的林间码头,我们急忙跳上岸,登上运材车的驾驶室,心中悬着的一块石头才落了下去。就在此时,热带雨林的瓢泼大雨铺天盖地地砸了下来,在雨帘中,月亮、森林、大河都隐没在一片黑暗之中,暴雨是如此之大,雨水把四周的空气都排开去了,以至于我们都感觉到呼吸困难,都大口大口地呼吸着空气,就像在缺氧的高山上一样。车灯下两米远处一片模糊,什么也看不清,听不清,耳畔唯有哗啦啦的暴雨声。虽然在这种暴雨下无法行车,但我们万分庆幸,就是这宝贵的几分钟,使我们脱离了险境,如果还在河面上,后果一定是凶多吉少。
林中奇遇
我们坐在运输车的驾驶室里,在雨夜中一路颠簸,车开了大约3个小时,我们终于到达了在林中的伐木基地。非洲森林的夜晚潮湿又闷热,我们在极度疲乏中昏昏睡去。第二天醒来已是上午11点,我这时才得知比我们先到的徐局长等人昨天坐汽车前往林区考察,半路上陷在林地的泥浆中,在森林里忙碌了一整夜才得以脱身返回住地,现在都还在睡觉。
没有下雨的白天,林中的空气异常清新,我走出屋子观察四周的环境,发现这里是森林中一个小小的村落,四周都是高大茂密的森林。当地人居住的草棚三三两两散落在我们的住房周围,此时,村子里非常冷清,见不到几个人。这里喂养的鸡都会飞,草棚顶上和树上都站立着飞上去的鸡,当地人看见我都友好地打招呼。
我信步走到一个散发着袅袅炊烟的草棚边,大声用英语询问里面有没有人。没有任何回音。我好奇地走进草棚,里面很暗,一个人也没有,灶台上有一口大锅,下面的柴火烧得很旺,正煮着东西。好奇心驱使我想看看锅里煮的是什么,就在这时,一只“手”从锅里沸腾的水中伸了出来,再就是一个“头”从锅里的汤中翻滚出来。这一幕让我吃惊不小,连忙退了出来,却不料在门口碰到一位高大威猛的黑人。他指着锅对我笑笑,我顿时惊得心里七上八下,猛地想起小卢老板告诉过我,曾经的食人部落现在早就不吃人了,但此时还是心存狐疑。正在这时,另一个黑人提着几只猴子从林中回来,我这才缓过神来,明白他们是在煮猴子。
回到住房,小王已经起床了。我们都遇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蚊子叮人,上厕所很困难。森林里的蚊子不仅大且多,叮人十分厉害,而且还会传染疟疾和森林脑炎。更可怕的是,奎宁对这种蚊子传染的疟疾不起作用。难怪在刚果的中国医疗队队员,10年内竟有6人死于非洲疟疾。当地黑人经过大自然若干代的遗传选择,这些蚊子对他们来说,根本不构成威胁。幸好我们一到当地就听从大使馆工作人员的建议,服用了一种英国出品的防疟药片。尽管服药之后的副作用极大,小便是绿色的,周身还长疙瘩,眼睛看东西也带绿色,但只要能防病,我们已管不了那么多了。上厕所时,前面要放一盘蚊香,后面还要放一盘蚊香。好在森林里的蚊虫从来没有闻到过蚊香的气味,所以十分见效,只见蚊虫纷纷落地。上一次厕所,周围地面上落满了被熏死的蚊子,密密麻麻的。
不知不觉中夜幕降临了,大家正准备晚餐时,突然外面鼓声大作,火光熊熊。我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正惶惑间,“砰”的一声门被推开了,走进来一位黑人老者。他和小卢老板讲了几句,然后手向外一招,便进来两位上身赤裸、下身着草裙的黑人姑娘,跪在地上,每人手中托举着一个大草盘,草盘上盖着很大的树叶。从门口往外看去,火光闪烁中人头攒动,人声鼎沸,我们一时之间不知所措。
小卢老板既懂黑人话,又懂黑人风俗,他向我们解释说,这是部落酋长特地率人前来,由部落美女端上请我们吃的传统食物,以表示对中国人的尊敬。这样,我们只能入乡随俗了。我走到一个姑娘面前,左手揭开盖在草盘上的叶子,黑黑的小团子上一股扑鼻的怪味窜了出来,这是发酵的野生木薯做的小团子。我连忙用右手揭开另一位姑娘手中的盘子,只见里面是一条条拇指粗的森林毛虫,可能是在热锅上烙了一下,虫体黑黑的,无数的脚蜷曲在虫的身下。我正在犹豫吃左边还是右边盘子里的东西,突然川南林业局的王科长勇敢地走上前来,夹起一条烤毛虫就吃了下去。酋长高兴地举起双手,外面一片欢呼。这证明我们已经通过了他们风俗的考验,两位姑娘忙把盘子放在我们桌上,黑人们纷纷涌进屋内,拉着我们到外边的空地上,开始了通宵达旦的篝火舞会。
蚁口余生
林中舞会次日,大家一大早就穿上特地准备的防蚊虫叮咬的衣裤,及长筒靴子,带上水壶干粮、指南针、望远镜和野外调查仪器,钻入茂密的森林,开始向另一块林地进发。
森林里茂密的枝叶完全把天空遮住了,林中的光线非常微弱。热带乔木特有的板根像一堵堵墙横亘在我们面前,地上是无数的藤蔓植物与腐殖质。我们在黑人向导的带领下吃力地前进,偶尔有一束束阳光透过枝叶间的漏洞,像强烈的探照灯光束射进林中。
我们进入一块沼泽地,大家用砍刀砍下一种像小船一样的巨大叶片,铺在沼泽上,我们在上面慢慢前行。一条3米多宽的小溪横在面前。前面的人涉水过去了,我和徐局长走在最后。我看徐局长没有穿长筒靴,就背他过去。谁知刚走到小溪中,脚下忽然一沉,我们陷入溪底沼泽的泥浆之中。情急之中,我一下把徐局长从背上甩上了岸。这时,水和泥已漫到我腰部,脚底像踩着一个无底洞似的直往下沉。王科长和熊队长眼疾手快地砍下一根树枝递给我,这时沼泽的泥水已经漫到我的胸部,大家七手八脚地把我从沼泽泥水中拖了上来。又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我整个人都瘫软了。
走出沼泽地时,大家不禁都松了一口气。殊不知,极度的危险马上就要降临了。
当我们来到一个小山包前休息时,我靠着山包喝了一点水,正准备坐下来好好歇息一下,突然,我看见山包下有个洞口,在林中昏暗的光线下,一条小桶粗的黑色动物从洞中爬出来,像蟒蛇,可我不太敢确定。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大叫有蟒蛇,同时把手中紧握的开路用的非洲大砍刀对着洞口的方向,身体往后退了好几步。小卢老板一看也大叫起来,说是食肉蚂蚁来了,快逃!果然,这是一条由无数蚂蚁组成的黑带,正从小山包下的洞口飞快地延伸出来。我们慌不择路地跟在带路黑人身后拼命地奔逃。
原来,这个小山包竟是一个巨大的蚂蚁窝。这些蚂蚁是真正的森林之王——食肉蚁。这种食肉蚁体长大概有3厘米,个头和爬行速度都远远超过我们中国的蚂蚁,它们非常凶猛,见啥吃啥,森林中一切动物都惧怕它们。一条大蟒蛇倘若被蚁群包围,要不了多久就会只剩下一堆白骨。这种食肉蚁要是路过村子,所有人都只有外逃躲避。蚁群过处,一切蟑螂、老鼠都会被消灭得干干净净……
奔跑中,我们逐渐恢复了理智,开始在小卢老板的带领下,利用这种蚂蚁视力差的弱点,拼命地往下风的方向七弯八拐地奔跑。这样,蚂蚁闻不到我们的气味就找不到我们了。跑了七八十米,停下来一看,还是没有摆脱蚂蚁的追赶。这时,我看见已有几只蚂蚁已爬到了徐局长的身上。大家又急忙狂奔了200多米才甩掉了蚁群的追赶,但仍有几只蚂蚁死死咬住徐局长的脖子不放,怎么扯也扯不下来,蚂蚁的屁股即使被扯掉了嘴还紧紧咬在肉里。最后,当我们把蚂蚁硬扯下来时,只见徐局长脖子上已被咬下几个白糖颗粒大小的肉来,伤口直往外冒血珠。这种蚂蚁咬人的时候,会分泌出一种蚁酸,要是被蚂蚁咬多了,人就会因蚁酸中毒而失去知觉。而人一旦倒下,就会被蚁群覆盖,那可就完了。刚才一幕虽然着实使我们大受惊吓,但是,最后总算是有惊无险。
绕过蚂蚁窝不远,我们便到达了目的地,开始了我们的森林调查。
〔本刊责任编辑 袁小玲〕
〔原载《龙门阵》2013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