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等教育制度特色启示

2013-12-02 05:37赵杰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2013年11期
关键词:董事会办学评估

赵杰

美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拥有一套非常完善而且独特的高等教育制度体系。尽管国情不同、国家体制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但是美国高等教育制度的一些成功做法,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对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制度体系,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美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情况

美国高等教育体系非常完整,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并存,高职院校、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等各类高校界限分明。

按照隶属管理关系,美国高校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种。公立学校经费主要依靠政府投资,私立学校经费主要依靠学校筹措、企业支持、校友捐赠等。目前,美国共有各类高等院校4300多所,在校学生约1600多万人。

按照学制和专业方向,美国高校通常分为三类:一是两年制学院,一般称为社区学院,相当于我国的高职院校;二是四年制学院,学制一般为4年,分为文理学院和提供相关职业教育的独立学院两种,如工程学院、机械学院、音乐学院、师范学院等;三是综合性大学,分为本科学历、硕士学制和博士学制,本科学历通常为4年,硕士通常为2年,博士通常为3~4年。

分权管理,各司其责。美国高等教育实行分权管理制度,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运用法律、经济等手段实现对高校的管理。美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分为联邦政府、州政府、学区、学校等四个管理层次。联邦政府对高等学校没有直接的管辖权,主要通过立法、财政资助等手段,把联邦政府的相关政策渗透到各州,间接影响高校的发展。联邦政府教育部的主要职责是向各州分配教育拨款和向学生提供奖学金等。按照美国法律规定,高等教育的管理权在州政府,各州有独立的立法权,负责制订本州的高等教育政策。各州通过确定高校董事会成员、决定校长人选等一些重大事项来影响高校。

自主招生,办学灵活。美国高校按照各自的章程,拥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在招生录取方面,高校自行确定招生人数和专业要求,制定具体的招生标准,根据学习成绩、论文写作和社会实践以及有关人士的推荐信和面试情况,自行决定录取。在专业设置方面,学校根据市场需求可以灵活调整专业设置。在课程安排方面,学校可以根据专业特点自行设计课程。在教学方法上,普遍采用案例讨论、教学实验、交流互动等形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创新。在教师聘任方面,学校自主确定岗位职数、工资待遇等,并自行组织招聘。美国高校普遍采用选课制和学分制,开设大量跨学科课程,鼓励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的基础上,选修其他课程,拓宽知识视野。

规范治理,决策科学。美国高校大多实行董事会监督下的校长负责制,有非常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这是美国最具特色的高等教育制度。为规范董事会运作,高校都制订了各自的董事会章程,章程规定了董事会的职责、组织结构、任期等。高校董事会成员大多是社会名流,如企业精英、慈善家、卸任的政府官员,也包括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董事会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学校的发展战略、筹集资金、选聘校长、监督办学等。校长是学校的最高行政负责人,负责处理学校的具体日常事务,由董事会任命,向董事会负责。

科学评估,提高质量。对高校办学质量和专业质量进行评估,美国也有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无论公立高校还是私立高校,评估方式和评估指标都是相同的。美国高等教育评估机构主要是高等学校和各专业认可鉴定机构,主要职责是对高等院校的认可鉴定,以及对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的认可鉴定,这些评估机构大多是民间组织。

一般来说,美国政府不直接负责对高校和专业设置的认可鉴定评估,美国教育部设有“资格与机构评价办公室”,主要负责对这些高等教育评估机构进行管理,每年对全国高校和高校学科及专业认可鉴定机构进行审查,审查后公布其所承认的鉴定机构名单。美国高等教育评估的民间组织机构是“美国中学后教育鉴定委员会”,同样拥有审查全国性和地区性的高校及专业认可鉴定机构的权力,也是每年公布一次它所承认的鉴定机构名单。美国任何一所高校认可鉴定机构和高校专业认可鉴定机构,只有得到以上两个组织的承认才具有权威性,其评估结果才能得到社会承认。

师生参与,自主管理。教师、学生参与高校内部管理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一大特点,已经形成了非常完整的制度体系。高校董事会一般都设有教师和学生代表,反映师生的有关诉求。学校设有教授会,主要负责高校的教学、科研等学术事务,以及与学术有关的教师人事选拔、任命等重大事项。招生录取、课程安排、教学工作和教师的聘任或晋升等工作,教师也都积极参与。

同时,美国从制度上赋予了学生参与高校各项管理的权力,制定了明确的工作规范及管理制度,如《美国高等学校学生事务管理人员行为规范》《高等院校学生事务管理》《学生事务应用手册》等,对高校学生的权利义务、管理工作的内容、目标和操作方法,都有明确的规定。美国还设有“美国高等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委员会”,负责定期组织年度会议、研讨交流,以推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这种师生积极参与的民主管理模式,调动各方参与高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力地促进了高校的繁荣发展。

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我国的高等教育制度有着自己的特点,不能全盘照搬美国模式。但是我们要学习美国高等教育制度,从中汲取成功经验,政府层面和高校自身都要结合实际,充分借鉴,大胆改革创新,走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

完善相关制度,扩大高校自主权。政府与高校分权管理制度是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政府依据相关法律,运用综合手段对高等院校进行宏观管控,高校拥有很大的办学自主权。相比之下,我国高校的办学自主权还需要进一步落实,政府需要进一步简政放权,以便充分发挥高校的办学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建立“政事分开、权责明晰、自主办学、管理科学”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系,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

明确高校发展定位,突出高校办学特色。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发展普遍存在求大求全的倾向,有些高校不顾学校现实条件和实际需要,盲目追求大而全,盲目追求高层次、综合性,盲目创建硕士点、博士点,逐步失去了自己的办学特色。这种现状造成高校之间竞争激烈,教育投入重复,教育资源浪费,使高等教育脱离社会实际需求,也会导致人才市场供需失衡。我们应该借鉴美国高校经验,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学校发展定位,发挥自身优势,办出自身特色,实现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各级政府部门更要重视高等教育发展定位,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统筹规划和设计高等教育,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

健全高校治理结构,建立社会参与机制。美国高校有比较完善的社会参与监督管理机制,大学普遍建立了以校外人士为主的董事会制度,保证了高校与社会之间的有效沟通,保证了学校发展与社会需求的紧密衔接。而在我国,社会参与高校管理的制度还不健全,民间组织、社会机构根本无法参与高校的各项管理,也造成了高校教育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的现实。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在经济、文化、科技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如果没有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高校的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美国高校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重要借鉴。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构建学生参与管理制度。虽然我国颁布实施的《高等教育法》和《高等教育管理条例》,为高校教育管理和学生管理提供了法律法规上的宏观依据,但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制度还不完善。我国高校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教育管理成效的主要评价标准,不断健全学生教育管理的组织结构,通过构建班级、社团、团学组织等学生机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逐步建立学生自我教育管理体制,促进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同时,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创新创造,促进高校建立完善的学生管理制度,使高等教育更好地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求,从而实现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董事会办学评估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地方立法后评估刍议
评估社会组织评估:元评估理论的探索性应用
360度绩效评估在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中的应用探析
董事会规范高效运作需“闯三关”
Make Efforts,and You’ll Get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