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2013-12-02 05:37吴雷达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2013年11期
关键词:因子对象分数

吴雷达

近年来,随着高校不断扩招,高职生源和生源素质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当他们独自面对学业、交友、职业和前途等问题时,常常由于心理素质问题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对职业院校而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不仅是加强德育教育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更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客观要求。

为深入分析、了解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笔者以河南理工大学高等职业学院2012级13个新生班级的268位同学为调查对象,采用当前最通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发放问卷268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264份,有效回收率为98%。调查发现,尽管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高职生心理健康现状

通过对264份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笔者发现,心理十分健康(得分0~8)的为24人,占样本总人数的9.09%;心理比较健康(得分9~16)的为68人,占样本总人数的25.76%;有一定心理障碍(得分17~30)的为128人,占样本总人数的48.48%;可能患有某些心理疾病(得分31~40)的为40人,占样本总人数的15.15%;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得分41分以上)的为4人,占样本总人数的1.52%。

总体上看,心理处于健康和比较健康(得分0~16)的占到34.85%,有一定心理障碍、心理处于亚健康(得分17~30)的占到48.48%,可能患有某些心理疾病、心理不健康(得分31分以上)的占到16.67%。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显示,其心理症状情况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大多数学生身体素质较好。在被测试的264名学生中,有232人因子分数在1~1.5,占到测试对象的87.88%,基本没有身体不适症状;有28人因子分数在1.5~2.5,占到测试对象的10.61%,有身体不适感,但发生得并不频繁;只有4人因子分数在2.5~3.5,占到测试对象的1.51%,有明显的身体不适感,其症状处于中度状态。

超半数新生具有强迫症状。强迫症状主要是指那些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和行为,还包括一些比较一般的认知障碍所呈现的行为征象。在被测试的264人中,有108人因子分数在1~1.5,占到测试对象的40.91%,基本没有强迫症状;有136人因子分数在1.5~2.5,占到测试对象的51.52%,有强迫症状,但发生得不频繁,程度较轻;只有16人因子分数在2.5~3.5,占到测试对象的6.06%,强迫症状明显,处于轻度到中度状态;另有4人因子分数在3.5~4.5,占到测试对象的1.51%,强迫症状较强,处于中到严重程度状态。

近四成学生人际关系敏感。人际关系敏感主要是指某些人际的不自在与自卑感,特别是与其他人相比较时更加突出。这方面的症状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中的自卑感、心神不安、明显的不自在,以及人际交流中的不良自我暗示、消极的期待等。在被测试的264人中,有156人因子分数在1~1.5,占到测试对象的59.09%,基本没有人际关系敏感现象;有88人因子分数在1.5~2.5,占到测试对象的33.33%,有人际关系敏感症状,但发生得并不频繁,程度较轻;只有16人因子分数在2.5~3.5,占到测试对象的6.06%,人际关系敏感,处于轻度到中度状态;另有4人因子分数在3.5~4.5,占到测试对象的1.52%,人际关系敏感度较强,处于中到严重程度状态。

近三成学生分别处于轻到中度抑郁、焦虑状态。抑郁,不仅是以苦闷的情感与心境为代表性症状,而且呈现出生活兴趣减退、动力缺乏、活力丧失等症状,同时还包括失望、悲观以及与抑郁相联系的认知和躯体方面的感受,以及与死亡有关的思想和自杀念头。在被测试的264人中,有184人因子分数在1~1.5,占到测试对象的69.7%,基本没有抑郁症状;有72人因子分数在1.5~2.5,占到测试对象的27.27%,有抑郁症状,但发生得不频繁,程度较轻;有4人因子分数在2.5~3.5,占到测试对象的1.51%,处于抑郁状态,属于轻度到中度状态;另有4人因子分数在3.5~4.5,占到测试对象的1.52%,抑郁症状较强,处于中到严重程度状态。

与此同时,在被测试的264人中,有188人因子分数在1~1.5,占到测试对象的71.21%,基本没有焦虑症状;有72人因子分数在1.5~2.5,占到测试对象的27.27%,有抑郁症状,但发生得不频繁,程度较轻;另有4人因子分数在3.5~4.5,占到测试对象的1.52%,焦虑症状较强,处于中到严重程度状态。

近四成学生有偏执倾向。偏执主要指投射性思维、敌对、猜疑、妄想、被动体验和夸大等。在被测试的264人中,有156人因子分数在1~1.5,占到测试对象的59.09%,基本没有偏执症状;有100人因子分数在1.5~2.5,占到测试对象的37.88%,有偏执症状,但发生得不频繁,程度较轻;有4人因子分数在2.5~3.5,占到测试对象的1.52%,处于偏执状态,属于轻度到中度状态;另有4人因子分数在3.5~4.5,占到测试对象的1.51%,偏执症状较强,处于中到严重程度状态。

近两成半学生处于精神病性症状和睡眠饮食无序状态。所谓精神病性症状,反映的是各式各样的急性症状和行为,即限定不严的精神病性过程的症状表现。在被测试的264人中,有200人因子分数在1~1.5,占到测试对象的75.76%,基本没有精神病性症状;有60人因子分数在1.5~2.5,占到测试对象的22.73%,有精神病性症状,但发生得并不频繁,程度较轻;另有4人因子分数在3.5~4.5,占到测试对象的1.51%,精神病性症状较强,处于中到严重程度状态。

此外,在被测试的264人中,有204人因子分数在1~1.5之间,占到测试对象的77.27%,睡眠和饮食比较规律;有56人因子分数在1.5~2.5,占到测试对象的21.21%,有睡眠及饮食不良症状,但发生得并不频繁,程度较轻;另有4人因子分数在3.5~4.5,占到测试对象的1.52%,睡眠和饮食紊乱症状较强,处于中到严重程度状态。

加强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大多数同学身心健康、适应性良好,但仍有超半数同学具有强迫症状,三成左右同学有轻到中度的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症状等状态,有些同学还出现睡眠饮食紊乱等情况。为此,针对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发挥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全面引导学生提升心理素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院校在新的形势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证。从12级开始,我校对三年制高职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任课教师要结合课程特点、学生实际、心理规律加强教法研究,加强学法探讨,通过课程教学,培养同学们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养成自信、自律、乐群、敬业的心理品质。

发挥体育以及第二课堂活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支撑,强身健体心灵美。体育课以及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如拔河比赛、各种球类比赛,以及主题鲜明的“五四”、“国庆”文艺晚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都有助于同学们在活动中正确认识自己,锻炼和评价自己,缓解心中的压抑和焦虑,更有助于身心和谐发展。实践证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以及第二课堂活动的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普通学生。

发挥基础和专业课程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辅助作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之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各学科教学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为制约的,教师要转变观念,挖掘课程教学中有利于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进行教学,促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提升了心理素质。

发挥校园文化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感染作用,做到环境育人。先进的校园文化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优良的学风传承,健康的校园文化,和谐的人际关系,公正宽容的舆论氛围,都非常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发挥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做好学生的引路人。辅导员要在日常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学生心理健康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要帮助学生对自己出现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合理矫正。要尽可能地及早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予以预防,对个别有严重心理不健康行为的学生,要给予重点帮助。

发挥养成教育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做到润物无声。养成教育是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切入点。要抓住学生正处在身、心健康成长的这一关键时期,从养成教育入手,关注学生日常生活的细节,如学生的个性特点、人际关系、未来发展等,教育他们学会认识自我和控制自我,学会与人相处,在人生的坐标中寻找自己的合适位置,培养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良好品质,激发他们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发挥心理健康干预机制的补救作用,做到亡羊补牢。多种形式的心理预防和干预是帮助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途径。学校必须建立完善的心理预防机制和心理干预机制,建设有效适用的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从学生一入校就开始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心理测试和分析,对那些处于亚健康心理状态学生实施心理干预和疏导,对于具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治疗。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其身心发展规律,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培养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猜你喜欢
因子对象分数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一类常微分方程的解法研究
一种快速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把握物理难点,分数更上一步
直径不超过2的无爪图的2—因子
图的齐次因子分解
巧解难题二则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图说车事
……的近似分数的若干美妙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