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课程是支撑学校教育教学的基础。现代教育的显著特点之一是高效,高效的背后存在一明显的悖论,即课时有限而课程无限,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考验着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智慧。作为学生“营养套餐”的课程,既需要科学合理的搭配,又需要与时俱进的不断研发与可持续性的良性供给,否则势必营养失衡,影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我国现行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课程体系,实现了课程管理权力和责任的再分配,为各地课程实施提供了巨大的自主空间。西城区是北京市的老城区,作为老城区的西城有三个特点:一是位于首都西翼,与东城并列;二是北京历史上“东富西贵”,元明清贵族多聚居于此,现国家30多个部委均在西城,有良好的教育传统;三是西城区为北京市教育的首善之区,社会美誉度良好。本研究以北京市西城区为例,遵循“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原则,尝试突破课程建设的现实困境,并探寻课程建设的众多策略,以及呈现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其他区域的课程建设提供借鉴。
二、区域性课程建设的实践内涵
作为北京市教育发展优质区和国家课改实验区,西城区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针对三级课程整合后整体推进不均衡、地方课程区域特色不明显、优质课程资源辐射能力弱、课程教材建设管理制度不完善及网络课程资源使用率低的现状,提出本区的课程建设指导思想:通过聚焦课程进一步聚焦课堂,在立足整体、立足均衡、立足常态的前提下,注重内涵,注重特色,注重过程,注重实效,进而打造质量,打造品牌,打造文化。
1.“从整体到部分”的课程建设
基于我国现行的三级课程体系,西城区具体化为国家课程实施校本化、地方课程建设精品化、校本课程研发特色化三个层面。
(1)国家课程实施校本化
国家课程集中体现国家的意志,是决定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具有统一规定性和强制性。国家课程是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方案的主体部分,对于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具有决定性作用。它确保学生学习的权利,明确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时应达到的标准,提高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连续性和连贯性,为公众了解学校教育提供依据。
西城区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实施,每所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国家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对国家课程创造性地进行拓展延伸、补充完善和精减压缩、整合加工并付诸实施,即将国家课程以本校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转化成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落实新课改“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
西城区的具体对策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首先,调整内容:拓展延伸,精减压缩。
每个区域的学校都和西城区内的学校有相似之处,即存在优质、普通和薄弱三个层面的学校。国家课程作为基底课程相对适宜普通学校,但对于另外两个层面的学校生源而言则存在明显差异:优质校的学生吃不饱,薄弱校的学生吃不了。因此,优质校需要把国家课程拓展延伸,以满足学生的需求;薄弱校需要把国家课程精减压缩,保证每个学生能够顺利通过会考。
其次,调整方法: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无论哪一个层面的学校,都存在差异性很大的学生,解决这种差异的最好办法就是分层教学。分层教学可以更好地落实因材施教的原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即便是同一层面的学校,在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中也有所不同,如北京市第三十三中学英语学科实行A、B班的走班制,北京市第一五六中学则全学科全方位实行分层教学。
最后,调整评价:期末自选A、B卷。
影响课程实施的关键是评价指标的变化。课程评价是课程实施的导向系统,没有评价指标的变化,课程实施就会流于形式,无法真正落到实处。西城区倡导成功教育,主张“把握当下,积蓄未来;合作探究,体验成功”。在这种导向下,西城区把最初每个学期末的全区初中统一考试改成分成A、B卷(A卷适合部分普通校和薄弱校,而B卷适合市重点和区重点校及部分普通校),各校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选卷。
(2)地方课程建设精品化
西城区把地方课程分为“西城区的地方课程”和“北京市专题教育课程”两大类,前者是西城区自主研发实施的地方课程,后者是西城区对北京市研发的地方课程的资源共享,旨在凸显地域特色,满足地方特殊需求。基于“地方课程开发的终极性价值是对人的全面提升,地方课程开发的基础性价值是地方文化的选择、传承和创新,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性价值是地方社会的发展”的认识,西城区确立了地方课程“少而精”与“地域性”及其对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补充性”的发展原则,进行区域的地方课程建设:横向做好地方课程和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整合工作;纵向覆盖每个学段,如小学的“心理健康”和“科学启蒙”,初中的“我爱我的家园”,高中的“走进西城”以及横跨初高中的“汽车模拟驾驶”和“学摄影”,保证每个学段都有西城区自己的精品地方课程。
(3)校本课程研发特色化
在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西城区侧重国际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引进及特色学校特色课程的建设,倡导“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百花齐放各有千秋”。作为北京市的老城区,西城区拥有很多所校本特色校,而每所特色校均有自己的特色校本课程,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全人格教育”、北京师大二附中的“6+1+1”课程、北京市第十五中学的“人文教育”、北京市第八中学的“超常儿童教育”、北京市回民学校的民族教育、北京市铁路第二中学的“高效阅读”、北京小学的“四季课程”、北礼士路第一小学的“书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等等。尤其是北京市第四中学的“国学”校本课程不拘泥于经典诵读,结合时代特点对经典进行创造性的解读,从课程的角度打通古今,纵横中外,既让千百年来人性的光辉通过课程这种形式深入人心,又培植了学生们的科学理性,既体现了西城区百年名校深厚的历史积淀、传统特色,又呈现出现代都市引领时代潮流的前瞻特点。
2.从部分再到整合的课程建设
基于现代教育的高效要求,西城区具体化为三级课程推进整合化、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化、课程研发集约化三个层面。
(1)三级课程推进整合化
有限的课时,无限的课程,如何把无限的课程精中选优纳入到有限的课时中来,高效率地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课程效果的最优化?在“国家课程实施校本化,地方课程建设精品化,校本课程研发特色化”,即“化整为零,局部优化”的基础上,西城区尝试三级课程在同一学校的不同年级同一学科、同一年级不同学科间进行有机整合,期望以最优化的投入获得最优化的效果。
在学校的具体实施中,教师们常常在一门课程中把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相近的内容进行整合,不但适度拓展和加深了课程内容,而且把单一课程的有限课时合并后变相“延长”,增强了教师间合作共赢的意识,使课程既富实效性,又富趣味性和灵活性。
(2)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化
西城区作为有着深厚历史积淀和悠久教育传统的老城区,拥有许多优质的课程资源。如何使这些优质课程资源校既服务本区又辐射全市,充分发挥其优质课程资源共享与辐射的示范带头作用,西城区采取了一系列的做法。
首先,区域内共享,包括同一课程内容实现学段间衔接,同一课程内容实现学段内联动以及不同学校、不同学段跨校选修等模式。
其次,区域外辐射。西城区有许多著名的百年老校,其优质课程资源为北京市所共享。如北京市第四中学作为北京市“国学”校本课程基地校,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作为北京市“生命伦理”校本课程基地校,将他们独具特色的优质课程资源辐射全市,惠及其他区县,全方位为北京市17个区县提供师资培训及课程普及方面的优质服务。
(3)课程研发集约化
课程是学生的营养套餐,不但需要科学合理的搭配,而且需要与时俱进的不断研发,才能保证可持续的良性供给及可持续发展。西城区的对策是:改造国家课程,研发校本课程,适度研发地方课程;改造国家课程和研发校本课程放权给学校,研发地方课程权力归属地方,由区域教育行政与业务部门组成编写团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无论是区域性地方课程的研发还是区域内学校的校本课程的研发,亦或是国家课程的改造,西城区都倡导以集约化的形式进行。
三、区域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西城区课程建设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四方面:一是缺乏可借鉴的经验。尤其缺乏关于三级课程整合后整体推进的成功经验——三级课程究竟在哪个学段、哪个年级、哪个学期、哪些学科、哪些课时进行整合最为合适,到目前为止,只能“摸着石子过河”。二是缺少适切性的指导,尤其缺乏既有理论功底又有实践经验的课程专家高屋建瓴式的专业指导——有些专家长于理论短于实践,有些专家长于实践短于理论。而课程实施不能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要求顶天立地;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胜任指导课程实施工作、理论功底与实践经验兼而有之的专家凤毛麟角,可遇而不可求。三是缺乏研发的主体。无论研发如何强调集约性,任何人都不能否认课程研发的主体是教师。基础教育不同学段课程研发的要求不同,学段越高,分科课程研发的难度越大;学段越低,综合课程研发的要求越多。而基层学校缺乏一线的课程研发人员,尤其是综合性校本课程的研发需要多学科协同作战,更具难度。四是缺少资金的配套性。课程建设包括课程规划、实施、调控、反馈、监测与评价以及课程内容与资源的研发,这一切皆需要资金支持。不同区域资金配套差异显著,西城区课程建设配套的资金支持尚须加大力度。
西城区课程建设呈现出来的特色,既继承了老城区厚重的文化积累所固有的稳健扎实的优良传统,又在时代潮流的引领下与时俱进,体现了现代化都市在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对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人才的需求。
由于地域、学校之间差异显著,课程建设非一日之功,更难一概而论,对此我们需要理性地承认差异,本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原则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资源共享,整体推进,这样更有助于课程建设。
(作者单位:北京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
(责任编辑:马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