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英国在华侵占路矿的活动

2013-12-02 07:16
关键词:帝国主义铁路英国

汪 颖

(武汉大学 基建管理部, 武汉 420072)

19世纪末英国在华侵占路矿的活动

汪 颖

(武汉大学 基建管理部, 武汉 420072)

英国是世界上资格最老的资本主义国家。从鸦片战争爆发到19世纪末,英国凭借其技术优势在掠夺中国资源方面始终占有优势地位,尤其在修筑铁路、开办煤矿方面。这一时期,在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中国铁路投资利权的活动中,英国是攫取利权最多的国家;在煤矿方面,则获得了山西、河南等省的开采权。侵占路矿的活动表明,英国把它在华资本转向固定性投资,此举不仅巩固了英国在华的既得利益,而且又谋取了更多的特权。

19世纪末;筑路建矿;攫取利权

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00年义和团运动兴起前夕,西方列强为了寻找和开拓殖民地市场,竞相将侵略活动扩大到中国,使中国逐步由一个独立的国家成为一个不完全独立的国家,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间,英国成为攫取中国权益最多的资本主义国家。因此,研究英国对华的侵略扩张活动,剖析英帝国主义经济侵华的具体过程,对于深入探讨中国近代史和近代经济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19世纪末叶西方帝国主义列强在掀起的第一次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对英国在华修筑铁路、开办矿山的活动做一初步探讨,错误与失当之处,尚希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英国是世界上资格最老的资本主义国家,自拿破仑帝国覆灭至19世纪60年代末,是英国世界霸权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英国以它强大的经济实力以及依赖它而建立的海上优势,霸占并统治着大片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帝国”。当欧洲出现资本主义曙光的时候,中国仍然沉浸在封建主义的漫漫长夜里,封建统治者妄自尊大,固步自封,闭目塞听,闭关锁国,造成了对世界的愚昧无知。

1842年,英国用大炮强加给中国人民身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该条约的签订不仅使英国在中国掠得大量权益,而且也使其他西方列强步其后尘,接踵而来,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银行是现代经济生活的中心,是全部资本主义国民经济体系的神经中枢”[1]320。资本主义国家要控制和支配殖民地、附属国的经济,就必然要在那些国家开设银行,建立金融统治。1848年,英国在中国设立了第一家外国银行——东方银行上海分行。接着,英国的有利银行(1854年)、麦加利银行(1857年)、汇丰银行(1865年)陆续在中国设立了机构。这些银行利用经营货币资本的特殊机能,成为剥削和榨取半殖民地和半封建中国剩余价值的主要工具。这一时期,英国这些银行在华投资主要在船厂、丝厂、煤气厂、打包厂等。

进入19世纪70年代,由于西欧、北美等地区的国家相继完成了资产阶级民族民主任务,加之这一时期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致使美、德等国在实现工业革命以后迅速发展起来。为了弥补日益衰落的经济实力,以对付西方其他国家的挑战,英国拼命地扩大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势力范围。自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已由典型的工商业强国逐步转变为典型的“殖民地帝国主义”,殖民地已成为英国的生命线。正如列宁指出的那样:“英国的工业垄断地位虽然已被破坏,但是其殖民地垄断地位不仅依然存在,而且更加变本加厉了,因为全世界被瓜分完毕了!”[2]892世界殖民地领土大致已被列强分割完毕,半殖民地的中国就成为它们争夺的主要目标。据初步统计,在1840—1894年间,外国侵略者在中国除设立洋行、银行、轮船公司等外,总共创办了至少104个新式工业,其中英国最多,占70个[3]234-241。这些工业大致可分为4类:船舶修造业;为他们在中国掠夺原料、推销商品服务的各种加工业;利用中国原料和劳动力生产,其产品也在中国销售的各种轻工业;公用事业。

到了19世纪末,世界资本主义已经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已从商品输出发展到资本输出,以控制中国商品和原料市场,进而控制金融财政。从甲午战争到义和团运动这段时期,是帝国主义列强掠夺中国领土、攫取中国利权的重要时期。尤其是《马关条约》签订以后,各帝国主义国家争先恐后地在中国开工厂、租海港、筑铁路、开矿山、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第一次瓜分中国的狂潮。在这场狂潮中,英国既要保持在华的既得利益,又欲想方设法谋取更多的特权。其他帝国主义的攻势也是咄咄逼人,如俄、法两国对中国的侵略,形成了南北钳行夹攻之势,并通过芦汉铁路借款合同,把他们的侵略魔爪伸入中国腹地,开始与英国争夺中国中部地区的霸权,使英国在华的既得优势呈现出动摇的迹象,并有逐渐被俄、法集团取而代之的趋势;德国也希图把直隶、山西、陕西等省的贸易导入山东境内铁路的三角地带以及胶州湾。英国政府意识到,为了“对俄德两国在北京的势力的优势保持某种均衡,它就必须在北部具有一个有力的据点”[4]264。

为了反击俄、法集团和德国的进攻,英国政府指示汇丰银行与德国德华银行同清政府总理衙门于1896年3月23日签订了《中国五厘利借款合同》,有效地阻止了俄、法集团控制中国海关行政的企图,巩固了英国在华的既得优势。接着,英国与清政府于1897年2月4日签订了《滇缅条约附款》及《西江通商专条》,阻止了法国独占西南诸省权益的野心。随后,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又与清政府于1898年7月1日签订了《中英威海卫租借专条》,从而使英国在山东半岛建立了海军根据地,阻止了沙俄独霸渤海湾的阴谋。与此同时,英帝国主义对华侵略扩张的一个新的重要方面是把它在华资本转向固定性投资,即修筑铁路和开办矿山,表明了它在中国进一步强化殖民地政策的企图。

投资修建铁路,不仅可以使投资者在经济上获得长期的高额利润,而且还可以获取铁路的修筑权与经营管理权,甚至可以控制铁路沿线的领土和资源。因此,修建铁路成为帝国主义列强扩大对华政治经济侵略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它们相互间激烈争夺的重要目标。

1897—1898年间,德国在山东、沙俄在东北、法国在西南,都取得了带有独占性的铁路修筑权与经营权,比利时(后台是俄法集团)也取得了芦(沟桥)汉(口)铁路的借款权与承造权。

英国在铁路投资方面起步较晚,仅于1898年5月与清政府签订了《沪宁铁路草合同》[5]756-795,但是它力谋急起直追,争夺更多的铁路投资权。英国政府认为:“俄国已经在中国造成了一个局势,这个局势可能涉及中华帝国的命运以及门户开放和在华贸易机会均等政策的破产。”为了抵制沙俄往南扩大势力范围,避免“今后中华帝国的命运不顾英国的愿望并违反英国的利益而被人决定”[4]315,英国决定对沙俄采取行动,一方面,它大力争揽山海关-牛庄铁路的借款权,企图控制京奉铁路,以便造成一个屏障,防止沙俄将东北地区的铁路与芦汉铁路联接起来,进而阻挡沙俄势力南下。同时,它图谋仿效俄、法集团的伎俩,利用京奉铁路在东北打开一个“缺口”,使自己的势力得以伸入东北,破坏沙俄在东北地区的独占地位。另一方面,它着手实现“长江流域铁路系统”的计划,巩固自己在长江流域的地位。1898年8月17日,英国政府训令驻华公使窦纳乐,由他向清政府总理衙门提出修筑下列5条铁路的要求:天津-镇江;山西-河南-长江沿岸;九龙-广州;浦口-信阳;苏州-杭州-宁波。至于筑路的条件,必须与芦汉铁路完全相同[6]192、288。当时的英国代理外交大臣巴尔福还特别训令窦纳乐:“如果你认为他们(指清政府——作者注)会迟迟不接受的话,你有权通知他们,除非立即同意我们的要求,我们将把他们违背拒绝芦汉铁路借款合同的诺言,视为蓄意对英国的敌视行为,因而我们将采取相应的措施。你和(英国——作者注)海军司令商妥以后,可以向他们提出你所认为适当的期限——多少天或多少小时,限他们按期答复。谈判不能拖延太久。”[6]192、288

英国要求修筑津镇铁路的目的,是为了联络直隶与长江下游的交通,降低俄法集团所控制的芦汉铁路的重要性,保证英国在华北的地位。山西经河南达长江沿岸的铁路,可以削弱芦汉路支线(正太、汴洛等线)的作用,使山西、河南等省与长江流域联成一片,同时使英商福公司在山西和河南采掘的煤铁矿产品源源运出,巩固英国在这两省的既得利益。广九线的修筑,可以使英国的势力进一步伸入广东,垄断珠江流域的贸易,加强英国在华南的地位。浦信路与苏沪杭甬路原是英国“长江流域铁路系统”计划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两条铁路的修筑可以使英国加强对长江诸省的控制。英帝国主义者还计划在浦信铁路修通后,再由汉口筑一铁路经万县以达重庆和成都,然后将滇缅铁路伸入长江上游与川汉铁路相衔接。如果这条铁路一旦付诸实施,从上海便可以直达缅甸和印度,不仅长江上下游及西南诸省的领土和资源将完全为英国的势力所控制,而且整个东南亚的形势也将会为之一变,其野心由此可见一斑。

清政府鉴于英国的欲望太奢,没有轻易答应,但又不敢断然拒绝,只好表示愿意从长计议。1898年8月20日,英国公使窦纳乐通知清政府总理衙门:他已收到“性质极为严重的电令”,如果清政府不立即接受英国的筑路要求,他“就毫不犹豫地将这些电令送达”[7]286。慑于英帝国主义的威胁,清政府于9月6日表示,除津镇铁路另行商议外,接受其提出的修筑其他4条铁路的要求[7]288。接着,英国又与德国进行了一系列交易,于9月2日签订了瓜分津镇铁路投资权的《英德协定》,并于次年5月18日与清政府代表签订了《津镇铁路借款草合同》,清政府于22日正式批准[7]29-30。

自1895年至1898年11月,帝国主义列强共在中国掠夺了长达10 331.988 48千米的铁路投资利权,仅英国就占了4 506.163 2千米[6]344,贯穿10个省份[7]30。一望而知,在19世纪末叶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中国铁路投资利权的侵略活动中,英国是攫取利权最多的国家。

煤炭是一种化石能源,它有特定的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属于不可重复利用且不可再生的资源。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后,煤炭作为工业食粮的作用和地位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从19世纪后期开始,伴随着近代工业的出现,煤炭逐渐成为中国的主体能源、工业的主要燃料和动力、化工的主要原料。

英国侵略者对中国的煤炭觊觎已久,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随着外国商品大量输入中国,在中国沿江沿海航行的船只日益增多,对燃料的需要也日益迫切,而办煤矿又是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在华进行工业投资的两大支柱之一(另一为棉纺织业)。他们通过在中国开办煤矿,直接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从事掠夺和剥削。尽管在甲午以前侵略者已对在中国开办煤矿进行了广泛的活动,但是当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航运的燃料需要。这一时期,煤矿在侵略者眼中的价值,与其说是一个理想的投资对象,不如说是一个理想的燃料供应场所。

早在19世纪40年代中期,英国开辟英伦本土到香港、上海的直接轮运,于是盛产煤炭而又孤悬海外的台湾基隆就成了英国瞩目的煤炭供应站。19世纪50年代中期,在《南京条约》和《望厦条约》的修约交涉中,英、美两国进一步提出在“中国海岸洲岛”开办煤矿的要求。英国最早要求在中国取得煤矿开采权始于1868年,但一开始就遭到清政府的拒绝[8],原因主要是清政府怕矿丁闹事。这一时期,英国采取了双管齐下的策略,一方面要求在中国开采煤矿,一方面则要求中国降低煤税,以保证廉价的燃料供应。正是由于这一时期清政府降低了煤税,所以英国在对华煤矿的投资活动上,才出现了一个相对静止的时期。这一时期,英国来华的船只越来越多,而火轮船的动力燃料——煤炭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当时外轮需用的煤炭主要靠进口,故称洋煤。洋煤进口的数量见表1.

表1 洋煤进口的数量

资料来源:汪敬虞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1辑:下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667页。

精于计算的英国人意识到,大量使用从本土远渡重洋运来的煤炭是不合算的,就地在中国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开采煤矿,已成为迫不及待的当务之急。1891年左右,英国人开始在辽宁的烟台“私行挖掘”煤矿[9]167。虽然从19世纪下半期开始,英国对中国煤矿的侵略活动已经十分猖獗,但总的看来,这些活动主要是为了扩大商品市场,服务于贸易上的掠夺。它的本义还不是或者主要不是出于资本输出的要求。

英国大规模地在中国开办煤矿则始于《马关条约》签订以后。1896年,一个名叫安杰列·罗沙第的意大利人,以代理牧师的身份,以“调查中日战后情形”为名来到北京。他“早知陕晋豫煤田之宏大,面积之广泛,其所植煤层之厚,计十六尺乃至三十三尺,煤量概算,合全欧所不及,故来华游览,冀遂其觊觎陕晋豫三省煤矿之野心”。他在意大利驻华使馆住下后,就到中国煤炭蕴藏量最丰富的山西、河南一带开始了紧张的探矿活动。不久,罗沙第回到欧洲,于1897年春在“伦敦组织福公司”[10]330-331。关于福公司的组织者,用当时英国《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礼循的话来说,“是一批狡诈之徒搞起来的”[11]488。福公司成立时在英国注册,公司地址设在英国首都伦敦勘农街110号。福公司初成立时资金仅两万英镑,表面上由英国与意大利合资。初成立的福公司虽然资金不多,但入股者多是一些权威显赫的人士,其“最著者如伦敦劳脱确特洋行,侯爵劳尔呐,即英皇后快婿,复有多人系英国有显著之大员,与名望素著之富翁”[12]5,意大利首相罗迭尼和福公司代理人罗沙第也加入了股份。

为什么福公司表面上由英、意合资呢?据1898年1月20日英国《伦敦报》透露,英国资本家们考虑到,如果英国单方面提出在中国开矿的要求,其他帝国主义国家肯定会分起争夺。为了缩小目标,遮人耳目,英国资本家委托意大利人出面,谋取矿山,而英国在后台大力支持。

福公司成立后,罗沙第腰缠万贯,又回到了中国。他首先把开办矿山的重点放到了储量丰富、开采便利、成本低廉的山西省,处心积虑,蓄意侵占。1897年,罗沙第与山西名士刘鄂以及方孝杰议定,让他们以晋丰公司名义与福公司订立《请办晋省矿物借款合同》,将平定、盂县、潞安、泽州煤铁开采权售于福公司,该合同后来得到了山西巡抚胡聘之的批准。1898年5月21日,山西商务局与福公司又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山西商务局与福公司合办矿务章程》,明文规定将“盂县、平定州、潞安、泽州与平阳府属煤、铁以及他处煤油各矿,今将批准各事转请福公司办理,限60年为期”。1个月后,即6月21日,福公司代表罗沙第又与翰林院检讨吴式钊和分省补用道程恩培假立的豫丰公司在北京签订了《豫丰公司与福公司议定河南开矿制铁以及转运各色矿产章程》,其主要内容与前订《山西矿物章程》基本相同,所不同的主要是开采范围。该《章程》第1条明文规定:“豫丰公司禀奉河南巡抚,批准专办怀庆左右、黄河以北诸山各矿,今将批准各事,转请福公司办理,限六十年为期。”这样,福公司在短短1个月时间内先后攫取了“西南至黄河形成的不完整的直角形的尖端地带,东至山西、河南交界处,北至长城的采矿权”[13]118。山西、河南采矿权的轻易得手,进一步助长了英帝国主义者得寸进尺、得陇望蜀的野心。1899年4月14日,英国商人摩根又与四川地方当局签订了《四川矿务合同》,这个合同除开采期限为50年外,其余各项条款与福公司在山西、河南签订的矿务章程大致相同。

《矿务章程》签订后,英帝国主义者立即派出勘测队来到中国,“遍至洛阳、新安、渑池以至陕州矣,且由陕州遵大道,过灵宝,阌乡以径抵潼关矣,并由孟县渡河而南,经河南府至汝州测量,过襄城以抵南阳,而达樊城矣”[14]37-38。正当英帝国主义者在中国大地上大肆勘矿钻探,计划修筑铁路之时,轰轰烈烈的义和团爱国运动已在中国北方兴起。面对声势日盛的义和团运动,福公司等英国人员不敢继续进行勘测和钻探,暂时撤到长江以南,窥机卷土重来。

纵观19世纪末叶英帝国主义在华侵占路矿的活动可以看出,英帝国主义对华的侵略形式已由商品输出发展到资本输出,侵略范围已由沿海沿江迅速扩大到中国内陆腹地。英帝国主义通过在中国攫取一系列不平等的路矿利权,不仅巩固了它在华的既得利益,而且又谋取了更多的特权。在这一时期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英帝国主义在与其他帝国主义激烈争夺势力范围和各种特权的斗争中;一方面对清政府武力威胁,施加压力,辅以贿买官员,一方面对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巧施手腕,从而使得它在帝国主义列强对华投资中,继续稳坐第一把交椅。

英帝国主义的猖狂侵略,使中国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危机,它的侵略活动和清政府的丧权辱国行为,进一步激起了广大中国人民的强烈不满,各种形式的反抗斗争此伏彼起,连绵不断,最终酿成了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洪流——义和团运动,它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并且中断了英国在华修筑铁路、开办矿山的侵略活动。

[1] 列宁.大难临头,出路何在[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3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 孙毓棠.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1辑[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4] 菲律浦·约瑟夫.列强对华外交[M].胡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5] 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M].北京:三联书店,1982.

[6] 王亮.清季外交史料:第138卷[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

[7] OVERLACH T M.列强对华财政控制[M].郭家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

[8] 李书源.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M].北京:中华书局,2008.

[9] 吴承明.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资本扩张[M]// 黄逸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论文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163-192.

[10] 胡荣铨.中国煤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

[11] 骆慧敏.清末民初政情内幕[M].刘桂梁, 陈霞飞,译.北京:知识出版社,1986.

[12] 薛毅.英国福公司在中国[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

[13] 肯德.中国铁路发展史[M].李抱宏,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58.

[14] 黄藻鞠.河南福公司矿案纪实[Z].1919.

[责任编辑 杨玉东]

OnGreatBritain’sActivitiesofSeizingRailwayConstructionandMininginChinaattheEndof19thCentury

WANGYing

(DepartmentofInfrastructuremanagement,WuhanUniversity,Wuhan420072,China)

As the oldest capitalist country in the world, Britain had always occupied a dominant position in China from the Opium War to the end of 19th century, especially in the railway construction and mining. During that period, Britain seized many economic interests and political power. Britain grabbed mining rights in Shanxi and Henan, which showed its investment transition. Britain's activities of seizing railway construction and mining in China not only consolidated its vested interests, but obtained more privileges as well.

the end of 19th century; railway construction and mining; seizing economic interests and political power

2012-11-12

汪颖(1982—),女,湖北武汉人,硕士,馆员,从事近代史研究。

E-mail:475269972@qq.com

K256

A

1673-9779(2013)02-0189-05

猜你喜欢
帝国主义铁路英国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英国的环保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托马斯·曼《死于威尼斯》中的帝国主义寓言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英国圣诞节
帝国主义教唆国民党军发动第四次“围剿”
无人机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思考
GSM-R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