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运行绩效与对策

2013-12-02 04:49:00吴刚龙刘燕娜
台湾农业探索 2013年2期
关键词:特派员农户科技

吴刚龙,刘燕娜

(中国银行泉州分行石狮支行,福建 泉州 362000)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国家或地方为探索解决“三农”问题而实施的一项重要决策,指的是政府通过选派一批科技素质较高的人才作为特派员,进驻农村并为当地农民提供包括示范、培训、指导和咨询等多方面多层次的科技服务。科技特派员制度是目前福建省主要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之一。

1 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发展现状

南平市是最早实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地区。从1999年开始,南平市政府先后8批共计7801名科技特派员下村展开服务。该制度在南平市的成功实践,对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和指导意义,截至2009年底,已在福建省9个区市的65个县 (市、区)实施和推广了科技特派员工作[1]。同时,福建省政府适时出台相关政策,如《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推进措施》、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计划、科技特派员创业示范基地、科特派创业项目、科技特派员培训工作等,这些都为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福建省目前以科技特派员为主体的农业推广模式主要有:(1)党支部+科技特派员+涉农企业+农户;(2)科技特派员+专业合作社+基地 (项目)+农户;(3)科技特派员+企业+农户。

2 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制度运行绩效分析

2.1 数据收集

2.1.1 问卷调查表 通过委托南平市统计调查大队进行问卷发放。调查对象包括城厢、福清、涵江、惠安、荔城、连江、南安、宁化、仙游、秀屿、永安、永春及尤溪等13个县域的农户。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见表1。

2.1.2 面对面访谈 主要访谈的地点是安溪县科技局、德化县三班镇、尤溪县科技局和农业局和南平市科技局。访谈对象包括安溪县、尤溪县科技管理部门和管理者,农业管理部门和农技推广部门,以及相关企业管理者;主要就安溪县科技特派员、农业推广人员技术推广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根据访谈内容进行归纳整理。

表1 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

2.2 科技特派员制度运行绩效分析

2.2.1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仅南平市调查数据(表2)显示,2006—2010年5年间南平市科技特派员下村服务科技项目总计为4113个,平均每年约823个;利益共同体项目共2752个,占科技项目总数的66.90%;利益共同体结成形式主要包括技术入股、资金入股两种形式;项目总投资为191274万元,总产值276730万元,总利润为86057万元,平均每年获利17211万元。在前4年,即2006—2009年,项目数呈现递减趋势,项目总投资也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010年项目数又有所回升,同样的项目总投资也因此增加;此外,同样在前4年间,利益共同体项目数以及技术入股数、资金入股数也是呈现下降趋势,2010年这3个指标有所回升;而科技特派员投入金额、派员年获利以及年产值、年获利都没有规律可循,总体波动较大。

由表3可知,在10种技术中,科技特派员推广频率最高的技术是病虫害防治技术,占比为12.90%;其次是施肥技术,占比11.61%;第三是新化肥、新农药和新饲料,其比例是9.68%;最低的是新农具和其他新技术,占比仅为1.29%。这说明科技局在派出科技特派员前应当充分了解当地的需求,比如更注重对病虫害技术、施肥技术等,从而派出在这些技术需求领域里比较权威和熟悉的科技特派员。同时,根据农户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10种技术中,对科技特派员推广的技术没有感到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对技术应用满意度的评价多倾向于非常满意和满意两个维度,科技特派员推广的技术取得较好的效果。

表2 2006—2010年南平市科技特派员下村服务的科技项目情况

表3 农业推广中的农业技术应用满意度调查结果

由表4可知,在155位受调查的农户中,在被问到 “请您根据实际情况,按效益由高到低顺序分5个等级对所接触的技术来源渠道进行效益评价”时,在9种渠道中,科技特派员制度被选择的总次数为73次,占比仅为9.42%,其中认为科技特派员推广技术这个渠道能产生的效益最大的有31次,占比4.00%,把科技特派员推广技术这个渠道所产生的效益排到第二位的有24次,占比3.10%,排第三的有16次,占比2.06%,第四的有2次,为0.26%,而第五的则为0次。虽然在9种渠道里选择科技特派员作为技术传播渠道的仅为9.42%,但是一旦选择了科技特派员推广技术,大部分的都认为产生的效益比较高 (效益第一、第二和第三总共占比9.16%)。在科技特派员制度单一模式下,42.5%的农户将科技特派员所推广技术的效益排在第一位;32.88%的农户将其排在第二位;21.92%的农户将其排在第三位,2.74%的农户将其排在第四位。以上数据表明,科技特派员制度推广的技术成果具有较强的经济效益,可根据各地区的情况,可在福建省省内继续示范和推广科技特派员制度,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与转化效率,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

表4 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效益评价

由表5可知,(1)在选择科技特派员咨询服务的前提下,农户对咨询服务的信任程度评价中,选择信任程度为一般、较低和很低的都超过20.00%,分 别 是 25.33%、26.67%、22.67%,而选择信任程度很高的占比只有8.00%,较高的占比17.33%。这说明农技推广方法中,采用咨询服务的农户,有大部分对咨询服务比较不信任;(2)从技术需求满足程度来看,农户一旦有问题或者遇到困难,采用咨询服务的需求程度很高的占比只为23.29%、较高的5.48%,而对技术需求一般、较低和低的总共占比达到71.24%,这同样说明咨询服务这种技术需求满足程度不是很高,农户对此项需求仍然不是最主要的;(3)从推广效率来看,很明显对于咨询服务大部分农户由于自身学历不高,知识能力不足,对咨询服务仍然很排斥,仅仅就推广效率中的较低和很低这两个就占到68.83%,接近七成,可以说农户最想采用的就是除咨询服务外的其他容易接受的方法,比如经验交流、培训等;(4)从接触成本来看,信息获取成本在农户眼里并不是最高的,大部分比较认同的是较高 (18.92%)、 一 般 (21.62%)、 较 低(31.08%),总体上不会偏高和偏低。

表5 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效率评价 (%)

2.2.2 访谈结果分析 (1)运行效果。根据调研访谈情况总结可以知道,在福建省9个区市的65个县 (市、区)实施和推广,科技特派员下派基层后,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紧密结合乡镇工作实际和主导产业开展工作,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主要表现在:一是通过典型示范推广农业技术。如2005年建立的 “永春芦柑推广示范基地”,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永春县科技特派员小组开始带动全县农民发展芦柑产业。二是通过培训提高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通过举办 “安溪县测土配方施肥暨有机质提升技术”、“安溪铁观音茶商培训”、“安溪县生态茶园建设技术”等专场培训,发放 《测土配方施肥实用技术 (修订本)》、《安溪茶树品种手册》等科普资料,大大提高了茶农的科技素质和整体素质,茶农科学种茶产茶意识明显增强,80%以上茶农掌握了 “科学选药、合理用药、正确打药”的茶树病虫害防治实用技术,茶叶产品卫生质量抽检合格率达100%,茶叶产品市场竞争力得到增强。三是通过项目推动了当地产业的发展。安溪县组织开展了 “乌龙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幼龄茶园绿肥套种技术”、“茶园梯壁种草留草技术”、“空调做青技术”、“农残”控制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等科技示范活动,更深入地具体地实施 “立体复式生态茶园模式建设与示范”、“基于低碳经济的铁观音生产集成技术应用与示范”等省、市县科技计划项目,有效推动了安溪茶产业的发展。四是协助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范快速发展。通过下派科技特派员驻专业合作社开展帮扶工作,金谷镇华芸茶叶专业合作社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规范引导,该合作社的社员由原来6人发展到目前53户128人,并初步形成了532式的分工合作,即基地管理人员约占50%、茶叶加工人约占30%,茶叶销售人员占20%。2010年,春茶叶产量增产15%以上,茶叶品质得到明显提高,社员人均增收约1300元。同时,带动全镇先后成立了14个专业合作社,大大地提高茶农户的组织化程度。此外,德化县荣裕水果专业合作社、德化祥源大果油茶专业合作社成员也在科技特派员带领下扩充和壮大起来。

(2)运行存在的问题。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不仅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促进了生产要素的高效配置,也提高了农村社会分工的专业化水平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更是推动了农村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但同时在访谈过程中,还是发现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运行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科技特派员受行政干预太大,人员出现断层。目前科技特派员制度受政府干预太大,具有行政性任务,大部分是政府指派的科技特派员,真正由市场供给和需求调节的很少。此外,由于目前科技特派员的平均年龄集中在40~50岁,一旦这些老一辈的科技特派员退休,而由于农村的苦、累,人员没有及时得到补充,科技特派员在未来几年内将出现人员断层。二是部分科技特派员专业知识和素质有待提高。部分科技特派员学习和培训机会少,科技信息闭塞,专业知识不够且陈旧,缺乏既懂农业科技理论,又会技术操作实践的精兵强将。随着该制度在全省范围的推广,科技特派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服务质量以及服务水平都在打折扣,这与前期效果良好形成较大的反差。三是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有待增加。福建省政府对科技特派员技术推广基本没有专项经费预算安排。一方面,由于财政的受困,投入到农业科技推广项目的资金匮乏;另一方面,缺乏项目带动和农户不愿主动承担风险,制约和影响了农技推广的力度和质量。四是科技特派员的技术供给难以满足农户的技术需求。由于农村种养结构趋向复杂化,技术、品种更新周期缩短,农户技术需求呈现多样化。科技特派员专攻方向狭窄,比如水稻的科技特派员多得剩余,但是涉及到果树剪枝、菇类食用菌、竹鼠繁育等的科技特派员较少,整个行业的科技特派员发展极其不平衡。五是科技特派员与农民合作时间较短。科技特派员与农民合作具有季节性,据调研发现,一般科技特派员由于补贴甚少,下乡时间的不、成本花费巨大,因此一年下来下乡时间不会超过50天。部分科技特派员由于自带项目,下乡时间会多一点,但是也不会超过3个月。

3 优化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对策

3.1 坚持市场机制与行政推动相结合

市场机制是通过市场竞争配置资源的方式,行政机制则是通过行政手段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进行管理与服务的机制。现阶段,单纯依靠一种机制来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难度非常之大,同时也不符合实际,唯有坚持市场机制与行政推动相结合,既要市场化,必要时也要政府出面干预,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最终为科技服务 “三农”提供坚实保障。

3.2 抓紧对科技特派员和农民的培训工作

切实抓好科技特派员和农民的培训工作,确保提升科技特派员和农民的知识和生产技能,需要财政的支持、制度的保证以及科学考核措施的制定。通过进一步进驻农村,广泛开展培训、咨询和指导工作,遵循 “三实”原则,即 “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夯实农民生产技术基础,重点围绕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做好各项技术措施和工作措施的落实[2]。

3.3 理顺科技特派员归属问题,并广纳贤士

建立健全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机构,将之前科技特派员有依托在农办或组织等部门进行重新理顺和改革,最终要达到全省各试点市、区、县的科技特派员工作都应归属科技厅、科技局,只有这样,才便于组织管理和工作统筹协调。此外,相关部门应当提供更好的待遇来吸引广大毕业生和人才到农村一线工作,例如给予愿意来农村工作的人才进行事业编制,并提高工资和给予其他相应补贴。

3.4 开展示范点工作,加强与合作社、企业合作

通过培育有规模、有效益的典型,并积极大力开发和引进对当地经济具有较强拉动的项目,必要时采取扶持措施,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功能,以此来带动科技特派员工作示范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科技特派员与专业合作社或企业合作,以此载体降低原料购买成本,同时也获得了更为全面的市场信息,更为科学的技术培训和指导。与合作社或企业的合作不仅降低了风险,也为单一的科技特派员制度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南平市 “科技特派员+合作社或企业”的成功实践有16个,范围涉及果树栽培、竹荪栽培、茶叶加工食用菌栽培、农作物良种繁育和栽培、种猪繁育、蔬菜栽培等。

3.5 健全科技特派员相关机制

健全科技特派员机制包括科技特派员选派机制,保障机制,利益激励机制和考评机制。科技特派员是科技传播的源头,因此政府在遴选科技特派员必须从多方面考虑,包括科技特派员掌握的技术和擅长的领域、经验、能力,并强调针对性的选派,紧密结合其服务的主体,充分发挥其科技传播能力,带动农户参与科技传播活动并提高其科技水平和能力。为了能让科技特派员较长的留在农村并未广大服务,政府相关部门应将科技特派员的工作需要列入各级财政预算,要将科技特派员的各种待遇落实到位。要为下派的科技特派员落实配套项目资金,要给予较充足的工作经费,同时给予信贷扶持,尽力满足科特特派员在人员编制、财政经费、服务能力建设各方面的需求,这些都是建立科技特派员制度长期化的保证。

[1]余德亿,姚锦爱,李坚义,等.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推进新思考 [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8):443-447.

[2]林龚华.福建省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比较与优化研究 [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1.

猜你喜欢
特派员农户科技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 01:18:20
农民为什么欢迎这样的特派员
今日农业(2021年10期)2021-11-27 09:45:24
专职科技特派员进驻架起农民与产业的致富桥
今日农业(2021年10期)2021-11-27 09:45:24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今日农业(2021年8期)2021-07-28 05:55:46
来自宝岛的农业科技特派员
海峡姐妹(2019年9期)2019-10-08 07:49:02
科技助我来看云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