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结合益气温经中药治疗老年性肩周炎临床观察

2013-12-01 08:52:22柳庆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3年7期
关键词:针刀肩周炎老年性

柳庆明,苏 玲

(山东省莱芜市人民医院,山东莱芜 271100)

肩周炎是老年人常见的运动系统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肩关节运动功能受限及肩部疼痛,病变主要涉及肩关节周围软组织,是临床常见的老年人关节慢性退行性变,严重影响了老年患者的生活。有研究表明,针刀治疗对本病有确切的疗效,使疼痛症状明显缓解,肩关节活动功能改善[1]。我们采用针刀结合自拟益气温经中药口服疗法对64例老年性肩周炎患者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详细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为2008年5月至2012年8月期间我科门诊老年性肩周炎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治疗组64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37例,年龄在60~69岁之间,发病距首次就诊时间为18d~14个月;对照组64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39例,年龄在61~72岁之间,发病距首次就诊时间3周~12个月,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早在1994年就发布了肩周炎诊断标准,即肩部疼痛,夜间加重,肩关节运动功能受限,局部有压痛点,X线检查周围软组织可见钙化,骨质结构无阳性改变。此标准包括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本研究也参照此标准。

1.3 纳入标准

与诊断标准中的条件符合,年龄在60岁以上,自愿采用本疗法或对照疗法完成所有疗程者。

1.4 排除标准

①与诊断标准中的条件不符合;②不是肩周炎引起的肩关节运动功能受限和肩部疼痛者;③年龄小于60岁的患者;④伴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及精神疾病患者;⑤不能采用本研究中的疗法连续治疗所有疗程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取针刀结合口服益气温经中药口服治疗,针刀治疗具体操作为:检查喙突点、结节间沟、肱骨大结节外下部小圆肌止点、肩胛骨外侧缘大圆肌起点等找到疼痛部位,如果疼痛部位下有骨面的,针刀要沿着神经、血管、肌纤维走行的方向进入肌肉内,其深度一定要达骨膜,行横行剥离、纵向点切疏通法;如果没有骨面在疼痛部位下方,那么针刀进入时要严格掌握角度和深度,把软组织中挛缩的结节或肌纤维细心地查找出来,然后对挛缩的结节或肌纤维分别切开剥离2~3下;如果疼痛部位有滑囊组织或位于肩峰下方,可根据具体情况做滑囊通透剥离。术前要常规用酒精对皮肤消毒,手术结束后用创可贴贴敷,随后用推臂理筋、拉臂下压、脱腕背伸等手法进一步松解黏连。10d后如果没有痊愈,可行2次针刀治疗。其间规范的服用益气温经中药,药物组成:桂枝20g,山茱萸 20g,桑寄生 15g,杜仲 15g,牛膝10g,白芍 10g,甘草 6g,党参 15g,白术 25g,羌活 15g,制川乌15g,桑枝10g,以上由本院煎药室代煎,制成口服煎剂,每剂煎2次,每次加水500ml,煎取200ml,共400ml早晚各1次顿服,每个疗程服用10剂,疗程之间休息3d,共服用3个疗程。

对照组采用药物封闭方法治疗,用注射用5号口腔长针头,抽取2%利多卡因4ml,曲安奈德2ml,维生素B1250mg维生素B150mg,在肱骨头内下方牙痛处进针,针尖达关节腔内,将注射器内的配制液推入,注射时针头在关节腔不同方向进行,拔出针后压迫止血。每次治疗后休息7d,共做3次,即3个疗程。

2.2 功能评定标准[2]

2.2.1 疼痛分级 0级:严重疼痛、活动障碍;1级:中度疼痛可耐受;2级:日常活动时疼痛;3级:触压时疼痛;4级:无疼痛。

2.2.2 肩关节运动功能分级(ROM)上举外展:0 级:小于60°;1 级:大于 60°;2 级:大于 90°;3级:大于 120°;4 级:大于150°。外旋:0 级:小于 0°;1 级:大于1°;2 级:大于20°;3 级:大于40°;4 级:大于60°。后伸内旋:0级:手不能及骶骨;1级:手可及骶尾骨;2级:手可及腰5以上;3级:手可及胸12以上;4级:手可及胸6以上。

2.2.3 疗效评定 治愈:肩关节运动功能正常、疼痛消失;显效:ROM均增加2级,疼痛明显缓解;有效:ROM、疼痛均增加1级;无效:疼痛和肩功能无改善。

2.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版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表1显示,128例老年性肩周炎患者分别采用本研究提供的2种不同治疗方法,均取得较好的疗效,但2组患者其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充分说明治疗组(即采用针刀结合自拟益气温经中药口服疗法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表1 2组患者疗效比较

4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伴有渗出或软组织黏连。发病的原因主要是老年人各个脏器功能减退,进一步发展到内分泌失调或退行性改变,其主要症状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疼痛、无力、活动障碍。疼痛具有持久性,患者可自觉夜间疼痛加重,甚至不能入睡。疼痛导致肩部肌肉持续性痉挛,肌肉痉挛和疼痛不仅局限于肩关节周围,也可向四周放射,向下可放射至末节手指,向上可放射到头顶甚至对侧颞部,也可向后牵涉到背部,向前放射到乳头区域。肩周炎病程分为急性期、冻结期、恢复期3期。急性期的特点是肩关节有被捆绑的感觉,且逐渐感觉疼痛,活动不灵便;冻结期的特点是疼痛夜间加重而不能入眠,肩关节可以完全不能活动,似被冰冻一样,本期时间长短不一,可以是数周或数年,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本研究治疗组和对照组共涉及128例患者多数处于冻结期。恢复期肩关节疼痛逐渐减轻,运动功能逐渐恢复,也有少数患者肩关节运动功能不能完全恢复。以下3个方面是肩周炎发病机理的典型特点:一是病变最终会累及肩关节周围所有软组织;二是病变的发展不一致,不是所有组织都有同等的病理变化;三是病理变化的进行是可逆的。

中医学认为,肩周炎发病多与气血不足有关,患者多因年老体衰、功能退化或因劳累过度而导致肝肾亏损,气血不足,肩部外感风、寒、湿邪因素,血受寒则凝,不能濡养筋脉,以致风寒湿邪客于血脉筋肉,引起拘急疼痛,关节屈伸不利。中医治疗常采用刮痧、推拿、中药口服、热敷、针灸、火罐等疗法。李红辉[3]等采用针灸、推拿、中药热敷结合功能锻炼治疗本病,总有效率达98.92%。祝才银[4]采用小针刀结合肩关节内注射抗炎药物治疗关节炎,也取得了良好疗效。徐鹏[5]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老年性肩周炎,优良率达80.0%。这也是近几年国内外新兴的治疗方法。本研究采用针刀结合自拟益气温经中药口服治疗老年性肩周炎取得了很好的疗效,针刀疗法可对关节囊起到减压作用,同时松解黏连。有研究表明,针刀疗法不仅可以松解黏连,还对外周致痛物质有良好的调节作用,起到外周镇痛的作用[6]。中药治则多以补肾益气、温经通络为主,方中党参、白术、干姜、甘草有温中、健脾、益气之效[7],可补中益气。羌活和制川乌能祛风湿、除痹痛;桑寄生、杜仲、牛膝补益肝肾、强筋壮骨;桂枝具有辛散温通、温经散寒、通阳止痛之疗效;白芍、甘草还能酸甘化阴、缓急止痛;桑枝兼引药力直达病所。以上各药配伍扶正祛邪、标本兼治,能够补肝肾气血、温通经络,从而驱除风寒湿邪,使气血充足、经络通畅,痹痛得以缓解,从而配合针刀疗法对肩周炎起到治疗作用。

综上所述,针刀结合益气温经中药口服对老年性肩周炎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能够明显减轻或消除肩部临床症状,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1]陈志伍,陈红平.针刀整体松解术后手法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评价[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7):1-3.

[2]张学华,于海池,季有波,等.臂丛麻醉下一次性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1200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9):1201-1203.

[3]李红辉,许琴.针推、中药热敷结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49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0,42(8):108-109.

[4]祝才银.小针刀松解术加肩关节内注射治疗肩周炎154例[J].中医正骨,2011,23(1):62.

[5]徐鹏,陈小英,王伟琪,等.体外冲击波治疗老年性肩周炎和跟痛症[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16):1625-1627.

[6]胡波,韩森宁,郭长青,等.针刀疗法对肩周炎兔血清和肌肉组织中5-羟色胺和前列腺素E2含量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6):38-40.

[7]史志勇,崔爱明,李巧红.中药二步疗法对肝癌介入术后呕吐的疗效观察[J].实用癌症杂志,2012,27(4):399-400.

猜你喜欢
针刀肩周炎老年性
得了老年性骨质疏松怎么办?
基层中医药(2021年3期)2021-11-22 08:07:50
针刀疗法治疗屈拇指肌腱鞘炎验案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保健医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7:44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8个动作缓解肩周炎
Efficacy of blood-lettingpuncture and cupping in the treatment ofperiarthritis ofshoulder:a systematic review
穴位贴敷治老年性尿失禁
基层中医药(2018年1期)2018-02-13 16:31:58
针刀针刺治疗中并发急性咽部出血死亡1例
法医学杂志(2015年4期)2016-01-06 12:36:40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性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作用
针刀针刺治疗合并颈部症状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