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相锋,李 铮,霍有萍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以岭医院,国家中药管理局中医络病学重点学科,石家庄050091)
冠心病心绞痛(以下简称心绞痛)属中医学“心痛”、“胸痹”、“厥心痛”、“真心痛”等范畴。目前在我国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自我院运用古方中药治疗心绞痛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门诊就诊患者130例,均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且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冠心病诊断以及分类标准。依据就诊之顺序,将运用加味栝楼薤白半夏汤治疗患者归属治疗组共65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28例,年龄最小42岁,最大76岁;按病程分最短者30d,最长达17年;合并有高血压病者21例,高脂血症38例,糖尿病8例。将口服消心痛患者归属对照组共65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30例;年龄最小44岁,最大76岁;按病程分最短21d,最长19年;合并高血压病者20例,高脂血症33例,糖尿病6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合并症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标准符合冠心病劳力性心绞痛诊断;中医纳入标准辨证应为气虚痰浊闭阻型患者;年龄必须在40岁~80岁之间。
(1)不符合临床诊断标准且不属气虚痰浊闭阻型患者;(2)患有严重原发性疾病患者,如重度心衰、休克、严重心律失常、肝肾造血系统等;(3)合并重度高血压患者,即血压超过180/110mmHg者;(4)40岁以下80岁以上患者,或妊娠、哺乳期妇女,对本药过敏者禁用。
治疗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加味栝楼薤白半夏汤:栝楼、葛根各25g,白芍20g,薤白、丹参各15g,桂枝、半夏、人参、柴胡、郁金、延胡索各10g,并依据临床症状不同给予辨证加减,水煎口服每日1剂。上药加水浸泡30min,以大火煮沸、小火慢煎收汁200ml,共煎2次兑后,分2次温服。对照组给予消心痛每次10mg,每日3次。治疗期间所有患者除心绞痛发作时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缓解心绞痛外,其他药物一律停止使用。2组患者均以15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治疗期间观察并记录患者心绞痛疼痛的部位、疼痛性质以及疼痛发作持续时间,记录每日发作次数及诱因,记录治疗期间硝酸甘油用量和疼痛缓解时间,记录治疗前后空腹采静脉血测定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检测结果,定期复查血、尿、便常规和肝肾功能等,并记录治疗期间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及症状[1]。
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分为显效、有效、无效和加重。以同等劳累程度下不引起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或硝酸甘油使用量减少80%以上为显效;以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或硝酸甘油使用量减少50%~80%之间为有效;以心绞痛发作次数未明显减少或硝酸甘油使用量减少或减量少于50%为无效;以心绞痛发作次数有所增加或使用硝酸甘油耗量增加为加重。
以心电图恢复到“大致正常”或达到“正常心电图”为显效;以ST段压低或在治疗后回升0.05 mv以上且主要导联倒置的T波改变变浅达50%以上为有效;以心电图基本和治疗前相同或有所加重为无效。
表1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84.62%,对照组总有效率61.5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患者心绞痛疗效比较
在心电图总疗效分析中,治疗组总有效率89.23%,对照组总有效率75.38%。
表2 2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比较
目前认为,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有血脂代谢紊乱、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高尿酸血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遗传因素等,所以普及宣传冠心病的相关知识,积极有效地防治冠心病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心绞痛属中医学“真心痛”、“胸痹”、“心痛”等范畴,目前临床所见心绞痛多属本虚标实,而其诱因多有气滞、血瘀、寒凝、痰阻或热结等所致,且诱发因素与其内在脏腑联系密切[3],如本体脏腑有损耗或生理功能低下或内分泌失调等。本案重点探讨气虚痰浊闭阻型心绞痛,其病理特点是痰瘀互结而致气机阻滞、气机不畅则致肝失疏泄,不能发挥其调畅气机之功能。如此形成恶性循环,使病情不断恶化进而发病,故本病的治疗应以益气祛痰开痹为主,兼以疏肝理气。
栝楼薤白半夏汤出自《金匮要略》:“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楼薤白半夏汤主之。”可见,栝楼薤白半夏汤自古就是治疗胸痹之要方。本案在栝楼薤白半夏基础上加用疏肝理脾之药,更增加其行气解郁、通阳散结之功。方中选用栝楼、薤白为主药以化痰通阳,开痹散结;并选人参合桂枝以温阳益气助其通阳之功;葛根升脾阳以益心阳;半夏化痰去浊,再配合柴胡、郁金解郁疏肝兼行气,更增柔肝止痛之白芍、延胡索,而丹参配伍郁金更有活血行气、化瘀止痛之功效。诸药相配,共奏温阳益气、祛瘀化痰、疏肝理气、开通心脉之功,临床取得较满意疗效,值得进一步运用与探讨。
参考文献:
[1]何银辉,蔡奕,罗仕德.加味栝楼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8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06,12(2)21-23.
[2]刘银健.通脉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7例观察[J].四川中医,2002,20(4):27-28.
[3]朱明军.冠心病心绞痛宜从多脏腑论治[J].河南中医,1993,26(3):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