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地区社区回族和汉族老年人抑郁现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2013-11-30 01:08:39刘启玲王志忠张荣强张志刚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饮酒老年人发生率

刘启玲,王志忠,张 颖,张荣强,张志刚

(1.陕西中医学院公共卫生系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陕西 西安 712046; 2.宁夏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宁夏 银川 750004)

宁夏地区社区回族和汉族老年人抑郁现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刘启玲1,王志忠2,张 颖1,张荣强1,张志刚1

(1.陕西中医学院公共卫生系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陕西 西安 712046; 2.宁夏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宁夏 银川 750004)

目的:了解宁夏地区社区回、汉族老年人抑郁状况及其一般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有效防治本地区老年人抑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1年9—11月在宁夏银川市和吴忠市共选取4个老龄化社区,以55岁及以上符合调查标准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典型抽样方法,运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和自拟一般情况调查问卷,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在社区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结果:共有1 044人完成调查,343人GDS评分超过11分,抑郁总发生率为32.86%,其中轻度抑郁为26.45%,中、重度抑郁为6.41%;在影响抑郁的一般因素中,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吸烟和饮酒等因素与抑郁存在相关性(Plt;0.05),宁夏地区5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回族和汉族2个民族的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结论:宁夏地区回、汉2个民族间的差异不是影响老年抑郁的主要因素,而在导致社区老年人抑郁的一般影响因素中,应特别关注女性、偶尔吸烟、经常饮酒和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对这部分人群进行及时干预和心理健康疏导,可有效预防抑郁的进一步发生、发展。

社区;回族;老年抑郁量表;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

抑郁是老年人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直接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其可导致机体各项功能的减退,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全世界约3%的人患有严重抑郁症,10%~15%患有轻度抑郁症,而具有抑郁症状的老年人比例更高[1-2]。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群抑郁症状发生率约为16%[3]。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减轻老年人离开原工作岗位带来的种种不适应,如孤独、失落、无用感等负性情绪,针对有抑郁倾向、抑郁发病较高的老年人进行有效干预,已显得迫在眉睫[4]。我国宁夏地区回族和汉族人群具有相同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经济背景,但在膳食习惯、遗传背景及文化信仰等方面却有显著差异。目前尚未见关于我国回族与汉族老年人抑郁情况及相关因素的报道。本研究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和吴忠市4个社区进行相关调查与研究,比较回、汉族老年人抑郁发生情况,探讨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的患病状况和一般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典型抽样方法,于2011年9—11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和吴忠市选取4个老年人口比例相对高的社区,自愿参与的55岁及以上者共1 044人。纳入标准:55岁及以上,且知情同意后自愿参加研究者。排除标准:排除视力及听力障碍者,严重躯体疾病导致不能配合者(包括精神疾病)。

1.2 调查方法 对纳入的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抑郁情况调查。由经过专业培训的调查员,在社区现场一对一的完成。调查前进行预调查,统一标准和调查方法,保证调查资料客观性和准确性。

1.3 调查工具 将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和老年抑郁自评量表[5](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GDS)相结合,分析一般因素对抑郁的影响。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民族、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吸烟和饮酒状况等。

1.4 主要结局观察指标 主要终点:社区老年人的抑郁状况(通过抑郁量表评分评定正常、轻度抑郁和中重度抑郁),导致老年抑郁的常见因素。次级终点:提出降低社区老人抑郁发生的初步措施和对策。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不同组间抑郁发生率,Spearman等级相关法分析两变量间的关联性,以α=0.05为显著性检验水准。影响因素的筛选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进入和退出模型的显著性水平分别为0.05和0.10。

2 结 果

2.1 调查的一般状况 共调查4个社区老年人1 044人,年龄55~88岁,平均年龄为(66.42±6.66)岁;文化程度:文盲271人(25.8%),小学285人(27.2%),初中289人(27.8%),高中及以上199人(19.2%);独居老人199(19.3%),未独居老人831人(80.4%),养老机构3人(0.3%);1次婚姻964人(93.3%),2次婚姻61人(5.9%),3次婚姻5人(0.5%);职业:农民209人(20.2%),工人334人(32.3%),政府机关职员90人(8.7%),商人、私企职员38人(3.7%),教师45人(4.4%),医务工作者13人(1.3%),服务行业77人(7.5%),其他231人(22.1%)。

2.2 GDS评分结果 抑郁得分0~10分701例(67.14%),抑郁得分11~21分276例(26.45%),抑郁得分21~30分67例(6.41%),总体抑郁率达32.86%。

2.3 社区老年人抑郁发生率的年龄分布 不同年龄组间老年人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930,P=0.001)。其中,55~60岁年龄组抑郁发生率最高,70~75岁最低,且55~60岁年龄组抑郁发生率高于其他各年龄组(Plt;0.05)。秩相关分析显示二者呈负相关关系(rs=-0.083,P=0.008)。见表1。

2.4 社区老年人抑郁与吸烟和饮酒的关系 吸烟和饮酒分别在老年人抑郁的发生中总体存在显著性差异(Plt;0.05)。吸烟中偶尔吸烟组与从不、经常和已戒3组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5),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gt;0.05)。饮酒中只有从不饮酒组与偶尔、已戒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2。

表1 社区老年人抑郁状况的年龄分布

χ2=17.930,P=0.001;rs=-0.083,P=0.008.

表2 社区老年人抑郁与吸烟、饮酒的关系

2.5 社区老年人抑郁一般状况的单因素分析 中由于其他民族(9例)、是否独居中在养老机构(3例)例数较少,按比例分配到相应组中。3次以上的结婚次数共5例,则合并入2次结婚组中。回族和汉族的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女性抑郁发生率高于男性,文盲组抑郁发生率高于其他组,不同职业分组中农民抑郁发生率最高(Plt;0.05)。独居与否和婚姻状况的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见表3。

表3 社区老年人抑郁一般状况的单因素分析

续表3

FactorTotalNormalMildMorderate/severerate(η/%)χ2P Organsofstaff916819425.27 Private39298225.64 Teacher45394213.33 Medicalworker13 93130.77 Serviceoccupation795422331.65 Other/Else228153601532.8917.8740.013

2.6 社区老年人抑郁的多因素分析 以抑郁与否作为因变量,将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吸烟和饮酒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分析结果显示:70~75岁的老年人抑郁发生率低于75岁及以上年龄组(Plt;0.05),同时,55~60岁组抑郁发生的危险性高于其他各年龄组(ORgt;1);与高中文化程度比较,文盲、小学、初中教育程度的老年抑郁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5);农民、医务工作者、服务行业和工人是可能是抑郁发生的危险职业,但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吸烟中偶尔吸烟者发生抑郁的危险性是已戒人群的4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饮酒中经常饮酒和从未饮酒的人与抑郁的发生关联性强,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

表4 社会老年人抑郁一般状况的多因素分析

3 讨 论

抑郁症是一种情绪障碍,是以心境恶劣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据估计,至2020年,抑郁症会成为减损寿命、增加经济负担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6]。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离退休老年人中,轻度抑郁者276人,占26.45%;中、重度抑郁者67人,占6.4%。本次调查结果表明:社区老年人抑郁患病率较高,总体达32.86%。抑郁严重威胁着离退休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组间的抑郁发生率虽然存在显著差异,但并未像以往报道一样随年龄增加而抑郁率增加[7],反而随年龄增加有所降低(45.58%下降至27.27%);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55~60岁老年人刚脱离工作岗位,对退休生活还不能完全适应,不能及时转换角色,无用感强烈以及这个年龄段正是子女就业、婚嫁的主要时间段,家庭琐碎事件较多,随着年龄的增加,儿女事业和家庭的稳定,心情也随之好转。

本研究结果显示:女性、文化程度低、农民等特征人群抑郁发生率较高。在世界范围内,男性所患抑郁症占疾病负担的2.8%,而女性则占5.8%[8]。大多数研究[9]结果表明:女性易患抑郁症主要是由于软弱和多愁善感等因素造成。文化程度越低抑郁症患病率越高,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于历史的原因老年女性的文化程度较男性为低,女性自身的多愁善感以及文化程度低等累加因素导致老年女性患病率较高。所以对女性、文化程度低和农民三者具备条件之一的老年人应尽早开展心理咨询和精神保健,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使老年人建立良好的心理自我调适功能,面对现实,心境开阔,情绪乐观,并培养一定的爱好,充实晚年生活。

本次调查结果发现:不同吸烟和饮酒方式各组老年人在抑郁的发生率上总体存在统计学意义,说明吸烟和饮酒均与抑郁发生有关。偶尔吸烟组抑郁的发生率高于从不、经常和已戒酒组,这可能与偶尔吸烟组的样本例数较少有关;从不饮酒组与经常饮酒组抑郁发生率高于其他2组,说明抑郁的老年人可能有2种倾向,要么是对酒失去兴趣,要么就是借酒消愁,经常性饮酒。总之,经常饮酒和从不饮酒均应引起关注。相反,戒烟戒酒的人群抑郁发生率较低,说明本组人群意志力较坚强,有良好的健康意识,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故抑郁率也较其他组低。本研究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老年人抑郁的主要年龄段是在55~60岁,抑郁发生的危险性是75岁以上年龄组的1.445倍,随着年龄的增加,ORlt;1,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加抑郁发生的概率降低;这与以往的报道[10 -11]不一致。其原因可能是刚离休的老年人不适应退休生活,特别是55岁主要是女性退休年龄段,而女性也是抑郁高发的主要人群所致。本研究结果显示:民族并不是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这与以往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研究有所差异[12],可能是由于随着回汉两民族文化的融合,生活方式、工作情况和思想均无明显差异所致。文化程度越高,抑郁的发生率越低,说明一定的文化程度可以使老年人在退休后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很容易进行角色转换,同时有意识调整心态,对不愉快事件可理智地选择性遗忘[13-14],而文盲的老年人抑郁率高的原因则是不会及时自我调整,不能转移注意力所致。本研究多因素分析显示:农民、医务工作者、服务行业和工人是抑郁发生的危险职业,而教师、政府职员发生抑郁的危险性较小,农民、工人抑郁发生率较高,这可能与文化程度低有关,故需对职业和文化程度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相应的因子分析,构建老年抑郁相关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探讨[15];同时,也说明医务工作者、服务行业人群思想压力较大,日益突出的医患关系也是主要的抑郁原因;相对于医务人员,政府工作人员和教师的抑郁率较低,说明相对于医务工作者和服务行业人群你,政府工作人员和教师的工作相对清闲且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可能是抑郁的保护性职业。分析提示,对于偶尔吸烟的人群应更多给与关注,因为抑郁的人群其未必是经常性吸烟,而只有在自己心烦厌世的时候吸烟,经常饮酒和从未饮酒的人与抑郁的发生关联性最强,说明偶尔和朋友饮酒和聊天是调节抑郁的良好方式,使心中的不愉快有个良好的出处。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调查分析,提示要特别关注社区中刚刚离休的女性老年人群以及文化程度较低人群,不断完善社会支持体系,多开展社区老年人文化活动,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从而减少老年抑郁的发生,使社区生活更和谐。

[1] Bohlmeijer E,Smit F.Effects of reminiscence and life review on late-life depression:a meta-analysis[J].Int J Geriartr Psychiatry,2003,18(12):1088-1094.

[2] 袁 群,何国平,冯 辉.长沙市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6):746-748.

[3] 高月霞,徐 红,肖 静,等.南通市老年人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115-117.

[4] 宋爱芹,翟景花,郭立燕,等.济宁市老年人口抑郁症状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1,34(5):351-353.

[5] 汪向东,王希林,马 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6] Routasalo E,Tilvis S,Kautiainen H,et al.Effects of psychosocial group rehabilitation on social functioning,loneliness and well-being of lonely,older people: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 Adv Nurs, 2009,65(2):297-305.

[7] 薛文星,魏继萍.社区空巢老人抑郁焦虑状况和生存质量的干预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13,22 (1):3-4.

[8] 张瑞芬,夏娟静,冷文娟.抑郁症患者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 (12):1423-1425.

[9] 桂全林,王素芬,兰 勇.四川省农村丧偶老人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3):1004-1006.

[10]钟文娟,方娇荣,明新贵.武汉市社区居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9,25(3):279-280.

[11]Walker RD,Howard MO,Lanlber MD,et al. Psychiatric and medical comorbidities of veterans with substance use disorders [J].Hosp Community Psychiatry,1994,45(3):232-237.

[12]胡红星,库木斯,伊其忠.汉族与少数民族抑郁症患者抑郁和自杀风险因素的分析[J].中华行为医学和脑科学杂志,2011,20(6):531-534.

[13]Regier DA, Farmer ME, Rae DS,et al.Comorbidity of mental disorders with alcohol and other drug abuse[J]. Results from the Epidemiologic Catchment Area(ECA)Study[J].JAMA,1990,264(19):251l-2518.

[14]周东升,朱文波,陈中鸣,等.宁波市城市社区老年抑郁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1,12(11):223-226.

[15]刘 芳,梁勋厂,罗 浩,等.离退休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2,29(2):121-124.

AnalysisondepressivestatusandinfluencefactorsofHuinationalityandHannationalityelderlyincommunityofNingxiaarea

LIU Qi-ling1,WANG Zhi-zhong2,ZHANG Ying1,ZHANG Rong-qiang1,ZHANG Zhi-gang1

(1.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and Health Statistics,Faculty of Public Health,Sh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Xi’an 712046,China;2.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and Health Statistics,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Ningxia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Yinchuan,750004,China)

ObjectiveTo invstigate the status of elderly depression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Hui nationality and the Han nationality in community and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enile depression in local area.MethodsFrom September to November in 2011,4 aging community in Yinchuan city and Wuzhong city were selected,and the voluntary participation of 55 years and older people were us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using the method of typical sampling,the objects were given the 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GDS) and self-made questionnaire which were condutcted one-to-one by the investigators trained unifiedly.ResultsA total of 1 044 completed the surveys,and the GDS score of 343 peoples was more than 11.The total incidence of depression was 32.86%,including mild depression 26.45% and moderate and severe depression 6.41%.In the general influence factors of depression,gender,age,education,occupation,smoking and drinking were the risk factors of depression;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ncidence of depression between Hui and Han nationalities(Pgt;0.05).ConclusionIn the general impact factors leading to depression of the elderly in community,nationality can not be considered,special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female,occasionally smoking,often drinking and the people with low education level;intervention an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for them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depression.

community;Hui nationality;geriatric depession;influence factors;multiple factors analysis

1671-587Ⅹ(2013)05-1014-06

10.7694/jldxyxb20130532

2013-03-14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课题(NZ1802)

刘启玲(1977-),女,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人,讲师,医学硕士,主要从事慢性病防治的研究。

王志忠(Tel:0951-6980139,E-mail: wzhzh_lion@126.com)

R749.42

A

猜你喜欢
饮酒老年人发生率
《适量饮酒》
青年文学家(2024年2期)2024-03-09 06:23:59
具有Logistic增长和Beddington-DeAngelis发生率的随机SIRS传染病模型定性分析
认识老年人跌倒
保健医苑(2022年1期)2022-08-30 08:40:44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保健医苑(2022年6期)2022-07-08 01:25:16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保健医苑(2022年4期)2022-05-05 06:11:20
饮酒,到底是好还是坏呢
基层中医药(2020年1期)2020-07-27 02:43:58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海峡姐妹(2018年1期)2018-04-12 06:44:24
与猫狗共饮酒
Coco薇(2016年8期)2016-10-09 16:54:15
足月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研究及早期干预
哈尔滨医药(2015年5期)2015-12-01 03:5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