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卫星移动通信RLC层重传机制研究

2013-11-30 05:01刘立祥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3年1期
关键词:重传数据包个数

王 洋,刘立祥

(1.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天基综合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190)

0 引 言

为保证GEO卫星移动通信RLC层连接的可靠性和吞吐量,本文对于GEO卫星移动通信协议RLC层重传机制展开研究[1-3]。

重传机制的基本概念是通过接收端Rx发送的确认消息来通知发送端Tx发送的分组是否被正确接收(ACK)或者没有正确接收(NACK)。近年来研究较多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协议将ARQ重传机制与信道编码相结合,以使在多变的无线信道上提供可靠的传输成为可能。现在已经有很多基于确认消息在无错传输假设下的HARQ性 能分 析 研 究 :比 如 针 对 MAC 层 的[4-5],针 对 网 络 层[6-7]的,以及应用层级别的[8]。但是对于以大延迟、高误码为特点的GEO卫星移动通信信道上传输的确认消息,出现错误与超时的几率很大。目前只有少部分的文献研究了在非无错环境下传输确认消息(ACK/NACK)的情况。其中一些工作研究了在无限次重传下的HARQ I型混合重传协议的效率[9];文献[10]则研究了对于HARQ I型在有限次重传的下性能问题。文献[11]研究了使用Chase合并的HARQ II型重传协议。所有上面提到的参考文献是基于等停协议(SW-ARQ)的重传机制。另外一些文献是基于Markov链使用选择性重传协议(SR-ARQ)[12-13]或基于后退N步协议(GBN-ARQ)[14]进行的研究。上述这些研究工作对现有的多种ARQ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但其是以地面移动通信网络或者有线网络为研究背景,没有考虑到GEO卫星移动通信信道上大延迟特点。因此本文提出一种适用于GEO卫星移动通信信道的HARQ重传机制(G-HARQ),此机制通过减少重传机制中控制消息的个数从而降低卫星链路上RLC层端到端的总延迟,提高RLC层吞吐量。

1 GEO卫星移动通信无线链路控制(RLC)层重传机制研究与设计

1.1 RLC层连接建立过程

在GMPRS中,无线链路控制层(RLC)同时出现在传输面和控制面。其主要负责为LLC层和MAC层提供接口,使得LLC-PDU可以在 MAC层和LLC层之间传递;提供将LLC-PDU分割成RLC数据包以及反方向上的重组过程;以及提供可靠连接,即当收到的RLC数据包有错误时,使用ARQ机制进行重传。下面分上/下行业务分别说明RLC层连接建立和重传的过程:

对于上行业务,MES在PRACH发送一个接入请求分组(packet channel request),然后网络端在PAGCH上回应一个分组资源分配方案(packet uplink assignment),其中包含分配给MES的无线资源的相关参数。在MES接收到这个分配方案后,MES发送一系列的数据包,网络端使用ACK/NACK周期性的发送确认消息。这些消息指出那些需要重传的错误数据包。最终,MES重传这些出现错误的数据包。直到网络端回复一个ACK消息表示成功接收到了最后一个数据包为止。

对于下行业务,当MES处于移动管理中的 “STANDBY”状态时,网络端负责移动管理的模块通过在PPCH信道上发送寻呼请求(packet paging request)发起群呼过程。MES则回应一个类型为 “寻呼回应”的接入请求,同时MES由 “STANDBY”状态进入 “READY”状态。当 MES进入 “READY”状态后,网络端就会在PAGCH上发送分组资源分配方案,来指导MES如何使用PDCH信道来传送数据。之后,网络端开始发送一系列数据包给MES,同时MES发送ACK/NACK来告知网络端是否有错误。当MES正确接收了所有数据包后,回复ACK以便终止连接。

1.2 基于SR-ARQ的GEO卫星移动通信协议RLC层选择重传机制

地面移动通信协议RLC层使用SR-ARQ作为重传机制,由于GMPRS标准没有规定使用何种重传机制,故将其根据GMPRS标准框架要求进行修改进行实验。但在2.2节的仿真结果中表明SR-ARQ重传机制产生的ACK/NACK消息将引入较大RLC层延迟,造成RLC层吞吐量的低下。尽管如此,SR-ARQ仍会作为G-HARQ在信道质量极恶劣情况下的一种工作方式。

每一个RLC发送实体,简称Tx,在窗口W的限制内发送数据包。RLC接收实体,简称Rx,周期性的回复ACK/NACK。参数V(S)和V(A)限定了Tx的发送窗口,V(S)是下一个要发送的数据包的BSN,V(A)是最早被确认发送成功了的数据包的BSN。当Tx检测窗口驻留条件满足:[V(S)=V(A)+W]%(2×W)时,通知Rx并重传最早没有被确认过的数据包,以此类推。参数V(R)和V(Q)限定了Rx的接收窗口,V(R)的值为下一个期待收到的数据包的BSN,V(Q)的值是最早收到的数据包的BSN。V(R)在收到新数据包时更新,而V(Q)在发送ACK/NACK时更新。如果Rx收到了一个处于接收窗口之外的数据包,即:[BSN<V(R)-W]%(2×W)时,这个数据包就被视为无效的。

每一个ACK/NACK消息对应一个控制数据包,包含当时的V(R)和一个bitmap,bitmap用于标记最多前 W个收到的数据包的确认状态。当收到了ACK/NACK后,Tx重传出错的数据包并调整其发送窗口。图1展示了RLC层确认模式下SR-ARQ重传机制的过程,其中B表示当前需要传送的数据包个数,W为窗口大小,k为出错数据包个数。

图1 RLC层确认模式下SR-ARQ重传机制

1.3 适用于GEO卫星移动通信的G-HARQ重传机制

在基于SR-ARQ的重传机制中,当数据包发生错误需要重传时,平均每个TBF会有大量时间消耗在Tx与Rx之间传递的控制信息上。为了提高系统吞吐量并降低延迟,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混合G-HARQ机制的重传机制可以尽可能的在GEO卫星链路上减少TBF中控制消息的个数。首先定义一下G-HARQ中使用的概念:

(1)G-HARQ中对RLC层发送的数据使用Reed-Solo-mon前向纠错编码(FEC),如果数据包错误可以通过FEC纠正就不用发送控制信息了。

(2)数据包分为信息数据包(I数据包)和冗余数据包(R数据包)。

(3)定义一组反馈消息(OK,NOK,SNACK)指出Rx端所收到的一组数据包的接收状态:

1)OK消息表示接收端Rx已经正确接收到了上一组的数据包;

2)NOK表示通过发送R数据包可以恢复的出错数据包,NOK消息可以指出请求所需要的R数据包个数;

3)SNACK消息表示出错的数据包不能够通过前向纠错过程恢复,需要使用ACK/NACK的重传过程。

G-HARQ机制具体描述如下:

(1)RLC发送实体Tx,发送K个(比如K=16)I数据包。

(2)RLC接收端在每次检测到一组(K个)I数据包传输结束时都会发送反馈消息:

1)如果Tx收到OK消息,它将从其缓冲器中丢弃最近的一组I数据包,认为它们已经被正确接收了。

2)如果Tx收到了NOK消息,它将会最多发送L个R数据包。当Tx收到OK消息或者ACK/NACK消息时停止发送R数据包。

3)如果Tx收到了SNACK消息,它将保留缓冲器中的I数据包并切换到SR-ARQ机制。当Rx发送反馈消息(SNACK)后,它会立即再发送一个NACK给Tx,表示通过bitmap指出确切哪些I数据包出错。

(3)K和L的取值在开始时不是固定的,其值可以根据RLC连接状况进行调整。

图2展示了K=16,L=2时的传输情景。NOK消息有两个取值,NOK1表示Rx需要1个R数据包,NOK2表示Rx需要2个R数据包,R1、R2表示发送的第一个R数据包和第二个R数据包,具体过程如下:

第1组数据,BSN∈ {1,16}被Rx正确接收,Tx收到了OK反馈消息。继续发送第2组数据;

第2组数据包中有一个发生了错误,所以Tx收到了NOK1并发送1个R数据包,以便恢复出错的数据包。继续发送第3组数据;

第3组有两个错误,因此Rx发送NOK2让Tx发送2个R数据包,以便恢复出错的数据包。继续发送第4组数据。

第4组的错误不能被2个R数据包恢复,所以此时会切换到SR-ARQ机制进行选择重传。在发送SNACK后,Rx继续发送NACK,其中包含的bitmap会指出发生错误的数据包编号。

上述的G-HARQ重传机制,通过限制控制消息(ACK/NACK)的个数,优化反馈资源并减小传输时延,优化了系统的吞吐量。

图2 G-HARQ重传机制

2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2.1 仿真平台架构

基于QualNet的仿真平台由MES、GEO卫星、GSS这三类节点组成。MES端实现了SNDCP、LLC、SM、GMM、RLC、MAC层协议;GSS地面站主要实现了RLC/MAC协议,提供类似基站的作用;GEO卫星实现透明转发。MES通过卫星链路连接到GSS站点,RLC在GEO卫星链路上提供确认模式的TBF和重传功能。应用层可以根据需要加载不同种类业务负载模型。图3显示了仿真平台结构和协议栈架构。

仿真实验中在RLC上采用SR-ARQ和G-HARQ两种不同的重传机制,针对静态信道质量模型和Gilbert信道模型分别应用WWW业务负载进行实验。首先在相同的信道质量下,即TBF传输时的C/I为常数(静态信道质量模型),使用WWW业务作为负载,这是一个非实时分组业务。一个分组业务服务包含一个或者多个业务请求,一个业务请求对应下载一个WWW文档。在成功下载文档后,用户花费一定的时间阅读。完成每一个业务请求需要一系列的下行分组,一个业务所需要的下行分组个数符合几何分布。实验结果见2.2节。对于时变的信道质量模型—Gilbert信道模型使用一个两状态的Markov过程表示,见图4。一个状态表示信道质量 “好”(链路误码率低),另一个状态表示信道质量 “差”(信道误码率高)。P1是从 “差”状态转移到 “好”状态的转移概率,P2是从 “好”状态到“差”状态的转移概率。P1取值越大、P2取值越小,表示信道的整体状态越好。同样在此信道模型上应用WWW业务模型,实验结果同见2.2节。

图3 仿真平台结构和协议栈架构

图4 两个转移状态的传输信道模型

G-HARQ重传机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确认消息。因此性能仿真的主要参量为接收端在正确接收TBF所传送的数据包时发送的ACK/NACK数量和RLC层吞吐量。在G-HARQ机制仿真中使用的参数为 K=16,L=2,且NOK消息可以指出需要R数据包的个数。另外,定义一个数据包只要有1个bit发生了错误就会被认为是传输失败。

2.2 仿真结果及分析

这里给出一组仿真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图5绘制了在静态信道质量模型下,RLC接收端正确接收完整TBF后平均发送的ACK/NACK个数。通过仿真结果,我们看出平均ACK/NACK数量在G-HARQ机制下少于SR-ARQ重传机制,而且在当C/I下高于20时,G-HARQ机制下的ACK/NACK个数趋于常数。

图6绘制的是在Gilbert信道模型下使用WWW业务负载模型,当P1取0.1,0.5时,RLC层成功完成TBF传输所需要的ACK/NACK个数随1/P2的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观察出在相同转换概率P1的情况下,G-HARQ中产生的ACK/NACK个数少于原有重传机制。而在不同转换概率下,G-HARQ的性能也更优。

图5 两种重传机制下的ACK/NACK个数与信道质量的关系

图6 P1=0.1、0.5时,两种重传机制下的ACK/NACK个数与P2的关系

图7绘制了在Gilbert信道模型中应用WWW业务负载模型的情况下,两种重传机制在P1取0.1,0.5时的吞吐量。曲线显示G-HARQ吞吐量性能总是优于现有的SRARQ,原因是因为G-HARQ在地球同步轨道移动通信卫星信道上的信道利用率更高。SR-ARQ下接收端的接收窗口中存在缺口,重传时产生的控制消息需要占用多个RTT时间,导致上层协议的数据包(LLC-PDU)计时器超时,缓存于接收队列寄存器中的正确接受的RLC数据包被丢弃,最终引起RLC层重传所有LLC-PDU分割的数据包。G-HARQ可以降低这种带宽上的浪费,因为在G-HARQ中绝大部分错误可以通过前向纠错使用的R数据包恢复。

上述实验表明混合G-HARQ重传机制可以提升GEO卫星移动通信RLC层吞吐量性能,说明G-HARQ机制给RLC层带来的性能优化足以抵消前向纠错引入的冗余数据包的花销。另外,尽管FEC需要终端实现额外的解码部分,在G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卫星只需要透明转发,现今的MES的处理能力足以实现这一功能[15]。

图7 P1=0.1、0.5时,两种重传机制下的吞吐量与P2的关系

3 结束语

在G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背景下,为了克服卫星链路大延迟、高误码的链路特性,本文提出了一个针对GEO卫星移动通信信道上的HARQ重传机制(G-HARQ)。此重传机制有效的减少了在传输过程中需要控制消息数量。通过仿真,在静态信道质量模型和Gilbert信道模型中评估了现有选择重传机制和G-HARQ重传机制的性能,仿真结果表示G-HARQ有效的提高了吞吐量、减少了重传时需要的控制消息的数量。RLC层通过选择重传可以恢复传输中出错的数据包,而恢复意味着带来对上层TCP协议的延迟。后续的工作应集中在GEO卫星移动通信背景下,研究基于TCP应用的性能表现,进一步分析TCP与RLC层ARQ协议如何协作以便在GEO卫星移动背景下获得更好的表现。

[1]Wu Jianjun,Cheng Yuxin,Wang Kun,et al.A GEO satellite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architecture design based on UMTS/S-UMTS[C]//Beijing: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Signal Processing,2009:1-5.

[2]Ravishankar C,Morris A,Barnett C,et al.Design and performance of a 3Gmobile satellite system[C]//Baltimore MD:MILCOM,2011:1946-1951.

[3]ETSI TS 101 376-4-12V2.3.1,GMPRS(Release 2);Part 4:Radio interface protocol specifications;Sub-part 12:MES-BSS interface;RLC/MAC protocol[S].

[4]Lott C,Milenkovic O,Soljanin E.Hybrid ARQ:Theory,state of the art and future directions[C]//Solstrand:IEEE Information Theory Workshop on Information Theory for Wireless Networks,2007:1-5.

[5]Chen Q,Fan P.Performance analysis of Hybrid ARQ with code combining over interleaved Rayleigh fading channel[J].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2005,54(3):1207-1214.

[6]Le Duc A,Le Martret C J,Ciblat P.Delay and Jitter closedform expressions for cross-layer hybrid ARQ schemes[C]//Anchorage AK:Vehicular Technology Conference Fall,2009:1-5.

[7]Le Duc A,Le Martret C J,Ciblat P.Efficiency closed-form expressions for any IR-HARQ scheme at the IP level[C]//Marrakech:Signal Processing Advan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2010:1-5.

[8]Andriyanova I,Soljanin E.IR-HARQ schemes with finitelength punctured LDPC codes over the BEC[C]//Taormina:Information Theory Workshop,IEEE,2009:125-129.

[9]Wu P,Jindal N.Coding versus ARQ in fading channels:How reliable should the PHY be?[C]//Honolulu HI:Global Tele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2009:1-6.

[11]Ausavapattanakun K,Nosratinia A.Analysis of selective-repeat ARQ via matrix signal-flow graphs[J].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2007,55(1):198-204.

[12]Badia L.On the effect of feedback errors in Markov models for SR ARQ packet delays[C]//Honolulu HI:Global Tele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2009:1-6.

[13]Ausavapattanakun K,Nosratinia A.Analysis of go-back-N ARQ in block fading channels[J].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2007,6(8):2793-2797.

[14]Peter McGuiggan,GPRS in Practice:A companion to the specifications[M].Wiley,2004.

[15]Wang Xiaoqiu,Konishi S,Kitahara T,et al,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 adaptive SR-SW-ARQ/FEC scheme for ultra lowlatency mobile networks[C]//Kowloon: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 Conference,2007:378-383.

猜你喜欢
重传数据包个数
适应于WSN 的具有差错重传的轮询服务性能研究
二维隐蔽时间信道构建的研究*
怎样数出小正方体的个数
基于TDMA的wireless HART网络多路径重传算法
民用飞机飞行模拟机数据包试飞任务优化结合方法研究
等腰三角形个数探索
怎样数出小木块的个数
无线网络中基于网络编码与Hash查找的广播重传研究
C#串口高效可靠的接收方案设计
面向异构网络的多路径数据重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