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偏瘫患者康复的相关因素调查及护理干预效果

2013-11-30 10:15徐英美王莹胡钱飞
中国疗养医学 2013年1期
关键词:偏瘫康复训练康复

徐英美 王莹 胡钱飞

(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护理部,310007)

偏瘫患者不仅躯体功能的完整性遭受破坏,还要忍受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的病痛,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同时还累及其家庭,为使偏瘫患者尽早康复,重返家庭和社会,我们对住院偏瘫患者康复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有助于制定康复护理方面的相应对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2008-04—2010-12在本院进行康复治疗的300名偏瘫患者 (因患者病情突变转院治疗及患者和家庭拒绝调查,实际调查280名),经CT确诊,均为脑血管意外患者。其中男性203例,女性77例;≤40岁3例,41~50岁35例,51~60岁72例,61~70岁78例,71~80岁92例,平均年龄(67±3)岁;其中左侧瘫痪191例,右侧瘫痪89例。

1.2 方法 采用自编的住院偏瘫患者康复影响因素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由患者、陪护或患者家庭主要成员共同填写,明显意识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除外。对来院康复的符合调查条件的患者,在入院时填写自编的住院偏瘫患者康复影响因素问卷调查表;住院期间,康复护理组针对患者个体情况制订康复计划,实施系统规范的康复护理。

1.2.1 心理护理 大多数患者患病突然,造成的后果出乎意料,且大部分来自农村,虽经济条件均尚可,但文化水平较低,对疾病本身及后果缺乏认识,同时存在通过康复希望有理想的康复效果,又担心留有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的双重心理。康复护理组理解患者的心态,做好耐心、细致的疾病宣教及早期的康复指导,使患者及陪护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康复锻炼的重要性,从心理上帮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恐惧、害怕心理,重新树立面对现实生活的勇气,与患者共同制定康复计划,促使患者、陪护或患者家庭主要成员积极配合康复训练,既重视早期康复治疗,又有坚持长期康复的思想准备,最终达到理想的康复效果[1]。

1.2.2 康复训练 ①正确肢位的摆放:正确的卧床姿势可预防关节痉挛、变形,预防足下垂或足内翻。②被动运动:从入院时起,由康复护理组帮助患者做肢体无痛范围内的各个关节的被动运动。先由大关节开始,后顺序到小关节,多做肩外展、外旋、前臂旋后、踝关节背屈及指关节的伸展活动,2次/d,10~15 min/次。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进行自助被动运动,利用健肢的力量和滑车、球竿棒等进行。在训练中避免体位频繁的变换,能在同一体位进行的运动尽量集中进行。③床上训练:在患者病情稳定,体力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床上翻身、半桥、全桥运动等抗痉挛训练。④与床上训练同步进行的坐位训练:开始时先取30°~40°位,后逐渐增大角度直至90°。当达90°时,患者有向患侧倾倒的趋势,因而尽量避免患侧上肢和髋关节负重。训练时可让患者慢慢倾向治疗者一侧,然后再返回中线,如此反复练习。症状较轻、生命体征稳定的患者可进行肌肉按摩、早期的下床站立的训练等。以上康复治疗30 min/次,1~2次/d,疗程为3个月。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如果出现心悸、血压波动较大、明显疲乏及其他不适即暂停康复训练[2]。

1.2.3 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当患者坐位达到平衡后,同步进行健侧肢体自行吃饭、喝水、洗脸等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在此训练过程中,患者日常的生活护理由替代护理渐过渡到患者的自我护理[3]。

1.2.4 出院指导 ①心理卫生指导。帮助患者正视存在的健康问题,生活有规律,精神愉快,学会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护理,遇事勿激动,少发怒,保持乐观平静的良好心态,坚持长期的功能锻炼;②饮食指导。应粗细荤素搭配,平衡饮食,合理营养,不要吃太咸的食物,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合理调配食物的结构,避免暴饮暴食;③训练指导。出院时再验证陪护或家庭主要成员是否真正掌握要领,由陪护或家庭主要成员独立进行操作,使患者的训练每日有计划不间断的进行,在不断的反复强化过程中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要求循序渐进、注意安全保护,避免过度劳累及意外跌伤[4-5]。出院前再次对偏瘫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2 结果

发放调查表300份,因患者病情突变转院治疗及患者和家庭拒绝调查,实际收回280份,回收率93.3%。经统计分析,住院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因素为:对高血压病防治知识的了解情况、家庭关系及经济状况、生活习惯以及文化程度、患者自身训练的积极性及陪护对患者训练的配合程度(表1)。调查发现,文化程度越高,对高血压病防治知识掌握越多,患者配合康复治疗的依从性越高,同时家庭经济状况越好,家庭配合康复治疗及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越强,对康复的期望值越高。上述因素在偏瘫患者康复护理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须引起护理人员的关注和重视。我们在实践中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加强对患者的护理,以3个月为评定期,对影响患者康复相关因素进行前后比较(表2)。同时,对陪护及家庭成员进行相关教育,陪护及家庭主要成员及患者对疾病的态度、对参与训练的程度、对治疗所持的态度、对预后的期望、对坚持康复训练的决心等,在康复治疗前后有显著的差异(表3)。

表1 影响偏瘫患者康复的相关因素调查(n=280)

表2 采取护理对策前后相关因素比较

表3 陪护及家庭主要成员及患者对疾病认识的比较[例数(%)]

3 讨论

1)偏瘫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的缓慢过程,家庭是偏瘫患者恢复期的主要生活场所,也是患者最大的社会支持点。家庭成员的积极态度能够调动一定的人力和物力,使患者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因此,当患者接受康复训练的同时,康复科的护士要向患者及家庭成员宣传康复护理方面的知识,传授自我保健、自我康复、自我护理的技能,充分调动家庭成员的积极性,使他们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参与患者的整个康复过程。陪护和家庭成员的积极参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直接的作用,并为日后患者回归家庭做积极的准备。因此,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氛围,是患者康复的主要条件。

2)偏瘫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有较大的影响,患者对突如其来的生理功能障碍引起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丧失,难以接受,又要住院治疗,加上对预后的害怕和担心,易产生恐惧、消极、悲观、抑郁的心理反应。随着“立即治愈”的希望破灭,往往陷入绝望和抑郁、焦虑之中。表2显示:患者对突发疾患的心理应激在对症治疗护理前后差异显著。如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取决于患者的心理素质与承受力。心理障碍尤其是忧郁,是每位偏瘫患者无法回避的问题。故在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同时,须积极做好患者心理疏导[6]。良好的心理活动对体内的生理变化过程产生良好的积极效果,能提高神经系统调节能力,改善情绪,调动积极性、主动性,使大脑皮层处于良好的兴奋状态,从而出现神经易化过程,神经调节功能和肌力发挥均达到最佳水平,因此针对患者的心理特征,因人施护,使患者处于最佳的身心状态,才能积极配合治疗,获得良好的康复治疗效果,故健康的心理是一切治疗措施达到预期治疗目的的基础[7-8]。

3)从本组的280例中发现,对疾病知识的了解方面,病前不知患有高血压病占21.3%,大多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足,疾病知识宣教是提高患者治疗率和控制率的有效措施之一。因此医护人员在给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同时,要进行必要的健康知识指导,一是通过教育使患者及陪护掌握基本康复知识和训练技巧,懂得每一项训练的意义和重要性;二是让患者家庭成员介入训练,沟通患者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为患者回归家庭创造条件;三是指导患者及家庭成员在训练中循序渐进,从易到难,不包办代替,不放任自流,逐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所以,采取综合治疗措施,进行必要的健康知识的宣教,是提高护理质量不可忽视的工作。医护人员在做好患者康复护理的同时,对陪护也要进行有关疾病知识的教育和指导,使陪护及时了解掌握病情及训练要求,发挥陪护人员的作用,以达到协助患者功能训练时科学、正确、规范[9-10]。

综上所述,了解疾病知识,掌握正确的功能训练技巧与方法,且有较好的经济条件、和睦的家庭氛围、主动投入康复训练以及陪护的主动配合,对患者功能恢复有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家庭的参与,对提高康复训练的连续性、可靠性,对患者的早日康复、回归社会,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心理康复应贯穿整个康复训练的始终,护理人员要掌握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训练强度、患者接受率等,使患者由被动运动逐渐过渡到主动运动,由替代护理逐渐过渡到自我护理,最大限度发挥患者身体的残存功能,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赵钛.现代偏瘫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312-313.

[2]谢德利.现代康复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94.

[3]赵莘瑜,周艳丽.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分层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1(2):230-233.

[4]王洪丽,高英杰,王天松.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24):85-86.

[5]李妹.综合护理对急性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2,33(2):141-142.

[6]原晓阳,慕爱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8):986.

[7]林峰,潘伟,常万生.早期康复并心理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偏瘫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8):2529-2530.

[8]李宁.家庭病房输液患者陪护人员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12,28(2):143-144.

[9]黄碧玉.综合护理干预脑卒中术后患者的疗效观察[J].广州医药,2012,43(4):76-78.

[10]潘素兰,杨瑞春.早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并发抑郁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7):51-52.

猜你喜欢
偏瘫康复训练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强化肩胛带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