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动漫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研究

2013-11-27 07:07闽,冯
职教通讯 2013年3期
关键词:系统化动漫动画

李 闽,冯 艳 妮

当前,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许多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成果显著。实践证明,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范式下,还需要大量的细节研究和实践探索,尤其是高职动漫专业尚缺少成功的课程开发案例。本文以动漫专业课程为载体,从微观层面对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进行了研究。

一、国内外动漫专业课程的发展与现状

美国动画艺术家普雷斯顿·布莱尔提出:动画是艺术的同时,也是一门技术,它是一种方法。动画教育源于20世纪20年代,最初的动画教育并不在学校,而是出现在美国的一些知名动画公司里,属于内部培训。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些综合性艺术院校才开设了动画专业。在国外,动漫专业课程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主要面对艺术专业毕业生和初入职场的人员,这类课程整个知识体系的知识点、框架和师资的选派,均由著名教授参与设计和具体实行;另一类主要针对企业总监级别的人员,这类课程的特点是作为可盈利的、有艺术与技术水准的、有针对性的商业性课程。我国高校动画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动画学科基础理论课程、动画专业理论课程、动画专业基础课程和动画专业技能课程四大门类,在高职层面以开设动画专业基础课程和动画专业技能课程为主。

动漫产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目前动漫学科的发展还不成熟,尤其是在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中还存在种种问题,学科体系课程设置模式尚有一席之地。因此,要突出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就必须根据动漫行业的岗位要求,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采取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技术,科学合理地设计高职动漫专业课程体系。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内涵

所谓工作过程,指的是个体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1]20世纪90年代以来,针对传统职业教育与真实工作世界相脱离的弊端,德国提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我国职业教育专家姜大源教授提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基本理论,他认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在有序性、整体性和生成性的原则下,从实际工作的需要和高职教育需要这两个维度上予以整体设计,必须有系统的逻辑路线。因此,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具有“去学科化”的特征,是从典型工作任务出发,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遵循学生职业成长和认知学习的规律,进行系统化设计的一种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2]3

三、高职动漫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路径与步骤

(一)工作任务分析:筛选典型工作任务

1.确定职业岗位(群)。确定职业岗位(群)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基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的分类原则,并通过职业调查,我国动漫行业的职业或职业小类为:动画师、原画师、色彩风格师、角色模型师、构图师、雕塑师、美术设计师、背景师、灯光师、特效师等,这些岗位是动漫行业从业人员的就业岗位,也是学生职业发展的岗位。

2.筛选典型工作任务。在确定职业岗位的基础上,笔者通过大量的调查问卷、一线企业专家“头脑风暴”会议及毕业生访谈三种统计方式,筛选出高职动漫专业最典型的工作任务有34项,如表1所示。

(二)整合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

筛选出典型工作任务后,就需要根据能力复杂程度将其整合形成综合能力领域,即行动领域。行动领域来源于典型工作任务而又高于典型工作任务。以工作任务“人物形体设计”为例,分解其包含的职业能力如表2所示。

表1 高职动漫专业职业岗位(群)与工作任务统计

根据动漫行业典型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复杂程度并对其实施进一步的归纳,形成符合企业需求的工作领域,即行动领域。笔者对上述34项典型工作任务整合后确立了9个高职动漫专业的行动领域:剧本创作、分镜头脚本绘制、原画角色造型设计、原画角色动作设计、场景造型设计、flash动画制作、逐格动画制作、三维动画制作、后期合成。

表2 高职动漫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三)学习领域转换:课程体系构建

学习领域转换是根据人的职业成长及认知规律递进法则,将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其核心就是构建课程体系。姜大源教授提出:“职业成长规律指的是从入门到熟练,从单一到综合,从新手到专家。认知学习规律指的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外围到核心,从形象到抽象”。[2]4我国的职业教育是国家层面的自上而下的职业教育体系,除了要培养学生适应未来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外,还要遵循职业教育的“教育”特性,即按照学生的认知学习规律进行严密的课程体系设计,完成培养一个完整的人的神圣使命。

笔者在开发高职动漫专业课程时,严格遵循上述两条规律,设计了两个主要专业方向模块:二维动画方向和三维动画方向。设置了13门核心课程:人物形象设计、人物服饰设计、场景造型设计等,以及大学语文等素质模块课程与选修课程。图1所示为高职动漫专业课程结构。

(四)学习情境设计

图1 高职动漫专业课程结构

学习情境就是根据职业成长及认知规律,由学习领域分解出的一个项目学习单元,针对某一项工作任务,提出相应的知识要求与实践技能,并将二者紧密结合在一起,也就是学习领域的具体化和细致化。学习情境之间有平行、递进、包含三种关系,每一个学习情境都要求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学习情境设计中,课程内容的编排和组织立足于学生动作设计能力培养,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作了根本性改革,打破了传统的以零散知识为课程内容的模式,而转变为以具有逻辑关联性的各种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使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笔者经过对动画行业深入、细致、系统的分析,以“设定角色动作”学习领域为例,确定了以下4个学习情境:设计弧形运动动作;设计波形运动动作;设计S形运动动作;设定弹性变形运动。这4个学习情境之间属于并列关系,融合了一些动作设定的基本原理,具有典型性,同时,对应企业真实的动画制作要求。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能力需要来进行,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学习情境及完整的工作过程内容如表3。

(五)课程教学方案设计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由最终目标和促成目标两部分组成。最终目标指通过实施完整的教学方案学生最终达到的能力要求;促成目标是实现最终目标的条件,即完成情境所需必备能力的分解。

2.活动设计。活动设计包含完整的教学过程,即活动安排细则、教学资源配置及活动设计的意图。

表3 “设定角色与动作”学习情境设计

3.考核评价。考核评价用以检验教学方案的实施结果,从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和分值比重三个角度进行测评。

本文以学习情境“设计弧形运动动作”为例,设计一个学习情境的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最终目标:能根据律表的要求设计生动流畅的弧形运动动作;促成目标:能列举出常规的弧形运动,能判断物体主动力和被动力的位置,能提炼出动作中的弧形曲线姿势,能制作弧形动作的基本单元。

活动设计。如表4所示。

考核评价。如表5所示。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以课程改革作为突破口,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很多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职业教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作为课程建设的技术框架,对各类课程的内容、结构等要素重新进行了定位。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作为课程开发的范式,已经成为我国高职课程改革的主导方向,但其在具体实践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使高职教师产生困惑。(1)很多教师对课程开发热情高涨,希望对自己所承担的课程进行全新的设计,然而,却苦于不知道如何实施,先进的课程理念如何应用于教学;(2)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是一个系统、复杂、长期的过程,每一步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开发工作,误差累积甚至会让教师无功而返。因此,高职课程开发工作者还需要在宏观理论框架的指导下,在微观、细节层面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

表4 “设计弧形运动动作”活动设计

表5 “设计弧形运动动作”活动考核评价表

[1]姜大源.论高职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4):66-70.

[2]姜大源.论高职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1-6.

猜你喜欢
系统化动漫动画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
坚持系统化思维 构建大安全格局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实施方案系统化研究
做个动画给你看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动画发展史
我的动画梦
动漫二次元
锋绘动漫
开口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