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校园手机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3-11-26 02:19邢璐
学理论·中 2013年10期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点特点

邢璐

摘 要:自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普及后,手机报开始进入大学生的视野并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影响。手机报作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结合体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但由于发展尚不成熟,手机报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充分利用手机报的优势,结合高校大学生实际,为大学生量身定做校园手机报,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同时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关键词:手机报;特点;缺点;校园手机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379-02

手机报是通过移动通信技术平台将纸质报纸的新闻内容传播给新闻用户,使用户能通过手机阅读到报纸内容的一种信息传播业务。手机报的传播方式以彩信手机报、wap版手机报、语音手机报(手机用户通过拨打10086客服电话,并根据操作提示点播收听当天的新闻资讯的一种手机报)等为传播形式为主。从2004年7月1日中国第一家手机报开通到现在,全国手机报已发展到300多种,内容涉及国内外新闻、市政、科教、问题、生活、娱乐等。手机报的迅猛发展主要取决的手机报自身的独特优势[1]。

一、手机报的特点

1.信息接收即时

传统媒体的用户必须寻找特定时间、空间内的固定载体才能接受新闻信息,如报纸读者,需要到报亭购买报纸,然后要拿出一定的时间进行阅读。手机报摆脱了传统报业的时空限制,随时随的可以阅读新闻信息。无论你在城市还是乡村,只要有移动通信网络信号,就能随时接受手机报为你提供的新闻资讯。如果手机用户不能及时阅读,手机报纸会自动存储在手机上,待手机用户在方便的时间进行阅读。

2.内容简洁

手机报是城市快节奏生活的产物。为方便手机用户能在短时间内接受更多的新闻资讯,手机报一般言简意赅,以尽可能简练的语言向受众传递尽可能多的新闻资讯。手机报在篇幅字数上总是“力求精简”。“长篇”一般在400-600字左右,“短篇”一般控制在100-400字。在新闻标题的制作上,一般不会出现超过14个字的长标题[2]。通常手机用户只需十几秒钟,通过浏览手机报标题即可大概了解当天的新闻资讯,然后点击自己关注的新闻即可了解较为详细的内容。

3.个性化服务

手机媒体是私人化的媒体,手机报以手机为媒介进行定制信息“点对点”的传播,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根据手机用户的多样化需求,手机报提供多元化的服务,通过对受众市场进行细化,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制作内容不同、风格迥异的手机报,提供分类的新闻信息,为特定的手机用户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信息服务。因此,手机用户只需根据自身需要定制相关内容的手机报,就可以即时获得该类新闻资讯。

4.制作成本低

现有的手机报制作过程相对简单,新闻资讯主要是对网络、电视、报纸上的新闻信息的整合归纳,图片和一些影像资料也是通过相关媒体的剪辑、下载,传输到手机平台上。制作完成后手机报以彩信或者WAP网站的形式发送到手机报用户手中。与传统报纸相比,手机报的传播省去了印发环节,与电视与互联网相比省去了编排环节,因此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经营成本大大降低。低廉的成本是手机报与新媒体级传统媒体进行竞争的巨大优势。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加大,手机报纸的独特优势使其成为人们获得新闻资讯的首选。但是手机报发展尚不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手机报信息量较少。手机报纸的信息主要来源于网络、电视、报纸等其他媒体,很少有自己的独家报道,而且手机报以简短为主要风格,因此手机报内容信息量与深度受到限制。其次,手机报内容相对滞后。手机报的发送的时间、发送次数是基本固定的,以手机报每天发送一次为例,那么在手机报发送到手机用户受众之后发生的新闻只能在明天的手机报中才能体现。最后,手机报互动性差。现有的手机报主要以编辑单方的信息传播为主,手机报受众反馈途径相对不足。

二、创建校园手机报

从对手机报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手机报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手机报的发展尚不成熟。目前,大学生主要通过网络获取信息,但互联网所承载的海量信息让广大大学生“无所适从”,同时互联网充斥着多元的价值观,大学生分辨能力尚不成熟很容易产生消极、迷茫的情绪,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大学生群体与社会其他群体相比,生活环境、成长阶段不同,信息需求自然不同,而现有的手机报鲜有专门针对大学生的报纸,因此很难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利用手机报的优势,结合大学生实际,创办具有校园特色的手机报以满足大学生的信息需求,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1.创建科学规范的校园手机报运行机制

校园手机报是通过网络和移动通讯平台发送,由高校相关部门或学生群团组织部门创办、编辑,能够在手机上显示、应用和阅读,并服务于学生学习生活研究的多媒体资讯[3]。首先,为保证手机报的定期发送与编辑质量,校园手机报可以组建校园手机报社,同时为保证校园手机报的方向性与时效性,校园手机报社可以由经验丰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带领,由具有新闻编排和文章写作专长的教师以及优秀学生干部组成,负责校园手机报日常信息采集、报纸编排、发行等工作,保证校园手机报的有序运行。其次,校园手机报社要坚持以健康的导向与宗旨,对来自新媒体及传统媒体的海量信息进行筛选过滤,把握舆论导向,使广大学生在庞大的信息资源中能够及时接收到主流信息,传递社会正能量,同时通过校园手机报将大学校园里的大事小情传递给大学生。最后,为保障校园手机报社高效运行,为大学生创作出优良品质的校园手机报,高校必须要加强对校园手机报的监管,形成科学、规范、严格的管理运行机制,保证校园手机报导向鲜明、内容丰富、风格活泼、贴近生活,成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具有校园特色的手机报。

2.创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手机报

第一,主旨鲜明。校园手机报由思想道德素质及科学文化水平较高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及优秀学生干部管理,通过校园手机报过滤信息噪音与杂音,提供正面真实的信息[4]。在庞大的信息环境中,校园手机报要善于抓住时机针对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家事、国事、天下事进行播报,并立足正反剖析、深刻解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深刻思考,从而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尤其是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及时通过校园手机报发出声音,做好大学生的教育与引导工作,避免不良信息乘虚而入侵蚀大学生思想,扰乱学校及社会秩序。

第二,内容丰富。校园手机报要成为大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内容上就必须满足大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吸引大学生的关注同时避免因长期接触产生的审美疲劳。因此,校园手机报可开设《新闻速递》《校园资讯》《学生榜样》《今日一笑》《求学就业》《历史今天》《好书推荐》等栏目,既满足大学生对信息的需求,实时报道政治、经济、文化及娱乐新闻,又贴近高校的校园文化生活,及时为学生提供新鲜的校园考试、毕业、就业资讯。其次,校园手机报可开设热点话题讨论。热点话题的讨论以学生自由讨论为主,校园手机报引导为辅,使大学生在自由讨论中厘清是非,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效避免社会重大事件发生时社会不良信息对大学生思想的侵蚀。最后,校园手机报可开通编辑与学生互动通道,使校园手机报能够及时听到大学生们的成长需要与心理需求,进而对校园手机报进行调整改进,使校园手机报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

第三,风格活泼。大学生是时代的先锋,同时又是充满活力的群体,因此大学生的手机报应该生动活泼、趣味横生的,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大学生的眼球,进而激发大学生进一步阅读与学习的欲望。校园手机报不仅要在内容上贴近生活,而且要注意风格的灵活多变,寓教于乐,使大学生在阅读校园手机报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校园手机报在制作过程中要做到图文并茂、语言幽默,同时又要做到内容简练、寓意深刻,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大学生求知的欲望与张扬的个性,才能使校园手机报真正融入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才能真正启迪心智、促进发展。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及高校手机报团队力求把高校校园手机报打造为活泼大方却又不失稳重的手机报。

三、教师主导学生参与,提升校园手机报品质

当代大学生的自我主体意识强烈,表现为行为张扬、渴望自我价值的实现、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因此高校校园手机报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尊重大学生的需要与兴趣爱好,把校园手机报打造为大学生成长道路上良师益友。在校园手机报的制作过程中,要拓宽大学生互动与反馈的渠道,如通过拨打电话、发送短信、微博留言、发送邮件等方式向校园手机报表达自己的意见,让每一位大学生都充分发挥话语权,从而是校园手机报真正成为符合大学生口味的文化大餐。值得注意的是,校园手机报要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前提下充分尊重大学生的意见与建议,如果一味符合大学生兴趣爱好而不顾政治方向与舆论导向,将会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要巧妙结合手机报的方向性与大学生的主体性,促使大学生的轻松娱乐的环境中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栋梁之才。

自2005年7月新华社江苏分社推出《大学生手机报》之后,北京大学的《北大青年》、中国人民大学的《人大团学手机报》等校园手机报纷纷在各大高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5]。目前经过各高校的探索,校园手机报的在内容选择、版面编排、管理方式及制作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成果,为更多的高校创办校园手机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高校校园手机报要深入研究、积极探索、相互学习,努力创办出覆盖面更广、影响性更强的校园手机报。

参考文献:

[1]傅亦宣.新媒体节目内容创作与版权保护[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

[2]牛金霞.大学生手机报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新闻世界,2011,(2).

[3]陈诚.高校手机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4]陈少平.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研究及处置对策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2,(3).

[5]屈桃,贾举.充分发挥校园手机报的传播载体作用[J].中国报业,2012,(12).

(责任编辑:田 苗)

猜你喜欢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点特点
跟踪导练(五)2
团体动力学视域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课堂教学初探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研究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研究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缺点背后的阳光
挨打有因 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