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荣 陈红艳
摘 要:师范生创新性的研究应建立对师范生的关注和理解的基础上,应从主体取向来展开。主体取向的师范生创新性具有职业性、预备性、模拟性和发展自我性,其创新素质的本质是虚拟情境中的教育创新的素质,依此对师范生创新素质的建构、培养的原则、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师范生;创新性;主体取向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337-02
创新性是新时代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改革开放后,“创新教育”列入我国政府文件,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将具有“创新精神”列为我国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基本规格之一。但在教育实践中,创新教育一直只是星星之火,究其根本原因,除了教育体制的改革不成熟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师的创新意识淡薄,能力欠缺[1]。承担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的高校,应积极迎接挑战,响应时代要求,进行教育改革,培养具有创新性的教师预备队伍。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设计和实施,是以人才的创新素质构成为依据的,对创新性的正确理解则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基础和关键。
一、师范生创新性研究的取向
(一)社会取向的创新性研究
认为创新性是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人的创新性就是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的创新素质在人身上的具体化和实体化。具体到师范生的创新性,社会要求未来的教师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生的创新性培养要求教师是创新的高手,而且是创新教育的高手,不仅能教给学生创新,而且能对学生的创新性做出积极的、良好的示范。所以师范生的创新性就表现在一般的创新意识、能力和人格、专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和教育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形成了师范生创新性的全能式构成模式。
(二)学科取向的创新性研究
基于创新学已经形成一门较为成熟的学科,认为创新性是创新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人的创新性就是创新学所研究的创新性在人身上的具体化和实体化。依次推论,师范生的创新性,就是一般创新性在师范生这个社会群体的具体化,随着创新性研究范式的综合化,师范生的创新性就是综合化的创新性,具体表现为:创新意识、知识结构、创新能力、创新人格、创新行为,[2]或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格?3?等不同的综合化的构成模式。
具体分析以上两种取向的创新性研究,发现二者有共同特点:一是都在人之外来理解创新性。社会取向的研究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研究创新性,学科取向的从学科体系来研究人的创新性,二者都缺乏对创新性的主体——人的分析,忽视了人的主体需求和个体差异及群体的特殊性,形成了全能式的创新性构成模式或一般的综合化的构成模式。全能式的创新性构成模式具有理想化的特点,造成师范生创新性培养没有重点,难以实施,而一般的综合化的构成模式缺乏职业特点和专业特点,造成创新性教育实践中作用发挥的困难。二是都对创新性根据社会需求或学科体系规定了一些标准,这些标准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普遍适用的。相当于为创新性规范了考核细则,符合细则的是具有创新性,不符合细则的就是不具有创新性,或创新性不足,其甄别的功能非常强。这些标准是从师范生的成长目标——教师的创新性来规范,忽视了师范生是教师的职前阶段的特点,以此来甄别师范生的创新性,和师范生的成长阶段不符,不利于他们创新性的教育。
(三)主体取向的创新性研究
以上两种取向研究的不足,根本原因是对主体人的忽视,重视研究主体需求和主体特征的研究取向,即主体取向的研究可弥补它们的不足。主体取向的研究认为,创新性是人的创新性,人是终身发展的个体,这些个体具有主体的特点、主体的需求和主体的能动性,并且,他们是社会成员,扮演着多种角色,这些角色组成了每个人的角色丛。所以创新性具有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具有个体差异,是动态的,能在个人的社会角色中起到创新和激活作用的。师范生的创新性就是准备从事教师职业发展中的社会主体的创新性,是处于发展中的、差异性的、为扮演好未来社会角色准备的创新性。
二、主体取向的师范生创新性的特点
师范生是正在成长中的社会主体,处于社会性的形成与发展阶段,正在准备从事教师这种职业的独特社会职能范畴的人。规范了师范生的三种属性:社会主体的本质属性,准备从事教师这种劳动的职业角色属性,正在成长的发展属性,即师范生是具有社会性、职业准备性和发展性的社会主体。师范生的这些特殊属性,决定了师范生的创新性不同于一般创新性,是属于师范生的创新性,是具体领域的创新性,有着自身的特点和结构。具体体现如下。
首先,职业性。师范生是准备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其职业角色属性,规范了其创新性是准备从事教师这种社会活动的社会主体的创新性,具有职业性的特点。师范生的创新素质应该以教师的创新素质为目标和方向。而教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职业,以教书育人为本职,教师的创新素质就是教育创新的素质,所以根据职业性,师范生的创新素质就应该是教育创新的素质。
其次,预备性。师范生是成长中的社会主体,其发展属性规定了师范生的创新素质不同于成长成熟的目标对象——教师的创新素质,具有预备性的特点。师范生虽然在身心发展方面已进入成熟期,但从职业素养来讲,还处于准备阶段,也就是说师范生处在发展职业素养的阶段,师范生的创新素养应该是教师创新素养的预备,而不是教师创新素养的翻版。
再次,模拟性。师范生职业素养的发展,主要通过学校学习来完成。学校学习的间接性、有指导性、组织性等特点,为师范生创新素养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但也只能是非真实情境,所以,师范生的创新素质具有模拟性的特点。体现为师范生的创新性尚处于学习基本知识技能和培养基本倾向的阶段,主要任务是掌握一些实际教育情境有用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以及生成一些非真实的、模拟性的创新教育产品。
最后,发展自我性。师范生是社会主体,具有主体性。主体性特指人的活动的自主性,或名曰自觉的能动性,主体性是自立的人的独特本性。主体性内在地包含着三个环节:“为自”、“自为”和“自由”。“为自”是主体性得以确立的依据,构成了主体性的首要环节。由“为自”导引出“自为”,即自主的行为,是体现人的自觉性的最主要的标志,于是成为主体性构成的中心一环。“自为”的目标是要进入“自由”,即自我目的性的实现,是主体性的最终归趋[4]。师范生的创新性是助推师范生由“为自”最终到“自由”这个主体性实现过程的动力,即师范生的创新性不仅仅是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师范生提升自己的智慧和人格,实现生命发展和生命力价值展现,直至获得内在尊严和幸福的推手。所以师范生的创新性不仅仅具有工具价值,更具有发展自我性。
三、主体取向的师范生创新素质的本质:虚拟情境中的教育创新素质
(一)师范生的创新素质是教育创新素质,而非创新教育素质
1.师范教育兼有师范性和学术性,师范生的创新素质既应该包括师范性方面的创新素质,也应该包括学术性方面的创新素质,但主要是师范性方面的创新素质
自古以来,教师被赋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师范教育多围绕着学术性而展开,但这种做法明显忽视了教师职业是一门专业,师范生是为从事教育这个专业做准备的人这样的事实。实际上,一门职业能否被称为专业,并不仅以对从业人员的学历要求为准。职业的专业性至少有被公认的三个衡量标准:第一,作为专业的职业实践必须有专门的知识做依据,有专门的技能作保证。第二,作为专业的职业,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它要求从业人员具有把社会利益、服务对象的利益放在首位的从业精神。第三,作为专业的职业,在本行业内具有专业性的自主权[5]。据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66年就确定了教育工作的专业性质,我国在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中将教师列入了“专业、技术人员”,在之后的《教师法》等法律政策文件中多次予以确定。师范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特点就是其突出学术性在于师范性,师范生的独特价值就在于其教育素质。师范生的创新素养中包括学术创新素养和教育创新素养,而能体现其特色和独特价值的是教育创新素养。
2.师范生的成长目标——教师,从事的是教育活动,教育活动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而不仅仅是创新性发展的教育,所以师范生的创新性主要表现在教育创新,而不是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指学校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教育[6]。是一种教育活动,其目标指向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其实践主体是学校以及教育机构中的各种工作人员,主要是师生。虽然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创新性要求越来越高,围绕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创新教育是现代学校教育的必要组成,但是创新教育不是现代教育的全部,因而也不是现代教育的普遍现象和所有教书育人环节的必要构成。
教育创新是教育活动的改革,是教育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的创新,这种创新拥有创新性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能确保创新教育的实行和实现[6]206,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教育创新体现了现代教育生命力,正是通过教育创新,形成了新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使教育保持现代的活力。且教育创新是以教育系统中每个人为实践主体,促进着教育价值的实现,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更多依赖于教育创新所塑造的全方位创新的环境和氛围。教育创新是一种创新活动,是在原有教育的基础上对现有教育的改革,其改革的内容和方向具有多元化,存在着从国家级教育行政机构到各级各类学校等不同的实践主体,其中,师生是最基层的实践主体。
基于创新教育视角理解的创新型教师,其教育目标定位于学生的创新性,如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个性等的培养,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上也强调了教师在一般创新素质方面的示范性,认为教师应想创新、认同创新、会创新、且有创新产品,其素质构成类似于创造型教师。而基于教育创新视角理解的创新型教师,其教育目标定位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上强调的是教师的教育素养和在教育方面的创新能力。显然,后者更符合教育的本真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符合教师的职业特点,而且强调教育实践者——教师创新的全体性和全面性,拓宽了创新型教师的外延,易于塑造全体创新、人人创新的良好氛围。所以,创新型教师从教育创新视角理解更符合教育的现实,创新型教师是注重教育创新、能进行教育创新、不断实践教育创新的教师。
未来的教师——师范生的创新性应该以教师的创新性为成长目标,所以师范生的创新性主要表现在教育创新。
(二)师范生的创新素质是虚拟情境中的教育创新素质
师范生是在校园环境中通过社会继承和社会开拓实现社会角色过渡的。校园环境的特点决定了师范生的创新素质具有虚拟性。学校是经过挑选的优化了的社会环境,集中了社会历史文化的精华,又由具有专业水准的教师来引导,所以具有高效、全面、集中的特点。另外,师范生所在的校园环境,是脱离了未来教师的工作场的,缺乏实践对象的,实践时间的环境,使师范生职业相关知识中的角色和现实角色产生了矛盾,职业相关知识难以在现实情境中顺利迁移。所以在培养师范生教育创新的倾向的基础上,要通过职业的模拟实践和实习,帮助师范生将关于教育创新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和教育实际建立起联系,通过系列的模拟性教育创新行为,促进准备状态的创新素质向实际状态的创新素质转化,提高未来职业中教育创新的适应性。
叶澜教授根据“自我更新”取向角度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及其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将师范学习阶段列为专业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虚拟关注”阶段。认为在这一阶段,师范生对合格教师的要求开始思考,在虚拟的教学环境中获得某些经验,对教育理论及教师技能进行学习和训练,有了自我专业发展反思的萌芽[7]。
所以师范生的创新素质主要是教育创新素质,但这种教育创新多在大学的学校环境下获得,具有一定模拟、虚拟的特点,其创新性也表现在虚拟情境的教育创新中,其教育创新的作品也是虚拟的教育创新的作品。这些创新性作用的发挥,还有待实践的连接。
四、主体取向的师范生创新性的实践应用
(一)师范生创新素质的建构应是多维协调的
师范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为从教做准备的社会主体,其创新性具有职业性、预备性和模拟性和发展自我性。依据其属性和创新性特征分析,师范生的创新素质构成应包括作为社会主体的一般创新素养,又包括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创新素养,根据其专业的学术性和师范性兼备的特点,其创新素质还包括学术创新素养和教育创新素养。即师范生的创新素质从应用领域来讲,包括一般创新素养、学术创新素养和教育创新素养。另外,师范生的创新素养也必然涉及创新意识、创新人格、创新能力等综合的一般创新性的结构几个方面。所以,有必要建构一个由两维:创新性的一般结构和创新性的应用领域构成的立体的创新素养结构图。在这个立体的创新结构图中,创新性的应用领域应以教育创新素养为主,为核心,其他两个应为教育创新素养服务,并最终体现在教育创新中。所以这个立体的创新结构图中的各要素不是平均,而是一种有重点地协调均衡分布状态,其中教育创新的权重最大。
(二)师范生的创新性是生成的、动态发展的
师范生创新性形成的过程是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是生成的,而不是授予的。在对师范生进行创新性培养之前,师范生已经从生活中、学习经验、环境中获得了一些关于创新的认知。这些原有的创新经验,包括创新观念、创新意向、动机、技能等对新的创新性的形成起到了奠基作用,新的创新性正是以此为基础,建构新信息的意义,主动进行选择,并忽视一些信息,最终得出结论。师范生的创新性总是处于动态发展中。而教师、学生、创新活动及课程的互动则会加速发展的进程,并使形成的创新性更趋近于科学、可用。当然,这种互动要以学生的基础认知和经验为基础,充分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培养师范生创新性的设计和实施
在设计中,应以教育创新的培养为重点,在教育类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增加教育创新的内容,并将其列入教育类课程考核的内容,或者增设教育创新课程,将师范生创新性的培养纳入课程体系,保证创新性培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在师范生的评价中,提高创新性在考评中的比重,设计鼓励学生从事教育方面的研究、教育创新技能比赛,或其他教育创新产品,如教学设计、教具制作、课件制作等方面的展览或比赛等专项活动甚至奖励基金,并加大这些活动的参与频次及参与成绩在学生考评中的相对比重,引导学生积极从事教育创新的实践锻炼;实施中,不仅要严格按照所设计的培养方案来实施,还要增强高校教师的示范作用,在各科教学中渗透教育创新的内容,通过课程内容的组织、课堂管理、学生学业评价等方面的创新,激发学生创新的热情和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学习方式,陶冶学生的创新性人格,使师范生的创新素质培养践行在无形中,做到创新教育的连续性、系统性、针对性。
参考文献:
[1]王灿明.儿童创造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239.
[2]燕良轼.教师创新心理素质的约定[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1).
[3]刘春玲.谈创新教育及其对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J].教育与职业,2005,(32).
[4]陈伯海.“自我”与“非我”——关于主体性的思考提纲[J].中州学刊,2009,(2).
[5]叶澜,郑金洲,卜玉华.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8.
[6]顾明远.挑战与应答:世纪之交的中国教育变革[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203.
[7]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76-321.
[8]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7:189.
(责任编辑:田 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