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现状与对策探讨

2013-11-26 02:19陈吉平
学理论·中 2013年10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课程建设

陈吉平

摘 要:西部医学院校在提高我国西部地区整体医疗水平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展可以帮助毕业生了解社会需求,实现顺利就业。但是,现阶段西部医学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还不完善,我们应该依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构建具有西部医学院校特色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提高就业指导质量。

关键词:西部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C91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315-02

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主要的聚居区,具有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的自然优势,但由于受地理交通、历史以及人文等多因素的影响,文化教育相对落后;国家近年来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将为中国西部的崛起和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西部大开发的关键在人才,而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所以教育在西部大开发中起着重要作用。发展好西部地区的医学教育,做好西部医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医学毕业生的就业,在提高西部地区医疗技术整体水平、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西部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现状

(一)师资力量薄弱,专职教师缺乏,稳定性不高

在调查的8所院校中,目前从事就业指导课教育的教师大多数为兼职,主要由就业部门工作人员、院系辅导员以及学生工作管理人员组成,共计156名就业指导教师中,仅有10人为专职教师;年龄构成以年轻人为主,30岁以下有93人,相对教学经验少,如此就对就业指导工作在学生中的信任度大打折扣。又因为就业指导教师在职称晋升中比较困难,大多数年轻人往往因为个人事业发展等原因离开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从而导致就业指导教师流动性较大,影响就业工作的稳定性。

(二)课时安排不达标,教学安排不合理,对学生缺乏吸引力

教育部印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规定,就业指导的课时不低于38学时,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保证足够课时的西部医学院校凤毛麟角,在调查的8所医学院校中,其就业指导课时数如下表。

目前,西部医学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基本以选修课的形式开展,从低年级的职业生涯规划到高年级的就业指导、创业教育都有安排,但是由于课时限制等原因,职业素养提升教育常常流于形式,没有做到真正全程化、连贯性的就业指导。医学类院校学生专业学习任务繁重,选修课一般安排在晚上或周末;加之学生对就业指导教育认识不够深刻,认为就业指导没有什么实际用处,与专业相去甚远,使得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的学习积极性不强,导致职业素养提升教育往往被忽视。

(三)课程建设体系不够完善

在我国高校进行扩招之前,我国高校就业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之下统招统分,就业几乎无个人自主性;伴随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大学教育业由过去的精英教育逐渐走向平民化,又由于近几年世界经济的不景气,工作岗位萎缩出现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就业指导工作才由此产生。在西部医学院校当中,就业指导教育在整个学校的课程设置中还缺乏应有的地位,许多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各西部医学院校虽然认识到就业指导对学生就业及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审视的高度不够,课程建设还不够完善。

1.课程建设主体不明确,权责利不清楚

在所调查的8所学校中,仅有1所学校的就业指导教研室是独立的,其他的都挂靠在招就处或者社科部等其他部门管理,课程建设主体还不够明确。教学计划虽由教研室依据教学大纲统一安排,但给学生具体授课归属到各院系,由于院系的师资力量不平衡,就业指导人员基本上都是兼职,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相应的教学研究,相互之间的教学交流与教学测评难以实施,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西部医学院校的就业指导教研室在目前还没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没有明确划分责任与权利。

2.针对性不高,授课中缺乏专业结合

当前,就业指导课程从内容到体系上都还没有机地融入高校的课程体系中。专业课教师往往注重于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就业领域缺乏系统了解,对学生的就业指导的深度不够;兼职教师多忙于事务性工作,虽然掌握了不少的学生就业信息,但是对专业知识掌握不多,因而不能有效结合专业知识进行就业指导教育。

3.机制不科学,无标准化评估体系

高校开展课程评估,可以规范授课内容、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有效地促进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是课程发展的本质要求。西部医学院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因此无法对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进行有效的课程评估。

二、对策及建议

(一)西部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原则

1.适应性与系统性原则

西部医学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应该适应西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应以提升职业素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为总目标,以此为前提来制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评价标准;同时兼顾学校自身的功能、定位以及师资、实验等教学条件。从学校的层面出发,对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进行统筹安排,保证就业指导课程内容的计划性以及系统性,保证课程能够有效开展,各院系再根据学校的统筹安排,结合院系自身专业的特点,制定院系在自己责权范围之内的有效的教学内容及其实施策略,并纳入学校对就业指导课程的考评体系中进行统一管理。

2.现实性与前瞻性兼顾的原则

就业指导是具备导向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高格调,强调前瞻性。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要从现实需要出发,体现当前社会职业岗位群的专业技术特征,更要密切关注社会经济发展变化,不断结合实际、更新内容。但同时我们又不能脱离现实,必须着眼于现实来确定具体的目标、任务和方法。在实践中,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前瞻性和现实性的关系,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

3.知识技能传授与观念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在就业指导的教学中既要向学生传授必要的关于职业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同时更要重视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从观念上养成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核心: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在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指引下,形成明晰而正确的职业观。西部医学院校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使医学生能够在教学中接受很好的临床知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弥补医学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提高毕业生的临床职业能力[1]。

(二)西部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构建的策略

1.建立独立的就业指导教研室,组建相对固定、专兼结合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

学校应该高度重视就业指导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成立独立的就业指导教研室,这是有效进行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基础,教研室的工作职责除了制定教学计划与任务、探讨教学方式方法等,还应承担职业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能力测评等工作,并对就业形势进行评估、就业市场开展调研。在现有的师资条件下,西部医学院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必修依靠对全校师资力量的整合来实现,构建多元化、立体化、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充分调动一切就业指导方面的正能量加入到这一工作中来,总体上可以包括三大部分的力量[2]:第一,核心力量,相对固定的教师队伍由学校成立的就业指导教研室的专任教师担任,最好具备医疗单位工作经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背景,根据学校总体目标制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第二,主体力量,就业指导当中的行业发展前景和岗位职业技能训练等,与学生的专业背景紧密相关,各院系的专业教师能够较好地把握本专业就业市场变化,能够从专业的角度给出合适的就业指导教育。第三,辅助力量,医院人事部门领导可以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对大学生提出职业素质要求,走进社会的校友可以从自身经历给师弟师妹们最宝贵的建言……因此,可聘请他们为就业指导顾问,从而建立一支校外的社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2.构建全程化的适合西部医学院校特色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西部医学院校应该将职业观念和认知理论逐渐融入课程教学中,医学院校学生专业性较强,应结合专业特点,实行全程化、渐近式的教学内容设置,除了介绍社会对医药学专业人才的客观需求情况、各个地方的招聘考核制度等内容外,学校还应根据学生就业特点,开设部分素质教育类课程,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3]。医学生就业指导的内容实施可以通过四个阶段来进行:第一阶段是职业启蒙,授课对象为大一新生,让学生理解职业规划的意义和过程;第二阶段为方向定位,授课对象为大二学生,以实践教学为主,将自我性格、兴趣、技能与价值观、职业选择联系起来,确定自我发展方向;第三阶段为职业素养提升,主要授课对象对大三学生,提升与职业相关的技能、修养,并通过参加实践积累经验;第四阶段为职业准备、角色转换阶段,主要授课对象是大四学生,向专业工作领域或者更高级学生阶段转换,这一阶段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教育[4]。

3.学校应该保证就业指导课程的经费支出与设施建设

经费保证和设施保证是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顺利进行的的物质基础,学校必须划拨专项经费保证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而不是笼统归于就业经费当中,课程经费的额度可以按照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程度及发展规划来逐年核拨,就业指导课程的设施建设包括场地设备等的硬件建设,如设立网络视频室职业测评室、活动训练室、就业图书资料室、多媒体报告厅等,保证经常性的就业指导配套活动以及学生的咨询查询等,辅助学习的正常开展。

4.编写真正具西部医学院校就业特色的规划教材

目前还没有一部适合西部医学院校用于就业指导课程的规划教材,西部医学院校应该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人才需求状况等,编写一套实用的规划教材,及时融入国家最新的医疗改革发展方针政策,尽快展示医疗市场对医学生的最新要求,真正做到学校教学与市场要求相吻合,避免脱节。我们的就业指导不仅要有助于学生的在校学习阶段,还要有利于他们到单位就业后的长期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公民的健康意识有了显著提高,医疗纠纷频频发生,医患关系呈日趋紧张态势。医学毕业生对相关医事法律内容的认知程度较低,如果在我们的教材教学中增加相关内容,有助于毕业生的风险防范意识,改善医患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5]。

参考文献:

[1]黄丹丹等.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对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研究[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9(24).

[2]徐幼文.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3]许旷宇.医学生职业规划现状与对策探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9,(24).

[4]吕媛.美国高校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12).

[5]谭春燕等.医事法普及教育活动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1,(26).

(责任编辑:田 苗)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课程建设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优化策略探析
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困境及全程化指导路径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高职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及发展创新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与优化分析
高职机械类专业“CAD图形设计”课程建设
《海图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