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畅
摘 要: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状况出发,将其当下的经济事实概括为“异化劳动”。他认为异化劳动是对象化劳动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特殊蜕变。人的真正本质的积极肯定形式本应该是普遍而自由的类存在物,劳动是人本质力量的确证。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动是异化劳动,其根本上源于人本质的异化和扭曲,这种异化世界必然归宿是它的自我扬弃即共产主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实现了人本质的复归。
关键词:手稿;异化劳动;人的本质;异化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052-02
一、马克思“异化劳动”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
(一)异化劳动概念的提出
在《手稿》中,马克思从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状况出发,从“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指出: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是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马克思用“异化劳动”概念表示这个事实:“在国民经济学假定的状况中,劳动的这种现实化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1]52在这种“异化”关系中呈现的现实状态是:工人在劳动过程中消耗的力量越多,他创造出来反对自己的异已力量就越大,最终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这意味着本应属于工人的劳动产品成为与他相异、敌对的独立力量,甚至反过来控制工人自身。
(二)从“对象化劳动”到“异化劳动”的内涵转变
“异化劳动”与“对象化劳动”密不可分,为了更清楚了解“异化劳动”的内涵,需从“对象化”到“异化”的转变中细细体会。所谓“对象化”,即是主体将自己的本质力量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转化为物质存在形式,创造出自己的客体,主体与客体之间互相映现着对方的本质。而“异化”则是由主体创造出来的客体的性质发生变化,不体现其主体的性质,并反过来成为不依赖于主体甚至控制主体的一种力量。
马克思认为,“对象化劳动”是劳动的肯定方面,人类通过对象性活动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以满足自己需要,劳动的实现就意味着创造出一定的对象,劳动产品就是劳动对象化的实现。对象化劳动是属于自己的劳动、自愿的劳动、肯定自己的劳动,它发挥了自己的体力和脑力,人在劳动中收获幸福。“异化劳动”则是劳动的否定方面,是劳动者生产出的劳动产品成为不依赖于劳动者的力量,并作为异己的存在物同劳动者对立。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他能够占有的对象就越少,而且越受自己产品的统治。劳动异化是属于别人的劳动、被迫的劳动、否定自己的劳动,是肉体的折磨和精神的摧残,只是人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
马克思明确从对象化劳动中区分出了异化劳动。他认为对象化劳动是劳动的一般本性,而异化劳动只是对象化劳动的特殊情况,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形式使劳动者丧失劳动对象并反过来成为压迫、奴役自身的力量时,对象化劳动才蜕变为异化劳动。异化是同资本主义私有制相联系的一种历史性的暂时现象,而对象化则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永恒现象。扬弃异化劳动,并不是取消一切劳动,而只是取消劳动的否定方面,要扬弃异化的劳动,而承续劳动的肯定方面即对象化劳动。
二、“异化”劳动从何而来----人的本质及其异化
如果说,异化世界人的本质不过是人真正本质的否定形式,那么对于人的本质的原初面貌的理解就成为分析异化劳动理论的必要前提。真正的人的本质又是什么?
(一)人的本质
马克思认为人是类存在物,“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他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而且因为……人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因为人把自身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1]56由此,可以看出,作为类存在的人具有两方面的特性:人具有普遍性,人是自由的。
1.人的普遍性
劳动者作为劳动的主体,是实实在在、活生生的人,因此从肉体方面来说,人和动物一样都靠无机界生活。一方面,从理论方面来说,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等是人精神生产的对象,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的精神食粮。另一方面,从实践方面来说,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具有与动物一样的自然本能,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人将自然界作为自己的无机身体,保证了劳动“对象”的存在和充足,感性的外部自然界为人提供了维持自身生存所需的生活资料和开展生命活动的劳动对象,是人类保持其人的类本质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2.人的自由性
如果说人的普遍性体现的是人为了维持肉体生存“由外向内”索取“对象”的特性,那么人的自由性则更多体现的是人的本质力量“自内而外”改造世界、“确证”自身本质的过程。马克思认为,人是区别于动物的“类存在物”,其原因就在于人能够有意识地进行自由的活动。动物与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而人自己的生命活动对他自身不是直接同一的,仅仅是他意识的对象,人能够有意识地自由支配自己的生命,认识和改造周围的世界,因而他的活动是自由的。
3.劳动是人本质力量的确证
进一步说,人作为类存在物的普遍性、自由性是在他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因为正是在创造性地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人把自己的生命力对象化,进而确证自己的本质力量,确证自己是自由自觉的类存在物。改造世界集中体现于人的劳动生产中。在劳动过程中,人能够自由、自愿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脑力,不断地将人的本质力量通过劳动对象化到劳动产品上,进而在自己创造的劳动产品中和自愿自由的劳动过程中,直观自身,肯定自身,使自己的人的本质力量得以确证和发展。
(二)人的本质的异化
劳动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劳动“对象”中人们确证着自己的本质力量,在“自由”的劳动中人们有意识地将生命活动看成自己的对象,自由地支配着自己的生命活动改造对象世界。因此,对劳动“对象”的有效占有和对劳动活动“自由”的支配,是确证人“普遍性”和“自由性”两个类本质的重要标志。然而,在异化劳动中,被异化了的劳动丧失了劳动对象、失却了对劳动活动的自由支配权,必然使人的本质发生严重异化,并进一步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异化。
1.人的劳动对象的异化
劳动对象的异化,即是“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1]52在这种异化关系中,工人在越大程度上占有感性自然界,就越在两个方面失去劳动对象:一方面,感性的外部自然界已经不再为他提供劳动对象,他的劳动成果已经不再属于劳动者本人;另一方面,感性的外部世界也不再给他提供用于维持肉体生存的生活资料。劳动对象异化的过程同样是人的本质异化的过程。自然界作为人自己的无机身体,本来是要为人类提供生存资料和生命活动的对象,以保持人的类本质特性,但是在异化劳动中,人劳动对象的丧失和被奴役使人的本质力量无法得到有效确证,夺去了人的类生活。
2.人的自由劳动活动的异化
如果说劳动产品的异化是物的异化,那么劳动的异化则是人的自我异化[2]30。人的劳动活动的异化是指异化劳动把自主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能够有意识地自由支配自己的生命和改造对象世界。而异化劳动把这种关系颠倒过来,变成了正因为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才把自己的本质变成仅仅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劳动本应是人自由支配自己、肯定自己、确证自己的过程,但是,在异化劳动中,劳动者不自由的支配着自己的身体,是受动的、无力的,劳动变成了仅仅维持劳动者肉体生存的单一手段。把类生活变成维持个人肉体生存的手段,人劳动的目的与手段就发生了颠倒,人的本质力量异化成为与自己相对立的力量。
3.人与人相异化
物的异化和人的异化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人对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对他人的关系才成为对他来说是对象性的关系。马克思认为,自我异化只有通过对他人的实践的、现实的关系才能表现出来。因此,人与自己的本质异化,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对立、相互异化。就是说,如果人对自己的劳动产品是异己的关系、不依赖于他的关系,那么必然有另一个异己的、敌对的人是这一劳动产品的主人;如果人把自己的劳动活动看成不自由的活动,那么他的活动必然是在为他人服务、受他人的强迫和支配。
三、异化劳动归向何处——共产主义对人本质的复归
资本主义世界是一个异化了的世界,生活于其中的人也丧失了自己的类本质特性,是被异化了的人。那么异化劳动最终要归向何处,人的最终归宿又在哪?马克思认为,要扬弃异化,彻底废除私有制,并代之以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新的社会关系的建立,这种社会关系通过扬弃一切异化形式而使人得到彻底的解放,是人本质的复归和全面发展[3]35。
第一,共产主义是人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实现了对人的本质的真正的复归。在共产主义条件下,劳动真正成为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人的类本质实现与人的统一。同时,劳动对象重归劳动者本人,人得以重新直观自己对象性本质力量,实现对自己的肯定和发展。共产主义扬弃了异化,人能够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作为总体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
第二,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个人生活成为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人实现了向社会人的复归。在共产主义条件下,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被扬弃,人能够在自己直接的感性对象性活动中确证自己的本质,能够体现他个性的对象使他自身成为为别人的存在,同时也是这个别人为他的存在。人在创造自己对象的同时实现了由私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实现了人与社会的统一。
第三,共产主义是人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实现了的人道主义。共产主义是人的自然关系、社会关系双重关系的和谐状态。一方面,由于扬弃了异化,自然界成为人感性对象性活动的对象,人将自然界作为自己的无机身体,自然界重新成为人本质力量的确证。另一方面,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人是“社会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自然界的属人本质对人来说才是人自身的本质,自然界同时作为社会的对象才是属于人的对象,人才能占有自然界。
参考文献:
[1]马克思.巴黎手稿(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余源培,吴晓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导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田 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