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参与对城市居民信任的影响研究综述

2013-11-26 08:33张玉洁张秀云
泰山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团体社团信任

张玉洁,张秀云

(1.中国海洋大学 法政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2.山东大学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对于信任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它始于20世纪初的西方社会科学领域,直到20世纪50年代,信任问题的研究才逐渐成为西方社会科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并且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了一股信任研究的热潮。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随着社会信任危机成为社会民众所热议的话题,信任问题才成为中国研究者所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对于信任的研究涉及到了多学科领域,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等学科对信任问题都有广泛研究,其中经济学关注信任影响下对交易行为的理性选择,组织行为学关注组织内部信任对组织生命历程的影响,社会学的关注点则是信任的文化源头和社会构成、运作的社会机制以及对社会运行的影响等方面,社会心理学则将信任视为一种纯粹个人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行为,体现出一种人格特质。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社会中出现的各种类型的社会团体在人们的生活中日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对“社团参与对城市居民信任水平影响”的研究,有必要对国内外关于社团参与、信任水平以及两者之间的影响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因此本文拟对该课题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深化对此问题的认识。

一、概述

以“社团”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社会学及统计学”子分类中分别搜索到相关论文56篇,其中在核心期刊范围内共搜索到相关论文14篇,以“社团参与”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共搜索到相关论文9篇,其中载于核心期刊3篇,并且该9篇论文均发表于2001年之后,可见,社团参与还没有成为研究者所关注的研究重点,本文仅选取载于核心期刊的3篇论文进行分析。

以“信任”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社会科学Ⅱ”分类目录下的“社会科学及统计学”子分类下进行搜索,共搜索到283条结果,其中载于核心期刊的82篇,可见对于信任的研究有着更丰富的研究成果。并且对于信任研究,载于核心期刊的学术成果均发表于2000年以后,图1表示各年份期刊数量的变化趋势,可见对于信任的研究近年来逐年呈上升的趋势。鉴于文献数量过多,本文从载于核心期刊的82篇论文中选取23篇较为有代表性的论文,结合相关论述信任问题的学术专著,来对现有信任问题研究成果进行梳理。

以“社团参与与信任”为关键词搜索到相关学术成果,从搜索到的文献结果来看,对于二者关系尚没有研究者进行深入专门的研究。

二、社团与社团参与相关研究

现有的研究成果中,罕见对于社团或者社会团体进行概念上的界定,研究者通常借用中国现行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中对于社会团体的界定,认为社会团体是指“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对于社会团体的类型,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划分。高丙中(2000)从法律秩序的角度将社会团体分为注册社团、挂靠社团和“非法”社团;邓小兵和谭建光(2002)从社会团体对政府政策所发生影响的角度,将社会团体分为具有支持功能的社会团体、具有合作功能的社会团体、具有辅助功能的社会团体、具有分化功能的社会团体以及具有抵触功能的社会团体;周澜(2006)从更加具体的层面对社团进行了分类,包括同业组织、行业管理组织、学术团体、社区组织、职业性利益团体等。

从定义上看,中国的社会团体类似于西方非政府组织,但在社会团体实际的建立与运行当中,中国的社会团体仍然带有强烈的官方色彩。对于这一方面,范明林和程金(2007)通过对H市Y社团进行经验研究表明,在强政府的关系下,国内许多由政府出面组建的社会团体大多采用主动依附性的生存策略,在强政府那里获得认可、授权和相应的垄断性地位,是一个由上而下、“先整合、后分化”的过程,这恰与西方社会团体成立与运作的过程相反。中国社团的这样一种特殊性,也使得其存在的合法性问题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高丙中(2000)从韦伯和哈贝马斯等人关于合法性的理论引申出一组分析社团兴起和运作的操作概念,将社团存在的合法性分为社会合法性、行政合法性、政治合法性以及法律合法性,他认为“社会(文化)合法性表示社团由于符合文化传统、社会习惯等组成的民间规范而具有合法性,法律合法性表示社团由于满足了法律规则而获得的合法性,这是社团合法性存在的核心问题,政治合法性表示社团由于符合国家的思想价值体系而被承认享有的合法性,行政合法性表示社团由于遵守行政部门(国家机关或具有一定行政功能的单位)及其代理人确立的规章、程序而拥有的合法性。

此外许多研究者也从中国社会团体与政府的特殊关系角度,提出了当前社会团体发展的困境和原因,特别是制度层面的原因。龚常和高义强(2003)以及周澜(2006)都指出我国社团组织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现行法规对社团组织的限制过于严格,社团发展中的政社不分,社团组织活动经费的不足,我国社团组织的专业能力不强,缺乏有效管理和动员资源的能力以及发展的潜能。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研究者认为,主要有我国社团组织缺乏个人利益、缺乏提高效率的竞争机制、缺乏显示绩效的有效方式,我国政府对社团组织实施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的双重管理体制以及其他限制社会团体成立与发展的政策,使得社团组织缺乏变革的动力和创新的机制。

从掌握的现有文献上来看,对于社团参与的专门性研究还不够充分,现有研究成果中涉及到的社团参与,仅将其作为衡量城市居民社会交往与社会资本建构的一个影响因素提出来,在胡荣和胡康(2007)对于城市居民社会交往与社会资本建构的定量研究中,将社团参与作为一个自变量进行了测量,他们将社团参与具体细化为以下8个问题:是否经常参加同乡会活动、是否经常参加校友会活动、是否经常参加老战友或知青聚会、是否经常参加学术社团活动、是否经常参加单位组织的集体活动、是否经常参加行业协会活动、是否经常参加社区居委会召开的会议、是否经常参加庙宇和教会活动。进一步研究者将社团参与归纳为三个因子,即社交团体参与因子、非正式交往因子、社区团体参与因子。

三、信任问题的相关研究

(一)西方古典社会学对信任问题的研究

对于信任问题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齐美尔,他在《货币哲学》中从信任的视角对金钱这一种制度化象征物进行了深刻分析,强调信任在社会生活中的主导地位,认为信任促进了交换,他首先提出了“制度信任”的概念。韦伯区分了两种不同的信任方式:特殊信任与普遍信任,前者以血缘性社区为基础,建立在私人关系和家族或准家族关系之上,后者则以信仰共同体为基础。

(二)当代社会学对信任问题的研究框架

20世纪50年代始,信任问题得到了西方社会科学的关注,几乎所有社会学科的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研究信任问题,形成了多种关于信任问题的研究框架。

1.信任体现一种人格特质,是一种心理状态

持这样一种观点的主要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多依奇利用“囚徒困境”的实验对人际之间的信任进行研究,发现信任是对情境的反应,是由外界刺激决定的因变量,信任双方的信任程度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改变。怀特曼通过实验证明信任是存在于个人内部的性格特质,或一种经过社会化学习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

2.信任是一种简化的社会机制

西方社会科学对于信任的研究从社会心理学入手很快转向与宏观社会关系的研究,特别是在信任危机问题出现之后。社会学家卢曼在其《信任——一个社会复杂性的简化机制》中指出,信任是“人性和世界的自明事态的‘本性’”,是应对不确定性的一种策略,是简化复杂性的社会机制,如果没有信任,人们将面临一个非常复杂的世界,必须在“没有充分知识把握的情况下行动并主动地使自己卷入其中”,卢曼区分了两种信任:人格信任与系统信任。“熟悉是人格信任的基础,但当社会秩序变得复杂多变时,熟悉和信任必须寻求一种新的相互加强的关系,以真理、权利、货币等为‘载体’的系统信任简化了纷繁复杂的由陌生人组成的、大量的一次性社会互动所需的信息收集与分析的复杂过程。”

3.信任预示对未来行为的一种期望

美国学者巴伯考察了信任在家庭、基金会、政治、商业及专门职业等领域的表现后,认为信任是“对于自然的和道德的秩序的坚持和履行的期望,对同我们一道处于社会关系和社会体制之中的那些人的有技术能力的角色行为的期望,是期望相互作用的另一方履行其信用义务和责任,即在一定情况下把他人利益摆在自己利益之上的义务”。科尔曼把信任看成是完全理性的交换的分析模型,他认为信任者都是一个理性行为者,他必须怀着得到某种东西的期望而决定对另一个人是否寄予信任,他指出“如果收益机会与损失机会的比较高于总的潜在损失与总的潜在收益的比率,则一个理性行为者将冒信任风险”。

4.信任具有风险性和不确定性

吉登斯对信任的分析紧扣“风险社会”的特征,他将信任看作“对一个人或一个系统之依赖性所持有的信心,在一系列给定的后果或事件中,这种信心表达了对诚实或他人的爱的信念,或者对抽象原则技术性知识的正确性的信念”,吉登斯认为,信任是个体在信息不完整或结果不确定的条件下,对生存环境和未来状况所持有的一种乐观态度,它包括了人对人的信任,也包括人对系统的信任。

波兰社会学家什托姆普卡认为,“信任是相信他人未来的可能行动的赌博”,认为风险与信任是紧密相关,有极大的相似之处的,他进一步指出了信任存在的四级风险:第一级风险是未来的不利事件完全独立于我们的信任行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风险;第二级风险与我们的信任行为相关,由于我们对显然不值得信任的人寄予信任,除了他人的不适当的或有害的行为,我们另外还会经历负面的心理体验;第三级风险只发生在当受托者知道并承认我们信任的信用,并因此在一些实现道德约束之下时才发生;第四级风险是伴随着托付一些有价值的事物给某人自主照看的具体事件而出现的。

5.信任暗示一种道德价值判断,是一种社会文化

弗朗西斯·福山是道德主义的极力倡导者,“当一个社群分享一套道德价值观,借此建立对彼此的诚实行为的期许之后,信任就产生了”,他认为,信任是从一个行为规范、诚实而合作的社区中产生的一种期待,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特征,依赖于人们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群体成员的素质,它使自发社会交往、团体的凝聚、政治参与等成为可能。

美国社会学家普特南在既有的关于公民文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意大利的不同地区的历史发展特点及现状,指出信任是一种“道德资源”,是个人所寄身其间的社会结构的特性,是伦理道德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维持了经济发展的独立,确保了政府的成绩,“信任是社会资本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使民主得以运转的关键因素”。

(三)西方研究中对信任的分类

西方社会科学对信任研究中,不同的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信任进行了分解,区分为不同类别的信任类型。如韦伯将信任分为特殊信任与普遍信任;巴伯将信任分为三类:对现实自然秩序和合乎社会秩序的期望、对同处于社会关系和社会体制中的那些人的角色行为的期望、对相互作用的另一方履行其作用义务和责任的期望;祖克尔从发生学角度界定了三种信任的机制:由经验交往产生的信任、源于特征的信任和源于制度的信任;萨波尔认为存在三种信任模式:威慑型信任、了解型信任和认同型信任,了解型信任与认同型信任仍是人际视角的,而威慑型信任则是从社会、制度的角度来考察信任建立的机制。

(四)中国对信任的研究

中国对信任的研究起步较晚,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可以看作是信任关系研究的基础,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写道:“乡土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社会。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中国社会是一个“关系”的社会,因此,国内研究者在研究中主要是从本土文化特别是关系的亲疏远近方面来解析中国的信任状况。

现有国内对信任研究的学术成果,主要的研究内容集中于以下几方面。

1.信任的含义与特征

对于信任的含义大部分研究均引用西方社会科学研究对信任的定义,但也有一些学者根据自已的研究领域给出了信任的含义。郑也夫认为,“信任是一种态度,相信某人的行为或周围的秩序符合自己的愿望。它可以表现为三种期待,对自然与社会的秩序性,对合作伙伴承担的义务,对某角色的技术能力。它不是认识论意义上的理解,它处在全知与无知之间,是不顾不确定性去相信。”孙青平认为,“信任是社会制度得以良性运作的必要前提,失去社会公众的信任感将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社会制度构建的努力”;谢坚钢沿用选择理性理论,“假定行动者是理性的:信任唯有在行动者认定他们对于他人的信任的收益会超过不信任的收益时才会发生”;白春阳认为,“信任可以看作是人们在社会活动和交往过程形成的一种理性化的交往态度,是基于对自己的安全考虑和行为结果的预期而形成的一种价值心理”。

对于信任的结构与特征,郑也夫认为,“信任关系具有下述性质:第一,时间差与不对称性。行动和兑现较之诺言和约定必然是置后的。……第二,不确定性。……第三,因为没有足够的客观根据,信任属于主观的倾向和愿望。”董才生认为,信任在本质上“不是一种纯粹个人的或私人的心理行为或心理现象,而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社会行为或社会现象。信任是一种以对他人能做出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或举止的期待或期望为取向的社会行为”,他认为,信任具有社会性、可理解性、合规范性、简化性、风险性的特征。

通过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国内对信任的含义继承与发展了西方信任研究的研究概念。

2.信任的类型

对于信任的类型,董才生基于韦伯的社会行为分类理论,将信任分为四种类型,即目的理性信任、价值理性信任、情感信任与传统信任,其中作者又将目的和理性信任与价值合理性信任归为理性信任,将情感信任与传统信任归为非理性信任两大类。这种分类的方法结合了传统社会学理论,无疑具有一定的开创意义。白春阳(2006)对信任的基本类型进行了详细的梳理,认为,从信任的主客体角度可将信任划分为个人对个人的信任、个人对政府的信任、政府对个人的信任、政府对其他机构的信任、国家对国家的信任(国际信任)等;从信任的内容上,可以将信任划分为对品德的信任和对能力的信任;从信任的发展阶段上,可将信任划分为计算性、知识性、认同性信任等;从信任建立的依据来划分,可以分为制度信任(系统信任)和非制度信任等;从信任建立的真实性来划分,可以把信任划分为现实社会中的信任和虚拟社会中的信任。梁莹(2011)基于人类历史的宏观视野表明,历史坐标中的信任包括习俗型信任、契约型信任和合作型信任三种类型。

3.信任的建立机制与影响因素

对于信任的建立和发生机制,朱虹提出,对于此问题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信任关系是建立在习俗基础上的,通过信任文化对群体成员的熏陶与濡化而获得。另一种观点认为,给予信任还是不给予信任、守信还是背信是一个理性选择的问题”,作者认为这两种观点不是不可调和的,“信任关系是可以通过理性选择而建立起来的,并且在适当的社会条件和环境下可以转化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倾向”。彭泗清(1999)更具体地阐述了信任的建立机制——关系运作与法制手段,通过调查作者发现,人们将关系运作当作建立和发展人际信任的主要方法,在长期合作关系中,情感性的关系运作方法较受重视,而在一次性交往中,工具性的关系运作方法较受重视,同时在经济合作关系中,人们除了采用关系运作方法之外,还会采用法制手段来增强信任,关系运作与法制手段可以共存。谢坚钢认为,信任主要通过两种基本机制来获得,“一是根据过往的互动经验来判断受信人的可信度,我们把由此种机制生成的信任称为‘经验为基的信任’;二是根据对受信人滥用信任的动机的控制能力来判断受信人的可信度,我们把经由此种机制生成的信任称为‘控制为基的信任’”。

对于信任水平的影响因素,胡荣和李静雅(2006)认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个人收入、社团参与能够影响人们的信任水平,谢坚钢(2009)认为,信任具有社会嵌入型,从信任的社会基础出发分析了影响信任水平的因素,即信任依赖于双方多次交往关系的特性;信任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社会文化作为一种非正式的社会规范对信任产生影响,是社会共享的道德规范的产物;制度对于信任也有重要的影响,一个有效率的政府、法律系统至关重要。

4.社会资本研究中的信任研究

社会资本理论在西方最早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普特南发表的《使民主运转起来》一书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使得社会资本研究逐渐成为一种热门的分析途径应用于各个学科之中。普特南认为,社会资本是“社会组织的特征,诸如信任、规范以及网络,他们能够通过促进合作行为来提高社会的效率”。由此,信任成为了社会资本中的一个重要的构成要素,在相关的研究当中信任被当成社会资本的核心的、基础性的要素。在当前国内对于社会资本的研究中也基本上持此观点,如姜振华认为“信任是社会资本中的核心话语,也是社会资本的最重要的要素,因为信任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既能使个体借助于关系网络获取资源,为自己的行动提供便利,也能在集体层面最有效地推动社会行动的实现”,社会资本的视角也为信任问题的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和视野。

四、社团参与对信任水平的影响相关研究

从现有掌握的文献资料来看,这一方面尚没有引起研究者深入而充分的研究,仅在胡荣和李静雅针对城市居民信任的构成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对厦门进行了抽样调查分析,通过构建模型认为,“普遍信任除受性别、年龄、收入等因素的影响外,社团的参与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社团参与对一般信任和特殊信任的影响并不具有显著性”。这样一种研究结果是否具有社会的普遍代表性,尚需要进行跟踪深入的研究。

五、当前研究的不足和建议

通过以上对于社会团体、信任、社团参与对信任影响的相关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出,当前对于社团的研究还不是很充分,对于信任的研究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还是比较丰富的,对于社团参与对信任水平的影响的研究还需要更多的投入。

上述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在研究内容方面,对于信任的研究更多的仅是在理论层面上,多集中于探究其内涵、特征以及类型与机制的问题,缺乏一定的系统性以及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信任研究更多的还是借鉴西方研究的思路和研究范式,缺乏对信任问题的本土化的研究,缺少将信任问题与特定的社会背景相结合建立起一个更加可信的信任发生机制的理论模型。此外,对于影响信任的因素的研究,当前研究者更注重的是面面俱到,尝试在研究中探索全部能够影响信任水平的因素,但是往往缺乏一定的深度。而对于社团参与的研究还没有得到研究者的关注,从量上已经相对缺乏,从质上研究内容也十分有限,仅仅局限于从国家与社会的角度进行尚不全面的分析,也难以为我国社团的全面发展提供借鉴的因素。对于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就更鲜有,因此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十分的必要。

其次,从研究方法上来看,现有的关于信任的研究成果在方法上更多的是文献和理论研究,并且大多数研究局限于某一具体学科方法的应用,缺乏一种宏观整体的视角,对于信任的基于本土化的实证研究成果相对比较少,而对于社团以及社团参与对信任的影响这方面的研究,也更多使用的是一种理论分析的方法,因此,总的来说,在研究方法上现有的研究还比较单一。

鉴于以上分析,在今后相关领域的研究当中,首先应当注重从单一因素出发,深入挖掘此因素对于信任水平的影响程度,例如从城市居民的社团参与出发,研究此因素对于信任水平的影响,避免面面俱到却不够深入的问题。其次,要注重将信任研究和社团研究与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在研究方法上多多展开实证性的调查研究,以收集的第一手资料来说明社会现实中的问题,在研究城市居民社团参与对信任水平的影响中应当注重深入到社区当中,通过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等研究方法,了解社区中真实的情况,这样才能够对症下药,更加有本土化的意义。

最后,社会团体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参与社团活动必将是居民社会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前中国社会团体尚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背景之下,社会团体的研究应当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以此来推动中国社会团体的发展,促进市民参与到社团活动当中去。

[1]胡荣,胡康.城市居民的社会交往与社会资本建构[J].社会学研究,2007,(4).

[2]胡荣,李静雅.城市居民信任的构成及影响因素[J].社会,2006,(6).

[3]邢晓明.城市社区居民信任关系探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1).

[4]周澜.“第三部门”在中国发展的困境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5]龚常,高义强.当代中国社团发展的问题与路径探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

[6]范明林,程金.核心组织的架空:强政府下社团运作分析——对H市 Y社团的个案研究[J].社会,2007,(5).

[7]高丙中.社会团体的合法性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0,(2).

[8]高丙中.社团合作与中国公民社会的有机团结[J].中国社会科学,2006,(3).

[9]邓小兵,谭建光.中国转型时期的社会团体及其管理[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2,(2).

[10]朱虹.信任:心理、社会与文化的三重视角[J].社会科学,2009,(11).

[11]董才生.西方经济社会学关于信任的研究述略[J].社会科学辑刊,2006,(3).

[12]白春阳.社会信任的基本形式解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6,(1).

[13]牟永福.信任的存在场域及其困境——关于当前社会信任危机逻辑根源的社会学诊断[J].学术论坛,2005,(3).

[14]董才生.当代西方社会学信任研究的新趋势[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

[15]鲁小彬.当代中国熟人间的人际交往——对人际信任和交往法则变迁的探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

[16]孙青平.当前社会信任危机问题与信任重构[J].河南社会科学,2010,(4).

[17]梁莹.历史坐标中的信任理论之再考察——基于关于“信任”的延续性调查[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3).

[18]谢坚钢.嵌入的信任:社会信任的发生机制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19]牟永福,胡鸣铎.诠释“信任”:基于西方多学科理论的分析视角[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2,(1).

[20]董才生.信任本质与类型的社会学阐释[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21]彭大松.信任危机与中国人的异常行为[J].社会经纬理论月刊,2012,(4).

[22]潘敏.信任问题——以社会资本理论为视角的探讨[J].浙江社会科学,2007,(2).

[23]井世洁.转型期中国社会信任问题研究的路径选择——基于中西比较的视角[J].社会科学,2011,(7).

[24]李伟民,梁玉成.特殊信任与普遍信任:中国人信任的结构与特征[J].社会学研究,2002,(3).

[25]彭泗清.信任的建立机制:关系运作与法制手段[J].社会学研究,1999,(2).

[26]杨中芳,彭泗清.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J].社会学研究,1999,(2).

[27]栾绍兴,郭雅芬.社会资本理论探析[J].行政论坛,2009,(3).

[28]姜振华.论社会资本的核心构成要素[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29]史振华,卢燕平.社会资本的社会学理论渊源[J].改革与战略,2011,(4).

[30]隋广军,盖翊中.城市社区社会资本及其测量[J].学术研究,2002,(7).

[31][德]尼古拉斯·卢曼.信任——一个社会复杂性的简化机制[M].瞿铁鹏,李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2][美]伯纳德·巴伯.信任:信任的逻辑和局限[M].牟斌,李红,范瑞平,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

[33][美]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M].邓方,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34][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0.

[35][波]彼得·什托姆普卡.信任:一种社会学理论[M].程胜利,译.上海:中华书局,2005.

[36][美]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M].彭志华,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37][英]罗伯特·普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M].王列,赖海榕,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38]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39]郑也夫.信任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团体社团信任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缤纷社团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K-BOT拼插社团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信任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
和谐班子——团体活力的绝对优势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