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容
风险管理是指医院有组织、有系统地减少护理风险的危害和经济损失,通过对护理风险的分析,寻求对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尽可能地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1]。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多,病情反复多变,患者往往因呼吸困难、活动无耐力而导致自理能力下降,易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2012年2月~2013年1月,我科运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对住院患者进行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对高危风险因素进行多方位的控制和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2月~2012年1月我科收治的600例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护理风险管理前),男320例,女280例。年龄 65~88岁。疾病类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50例,重症肺炎110例,肺癌25例,肺脓肿10例,其他5例。选择2012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750例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护理风险管理组),男400例,女350例。年龄65~89岁。疾病类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60例,重症肺炎140例,肺癌30例,肺脓肿14例,其他6例,实施规范的风险管理策略。两组患者在病程、年龄、性别、病情、文化程度、认知水平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口头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常规工作的基础上,进行规范的风险管理策略,具体方法如下:
1.2.1 管理环节风险控制
1.2.1.1 认识危害,树立风险管理意识 跌倒坠床是目前老年患者存在的重要健康问题,跌倒产生的不良后果会增加患者的痛苦,降低其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其医疗护理费用,严重时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引发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不满,甚至引起医疗纠纷。2009年,国家卫生部已将“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作为“十大安全管理目标”,因此,护理工作者应认识跌倒坠床的危害,牢固树立并不断提高护理风险管理意识是规范实施风险管理的前提条件。
1.2.1.2 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组织科室人员讨论和制定防止患者跌倒坠床的风险管理制度及流程,即筛选患者→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级→策略实施→效果评价,以形成规范,提高管理效率。
1.2.1.3 实行分层风险管理模式 采取护士长→专业组长→责任护士三级分层管理模式,以保障患者的安全。由责任护士全面收集患者资料,根据其年龄、病情、活动能力、认知水平、自理程度、有无陪护及跌倒史、用药情况等,正确评估患者的风险级别,并对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专业组长对责任护士的工作进行检查指导,督促措施的落实,参加高危患者的护理,护士长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与风险管理。
1.2.2 护理人员环节的风险控制
1.2.2.1 护理人员的风险教育与培训 有研究表明[2],护士对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知识掌握不足,且护士对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知识掌握情况的差异与学历、职称和工龄均无关,仅仅与护士是否接受过跌倒相关知识培训有关。为了规避护理风险,提高护士对患者防跌倒的安全意识及在患者发生跌倒后能给予及时正确的处置,科室组织护士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跌倒坠床管理流程,制订并演练跌倒坠床的护理应急预案,以不断强化护士护理工作安全意识,预防跌倒坠床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将跌倒坠床的伤害程度降至最低。
1.2.2.2 落实跌倒坠床管理制度及流程 由责任护士或值班护士对每一位新入、转入患者进行筛选及风险识别,对发生呼吸困难、意识障碍及年龄大于65岁、疼痛、行动不便及危重患者必须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内容包括[3]:最近1年曾有跌倒坠床史(1分),认知障碍(1分),视力障碍(1分),活动障碍、步态不稳、偏瘫;年龄≥65岁(1分),体能虚弱、活动无耐力需他人扶助如厕(3分),头晕、眩晕、体位性低血压(2分),服用影响意识或活动的药物(1分),如镇静安眠剂、降压利尿剂、镇挛抗颠剂、麻醉止痛剂等(不重复计分);住院中无家人或其他人陪伴(1分)。每个因素按不同等级评分,最高分为14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发生跌倒的危险性越高,评估得分范围≥4分为高危险群。对高危险人群由专业组长进行风险分析,填写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与干预措施表,表上除制定了常规护理措施如安全指导,病房环境安全,护理设备、设施安全,呼叫器的使用外,还制定了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如指导患者渐进活动,使用辅助工具,指导床上使用便器,使用约束带、保护具及用药安全管理、留陪伴等,同时上报护士长,并督促各班护士加强责任心,严格执行相关措施同时重点交班,给予持续性评价。
1.2.3 患者环节的风险控制
1.2.3.1 鼓励患者/家属参与风险管理 住院患者发生跌倒和坠床的原因包括生理、心理、疾病、药物、环境、体位等多种因素。有研究表明[4],发生跌倒坠床的患者中36%是在如厕前后跌倒,16%为病室走廊和房间内跌倒,20%的患者在入睡过程中或由于疾病发作时从床上坠落。由此可见,预防患者跌倒坠床不仅需要护士采取防范措施,还需要指导患者、家属或陪护人员认识跌倒坠床的原因、危害,鼓励其共同参与风险管理。
1.2.3.2 不同风险级别患者的教育与管理 对评估为中低危险的患者给予口头教育并采取防跌倒坠床常规护理措施,对评估为高度危险患者,床旁挂高危标识,向患者、家属或陪护人员讲解标志条的意义,并根据风险评估与分析结果给予相应的教育、指导与管理,主要包括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掌握适应疾病与活动能力的体位、活动方式、辅助方式与程度,穿着尤其是穿鞋的要求,对安全环境的识别,安全用药指导等,并由护士、患者或家属在风险评估与干预措施表上共同签字,落实表上制定的常规措施加针对性护理措施,再由护士长审核后签字,每周进行动态评估与措施调整,在患者出院、转科或死亡后给予效果评价。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发生跌倒、坠床情况,并在出院后通过问卷调查形式了解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表1 两组患者跌倒坠床发生情况及满意度比较 例(%)
防范住院患者跌倒坠床是医院质量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评价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5,6]。跌倒是我国伤害死亡的第4位原因,而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则为首位。研究结果表明,实施风险管理后,我科住院患者跌倒由实施前的2.50%降到0.40%、坠床率由 0.83% 降为 0,与许春娟等[7]的报道相符。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多,病程长,合并症多,加之患者往往因缺氧、呼吸困难导致活动耐力下降甚至出现意识、感觉、运动障碍等,使跌倒坠床的危险性增大。我科运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通过从管理环节、护理人员环节、患者环节等多方面加强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不仅提高了各级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预防处置风险的能力,强化落实了风险管理流程,有效减少了患者跌倒坠床意外事件的发生,而且进一步加强了护患之间的沟通、信任与协作,提高了患者、家属及陪护人员对医疗护理措施的依从性,从而保障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护理工作中风险无处不在,跌倒坠床只是住院患者发生护理风险的一个方面,护理风险管理是护理质量改进工作的一部分[8],护理管理者要善于发挥每位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运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不断完善优化各项工作制度及流程,不断提高护士专科知识水平及操作技能,才能预防及减少各种护理风险的发生。
[1] Ko C,Chaudhry S.The need for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cancer care[J].J Surf Res,2002,105(1):53 -57.
[2] 郭 红,田 军,万巧琴.住院脑血管病老年患者陪护人员对跌倒预防知信行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3):270 -272.
[3] 潘丽萍.跌倒危险因子评分表对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作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12A):74 -75.
[4] 程 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的探讨[J].上海护理,2007,7(3):21 -23.
[5] 姚丽文,侯黎莉.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与评估表的建立[J].上海护理,2005,5(3):1 -3.
[6] 陈月娟,王 荣,余小萍.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与护理进展[J].上海护理,2005,5(5):56 -58.
[7] 许春娟,姚 琳,石玉慧,等.风险管理在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预防中的作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5):66 -69.
[8] 屈 红,王青丽,董军华.护理风险管理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2):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