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秋红,刘 娟,2,马万盛,彭 诗
(1.西南大学荣昌校区 动物医学系,重庆 荣昌402460;2.重庆市药效评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 荣昌402460)
凉山皮寒药,也叫冕宁皮寒药、鸡大腿,此药性寒,味辛苦,全草皆可以入药,四季都可采集,有歌云:“米口袋,寒辛苦,清热解毒黄疸除,外感发烧和痢疾,鼻血疔疮与痈肿[1]”;凉山州一个药农在采药过程发现后,当地人用来治疗感冒和久治不愈的咳嗽[2],在2003年前后“非典”时期也被当地用做预防之药。但凉山皮寒药现为民间用药未被记录到《中药药典》内,其药效研究还未完善。
由于本药属于豆科的米口袋属植物,而米口袋属植物有很好的抑菌和抗炎效果[3-5],又根据其多用于预防及治疗感冒,特设了牛津杯法抑菌试验、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抗炎试验、免疫相关试验(T细胞百分含量及免疫器官增重指数)、负重游泳试验作为“皮寒药”的药效初探,为深入研究开发利用这一药物资源奠定基础。
1.1 试验材料
1.1.1 实验动物 昆明系小鼠,体重20±2g,雄鼠,由泸州医学院提供。
1.1.2 试验用菌种 巴氏杆菌、白色念珠菌、鸭疫里默氏菌、大肠杆菌K88、金黄色葡萄球菌、A型魏氏梭菌(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1.1.3 主要药品 凉山皮寒药水针剂,参照文献[6]制成,药液浓度为生药1g/mL(西南大学荣昌校区中药研究与开发室研发制备);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西安康华制药厂,批号:20110108);α-醋酸萘酯(上海信然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批号:20110906);副品红(重庆川东化工有限公司,批号:20101011);甲基绿(重庆东方试剂厂,批号:20100513)。其他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1.2 凉山皮寒药抑菌试验 制备适量肉汤培养基[7]及琼脂培养基,灭菌备用;制备菌液,置于37℃恒温培养24h,扩菌备用。
将凉山皮寒药水针剂采用二倍稀释法稀释为:1/20、1/21、1/22……1/28,每个梯度做3个重复。用牛津杯法[7]分别作巴氏杆菌、白色念珠菌、鸭里默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魏氏梭菌6种细菌的抑菌试验,测量抑菌圈,计算平均值[8-10]确定抑菌效果。
1.3 小鼠耳廓肿胀试验 参考文献[6,11-12],将50只健康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空白对照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组),每组10只。在每只小鼠右耳两面涂二甲苯0.1mL/只致肿,左耳不涂为正常耳。30min后高、中、低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0.75g/mL、0.5g/mL、0.25g/mL凉山皮寒药水针剂0.5mL/只,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阳性药物组腹腔注射等体积含0.1mg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的生理盐水,30min后将小鼠处死,用直径9mm打孔器在相同位置取左右耳片,立即用电子天平称重,计算左耳片和右耳片重量的差值(肿胀度)及抑制率[13]。
肿胀度=右耳片重-左耳片重
抑制率(%)=(空白对照组平均肿胀度-给药组平均肿胀度)/空白对照组平均肿胀度×100%
1.4 小鼠免疫相关试验
1.4.1 T淋巴细胞百分含量的测定 将小鼠随机分成4个组,分别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每日分别按体重灌喂0.75 g/mL、0.5g/mL、0.25g/mL的凉山皮寒药水针剂药液及生理盐水,给药量均为0.1mL/10g体重,连续给药7d。各组末次给药1h后采血,做全血涂片,按酯酶染色法[14-15]进行染色,置油镜下观察。
1.4.2 免疫器官指数测定 小鼠分组与处理同1.4.1,各组末次给药1h后脱颈处死,取脾脏,用滤纸吸干血后称重。按公式计算免疫器官指数:免疫器官指数=脾脏重量mg/体重g[16]。
1.5 抗疲劳试验 小鼠分组与处理同1.4.1,各组末次给药1h后,在小鼠尾部按体重的5%负重游泳(水温25℃~30℃,水深0.3m),记录游泳时间。判断标准:以小鼠沉入水底时间超过10s时为力竭[17]。
1.6 统计方法 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差异,数据以±SD表示。
2.1 抑菌试验结果 从表1中可以看出,凉山皮寒药水针剂对巴氏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A型魏氏梭菌、鸭疫里默氏菌有一定抑制作用。
表1 凉山皮寒药各浓度抑菌直径 (mm)
2.2 凉山皮寒药对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由表2可见,各给药组均降低小鼠耳廓肿胀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高、中剂量组均差异极显著(P<0.01),低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高、中剂量组抗炎作用优于阳性药物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凉山皮寒药水针剂对小鼠耳肿胀抑制率的结果为: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阳性药物对照组>低剂量组。
2.3 T淋巴细胞百分含量及免疫器官指数测定结果 由表3结果可知,各浓度的凉山皮寒药对T淋巴细胞百分比、小鼠的脾脏指数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但与空白对照组比,差异不显著(P>0.05)。
表2 凉山皮寒药对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表3 不同浓度凉山皮寒药对小鼠T淋巴细胞酯酶染色率及小鼠的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2.4 抗疲劳试验结果 由表4结果可知,各浓度的凉山皮寒药均能增加小鼠游泳的时间,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高浓度组差异极显著(P<0.01)、中浓度组差异显著(P<0.05)。
表4 不同浓度凉山皮寒药对小鼠负重游泳时间测定
凉山皮寒药首载于1972年四川西昌地区卫生局出版的《西昌中草药》一书中,现今,只有在民间临床中应用此药,有学者对其进行了形态学、质量标准、解热镇痛及安全性的初步研究[18-20],但药效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完善,因此根据其临床用药情况对其进行可能的药效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抑菌试验检验药物是否对某种细菌具有抑制作用、最适抑菌浓度范围,对革兰阳性菌的抑制作用强还是对革兰阴性菌的抑制效果强,从而对其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方向。本试验结果显示,凉山皮寒药对革兰阳性菌与阴性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炎症是机体对损伤所产生的防御反应,发生发展过程一般被认为分为3期,早期以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亢进为主,中期为血小板吸附及白细胞游走,晚期为肉芽组织增生[21]。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属于炎症反应的早期[22]。目前药物抗炎的机理主要分为两类:通过抑制磷脂酶而使花生四烯酸生成减少而起抗炎作用,以及通过抑制环加氧酶最终使前列腺素等炎性介质生成减少[23]。本试验表明,凉山皮寒药二甲苯所致的炎症有一定抑制作用。
机体免疫系统中淋巴细胞增殖是机体对非己抗原刺激产生免疫应答过程中的重要事件,淋巴细胞增殖效果决定效应淋巴细胞的数量,反映机体的免疫状态[24]。T淋巴细胞主要参与机体细胞免疫反应,其含量的检测对多种疾病的诊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脾脏是体内最大的淋巴器官,免疫细胞中以B淋巴细胞为主(约占50%~60%),而B淋巴细胞是参与体液免疫的主要细胞。免疫器官的重量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免疫器官内淋巴细胞的数量,从而间接了解体内淋巴细胞总体水平,脾脏指数增加,说明到达脾脏的药物可促进脾脏白细胞活化增殖[25]。本试验结果表明,凉山皮寒药对T淋巴细胞有增值的趋势,对细胞免疫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疲劳是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维持其机能的特定水平,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的一种生理或病理现象[26-27];游泳时间长短可以反应动物运动疲劳的程度[28],游泳时间的延长,表明机体抗疲劳作用的增强,从而降低发病率,也能间接反映了机体组织、脏器的健康状况。本试验结果表明,凉山皮寒药对机体的抗疲劳有显著的增强作用。
凉山皮寒药对部分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小鼠耳廓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小鼠增强免疫力与抗疲劳有一定效果。
[1] 四川西昌地区卫生局.《西昌中草药上册》[M].西昌:西昌地区人民印刷厂,1972:627.
[2] 何德昭.凉山州民间草药“皮寒药”加陈皮治疗感冒72例[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3):11-12.
[3] 王军宪,朱蓉.米口袋的化学成分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1989,9(2):127-130.
[4] 李可,李晓明,王斌贵,等.狭叶米口袋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4):1711-1713.
[5] 黄海兰,徐波.米口袋清除自由基活性及其成分研究[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9(4):30-35.
[6] 宁康健,尹莉,吕锦芳,等.三黄制剂对小鼠耳廓抗炎作用的研究[J].中兽医医药杂志,2008,27(1):39-41.
[7] 侯永清,张挺.不同提取工艺对中草药抑菌效果的影响[J].饲料工业,2003,24(2):9-10.
[8] 薛密,王倩,王海涛,等.10味中草药抑菌作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5970-5972.
[9] 杨睿,王倩,王海涛,等.苦丁茶等10味中草药抑菌作用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6):34-36,41.
[10]刘建,王海雁,赵淑江.牛津杯法测定五倍子对大黄鱼病原弧菌的体外抑菌活力[J].2009,33(11):44-47.
[11]李正国,宋华荣,罗燕,等.中药复方制剂的小鼠抗炎试验[J].中兽医医药杂志,2009,28(2):44-47.
[12]徐叔云,卞如濂,陈修,等.药理实验方法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11-913.
[13]王宪龄,李连珍,荆云,等.牡丹皮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J].河南中医,2005,25(12):26-28.
[14]宋阳,席研,葛鹏.玉屏风散对小鼠T淋巴细胞酯酶染色率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3):2062-2063.
[15]王淑芳,王改利.中药免疫增强剂在肉兔饲料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养兔,2008(5):4-6.
[16]赵迎虎,张明军,刘进辉,等.中药制剂对小鼠耐力及免疫器官影响[J].中国兽医杂志,2010,46(1):14-16.
[17]张林,韦坚义,韩德刚.地黄抗疲汤对小鼠抗疲劳作用的实验研究[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9,30(3):162-163.
[18]赵芙蓉,蒋桂华,杨莎.皮寒药的形态组织学研究[J].华西药学杂志,2012,27(5):506-508.
[19]赵芙蓉,蒋桂华,陈孝雨.皮寒药质量标准初步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4(3):53-56.
[20]赵芙蓉,蒋桂华,陈孝雨.皮寒药解热镇痛作用及初步安全性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10):2518-2519.
[21]洪美玲.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50.
[22]李丽.岩黄连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9,18(23):20-21.
[23]刘志坚,方仲家,徐建伟.白英水提取物对耳廓肿胀小鼠的影响[J].2011,46(6):455.
[24]吴江涛,刘珂.紫锥菊提取物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的影响[J].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工程版),2001,14(2):133.
[25]刘红.竹节人参提取物抗疲劳的实验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1,18(3):4-6.
[26]Jung K A,Han D,Kwon E K,etal.Anti fatigue effect of Rubus core an us Miquel extract in mice[J].J Med food,2007,10(4):689-693.
[27]Koh J H,Kim K M,Kim J M,etal.Anti fatigue and anti stress effect of hot-water fraction from mycelia of Cordyceps sinensis[J].Bio 1pharm Bull,2003,26(5):6912-6914.
[28]陈艳珍,薛军.中药组方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饲料添加剂,2007,8: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