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璐莎,郑 兰,孙艳争,吕艳丽,钟友刚,董 军,杨万莲,夏兆飞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 海淀100193)
犬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又称库兴氏综合征(Cushing′s syndrome),由于肾上腺皮质长期分泌过量糖皮质激素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包括多饮多尿、多食、腹围增大、对称性脱毛、类固醇性肝病、高脂血症、高血糖等。80%~85%的病例属于垂体依赖型(PDH),15%~20%为肾上腺肿瘤(AT)[1-3]。本文通过对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自2011年2月至2012年7月确诊的16例犬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病例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兽医对本病的认识。
16例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均发于老龄犬,平均年龄10.3岁±2.1岁。以小型犬品种为主,包括北京犬4例,杂种犬3例,博美犬和吉娃娃犬各2例,迷你腊肠犬、迷你杜宾犬、西西里灵缇犬、比熊犬、银狐犬各1例。雄性8例,雌性7例,雄性去势1例。
患犬病程从数月至数年不等,许多动物主人将早期的临床表现视为正常的衰老而未多加关注。在既往病史调查中,1例有心脏病史,1例有糖尿病史1年,但胰岛素治疗始终无法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16例均无长期糖皮质激素用药史。
常见临床症状依次为多饮多尿(100%),肥胖(81%),对称性脱毛(63%),多食(56%),嗜睡(31%),腹部皮肤变薄(25%),肌无力(19%),跛行(13%),皮肤色素沉着(13%)。
临床检查时常发现下列异常:腹围增大(81%),肝肿大(100%),躯干部肥胖(81%),对称性脱毛(63%),喘(13%),皮肤色素沉着(13%)。
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11例(69%)表现典型的“应激性白细胞象”,即嗜中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减少和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表1)。最常见的生化结果异常包括肝酶活性升高和高脂血症。所有病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15例(94%)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升高。13例(81%)发生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或高胆固醇血症。1例糖尿病犬血糖浓度为23.8mmol/L,8例(50%)患犬为轻度高血糖(见表1)。
所有病例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内容包括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肾上腺。消化系统超声探查结果显示:16例(100%)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肝脏增大,回声广泛性增强,边缘钝圆;10例(63%)胆汁淤积;胆囊黏液囊肿,胰脏回声广泛增强,肝脏脂质沉积各2例(13%)。泌尿系统超声探查结果显示:膀胱内结晶尿3例(19%);肾皮质钙质沉积、肾血管壁钙化各2例(13%)。肾上腺超声探查结果显示:8例(50%)双侧肾上腺对称性增大,皮髓质分界清晰,轮廓平滑;5例(31%)肾上腺单侧肿物,另外,2例(13%)双侧肾上腺未见明显异常,1例(6%)双侧肾上腺不对称性增大,轮廓不规则,皮髓质分界不清。16例中有5例进行腹腔X线检查,结果显示肝脏增大。
15例进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刺激试验,阳性结果12例(阳性率80%),阴性结果3例,之后又对阴性犬进行了低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LDDST),结果呈阳性。另外1例直接采用低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结果呈阳性。
表1 16只犬血常规与生化检查异常指标
6.1 年龄、性别及品种相关性 根据国外文献报道,垂体依赖型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PDH)多发于6岁或6岁以上的小型犬,平均年龄10~11岁;肾上腺肿瘤(AT)多发于老龄犬,平均年龄11~12岁;50%AT发生于20kg以上犬[1-4]。16例患犬平均年龄(10.3±2.1)岁,11例PDH 均为小型犬,与国外报道相符。然而,5例AT患犬体重均小于20 kg,包括北京犬3例、银狐犬和杂种犬各1例。这种偏差可能是由于北京地区以饲养小型犬为主。5例AT患犬中,4例为雌性,1例为雄性(去势),证实肾上腺肿瘤常发于雌性犬[2,4]。
6.2 病史、临床症状和临床检验的诊断意义 16例患犬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多饮多尿、多食、嗜睡、腹围增大、对称性脱毛、躯干部肥胖、喘、肌无力、跛行,这些症状与国外报道相符[1-3],且具有非常重要的诊断意义。此外,许多动物主人往往会把早期的临床症状视为正常的衰老表现而未加关注。这就需要临床兽医有足够的洞察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6.3 常规实验室检验的诊断意义 16例患犬血常规和生化结果也与国外报道相符[1-3,5]。典型的“应激性白细胞象”与糖皮质激素过量分泌有关。常见生化结果异常包括肝酶升高和高脂血症。大约10%的患犬继发糖尿病[1]。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胸腔和腹腔X线检查和腹部超声检查。
6.4 内分泌试验的诊断意义 在兽医临床上常用的3种犬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筛查试验包括:ACTH刺激试验、低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LDDST)和尿液可的松肌酐比(UCCR)。然而,没有一种试验对于诊断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是完全可靠的。ACTH刺激试验的优点是特异性高,简单快捷(2~3h),并能监测米托坦和曲洛斯坦的治疗效果;不足之处是敏感性较低,而且无法鉴别PDH和AT[1-2,5]。LDDST的优点是敏感性高、成本低廉,并能鉴别部分PDH;其缺点是特异性相对较低,而且比较耗时(8~9h)。UCCR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非常低,仅用于初筛[1-3,5],我院 ACTH 刺激试验比LDDST先开展,而且方便省时,所以大部分兽医首选ACTH刺激试验。然而,由于其敏感性较低,假阴性率相对高,导致3例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患犬ACTH刺激试验结果正常。值得注意的是ACTH刺激试验无法鉴别PDH和AT,而LDDST只能鉴别部分PDH病例。所以,鉴别诊断PDH和AT需要采用其他内分泌试验,如高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HDDST)和测定内源性血浆ACTH浓度。
[1] Herrtage M E.Canine hyperadrenocorticism,in Mooney CT,Peterson M E (eds):Manual of Endocrinology(3rd)[M].Quedgeley,Gloucester:British Small Animal Veterinary Association,2004:50-171.
[2] Feldman E C,Nelson R W.Canine hyperadrenocorticism(Cushing′s syndrome),in Canine and Feline Endocrinology and Reproduction (3rd)[M].Philadelphia P A Saunders,2004:252-357.
[3] Kintzer P P,Peterson M E.Diseases of the adrenal gland,in Birchard SJ,Sherding R G (eds):Manual of Small Animal Practice(3rd)[M].Philadelphia P A Saunders Elsevier,2006:357-375.
[4] Reusch C E,Feldman E C.Canine hyperadrenocorticism due to adrenocortical neoplasia.Pretreatment evaluation of 41dogs[J].J Vet Intern Med,1991,5:3-10.
[5] Peterson M E:Hyperadrenocorticism [J].Vet Clin North Am,1984,14:731-749.
[6] Grooters A M,Biller D S,Theisen S K,etal.Ultrason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drenal glands in dogs with pituitary-dependent hyperadrenocorticism:comparison with normal dogs[J].J Vet Intern Med,1996,10:110-115.
[7] Hoffmann K L.Ultrasonographical examination in canine hyperadrenocorticism [J].Aust Vet J,2003,81: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