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3-11-22 02:27高中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19期
关键词:偏瘫肢体脑梗死

高中华

脑梗死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 主要是由于脑内动脉血管腔被血栓堵塞使管腔狭窄、封闭导致脑部供血区的组织坏死[1]。患者常出现自卑、抑郁、焦躁等不良情绪,给家人造成严重的负担。临床上对脑梗死偏瘫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上针对性护理措施大大提高患者的自信, 明显提高患者语言、自理能力。特选取近两年在河南省桐柏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偏瘫患者7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对其研究后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特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偏瘫患者76例, 两组患者经确诊患有脑梗死并伴有偏瘫。将他们平均分成两组, 平均每组38例, 对照组男患者26例, 女患者12例, 年龄31~68岁, 平均年龄(36.8±3.47)岁, 大脑中动脉及其深穿支梗死患者19例, 大脑前动脉梗死2例, 大脑后动脉梗死10例, 椎-基底动脉梗死7例;实验组男患者23例, 女患者15例, 年龄32~70岁,平均年龄(38.9±3.56)岁, 大脑中动脉及其深穿支梗死患者20例, 大脑前动脉梗死1例, 大脑后动脉梗死8例, 椎-基底动脉梗死9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 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上针对性护理, 具体方法如下:①对患者心理上的护理:脑梗死偏瘫患者由于长时间偏瘫, 生活不能自理, 说话不清, 常会产生自卑, 抑郁, 焦躁的心理, 因此医护人员应对他们加倍呵护, 每天进行1~2 h的心理谈话, 对他们进行心理开导, 多讲一些真实康复的事例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使他们感受到温暖, 重拾对未来生活的信心。②对患者肢体上的护理: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 多鼓励指导患者做肢体康复训练, 从简单的关节屈伸开始, 3~5次/d, 多为患者的患侧进行有节奏的按摩并用温水浸泡, 1~2次/d, 防止肢体痉挛。③对患者语言上的护理:医护人员与患者交流时应注意语速慢, 内容简单, 让患者通过电视, 收音机等途径促进患者自主发音。

1.3 疗效评定标准[2]显效:患者的语言、肢体灵活性得到明显的改善;有效:患者的语言, 肢体灵活性得到一定的改善, 但仍存在障碍;无效:患者的语言、肢体灵活性没有发生变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 用 χ2检验计数资料,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3.1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685,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情况[n(%)]

3 讨论

脑梗死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 主要是由于脑内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或血栓, 导致管腔闭塞引起脑内组织坏死, 患者常表现为偏瘫、肢体麻木, 说话不清等症状。此病治疗时间长, 治疗费用巨大, 给家人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负担[3]。临床上通过采用常规治疗加上针对性护理措施对治疗脑梗死偏瘫患者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通过心理开导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康复训练, 防止肢体痉挛;加强患者语言的发音练习。对患者的心理, 肢体运动, 语言进行针对性护理, 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增强患者的自信。研究显示, 通过采用常规治疗加上针对性护理措施对治疗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 总有效率高, 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综上所诉, 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上针对性护理措施明显提高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语言和运动能力, 疗效显著, 值得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1]张慧.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 15(8):88-89.

[2]王法欣, 宋爱君, 邱松.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6(1):27-28.

[3]周晓娟, 侯亚红, 赵岳.连续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7(19):6-8.

猜你喜欢
偏瘫肢体脑梗死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强化肩胛带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