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诚勿扰》的收视心理分析

2013-11-22 00:35刘文武
电影评介 2013年3期
关键词:非诚勿扰娱乐价值观

江苏电视台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开播两年非但没有进入疲劳期,反而越办越火,成为国内观众老少咸宜、收视率高居榜首的节目,实现了内地电视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1]节目升格成跨文化交流的平台。《非诚勿扰》成功的原因是很多的。从受众接受心理来分析,《非诚勿扰》受欢迎的原因,是其以“娱乐+相亲+温情”的独特形式,在对人间真情实感诉求的氛围中,满足了人们的娱乐、相亲、好奇与窥视、认知与受教等众多心理需求,揭示了人们对爱情、婚姻的憧憬,人与人之间包容、和谐相处的向往和追求。但与此同时,由于受众有着与生俱来的喜新厌旧与待证心理,电视相亲节目是否持续兴盛又是值得关注和探讨的话题。

一、娱乐消遣心理

与往年的相亲节目相比较,《非诚勿扰》电视相亲最大的特点是将婚恋与爱情温婉地诉诸于娱乐化的形式中。《非诚勿扰》虽然打的是相亲旗号,但该节目从一开始就宣称“只创造邂逅,不包办爱情”,这种节目定位与原初相亲节目截然不同。以往的电视相亲节目目的比较单纯,在老百姓还不太能接受把婚姻大事托付给“电视”的年代里,相亲节目借用电视频道为找不到对象的青年男女牵线搭桥,在双方了解的基础上,男女奔着爱情或经营婚姻而去。羞涩、紧张、按套路背征婚广告,是当时征婚者的共同状态。

在《非诚勿扰》之中,“多女选一男”极端不平衡的相亲模式、“相亲闯关”戏剧性情节的设置加上嘉宾麻辣犀利的语言,一波三折的剧情演绎,受众看到更多的是真人演绎的情景电视喜剧。在相亲节目提供的虚拟的空间中,不同的相亲男女都会带来与众不同的故事,无论是男女嘉宾有情人幸福牵手,还是英雄难过美人观,遗憾下场,都带给人们无限的兴趣和期待。受众进入到这个虚拟空间,将自己等同于角色或者将角色转化为自己,在笑声和眼泪中暂时忘却了自己的存在,也忘记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苦闷和烦扰,在他人身上的故事中获得假想替代性满足。

心理学认为,娱乐是人的一种本能需求,是人的肌体和精神实现良性循环的辅助性元素。特别是当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的增加,人们对娱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电视娱乐相亲节目即是从大众的心理需求出发,提供最浅层、最直接的药剂。充满欢笑的娱乐,以其轻松活泼的气氛、幽默风趣的内容,抚平受众的心灵创伤,从中获得心理的松弛和压力的缓释,这也是受众之所以收看娱乐相亲节目的基本动因。

二、相亲交友实用心理

不管有多少争议与质疑,相亲节目的热播和日益庞大的相亲群体是分不开的。不论现实生活还是电视节目,相亲的主要目的是婚姻,虽然电视节目有作秀嫌疑,但依然不妨碍参与者和受众体验相亲的热情。超过一半的观众认为,在社会压力相对增加和快餐式文化逼近的时候,年轻人开始用更直白更简练的方式选择情感伴侣,“合适就相处,不合适就换,免得多浪费时间。谁不指望对方样样好呢?只是电视表达得更直接罢了。”据调查,参加电视节目大多是大城市里的80后,90后的独生子女。四个老人,父母两人,一个孩子组成的421家庭结构,一个独生子女的感情婚恋变成整个家庭乃至家族的头等大事,他们在婚恋上所承受的压力和关注较之60后、70后成倍增加,也就有迫切的交友需求。电视相亲节目走的是平民化路线,上台的嘉宾都是真人并且有相亲的目的,目的的明确性和真实性吸引很大部分未婚青年及其背后庞大的亲属团。只要家有适婚男女,全家就会收看此类节目,收视群因此由单身人群拓展到家庭目标群。心理学家认为,有过在自由恋爱中“尝试错误”经验的人们,都很希望在爱情中提高互信度。而由江苏卫视、湖南卫视这些媒体把关甚至‘挑剔’出的嘉宾,普通观众都认为是已经经过优胜劣汰、值得信任的。这种互信度高、理性追求爱情的方式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和接受。因此,为数不少的观众通过收看节目或者是亲身参与,在电视屏幕上或是为自己挑选意中人,或是为他人关注合适的对象,以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满足相亲交友的需求。

三、好奇与窥视心理

弗洛伊德说,窥视欲是人的一种本能。每个人都对自己以外的世界和别人的隐私感到好奇,而这种欲望也是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这一轮相亲节目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目标群体主要是80后和90后,与70后不同,他们更加以自我为中心,更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相亲本来是男女之间的私事,而电视节目将相亲的平台搬到了电视屏幕上,将当事人的“隐私”毫不留情的曝光在大众面前。找对象的小伙子不再文质彬彬,而是直接公布:“我在上海有三套屋子”,“我家是有企业的。”好友会暴露男嘉宾的糗事“臭袜子一大盆”、“睡觉是睁着眼睛”。伤心的恋情,曾经痛苦的过去,不堪回首的往事……这些“私房话”近乎赤裸裸就这样展示在受众面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好奇心和窥视欲。

宾夕法尼亚州社会学助理教授贝丝·蒙泰穆罗在对真人秀受众的消费心理进行分析时说,“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偷窥的欲望。这类节目对参与者进行完全的监视,等于是将他们赤裸裸地放到所有电视受众面前,抹掉了公开性和私人性之间的界限,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窥探欲望。”[2]雪城大学大众电视学教授罗伯特·汤普逊也同意“偷窥欲望”这种观点,他说:“其实观看真人秀电视节目就和那些故意在地铁、宴会或公共场合偷听别人谈话的行为没有什么两样,人类本身就是对什么事情都很好奇。正因为它标榜的是反映人类在真实环境下的真实行为,所以它比单纯故事性的连续剧或者戏剧更让人觉得精彩。而且,由于其结局的不可预知性,受众会被节目中人物的一举一动吸引。”[3]可以说,好奇心和窥视欲也是促使不分年龄阶段和不同阶层的受众喜欢看相亲节目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作为电视媒体,在公共信息交流的平台上,如何以积极健康的导向满足大众的好奇及窥视心理,这是电视相亲节目必须警惕并反思的。

四、认知与受教心理

《非诚勿扰》的制作人王刚认为,《非诚勿扰》不是十年前的相亲节目,也不是秀,而是“新闻+娱乐+真人秀+相亲”节目。其它电视台的相亲节目也不局限于“相亲”这个狭小的视域内,而是通过“相亲”这个话题,把触角延伸到了社会的各个深层和侧面,上升为对人生观、价值观、婚恋观的思考和探讨。在《非诚勿扰》中,主持人孟非保持了其在民生节目《南京零距离》中的敏锐和沉稳,在他的掌控下,加上性格分析师乐嘉的心理分析和党校黄涵教授的价值引导,拜金、富二代、外貌协会、蜗居、蚁族、全职太太等话题被放大成焦点,相亲成了多元婚恋观和价值观碰撞、角力的擂台,而相亲的结果反而变得不那么重要。

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理解时下火爆的婚恋交友类节目,从中可以发现它通过“相亲”这个点,发散性的展示了多种社会话题,从而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受众求知受教的心理。求知与受教心理是人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在娱乐类的电视接受中,只不过表现得更为隐蔽且以娱乐、情感中介为载体。这种求知受教的目的在接受主体这里并不常常表现为“直接索取”,而表现为不经意的潜移默化形态,也就是说,“认知”与“受教”的满足往往是伴随接受主体的身心愉悦“满足”形态基础之上的一种境界。

在当今消费社会中,各种价值观冲击着传统价值观,不断发生碰撞和交合,也在创造着各种可能性。80后、90后城市青年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婚恋观是怎样的?在“宝马女”、“豪宅女”、“农村男”、“富二代”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现实背景和社会内涵?受众在收看节目的同时也期望获得相应的答案。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周晓虹教授认为“《非诚勿扰》播出的社会背景面临转型,是从一个单元价值向多元价值的转型,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所以在节目中我们能看到多元价值观的现实化。”[4]《非诚勿扰》正是准确地抓住了受众的心理,在娱乐化的形式中,以舞台上游戏性、戏剧化的方式放大了这些现象,呈现了当代人对金钱、爱情、亲情、友情、家庭、人性、社会与生活时尚、创业与婚恋的关系、贫富问题、城乡差别以及中西文化差异等多方位的认知与判断。通过这个节目,年轻人在辨认、思考中重新考量自己的价值观和追求,而对于老一辈,该节目则提供了快速进入了解现代社会年轻人的思维和语言体系的渠道。在电视相亲娱乐化的方式中,受众在娱乐享受、情感接受的同时到达认知与受教的目的。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丁加勇认为,“相亲节目无可避免地要落到男女之间经济、感情的价值观之上。这类节目可以成为价值观的辩论场,却不应是低俗丑陋文化的传播地。”[5]因此,作为承担着传播先进文化,弘扬道德主旋律重任的电视媒体,《非诚勿扰》及各大卫视有义务有责任做出正确的导向,塑造真情真爱的社会价值、引导正确的价值观,满足观众的求知与受教需求。

结语

以上列举分析的只是众多心理需求中的几种心理需求,事实上电视娱乐相亲类节目的心理需求是与每个个体受众的文化修养、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信仰追求等紧密关联的。受众的收视行为是多种心理需要共同作用和多种心理动机共同刺激的结果。虽然具体而言每个人观看心理是不一样的,但总的来说,有大致相同的心理。电视节目真正、长远的生命力在于真诚对待观众,向社会传递积极向上的信息和价值观。因此,电视相亲节目只有在了解和把握受众的收视兴趣和收视心理的基础上,以社会公德为前提,从社会责任角度出发,同时具备特有的精神内核,倡导和追求高尚的婚恋观和价值观,不断的锐意创新,才能长久地吸引住受众,保持节目生命的鲜活和长久。

注释

[1]《非诚勿扰》海外发行带领中国电视“ 走 出 去 ” http://ent.cn.yahoo.com/ypen/20111117/704267.html

[2]、南迪,美国:新闻为娱乐让路,青年参考[J],2002.3.15

[3]、洪丹编译,真实电视真实的谎言,读者文摘[J],2002.4

[4]、陈颖,哥相的不是亲是潜力和观念,华西都市报,2010.4

[5]、谢樱,电视相亲节目“八宗罪”,新华网,2010.6.12

猜你喜欢
非诚勿扰娱乐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非诚勿扰》创办人周莉被查
浅析我国相亲类节目现状
娱乐眼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中国告诫日本“非诚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