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银幕上逐渐出现关爱弱势群体的电影,在好莱坞商业大片扎堆的电影圈里能出现这样贴近生活、走进现实的片子实属难得。
伴随着电影技术的不断提高,近些年电影的主基调所体现的精神追求、艺术内涵以及核心价值观,都逐步远离了真诚、善良、淳朴的人心,远离了变化万千、繁杂生动、重重矛盾的现实生活。曾有美国学者在《电影史: 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指出: 影片是社会的再现,尽管这种再现是间接的、隐晦的。换而言之,电影的主题与故事、影像和声音始终都是从它们的社会环境中衍生出来的。然而纵观近十年来的电影作品,以高投资、大制作、宣传力度极其之大为特征的所谓大片成为了市场最受追捧的电影,观众和媒体都蜂拥而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票房神话。2011年一部小成本电影《钢的琴》众口称赞,讲述的是下岗工人因为没有资金为女儿买钢琴而自己造钢琴的故事,但是票房却惨淡收场,它的上映档期恰逢好莱坞大片《变形金刚3》,赚人眼球的特效和声势浩大的宣传风头完全盖过了《钢的琴》。《变形金刚3》一夜票房超千万,而《钢的琴》一周票房300万元。 这一类关注弱势群体的非主流电影总是在夹缝中寻找生存的空间,但它们具有的力量和内涵是无论哪部商业大片都无法代替的。电影是用影像来记录生活的瞬间、人的生存以及情感状态的,它比任何表现手法都更直接地展现了生活的本质,而人们却过多的追求虚无缥缈的视觉效果,而忽略了最基础的人性本质。我们应该用电影去面对物质审视精神,挖掘社会生活中鲜为人知的领域,为弱势群体寻找光明的出口,呼唤关爱。
中国首部反映自闭症(也称孤独症)的电影《海洋天堂》,在人文关怀和艺术追求上都获得了佳绩,是近年来难得的一部关爱弱势群体的电影。一位47岁的父亲王心诚,他一直坚持照顾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大福,大福的妈妈无法接受孩子患有自闭症的事实而选择了自杀,王心诚一个人含辛茹苦的将大福抚养大,照顾这样一个生活在自己封闭世界的孩子所要面临的困难是无法想象的,但是王心诚都坚持了下来,当自己得了癌症不得不直面死亡时,他有选择过带着大福一起自杀,可是大福在游泳方面异于常人的天赋,救了自己和父亲。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这位坚强的父亲想尽办法安置大福将来的生活,父子间的真情感动了所有人,好心人和社会的帮助让大福快乐的生活。
社会上许多人对于自闭症是无法认同的,但人们通过这部影片些许了解了自闭症,消除了以往对于自闭症认识的误区和歧视。没有华丽的语言、炫技的特效,只是平实的叙述让人们关注自闭症患者和他的家人们这一弱势群体,让人们了解特殊家庭的艰辛和苦难。相信没有一位父母是可以坦然面对自己的孩子患有自闭症的,必然会与大福的父母一样坠入万丈深渊,承受让人无法呼吸的生活压力,自闭症孩子是无法照顾自己的,这就注定了自闭症家庭经济的不宽裕,社会的不理解,人们的另眼相待,他们所经历的是一条布满荆棘不平坦的道路。自闭症患者和家庭的生存状况在影片中也得到了充分反映,这个世界绝对不只一个“王心诚”几十年如一日在承受重担,自闭症家庭需要人们的理解和帮助。电影用其特殊的性质描述了这一弱势群体的现状,让人们了解其真实的本质,呼唤社会对自闭症这一弱势群体的关爱和帮助,让自闭症儿童和家长的艰难处境得到更多的人理解和关注,让人们看到他们应该享受对于他人来说难以得到的权益,本来是作为一个人基本的保障却要通过艰难的努力去争取。
《最爱》讲述的是发生在一个贫瘠山村里一群艾滋病人的故事。在这部影片中艾滋病患者聚集在一起居住,偷大米的女人、偷红袄的男人以及分割学校物资的村民,那些人物看似令人发笑的偏执,其实是他们仅有的能依靠的信仰。当你提前知道自己的结局,当你无罪却被判了极刑,让你能坚持下去的,就是这点偏执。已经没有人守着他们,他们也无能力守着别人,也就这点念想能让他们守着生命。世人对他们所得艾滋病的不理解,用白眼、侮辱和回避来与他们保持距离,歧视更是家常便饭。当得意和琴琴扯了结婚证,满村疯跑着发着喜糖,没人愿意打开房门给予他们祝福,丢进围墙的喜糖也注定被当成垃圾。艾滋病患者走到哪里人们都畏惧,或许他们身体会被隔离,或许那颗心总很孤寂,朋友远离,亲人抛弃。他们恐惧,恐惧下一个清晨初升的太阳已不属于自己,会觉得自己的生活完全没有了意义。其实他们并不需要怜悯,不需要施舍,只需要那一点点爱而已,也许只是敞开双臂的拥抱,也许只是一个温暖的眼神,因为对他们来说,爱真的太奢侈。生命因为死亡而得以珍贵,但在现代人的日常思维中,生命与死亡是分割的。死亡也许会传染,但是幸好,爱也会,希望也会。
电影应当是对社会历史进程中生存状态、个人命运以及情感给予持续的关注,电影的核心是对人性、本质、利益、诉求的关切。不是矫揉造作,而是让人由然而升地溢出感动和温柔。这才是电影带给人的心理共鸣和审美体验,在讲述故事的同时,让人感同身受并引起共鸣。电影尽管是一种供人消遣娱乐的文化商品,但是在相当的意义上,它还承载着对大众的教化职能以及体现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导向作用。我们的电影、电视在不经意中影响着一代人的思维模式,在改变着一代人的心理版图。
一个群体的话语的表达需要一个公共平台,需要有人倾听他们的话语,对他们的声音保持关切。个体不能孤立于社会而存在,一个群体更不能被孤立于社会生活之外。人们充分运用电影艺术所具有的特殊的话语表达技巧,将自己对弱势群体的关切以及对底层社会的洞察用镜头传达出来,而弱势群体的声音也借助电影语言得以传播。特定的话语背后,体现着某一时期的群体共识。掌握着话语主动权的主流社会群体,应该改变对弱势群体的冷漠态度,以平民化的视角予弱势群体以人文关怀,为他们表达诉求开辟更通畅的话语渠道。
电影从1895年发展到现在,经过一代又一代大师们的努力,其已从单一的平面影像。逐渐演化为一种多元的文化。这其中也充斥这各种形式与思想。许多导演借助这一种媒介或抒发个人的对与现实的不满,或作为独角戏深深陷入,或成发家致富的手段,或作为功成名就的标志。对于精神的追求与物质的体验这是一种不可调和的冲突。我们赞美为了真实的有所作为的大师们,他们给了我们一个真实的世界,真实的反应生活中的美好与丑陋、欢乐与痛苦、完美与残缺,用艺术的手去触碰真实的生活。
也许电影仅仅是反映出现实,至于真正的解决途径还是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我们也只能寄希望与这种关爱可以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那份最原始的感触,从而引起大家的共鸣,让我们去改变去改善这种无奈的现状。
[1]郑薇,论电影的审美取向和主流价值观表达 [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第八期.
[2]陈持,电影《海洋天堂》的人文关怀和艺术追求 [J], 电影评介,2010年第16期.
[3][德]舍勒: 《死·永生·上帝》,孙周兴译,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4]贾磊磊, 以电影的方式构筑中国梦想[J],艺术百家, 2009( 1).
[5]马昊莹,影像媒介中弱势群体的话语表达——从贾樟柯电影说起[J],新闻世界,九月上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