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臻
栏目责编:陈道生
消息是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而电视新闻消息也因其灵活迅捷、发稿速度快、信息量大等优势成为电视媒体上各种新闻体裁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形式。消息类的电视新闻又可以细分为长消息和短消息两种,通常把1分30 秒以内的消息称为短消息,而2到3 分钟甚至更长的消息则称为长消息。电视新闻短消息与长消息相比,具有短小精悍、实效性更强、节奏更快、信息量更大等特点,适应现代快节奏和受众对信息获取的要求,是观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和接触最多的新闻样式。因而电视新闻短消息在每天电视新闻报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其质量关乎一个电视台的影响力、权威性和信誉度。
既然是短消息,“短”自然是最鲜明的特征。短小精悍、节奏明快,在1分30 秒的时长限制下,不可能用一个几十秒甚至几分钟的长镜头将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完全展现在观众面前,静静地等着新闻事件一点点地发展。那么如何将一个新闻事件说清楚,就需要进行影像的选择与重组,而非原封不动地呈现。影像是对人的肉眼功能的超越,是“选择的艺术”,影像的节奏比生活的节奏更凝练、更集中。摄影机的镜头不仅仅表现了空间上的延展,更重要的是时间上的变化,时间在镜头中具有压缩与膨胀、加速与减速的能力,蒙太奇通过接合、删减及错接而得以成为画面叙述的重要手段。
用蒙太奇对新闻事件进行重述的方式在电视新闻短消息中俯拾皆是。在时政新闻中,国事会晤是重要内容,由于国事会晤通常持续时间较长,除了全程直播之外,往往在新闻中采用蒙太奇手法对其进行叙述。例如,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正日2011年5月20日至26日应胡主席邀请对我国进行非正式访问,并对吉林、江苏等省市进行考察。像这种时间跨度和地域跨度都比较大的重要事件,在电视新闻短消息中往往只用几个画面来进行表述,如金正日与胡主席握手、双方会晤发言、宴请,金正日在其他省市考察片段的截取等,充分显示了蒙太奇叙事对于现实时间的浓缩能力。当然,新闻毕竟讲求真实客观性,蒙太奇将一些不连续的镜头进行重新连接时体现了一定的主观性,没有长镜头客观,所以用影像语言来叙述事件的时候要秉承真实客观的态度和思想。此外,还需讲究影像的逻辑,镜头不能乱接。例如,2012年5月28日,央视新闻直播间播发了一条福建莆田村民无意间捕到150 岁的绿海龟并放生的过程,镜头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先交代捕捞过程,再交代上报边防所的过程,最后交代放生过程。虽然每个部分都只有短短几个镜头,但严格按照时间顺序和逻辑来组接,没有乱了影像的章法。
固定镜头是摄像机在机位不变、镜头光轴不变、镜头焦距不变的状态下拍出的画面,它的稳定性常常给人带来静观其变的感觉,因而被认为主观色彩较少,更富于客观性,常常被用于电视新闻当中。那么与之相对的运动镜头到底适不适合用于电视新闻中?其实在现实拍摄中,推、拉、摇、移等方式都是存在的,在电视新闻短消息中摇镜头和推拉镜头也屡见不鲜。单拿推镜头来说,从新闻客观性的角度来看,其主观色彩比较重。例如在电视新闻中,为了渲染和煽情的需要,常常会在受灾者流泪的时候推出特写。特写是一种表现细节的景别,能够将被摄对象具有典型意义的局部进行放大,强化了画面的冲击力和感染力。苏牧在《荣誉》一书中提出景别的主观性,称在诸多的视听元素中,“没有比景别再主观的东西了”。景别集中体现了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在较小的景别中创作者是“叫”欣赏者看什么,体现的是一种创作者居高临下的主观态度。而在较大的景别中,则是“随”欣赏者看什么,体现了一种朋友式的平等关系。虽然特写是一种主观性较强的景别,但为了表现细节的需要,不能在新闻中完全被排斥,只是“推”特写的过程就显得过于主观了,特别是急推,有一种强迫观众注意被摄主体的作用,因此在新闻中应当少用。
从景别的角度来说,要求拍摄电视新闻时景别能够精确到位,准确交代新闻要素。从构图角度来说,新闻镜头的构图要客观真实,不能盲目夸大,毕竟新闻镜头不同于艺术镜头,不能过于主观和宣泄个人主观情感,否则不能反映出真实的新闻事件。
摄影是光的艺术,光线是影视画面最基本的形式要素。新闻画面不同于艺术画面,对光线的运用要求也不同。基于新闻客观真实性的需要,新闻画面不许任何的人为艺术加工和虚构,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对光线的使用,适当地进行人工照明有时反而有助于正确还原色彩,表现新闻的真实现场。但是,这种应用要结合具体的新闻现场环境,能不用的地方尽量不用,一般最好采用自然光,而不能像艺术镜头那样夸张地进行视觉的渲染,否则会影响新闻特性,破坏新闻的真实性。例如,在表现人们对汶川地震逝去生命的追悼时,在现场不可避免地会有手捧蜡烛默哀的环节,此时光线必定不利于拍摄,但如果进行人工补光的话,显然破坏了现场的气氛,不利于真实展现新闻现场的情形。
传递信息是新闻最基本的职能,短消息肩负着快速、大量传递信息、告知受众的任务。因此,有效信息量的多少是评价一则短消息的可视性和传播效果的重要指标。信息论的创始人申农把信息定义为“不确定性的消除”,如何度量一则新闻的信息量可以通过冗余度来衡量,即在任何一条新闻中,冗余量与信息量是互为消长的。因此,如何扩大新闻的信息量,在于恰到好处地减少冗余。通过影像来表现,一是在于多用短镜头,二是在于大景深大景别。
镜头可以分为“长镜头”和“短镜头”,4 秒以内的称为“短镜头”,超过4秒的即为“长镜头”。短镜头在消息新闻中占很大的比重,通过快速切换的短镜头,一方面可以让观众感觉到新闻事件进展的节奏,另一方面镜头编辑得越短,镜头的数量就越多,整个新闻的画面就越丰富,向观众传递的信息也就越多。
影像的表意作用通常可分为写实和写意两种,在新闻中更多的是凸显其写实的作用,多提供说明性信息,满足观众的知情权。从景别的角度来说,远景、全景这些大景别有助于交代新闻基本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发生了什么,表现了一个信息相对全面的空间关系;从景深的角度来看,大景深更有利于增加新闻的信息含量。例如,在介绍东风汽车生产经验的新闻中,采访对象的出场选择在生产车间中,前景是采访对象,背景是忙碌的工作场景,观众可以在听采访对象同期声的过程中,通过背景清晰地观察到该公司的生产情形。大景深的使用增加了新闻的信息量,否则虚化的背景将造成信息的衰减。
观众每天都要接触无数条的新闻消息,如何使自己的消息脱颖而出,形成记忆点,除了依托于新闻事件本身的特质之外,在影像表达上则应当多采用过程性记录,少用状态性镜头。状态性镜头即碎片化、图片化的镜头,往往通过解说来介绍新闻事实,再“贴”相关画面来表现,体现的仍然是一种文字思维而非电视思维或影像思维。这样做出来的新闻,其画面往往呈现出碎片化的状态,难以形成体验。过程性记录主要是在诉求一种叙事,通过一小段相对连贯、完整的过程使观众形成切身体验和经历性,从而形成记忆点。
在获奖新闻《小金飞:勇向总理进一言》中,就使用了这样一段过程性记录。温州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台风灾害后不久,温家宝总理到温州乐清视察。到龙西中学前时,一个叫小金飞的女生离温总理只有两三米远,她在人群中挤向总理,记者发现了她,并在其身后进行了跟拍。小金飞挤到总理面前鼓起勇气说:“总理,我想向您反映一个问题。”温总理连忙伸出手,亲切地把她拉上来,和自己站在一个台阶上,亲切地说,“你讲。”小金飞站在总理面前说:“陈家坑、兰田村附近山体也出现了裂缝,给住在附近的村民带来危险,希望总理关心。”总理问,“你叫什么?”小金飞答,“我叫叶金飞,乐清三中高三学生。”总理说,“小叶,我答应你,你反映的情况一定会得到落实”……
这样一段内容之所以让人印象深刻就在于它的过程性叙述,通过一个相对较长的镜头跟拍,为观众提供了一段完整连贯的真实生动的现场同期声和画面。同样在获奖短消息《万吨巨轮下水 浪卷员工入江》《听证会上的惊人一“抛”》都是将最精彩的片段进行了过程性呈现。而《北京二环路竣工》《首都机场高速单向收费鲜为人知》等新闻消息中,则是通过对记者亲身体验的过程进行记录,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镜头段落,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增添了生动性和现场性,形成了新闻的记忆点。
电视新闻短消息是“活”的新闻。它用影像表达,用镜头说话,能恰当地运用好影像语言的各个元素,并灵活机动地将各个元素综合利用起来,是发挥电视新闻短消息的重要环节。当然,在具体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还要不断地创新,因时而变、因地而变、因人而变。只有这样,电视新闻短消息才会更加真实好看,不假不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