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广播电视研究十个关键词(下)

2013-11-22 00:29陈力丹李志敏
声屏世界 2013年2期
关键词:跨媒体研究者电视新闻

□陈力丹 李志敏

社交电视

2012年伦敦奥运期间,由于智能手机及微博的广泛应用,这次奥运也被称为首届“社交媒体”奥运会。有学者认为,伴随社交媒体的崛起,电视的观看方式也渐渐发生转变,注重观众与观众及电视内容间互动的 “社交电视”,或许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传统电视的转型方向。①

所谓社交电视(Social TV),泛指能够在看电视(或电视内容)情境下支持传播及社交互动的任何技术,包括各种通过社交技术或平台支持用户进行与电视相关的社交活动。目前社交电视有两种形态:一是社会媒体运营电视,如美国的IntoNow、中国的“新浪看点”;二是电视在运营中嵌入社交媒体的手段,如CNN引入UGC(用户生产的内容)机制,开辟iReport频道等。国内的社会化电视平台始于2011年,除了“新浪看点”,还有“网易电视指南”、TV time等,主要功能在于提供当前热播节目单,并实时分享观感。有研究者认为,社会化电视、电视社会化,或称“社交电视”是把消费者重新拉回到电视节目前,以及用新媒体手段创新电视的一种新举措。作者指出,我国国内的社交电视还存在明显的问题,如缺少内容支撑与机制上的驱动力、功能设计和技术方面尚不完善、缺少“社会化民主”诉求的根基等等。②

也有研究者指出,就发展形势而言,我国社交电视尚处于市场形成阶段,存在诸多问题,如个性化不足,用户体验差,社交网络和电视尚未足够融合及盈利问题等,但作者认为,“社交电视未来的发展也是可以预期的,一旦成熟,将给媒体行业带来变革性影响。对社交网络运营商和传统电视行业来说,这都将是一块巨大的蛋糕。”③

跨媒体叙事

面对新媒体环境下的“观众分流”“公信力下降”等发展困境,有关电视新闻叙事形态革新的话题在2012年度进入学者的研究视野,出现了“叙事转向”“跨媒体叙事”“叙事创新”等用于电视媒体的词汇。

有研究者对当下电视新闻的叙事形态所面临的多重挑战进行了归纳,认为大致有几点:其一,网络共时时空的搭建,使得电视新闻报道的延迟与观众期待的共时时空形成明显错位;其二,缺乏互动的媒体独白依然是电视新闻的主要叙事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媒体与受众的疏离;其三,网络叙事的开放性为网民的积极参与提供了内在动力,而电视相对封闭的叙事结构正是电视新闻的现实困境之一。尽管电视新闻报道的叙事形态悄悄发生了转向,如电视媒体与电信、网络的广泛合作使得新闻事件的传播打破了单一的文本界限,电视媒体初步确立直播日常化的基本理念等,但这种转变还远远不能适应现实需求,“需要进一步确立现场直播的核心理念,加大与新兴媒体的合作力度,不断探索新闻节目叙事形态在新媒体语境下的最新发展。”④

有学者提起近年来兴起于欧美电视媒体的“跨媒体叙事”模式,认为电视的渠道优势逐渐消失,电视媒体的竞争者扩展到所有的内容生产商。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打破电视机的边框,将不同媒介平台传播的电视内容市场化、品牌化,让观众进入任何渠道都能够看到他们想要看的电视节目内容,同时有参与的机会。这正营造了适合的跨媒体叙事环境,即一个故事穿越不同的媒介平台展开,每一个平台都有新的内容为整个故事做出有差异的、有价值的贡献。在媒介全球化的今天,跨媒体叙事将成为电视媒体内容生产的新趋势,强化媒介产品本土化传播能力的新策略。但作者也指出,究竟如何跨媒体叙事,并没有统一的模式可循,另外还要认识到,并不是所有跨越媒体的故事都能被称为跨媒体叙事,如跨媒体品牌营销、媒介内容的数字化或再媒体化、不同媒介形态的故事改编等等,算不上真正的跨媒体叙事。⑤

全媒体

伴随全媒体概念的广泛应用,以及业界对它的强力推进,2012年有关这一话题的讨论多了一些质疑、保留和反思的声音。

针对全媒体(omnimedia)的概念,有研究者指出,这一概念至今未被国外新闻传播学界提及,然而“在中国的业界、学界却广泛地流行着。因为其语出不详,所指不清,最终造成了一些媒体机构在实际操作中的偏向,反而影响着媒介融合的进程。”⑥还有研究指出:“现在业界和学界所说的 ‘全媒体’,是一个既涉及载体形式,又包括内容形式,还包括技术平台的集大成者。如此一个‘大而全’的东西,显然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内涵和外延都很清晰的定义。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全媒体’的概念并不科学。”⑦有研究者建议,全媒体最适合国内学者们给出定义的英文对应,应该是Digitization and Media Convergence,中文可直译为“数字化与媒介融合”。“事实上,也只有绕开全媒体的概念陷阱,才能将全媒体研究纳入国际视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形成中国特色,获得学术研究的合理性与学理性。”⑧

注释:

①方世彤:《传统电视转型之路:社交电视》,《新闻实践》,2012(2)。

②陈昌凤:《社会化电视:2.0时代的传播创新》,《新闻与写作》,2012(10)。

③祝魏玮:《社交电视特性及在我国的发展》,《青年记者》,2012(8)下。

④董 军:《新媒体语境下我国电视新闻的叙事转向》,《电视研究》,2012(6)。

⑤李 阳:《跨媒体叙事:数字化时代电视媒体内容生产新趋势》,《电视研究》,2012(4)。

⑥栾轶玫:《全媒体之“误”》,《中国传媒技术》,2012(9)。

⑦陈国权:《走出"全媒体"的集体迷思》,人民网-传媒频道,2012年3月27日。

⑧何镇飚:《全媒体的陷阱与机遇》,《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11)。

⑨宫承波,翁立伟:《全媒体之冷思考》,《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11)。

⑩罗雪蕾:《媒介融合时代下的新闻直播活动》,《现代传播》,2012(3)。

在实践层面,至今并没有一个技术平台可以同时适用于报纸、杂志、电台或电视台等所有媒体,最多可以同时处理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不同形态的信息。因而有研究者指出,“全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广而全”的整合应该建立在特定的媒介形态基础之上,“抛开特定的媒介形态去谈论全媒体运营,势必会成为无根之木”。就现阶段而言,全媒体的战略意义更大于其战术意义,并不是所有媒介都适合全媒体战略布局,全媒体转型与改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⑨

新闻直播

2012年内,新闻传播学界对于“新闻直播”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提出了“体验性直播”“3G手机直播”等一些新概念。

伴随社会化媒体的兴起及网络移动终端的普及,广播电视媒体在直播活动方面的绝对优势不再。电视机不再是直播的唯一接收器,民众所提供的碎片式直播信息在新媒体平台上得以迅速传播并相互印证,反而成为各类媒体直播素材的资源库。电视直播依赖SNG(卫星新闻采集)的反应速度,地理上的距离无法规避。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同其他媒体的合作之外,有研究者认为,还有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不容忽视,即受众对于媒介“体验”的需求。“现在的用户不仅关心内容,也关心其身心的感知程度,其所要求媒体传递的,不再是单纯的信息,而是完整的当时当地的情境”。这种情况下,一些冲突不够明显的新闻素材,很可能因为特殊的体验效果和参与效果,而成为直播活动的对象,而这可能成为直播活动中电视媒体的新优势。⑩

另有研究者提出,“3G手机直播”即运用3G手机作为拍摄、传输工具实现的电视直播,由于拍摄过程机动灵活、采摄人员更加平民化、触角无处不及、时效与现场感更强等优势,或将引起电视新闻直播领域的重大变革。但同时作者也指出,目前情况下,这一手段仍存在对网络的依赖性大、技术安全稳定性不足、缺乏控制内容的手段等缺陷。

电视纪录片

2012年5月《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首播,不仅创下收视新高,引发广泛热议,还引发全国效仿的“舌尖体”。该片出乎意料的传播效果引起学界对“电视纪录片”这一话题的讨论。

有研究者认为,该纪录片热播的原因在于两次重大的机遇,即央视纪录频道及央视综合频道 《魅力·纪录》的开播,使纪录片节目进入了央视最具影响力的黄金时段,因此也成就了“舌尖”出乎意料的传播效果。另有学者指出,《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除了安排在最佳的电视传播平台——央视综合频道的战略远见性以外,还有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就是新媒体平台的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能量与数字化视频生产技术带来便捷和大众化,共同造就了纪录片生产、传播和营销的一个崭新平台,使得纪录片的某些性质和形态发生了改变,出现了更多的可能性、更丰富的想象空间。”还有研究者认为,互联网给纪录片的发展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益处,“长尾理论”效应使得有需求的观众可在互联网上接触到最新最好的纪录片,并且通过网上传播,产生滚雪球效应。这种文化传播使得如今中国人的文化视野变得宽阔,但同时作者指出,“还应该清醒地看到纪录片先天的竞争劣势及其在中国电视媒体中的位置,大可不必一定要争得其在电视媒体中的优势地位,这并不现实,纪录片只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发挥自己在中国文化发展繁荣当中的作用即可。”

此外,舌尖效应引起一些学者对我国现有电视文化的反思。有研究者指出,长期以来,对于愈演愈烈的“视听快餐”式栏目的批评和对于价值追求型电视的渴求,一直仅限于学术界,而时至今日,或许该到电视传播者思考和进行取舍的时候了。在社会转型期、大众面临生活压力时,那种“闹电视”在短期上更符合观众的 “期待视野”,容易被电视观众所普遍接受,但如今,伴随电视观众“视界”的逐渐提高,光靠“看热闹”已经很难与观众期待的电视作品达到平衡。在这种情况下,另一种气质的电视——“静电视”(虽然它不可能完全取代 “闹电视”的地位成为电视荧屏上的绝对主流),便有了新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全文完)(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猜你喜欢
跨媒体研究者电视新闻
“跨媒体表征学习及认知推理”专栏征文通知
“跨媒体表征学习及认知推理”专栏征文通知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跨媒体出版物的平台互动研究
医生注定是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