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中求发展

2013-11-21 01:51高建初
理论纵横 2013年3期
关键词:应对瓶颈发展

作者简介:高建初(1953-),男,安徽合肥人,安徽工商职业学院继教部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安徽合肥230041)

摘要:作者在文中回顾了我国继教发展的辉煌历程,结合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向,剖析高职院校继教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瓶颈制约,呼吁高职院校加强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

关键词:继教;发展;瓶颈;应对

经济全球化加快了技术、经济、文化全球一体化的步伐,对我国人才市场的供求关系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人们普遍认识到,学校一次性教育出来的学生只能算人才毛坯,要适应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

一、继续教育辉煌的发展历程

从上个世纪初洋务运动的思想家倡导制作技艺为主的各种实业学堂起,继续教育就和社会变革联系在一起,从孙中山、蔡元培到陶行知都在积极倡导成人教育理论,推行平民教育。陶先生更是躬行不辍。

解放以后,党和政府更是大力扶持扫盲班,夜大学等成教模式,使得一大批工农干部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岗位。

大跃进年代,各种业余学校,职工大学迅猛发展。学员队伍日益壮大。1960年第一所电视大学成立后,成人学生更是以几何级数上升。

文革前后,成人教育体系已初具规模,层次包括初等、中等、高等成人教育,形成了半工半读、职工培训、农民培训和社会力量办学等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体系。

拨乱反正时期,邓小平同志说:教育还是两条腿走路。就高等教育来说,大专院校是一条腿,各种半工半读的和业余大学是一条腿。

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代表大会强调:为学校毕业生提供继续学习的深造机会,逐步完善终身学习体系。

2002年9月7日,当时的教育部长陈至立在成人高等教育50周年的贺辞中指出:经过50年的发展,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在职人员进行继续教育、改善知识结构、实现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六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

在2011年度职成教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鲁昕副部长提出:要深入推进继续教育工作,着力研究加强终身学习体系的建设,着重抓好五项重点工作:一是稳步推进继续教育综合改革。

二是推进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开放与共享。

三是稳步发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

四是大力发展社区教育。

五是加强成人教育培训工作。

由此可见:时代的需求是继续教育发展的动力,不断更新继教的理念和形式,与时俱进是继教发展的本质和灵魂。

二、我国继续教育发展中的价值趋向

我国的继教教育在近几年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据资料记载,我国解放前(1928—1949)只培养了18.5万大学生,而在解放后仅2005年一年,全国普高毕业生就达到338万,近几年更是以滚雪球的方式大幅度发展。2008年至今,每年普高新生数量都保持在600万以上的高位,(08年600万,09年629万,10年657万,11年674万)假设其中30%接受专科后继续教育,那么参加继续教育的人数就可能以200万/年的规模剧增。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已逐步形成了系统的继续教育制度,1987年至2006年全国共扫盲6000多万。农村继续教育和职工培训规模逐年扩大,每年约以8000万—9000万人次数上升。

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使人们的工作观由于物质的丰富而逐渐提升,导致职业要求亦随之不断提升,在职职工有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企业的发展也需要相应的人才数量、质量的保证。

从2010年的毕业生就业形势看,用人单位已从过去重名校、重名专业、重学历、逐步转化为重能力、重素质、重道德。展示未来人才市场的全新法则和价值取向,颠覆了过去的人才价值观念。

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引发了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大调整。大批技术含量低,自然资源消耗大的传统行业被淘汰,(如“腾笼换鸟”)大批下岗人员待岗待业,而新兴行业高新技术含量高,不可能吸纳这部分失业人员,为了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和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国家对社会失业人员中可经过培训再上岗的人员,拿出专款组织社会力量或委托高校,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再就业培训。

三、对高职院校继教发展的探索

众所周知,高校有三大功能,即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就目前情况来看,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的发展存在着瓶颈制约。

(一)高职院校的继续教育存在功能定位问题。

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的发展存在瓶颈制约,主要问题出在功能定位上:究竟是人才培养,还是为社会服务?

不同的定位就有不同的价值取向:

首先是以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为主要取向,还是以继续教育的利润创收为主要取向?

还有高职院校的继续教育的招生规模按什么来核定:是按需求,按学校资源?还是按普高全日制学生的比例?

再有高职院校继续教育要不要纳入高校和系部的考核范围,继续教育的优劣与学院和系部领导的考核有关吗?

(二)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普遍存在办学错位现象。

1.在专业定位上,普高和成高的精品课程和专业建设是一致还是错位?

2.在层次定位上,专科、本科和专升本是一致还是错位?

3.在类型定位上,是学历教育为主还是非学历教育为主?

4.在质量定位上,普高与成高的质量要求是一元还是二元?

5.在办学体制上,是一级办学还是二级办学?

6.在管理模式上,是全部归口还是部分归口?

7.在利益分配上,如何划分系部与学院、学院与教学站点的利益?

8.在考核评价上,是纳入还是不纳入考核指标?

9.不解决这些错位问题,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如何走出困境?

四、如何应对发展道路上的瓶颈制约?

上述错位现象,有些是机制上的,有些则是体制上的,如何打破这些发展道路上的瓶颈制约?正确的应对方式是在探索中求发展。

探索一:如何保障继续教育的投入?

面对世界性新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和激烈竞争,许多发达国家都把继续教育纳入国家教育体系,列为国家教育制度和国家法规,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发展继续教育相互结合起来。国家对继续教育的投入应包括财力、人力、物力三方面,经费的投入是最重要的。企业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的经费属于人力资源开发费用,应视为一种生产性投入,生产项目和大型技改项目的投资应有培训费用的比例。然而这谈何容易?在市场经济的运作下,看看我们周围,经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短期行为特征何其明显!有些企业主不仅不愿出钱,连出时间也不肯,宁愿辞了再聘也不愿培训在岗职工,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企业留不住人的最大症结。为此笔者认为:继续教育的经费应以企业为主,政府拨款和个人分担为辅,并以相关法规约束。继续教育主管部门应有经费支持,对企事业单位开展继教工作提供鼓励和扶持。

探索二:如何评估继续教育工作的质量?

众所周知,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继续教育历来被认为教学质量不高,充其量是一种创收手段,以至于社会认可度、文凭含金量均不能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提并论。除了操作不规范,管理不严格之外,还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即继教的质量评估难题。

所谓评估也就是如何测量受教育人在培训前后素质的变化,以及培训前后水平的升降。

笔者认为继续教育质量评估难点有三:

1、继教学员在文化层次、工作能力、道德水平上存有差异。

学员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生活阅历、工作能力、活动范围均有所不同,很难测定学员素质的综合指标。

2、成人学习过程的复杂性导致学习效果的差异性。

成人学习习惯于根据自身需要,对信息进行选择性记忆和学习,对指导意义大的课程,投入认真,兴趣盎然,反之则相对放松、游离,缺乏主动。

3、继续教育是过程教育,前后水平难以衡量。

继续教育是在既有知识基础上加以教育,培训前后效果就像是给一个已经装有水的杯中加水,要想单独测量倒入的容量,难度是很大的。要想知道学员的学习效果,必须明确受训前、后水平这两个变量。那么谁来提供和测量这两个变量?难就难在由谁来确定和用什么方法来确定。

拿中职师资培训来说,如何建立中职教师继续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是当务之急。我们认为:首先要对师资的人事状况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划分层次,分门别类,有的放矢,学以致用,做到培训前有水平测试,培训后有跟踪调查。

探索三:应以何种教学形式为先导?

笔者在《论加强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一文中曾作过探讨。

现行的继续教育教学形式主要有:

1、脱产形式:在普通高校继续教育中已被明令禁止。

2、函授形式:集中一段时间面授,工学矛盾突出。

3、业余形式:利用节假日、旷日持久。

4、现代远程(网络)教育,比较先进的教学模式,是未来继教的发展方向,能充分享用名校优质资源,时间上相对自由。但学员缺乏学习氛围和归属感。

虽各有所长,但又都存有弊端,因此时代呼唤崭新的教学模式。

新兴的远程网络函授教育:随着因特网的应用和普及,函授教育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相结合,衍生出新一代的远程网络函授教育。

笔者认为:它兼有函授与网络教育的优点,函授教育的费用低廉,有一定的社会认可度,网络教育方便快捷,覆盖面广,随时随地,因地制宜。不仅丰富了学习形式,学习效果也显著增加,在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领域有着广阔的前景。有可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自学考试三大学习形式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基于因特网的,深入广大城乡,集教、学、考为一体的学习系统。

当然,改革的速度日新月异,往往超出人们的想象,也许不久的将来又会有新的教学模式诞生,但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不失为一段时间的首选。

十六大提出的“建设学习型社会”,使职业教育成为面向人人的终身教育。高职院校作为高校一部分,也承担着“培育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任务,不仅要承担适龄青年的全日制教学课程,也要为社会大众提供动态的培训课程,承担起不断提升劳动者素质的重任。一方面需要勤恳奉献,一方面也要不断开拓创新,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最近一段时期,我们要把提高服务管理水平、改进培训模式作为教育培训的立足点,将长短期培训、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加大覆盖面,满足社会中低端培训的需求,更加注重实用型技能和职业能力培训,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鲁昕《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动职业教育协调发展》2011.5。

[2]高建初《论加强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2011.3。

[3]《西方发达国家成人教育的发展与启示》2008.5。

[4]郭华峰、张正泉《干部教育培训评估应做到“五个结合”》甘肃省人民政府网2008.4。

[5]郑金辉《高职院校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的构建》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2008.3。

猜你喜欢
应对瓶颈发展
突破乡镇地区幼小衔接的瓶颈
在突破瓶颈中成长
点击图象问题突破图象瓶颈
区域发展篇
营改增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应对策略分析
浅谈教师如何应对校园霸凌
石油企业建设学习型党支部的实践与思考应用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