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2013-11-21 06:09何智慧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体系体育评价

何智慧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河南郑州 451150)

在我国各级教育模式中,体育一直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人才培养的指标体系中,体育素质的高低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要素之一。而为了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学校教育教学 (包括体育教学)中正在不间断地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改革甚至变革,目的是使学生的专业知识、身心水平、创新程度能够达到社会的预期,实现人才培养的目的。高校体育教学位于学校体育教学的最后阶段,它不但关系到学生身心素质的整体提升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还关系到全民健身活动的实施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和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远未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为此,除了需要在体育教学资金投入、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大支持的力度外,还应对教学工作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必要的评价,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寻找改进的方向。基于此,本文对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阐述了构建高效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分析了评价体系的组成要素,给出了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路径。旨在通过本文的工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体育教育和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信息。因为,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且在社会对人才要求越来越 “苛刻”的今天,建立这一评价体系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促进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顺应社会人才观的时代取向。

1 、构建高效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

(1)行为目标评价理论

在西方现代教育评价史上,行为目标评价理论是第一个产生了重大影响的理论。该理论采用 “结果参与”的模式,将教育方案、计划和目标直接传递到学生层面,通过学生的成绩表示出来,并进一步地将这种“行为目标”作为教育评价的主要依据。其具体实施过程是,首先由教师制订出具体的教学目标,并将其与教学结果进行比对,并在这一过程中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调整,使两者最大程度地保持一致。从这个角度讲,行为目标评价理论的评价目的是十分明显的,即通过对确定实际教育活动结果的确定,达到预定教育的目标。

(2)人本管理理论

该理论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将得到尊重和获得自我实现看做是人类行为中最基本和最持久的动力。只有当个体的心理趋向得到了尊重和重视,才能激发其主体性,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活动,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地实现自身的价值或者行为的价值。无论是作为高校体育专业的教师还是学生,都希望通过对体育教学过程和效果的评价,发现自身行为是否符合组织的要求,由此来开发潜能,明确自身的需要与组织目标之间的关联,继而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

(3)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

体育教学评价体系需要根据时代的要求进行动态的调整,“多元智力理论”便是重构该体系的重要基础。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任何个体够同时拥有多个 (多种)相对独立的智力,且其组合和表现形式因个体差异而不同,不同个体的智力也就具有了不同的特点。为此,体育教师应从多个不同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学生多个方面的观察和分析,来对学生的优缺点进行综合评价,并以此为依据,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在体育教育过程中,除了要促使学生对体育活动进行主动参与和探究外,还应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强化师生之间的角色互演,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这一理论的提出,在当时的西方乃至今天的世界各地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教育目标分类评价理论

在对教育教学进行评价之前,首先要确定教育的目标及其分类。这项工作由以布鲁姆为代表的一批专家较早地进行过,但是在被确定下来的三个领域中,未对动作技能给予必要的重视。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这一关键性的工作继续由哈罗和辛普森补充完毕,至此,教育目标分类评价理论得以成型,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在哈罗和辛普森的研究中,他们分别将 “动作技能”分为六大类和七大类,虽然类别的数量不同,但整体上内容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异。

2 、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关键组成要素

为了获得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组成要素的关键信息,本研究组织了相关专家对该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最终确定了学生、教师、教学管理和教学环境四个关键组成部分,并对其二级指标以及相应的权重进行了分配,构建了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层次结构。

(1)学生

学生是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关键群体之一,对其进行的评价往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学习能力的强弱、运动兴趣和运动水平的高低。学习能力主要表现在对体育课程的理解能力、对教师示范动作的模仿能力、对体育技能的应用能力等;运动兴趣主要表现在对运动的整体态度 (喜欢、一般还是排斥)、对特定运动项目的接受程度、习惯于单独进行的体育运动还是习惯于集体行为等;运动水平主要包括学生参加“体育达标”测试的成绩、对特殊运动项目运用的熟练程度、身体素质水平等,与此同时,在对学生运动水平进行评价时,应将其看做是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运动参与成绩的综合,并采用开放式的评价形式。

表1 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层次

(2)教师

在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中,教师的作用与学生同等重要,但是教师群体的评价内容却更加多元,除了需要对自身进行评价外,还应考虑到教学行为的对象——学生——的感受。因此,评价内容包括教学技能水平、教学组织水平和学生满意水平三个方面,前两个方面指向教师,第三个方面指向学生。其中,教学技能水平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功”,只有教师具备了一定水平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感染能力和知识储备,才能从事教学活动,可见,这一指标是根本、是最关键的一环;除此之外,教师的教学组织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组织能力包括教学计划的设计水平、教学进度的合理安排、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节奏的把握以及教学过程中突发情况的处置等;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满意程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涉及到的评价指标包括学生 “评教”的成绩、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因为这些指标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对教师(体育教学)的满意程度。

(3)教学管理

只有学生和教师的体育教学活动是难以长久地规范开展的,因此,在高校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中,体育教学的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教学工作的整个过程。在这一方面,可供采取的评价指标主要有教学管理单位“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和 “对体育教学的投入水平”。这是因为,从管理学的角度讲,任何组织计划的有效实施都与高层或主管部门的重视程度直接相关,有时,为了将某计划保证实施下去,需要主管领导的带头促进。体育教学工作也是如此,如果缺少了对体育教学的重视,教学活动极难有效地进行,从这个角度讲,重视的主体除了主管部门之外,还应包括学生和教师群体;除此之外,对体育教学的投入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体育教学的质量,对这一指标而言,包含的内容有资金投入规模,每个学生的平均资金补助、体育器材和场地的数量及使用效率等。

(4)教学环境

创建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将其与体育教学目标相匹配,最大限度地为体育教学服务,已经成为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来说,教学环境处于体系的最“外围”,也是最为宏观的部分。按照现有的研究成果,体育教学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两个主要部分,前者指的是自然环境、时空环境和设施环境,即教学活动的位置、场地器材的质量和数量等;后者包括的内容更加广泛,不但涉及到教学氛围的优劣,还涉及到教师和学生情感的抒发和交流,一般而言,社会心理环境可以细分为人际环境、信息环境、组织环境和情感环境等。

3 、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路径

(1)更新和创新评价工作观念和方法

对高校体育教学进行评价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实现学生健康水平和体质的提高,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此,更新和创新评价工作观念和方法,将体育教学评价看作是一个复杂、全面的价值判断过程。因此,需要广泛地借助各类指标,从学生、教师、教学管理者的行为表现中做出必要、准确的观测和判断,将量性评价和质性评价进行有机的结合,突出体育教学评价的重难点,有针对性地发掘和解决体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发挥评价对象在评价工作中的作用

在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工作中,由于评价对象中学生和教师群体是极其关键的,因此,应在评价体系中重视“人”的作用,做到“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除了要关注教师的职业处境和职业需要外,还应最大限度地激发其主体意识,使其成为评价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对学生群体而言,应注重对评价结果的进一步应用,按照学生个人运动水平等指标的高低进行激励,使其从被动接受评价,到主动接受评价结果,调动其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使评价对象得到应用的尊重,激发其进行积极工作的潜力。

4 、结束语

体育教学评价工作是高校体育课程实施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工作能够理顺现有教学模式,厘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之间的关系,还能够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改善教学效果,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本文研究了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等问题,内容涉及构建高效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评价体系的组成要素,以及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优化路径等。当然,本文的工作还是初步的,需要在后续的工作中加以修正和完善。

[1]郭英,许砚田.普通高校体育课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110-112.

[2]张玉宝.基于学习结果理论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构建[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1(2):1-4.

[3]卢晓文,赵钟华.对高校学生体育学习效果评价内容和方法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6(10):63-66.

[4]刘形.从新农村建设政策看肉行知教育思想的现代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1):129-131.

[5]黄海镝.体育教学多元化评价体系研究 [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5):76-77.

[6]范汝清,马琳,袁玉涛.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2011(6):65-66.

[7]张德生,焦玉娥,郑春凤.新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9):68-71.

[8]高斌,徐明欣,李瑞年.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改革[J].体育学刊,2003(6):77-80.

[9]陈俊.体育教学评价体系重构[J].实验室科学,2009(1):29-30.

[10]钟文正.陶行知体育思想对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改革的启示[J].体育与科学,2008(9):90-92.

[11]郑锦惠.对体育教学评价的若干思考 [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4):105-107.

[12]高东清.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改革探析[J].搏击◦武术科学,2011(1):118-119.

[13]罗平.体育育教学中多元评价机制构建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0(2):61-62.

[14]姚蕾,闻勇.对我国体育教学评价的理论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1):76-77.

[15]陶涛.中、英、美、澳4国体育学习评价内容的比较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6(25):91-93.

[16]樊清华,刘俊.美国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研究及启示[J].中国地质教育,2005(1):33-35.

[17]王曼,李玉禄.高等院校体育教学环境优化研究[J].贵州体育科技,2009(6):48-51.

猜你喜欢
体系体育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