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鳜鱼中优良乳酸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2013-11-21 10:01罗靓芷武俊瑞刘佳艺李欣岳喜庆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3年10期
关键词:鳜鱼球菌乳酸菌

罗靓芷,武俊瑞,刘佳艺,李欣,岳喜庆

(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辽宁沈阳,110866)

臭鳜鱼由鳜鱼腌制而成,气味特别,且保留了鳜鱼的本味原汁,肉质醇厚,是我国独具风味的传统水产制品。因为水产制品生产的集中、季节性及原料的易腐性,采用腌制这种传统加工方法,不仅保存了水产品丰富的营养价值,而且产生了独特的口感和风味。将腌制水产制品中的优势微生物分离筛选出来,应用于腌制水产制品的加工中,可缩短腌制水产制品的生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与品质,因此,对腌制水产制品中优势微生物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乳酸菌能赋予腌制水产制品柔和的酸味和香气,改善产品风味[1],促进发酵的成熟[2],提高制品的营养价值和功能性。从传统水产制品中筛选优势乳酸菌的研究国内外已有很多,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自传统发酵鱼制品[3]、北海淡口腌制金丝鱼[4]、醉鱼[5]、湘西传统酸鱼[6]、fish-nukazuke[7]、som-fak[8],pleasom[9]和 Plasom[10]等中分离出乳酸菌,符合水产品发酵的生产要求。

本实验以具传统特色的臭鳜鱼为原料,依据肉制品发酵剂的筛选标准[11],从中分离筛选鉴定优良的乳酸菌菌株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等实验与研究,以期得到适合生产发酵鱼肉制品的优良菌株,为开发新型臭鳜鱼制品奠定基础。

1 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材料

臭鳜鱼,购于安徽黄山市与沈阳市徽菜馆。

1.2 主要培养基与试剂

MRS 培养基[12-13];筛选培养基[14];糖发酵细菌生化鉴定管,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离心柱型),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1.3 仪器设备

电热手提式高压杀菌锅,上海医用核子仪器厂;XS-212生物显微镜,南京江南永新光学有限公司;CR-21G冷冻离心机,日本HITACHI日立;PHS-25型pH计,上海雷磁仪器厂;SP-2100UV型紫外分光光度计,尤尼柯上海仪器有限公司;DNA扩增仪,美国BIO-RAO。

2 试验方法

2.1 菌株的分离培养

无菌操作,依据GB/T9695.19-2008,称取臭鳜鱼样品10.0 g,用灭菌剪剪碎后加入装有90 mL无菌水和一定数量玻璃珠的三角瓶中,振动摇晃30 min,以此作为稀释度为10-1的样品液。用无菌水做梯度稀释。无菌吸取1 mL适宜浓度稀释液至培养皿中,倒入适量含有2%的CaCO3的MRS固体培养基覆盖稀释液,轻轻转动平板,使菌液与培养基混合均匀,冷凝后倒置,37℃培养48 h。

肉眼观察,选取分布较好的平板,挑取分离较好的有代表性的单独菌落,经多次划线分离直至获得纯菌落。将纯化后的疑似菌落培养物接种于MRS斜面培养基上,37℃分别培养24 h后,置于4℃冰箱内保藏待用。

2.2 菌株的形态学观察

观察平板上疑似菌落的形态、大小、色泽等。

挑取疑似菌落培养物涂片,进行革兰氏染色试验和过氧化氢酶检验,于×100倍油镜下观察细菌的染色结果和疑似菌株的形态。

2.3 优势乳酸菌的筛选与生理生化特征的鉴定

根据肉制品发酵剂的筛选标准[11]进行产黏性试验、耐盐性试验、耐亚硝酸盐试验、耐酸性试验、葡萄糖产气试验、产H2O2试验、产H2S试验、石蕊牛奶酸凝试验、产氨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M.R试验、V.P试验、明胶液化试验、淀粉水解试验、耐高低温试验(15℃、45℃)、运动性试验、糖醇发酵试验。

2.4 菌株的生长曲线和产酸能力试验

将鉴定出的菌株分别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37℃培养24 h。每4 h测1次。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于640 nm下,测定菌液的吸光度值。pH值用pH计测定。

2.5 菌株的耐温性试验

不同菌株接种于其液体培养基中,分别置于15,20,25,30,35,40,45 ℃培养箱中培养 24 h,以不接种的液体培养基为空白对照,在640 nm条件下测底OD值。

2.6 16S rDNA序列分析

2.6.1 菌株DNA的提取

将筛选出菌株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中,37℃培养24 h,采用天根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菌株的基因组DNA,并采用1.0%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2.6.2 16S rDNA基因序列PCR扩增及序列分析

16S rDNA扩增引物:应用细菌通用引物,正向引物 27F:5’-AGAGTTTGATCCTGGCTCAG-3’;反向引物1942R:5’-CTACGGCTACCTTGTTACGA-3’。

PCR扩增反应体系(50 μL):正向引物27F和反向引物 1942R 各 1.5 μL,dNTP(10 mmol/L)1.0 μL,10 × Buffer(2.5 mmol/L Mg2+)5.0 μL,ddH2O 39.0 μL,基因组 DNA 1.0 μL,Taq 聚合酶(5 u/μL)1.0 μL。

PCR阴性对照基因组DNA采用超纯无菌水代替。

PCR扩增反应程序:95℃预变性5 min,95℃变性 30 s,52℃退火 30 s,72 ℃延伸 1 min 30 s,经45次循环,72 ℃终延伸 7 min[15-18]。

PCR产物采用1.0%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后,送交北京擎科新业生物公司进行测序,测得的序列与NCBI数据库已知序列进行比对及同源性分析,应用MEGA5.0软件的邻位相连(Neighbor-joining)法分析所测序列与GenBank中模式菌株16S rDNA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

3 结果与分析

3.1 菌株形态学鉴定结果

采用MRS固体培养基,从臭鳜鱼中分离出50株菌株,观察菌落溶钙圈、革兰氏染色及过氧化氢酶试验结果,得到能产生溶钙圈、革兰氏染色呈阳性、过氧化氢酶呈阴性的疑似乳酸菌11株,具体特征见表1。

表1 菌株形态学鉴定结果Table 1 Results of the morphological identification

根据表1的鉴定结果,所有的菌株都是呈乳白色、且菌落隆起表面光滑。分离纯化得到的所有11株疑似乳酸菌有短杆状、球状,排列方式也不尽相同。

3.2 优势乳酸菌的筛选与生理生化特征的鉴定

将分离纯化得到的11株进行生理生化特征的鉴定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表2的生理生化鉴定结果,分离所获得菌株11株菌中,只有 L4、L12、L20、L36符合肉制品发酵菌株指标的要求:不产黏液、能耐受6 g/dL NaCl;在pH 4.5和250 mg/dL NaNO2条件下正常生长;发酵葡萄糖不产气;水解精氨酸不产氨;有良好的硝酸盐还原能力;M.R反应阳性;V.P反应阴性;不能发生明胶液化反应;能水解淀粉;可在15℃和45℃下生长。

将筛选得到的4株菌株进行糖醇发酵试验,具体结果见表3。

根据4株菌的表型特征和生理生化特点,检索《伯杰细菌鉴定手册》[19](第八版)、《常见细菌鉴定手册》[20],可以初步判断L4为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L12为弯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 curvatus)、L20为坚强肠球菌(Enterococcus durans)、L36为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表2 生理生化鉴定结果Table 2 Results of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dentification

表3 糖醇发酵试验结果Table 3 Results of glycolysis test

3.3 菌株生长曲线

将筛选得到的4株优良乳酸菌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分析生长情况,见图1。

图1 乳酸菌生长曲线Fig.1 Growth curves of four lactic acid bacteria isolates

如图1所示,L4在4~8 h生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菌株[21],在8~12 h时左右达到菌体密度最大值,之后进入稳定生长期,Herranz等人发现1株肠球菌在12 h时达到菌株密度最大值[22],与之相符。其他菌株在培养到8~16 h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培养到16 h后进入到稳定生长期。从图1可以看出,筛选得出的4株菌均具备较强的生长能力。

3.4 菌株的产酸能力试验

将筛选出的4株乳酸菌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分析其产酸能力,见图2。

图2 24 h内乳酸菌产酸能力Fig.2 Acid-producing capacities of four lactic bacteria isolates

如图2所示,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4株菌株培养液的pH值均呈下降趋势,培养初期pH值随时间的变化不断下降,培养16 h后,菌株培养液的pH值下降缓慢,与菌株的生长曲线大体一致。培养至24 h时,菌株培养液pH值可达到4.40以下。结合生长曲线与产酸能力,在臭鳜鱼加工过程中,发酵初期肠球菌能迅速繁殖,产生乳酸,快速降低环境体系中pH值,为发酵与其他乳酸菌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3.5 菌株耐温性试验

将乳酸菌菌株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中,在不同温度下培养,分析其耐温性,见图3。

图3 乳酸菌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情况Fig.3 Growing states of four lactic acid bacteria isolate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如图3所示,4株菌在15~45℃下都能生长,在25~40℃下生长情况基本良好;45℃时肠球菌的生长情况相对于乳杆菌好。说明4株菌在25~40℃适宜生长。以目前臭鳜鱼的传统发酵工艺,发酵温度为25~30℃,筛选出的4株菌能在此范围良好生长。

3.6 菌株16s rDNA分析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3.6.1 菌株基因组DNA提取

利用天根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离心柱型)提取菌株的基因组DNA,并采用1.0%琼脂糖凝胶进行电泳检测,得到的检测电泳图只有1个条带,如图4所示,可进行16S rDNA基因序列PCR扩增。

图4 菌株基因组DNA检测电泳图Fig.4 Electrophoretograms of DNA from four lactic acid bacteria isolates

3.6.2 16S rDNA基因序列PCR扩增

将菌株的基因组DNA进行16S rDNA基因序列PCR扩增,同时进行PCR阴性对照试验,扩增产物进行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如图5所示,PCR阴性对照无条带,各菌株PCR产物条带单一,在1 500bp处有特异性条带,满足测序的要求。

3.6.3 16S rDNA同源性分析及系统发育树的建立

图5 菌株PCR扩增凝胶电泳图Fig.5 Electrophoretograms of PCR-amplification of 16S rDNA from four lactic acid bacteria isolates

利 用 BLAST(http://www.ncbi.nlm.nih.gov/BLAST),将所测定的4株菌株的16S rDNA序列,与GenBank/EMBL/DDBJ数据库中已知细菌的16S rDNA/rRNA序列进行比较鉴定,寻找与目的基因序列同源性最高的已知分类地位的菌种。得到菌株L4的16S rDNA序列与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的16S rDNA/rRNA序列同源性最高;菌株 L12的16S rDNA序列与弯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 curvatus)的16S rDNA/rRNA序列同源性最高;菌株L20的16S rDNA序列与坚强肠球菌(Enterococcus durans)的16S rDNA/rRNA序列同源性最高;菌株 L36的16S rDNA序列与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的16S rDNA/rRNA序列同源性最高。

从GenBank/EMBL/DDBJ数据库中,提取已知的标准菌株的16S rRNA/DNA基因序列,利用MEGA5.0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获得目的菌的分类地位或它的系统发育地位。如图6所示,菌株L4与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的系统位置最接近,菌株L20与坚强肠球菌(Enterococcus durans)的系统位置最接近;菌株L12与弯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 curvatus)的系统位置最近;菌株L36与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的系统位置最接近。

图6 优良乳酸菌L4、L12、L20、L36的系统发育树Fig.6 Phylogenetic tree of four lactic acid bacteria isolates

根据16S rDNA同源性对比结果和系统发育树,菌株L4鉴定为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L12鉴定为弯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 curvatus),L20鉴定为坚强肠球菌(Enterococcus durans),L36鉴定为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4 结论

(1)依据肉制品发酵剂的筛选标准,本文通过对臭鳜鱼中菌株的耐盐、耐酸、耐亚硝酸盐、产酸能力、生产曲线和耐温性等一系列指标的研究,筛选出4株菌都符合肉制品发酵剂的标准,具有良好的生长性能和NaCl耐受性。

(2)经过生理生化鉴定与16S rDNA序列测定分析,鉴定L4为屎肠球菌,L12为弯曲乳杆菌,L20为坚强肠球菌,L36为干酪乳杆菌。为进一步探讨乳酸菌在水产制品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1]谭汝成,曾令彬,熊善柏,等.外源脂肪酶对腌腊鱼品质的影响[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7,33(5):68-71.

[2]闫波,刘宁.乳酸菌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与展望[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4,25(4):22-25.

[3]林胜利,张琦琳,聂小华.发酵鱼制品中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初步应用[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2,38(2):61-65.

[4]杨锡洪,吴海燕,解万翠,等.风味咸鱼乳酸菌和葡萄球菌的分离与鉴定[J].食品科学,2009,30(21):192-194.

[5]唐思,刘章武.醉鱼中菌种的分离筛选与鉴定研究[J].中国酿造,2010,(12):120-123.

[6]曾雪峰,夏文水.湘西传统酸鱼中乳酸菌的分离及特性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2,38(12):40-44.

[7]Takashi K,Yukino I,Saeko I,et al.Suppressive effect of Tetragenococcus halophilus,isolated from fish-nukazuke,on histamine accumulation in salted and fermented fish[J].Food Chemistry,2012,130(3):569-574.

[8]Christine P M,Hans H H,Lone G.Characterization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isolated from a Thai low-salt fermented fish product and the role of garlic as substrate for ferment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1999,46(3):219-229.

[9]Pramuan S,Wanchai P,Malai B.Use of a starter culture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in plaa-som,a Thai fermented fish[J].Journal of Bioscience and Bioengineering,2010,110(5):553-557.

[10]Noraphat H,Subaidah B,Saowakon W,et al.Isolation and screening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from Thai traditional fermented fish(Plasom)and production of Plasom from selected strains[J].Food Control,2011,22(3-4):401-407.

[11]张刚.乳酸细菌—基础、技术和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234.

[12]王友湘,陈庆森,阎亚丽.用于乳酸菌分离鉴定的几种培养基的筛选及应用[J].食品科学,2007,28(9):374-378.

[13]凌代文,东秀珠.乳酸细菌分类鉴定及实验方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14]赵斌,何绍江.微生物学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58.

[15]乌日娜,张和平,孟和毕力格.酸马奶中乳杆菌 Lb.casei.Zhang和 ZL12-1的16S rDNA基因序列及聚类分析[J].中国乳品工业,2005,3(6):4-9.

[16]张琦琳,林胜利,聂小华.传统鱼制品中优良葡萄球菌的筛选与鉴定[J].食品工业科技,2012,(13):178-180.

[17]蓝蔚青,谢晶.传统生理生化鉴定技术结合PCR法分析复合保鲜剂对冷藏带鱼贮藏期间菌相变化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12,(10):330-335.

[18]高阳,王俊钢,顾燕玲,等.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冷水鱼肠道耐低温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及其遗传差异[J].微生物学报,2013,53(1):82-91.

[19]布坎南,吉本斯,等.伯杰细菌鉴定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20]东秀珠,蔡妙英,等.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1]杨爱华,王成忠,范素琴.发酵香肠乳酸菌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J].中国酿造,2009(8):79-82.

[22]Herranz C,Casaus P,Mukhopandhyay S,et al.Enterococcus faecium P21:a strain occurring naturally in dryfermented sausages producing the class II bacteriocins enterocin A and enterocin B[J].Food Microbiology,2001,18(2):115-131.

[23]谢静,熊善柏,曾令彬,等.腊鱼加工中的乳酸菌及其特性[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9,35(6):32-36.

猜你喜欢
鳜鱼球菌乳酸菌
鳜鱼行情又遭暴击!4天内至少下跌2元/斤,新鱼上市几经波折
禽用乳酸菌SR1的分离鉴定
鳜鱼26元/斤,中大难求!是继续等还是卖?就地过年,鳜鱼能否“贵”起来?
结节病合并隐球菌病的研究进展
Chinese Perch:Dream Beauty Portrayedin Art, Poetry
IL-33在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一株副球菌对邻苯二甲酸酯的降解特性研究
应用多重PCR鉴定不同来源肠球菌
乳酸菌成乳品市场新宠 年增速近40%
乳饮品中耐胃酸乳酸菌的分离鉴定与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