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复康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40 例

2013-11-21 08:01郝筱倩杨会香刘兴山
中医研究 2013年7期
关键词:胃肠功能性脾胃

郝筱倩,杨会香,杨 斌,刘兴山

(1.潍坊市中医院,山东 潍坊261042; 2.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 潍坊261031)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表现为上腹烧灼感、餐后饱胀、早饱、上腹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多种症状。该病病因复杂,临床分型不一,临床治疗尚无统一方案。近年来,临床上有关西医联合用药、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FD 的研究很多,但由于长期西药治疗存在依从性差、易复发以及副作用等情况,降低了临床疗效。2011 年1 月—2012 年3 月,笔者采用胃复康胶囊治疗FD 140 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消化内科门诊和住院的FD 患者280 例,采用随机化系统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40 例,其中男65 例,女75 例;年龄18~65 岁,平均(47.80±8.82)岁;病程8 个月~8 a,平均(3.98 ±1.53)a;脾胃虚弱型33 例,肝胃不和型72 例,脾胃湿热型25 例,胃阴不足型10 例。对照组140 例,其中男63 例,女77 例;年龄19~62 岁,平均(45.60 ±8.50)岁;病程1.5~10 a,平均(4.24 ±1.26)a;脾胃虚弱型30 例,肝胃不和型66 例,脾胃湿热型30 例,胃阴不足型14 例。所有病例治疗前1 周均未服用任何促胃动力药、抑酸药、钙通道阻滞药、M 胆碱能受体阻滞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及各种消化酶、中药或中成药。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病例选择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按照《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1]中FD 的诊断标准。①必须包括以下l 条或多条:a.餐后饱胀不适;b.早饱感;c.上腹痛;d.上腹烧灼感。②没有可以解释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证据。③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 个月,近3 个月满足以上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按照《中医内科学》[2]中胃痞的诊断标准。①以胃脘痞满、满闷不舒为主症,按之柔软,望之无胀形,压之无明显疼痛;②起病缓慢,时作时止,时轻时重;③常以饮食、情志、起居、寒温等因素为发病诱因。

3 药物制备方法

胃复康胶囊药物组成:广藿香12 g,厚朴12 g,陈皮12 g,香附(醋制)12 g,枳实12 g,槟榔10 g,焦山楂10 g,谷芽(炒)10 g,麦芽(炒)10 g,鸡内金(制)10 g,砂仁10 g,黄连10 g,吴茱萸10 g,三棱10 g,半夏10 g,大黄6 g,甘草6 g。制备方法:将厚朴、砂仁、大黄碎成细粉,其余14 味药物加水煎煮3 次,每次1 h,合并滤液,滤过,将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干燥,粉碎成颗粒状,加入上述细粉,过筛,混匀,装入胶囊,制成1 000 粒,每粒0.5 g。

4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胃复康胶囊(由潍坊市中医院中心制剂室制备,制剂批号 鲁ZBZ0692),每次5 粒,每日3 次,饭后服用。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由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81208991),每次10 mg,每日3 次,于饭前15~30 min 服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由扬州一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10708-2),每次2 粒,每日3 次,于餐中或餐后服用。

两组均以4 周为1 个疗程,治疗1 个疗程。

5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参考文献[1]中标准。按照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表打分,以中医症状积分判定疗效。显效:中医症状积分减少≥75%。有效:中医症候积分减少≥50%~<75%。无效:中医症状积分未减少或增加。

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 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 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Ridit分析;以P<0.05 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7 结 果

7.1 两组疗效对比

见表1。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0.31,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7.2 两组治疗前后各症状中医症状积分对比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各症状积分对比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各症状积分对比 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 P <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 P <0.01。

组 别 例数 时间 腹胀 嗳气 食欲不振 恶心呕吐腹痛治疗组 140 治疗前 2.85 ±0.22 3.31 ±0.12 3.55 ±0.18 3.01 ±0.24 2.85 ±0.31治疗后 1.35 ±0.11**## 0.97 ±0.12**## 0.87 ±0.09**## 1.01 ±0.08**## 0.86 ±0.15**##对照组 140 治疗前 2.87 ±0.34 3.39 ±0.14 3.51 ±0.16 2.98 ±0.13 2.97 ±0.18治疗后 1.42 ±0.18** 1.43 ±0.18** 0.92 ±0.13** 0.95 ±0.13** 2.20 ±0.07**

8 讨 论

FD 属中医学“胃脘痛”“胃痞”“嘈杂”等范畴。该病病变部位在胃,涉及肝、脾二脏。脾胃的升降运化有赖于肝气的疏泄,忧思恼怒,气郁伤肝,横逆犯胃而出现腹胀、恶心、嗳气不舒、纳呆、脘痛等症状,从而形成肝胃不和之证[3]。脾主运化为藏,满而不能实;肝主疏泄,其性条达。故临床治疗该病应根据肝、脾、胃的不同证候,调理立法用药,适时给予疏肝解郁、和胃降逆、化湿消滞、平调寒热之法,使肝气条达,胃气通降,脾气升运,则诸症自去。现代研究发现:FD 的发病机制与胃肠动力异常[4]、胃内胃液及消化酶分泌异常[5]、胃肠微环境异常[6]、机体免疫功能异常[7]、焦虑和抑郁等精神障碍及个性异常[8]等有关。根据脾胃失和的病机特点,笔者遵循“法从证立,方从法出”的组方原则,制成具有疏肝解郁、消积导滞、健脾化湿之效的胃复康胶囊。方中藿香、厚朴芳香化湿,解困脾阳,可促进消化酶的分泌,增强胃动力,共为君药。枳实、香附、陈皮行气疏肝,可助胆汁排泄,帮助消化以促进胃排空,共为臣药。砂仁、槟榔、焦山楂、鸡内金、谷麦芽消积导滞,可促进胃动力,缓解抑郁情绪;大黄泻积导滞,能促进肠排空;半夏、三棱可消痰饮、瘀血,止呕消胀,活血行气;黄连、吴茱萸调畅气机,辛开苦降,制酸止呕;甘草调合诸药。以上共为佐使药。全方虽只有17 味中药,但君臣佐使各司其职,无杂乱之嫌。

目前中医药对FD 的治疗研究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在证候定义及疗效上缺乏统一的标准;疗效评价主观性较强,临床难于把握;FD 既是功能性疾病,又是心身疾病,容易反复发作,评价长期疗效更有实际意义等。笔者认为:今后对FD 的研究应着重于标准化及客观化,通过客观指标(胃肠激素、胃肠道神经递质、脑肠肽、胃动力指标、Hp 感染等)进一步开展对胃复康胶囊单药运用的长期疗效及复发情况的研究,以及该药联合其他药物的疗效研究,通过对患者长期随访,注重远期疗效,降低复发率。

[1]危北海,张万岱,陈治水,等.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37-639.

[2]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2 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

[3]危北海,陈治水,张万岱,等.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表[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1,19(1):66-68.

[4]唐海英,王英德,张延军,等.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排空和胃内食物分布[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6,14(3):350-353.

[5]郝悦,周润锁,李小丽,等.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肠激素水平[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24(17):1556.

[6]王景杰,黄裕新,郭庆东.电针对心理性应激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与一些胃肠肽的关系[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1,22(22):2030-2033.

[7]许辉,陈松,李家邦,等.特异性免疫应答在肝郁证与脾虚证及相互关系的初步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02,4(3):829-834.

[8]Locke GR3rd,Weaver AL,Melton L,et al.Psychosocial factors are linked to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a population based nested case-control study[J].Am J Gastroenterology,2004,99(2):350-357.

猜你喜欢
胃肠功能性脾胃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胃肠外科患者临床效果
基于病证结合的脾胃病湿热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好脾胃 养出来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差异化功能性纤维研究进展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前行胃肠减压的影响
胃肠病糊上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