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海外听众聆听来自江西的优美声音——如何进一步做好《中国之窗》江西专题节目

2013-11-21 23:18汤云柯
声屏世界 2013年1期
关键词:听众江西

□汤云柯

栏目责编:胡江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如何进一步向世界展示中国,已成为中国传媒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下称国际台)开播的《中国之窗》节目,为各省、市、自治区向海外介绍本地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十七年来,《中国之窗》江西专题节目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一直保持位列全国前四名的好成绩,奉献了许多具有江西地方特色、雅俗共赏、可听性极强的作品。为了满足海外听众在新时期渴望了解中国发展的新需求,《中国之窗》江西专题节目要在新的起点上戒骄戒躁,更上一层楼。

加强省、市广播电台的合作,共同参与策划选题

要做好《中国之窗》江西专题节目就要发挥群体的力量,充分调动各设区市广播电台的积极性,挖掘涵盖各地不同特色和内容的选题,使该节目的制作、报送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良好局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省台和各市台的合作还不够密切,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联系和沟通,以使双方的合作更有针对性,更具成效。当前,各市台对《中国之窗》江西专题节目工作的热情差异较大,使得该节目在全省各地的取材不均衡,对全面、完整地向海外听众介绍江西形成了一定的制约。

要想《中国之窗》江西专题节目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应该完善考察、督促和奖励机制,恢复《中国之窗》江西专题节目的专题年会和评奖机制。如每年举行一次《中国之窗》江西专题节目的研讨会,表彰先进、总结工作,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共同讨论、策划选题,规划来年的发展。会上可确定各市台选送节目的选题和报送材料的时间表,并将节目安排落实到人。这样,谁抓、谁管清楚明了。会议通过奖励优秀节目形成激励机制,将成绩计入各市台和个人业绩的目标考核中,并向各市台通报。

以多样化的题材、丰富的内容、新颖的形式吸引听众

我们要选择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题材来介绍江西,向海外听众热忱地讲述江西的历史、发展变化、风土人情、社情民意、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情况,叙述当今江西的改革开放、社会发展及其给人民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通过真实、具体、生动、感人的人和事,用白描的笔法、饶有风趣的讲述方式,以事实本身的力量吸引听众,感动听众。

2010年6月18日播出的《中国之窗》江西专题节目《的士司机的音乐人生》,讲述了一名犹如邻家大叔般亲切的出租车司机根据平时的工作经历,自编、自创了六首歌曲。这个平凡劳动者闪亮、独特而有个性的人生故事,展现了普通中国人丰富的生活情趣以及多彩的精神世界。这期节目被国际台评为优秀,取得了较理想的收听效果。

《中国之窗》江西专题节目是针对性很强的为海外听众服务的节目。我们要从海外人士需要的角度出发,做到选题多样化。社会生活纷繁复杂、五光十色,包含着方方面面、各色人物和大小事件,只有选取多样化的题材,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生活。

听众的“点播”也是《中国之窗》开拓新题材的一条途径。比如有听众对于江西如何保护青山绿水十分关心,要求在节目中进行介绍。2010年12月18日播出的《中国之窗》江西专题节目《香港水源的守望者》,讲述了在国家级森林公园三百山,一群护林员为了保护香港同胞饮用水的源头——东江,风雨无阻地巡查莽莽山林的故事。国际台给予的评语是:一个好听的故事,从小处写起,没有大话,以情感染听众。节目的播出满足了听众对有关信息的需求。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多样化的题材,并非是事无巨细眉毛胡子一把抓。在实践中,社会生活中的主要矛盾、重大事件,能够直接反映一个时代的重大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关心。我们以此为题材,可以直接表现社会生活的本质,提出时代和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问题,这也是海外人士所关心的问题。提倡多样化的题材,记者可以从政治、经济、伦理道德、家庭生活等多个领域,采用多种形式,选取多个角度,运用多种手法来展现。现实生活的多姿多彩和海外听众对信息多种多样的需求,多样化的题材,是克服报道单调的较好选择。

以前的《中国之窗》江西专题节目写单个的人物多,形式比较单调。因为写单个人物的内容只能记录一个人所经历的人和事,它所表现的场景、它所揭示的内涵和它所全力拓展的外延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满足海外听众全面了解江西的迫切愿望。因此,《中国之窗》不仅要写具有代表性的单个人物,还要写具有时代和地方特色的群体人物、新生事物和风情民俗,以介绍江西的发展变化。

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之一。广播作品的魅力在于创新,生命力也在于创新。在选送节目时要推进观念和风格的积极创新,使创作的题材、体裁、体例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写作上要跳出框框,打破固有的模式,做到既写人也叙事,夹叙夹议,将悠久的历史和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紧扣时代的脉搏,让人们从广播中既能知悉历史的渊源,也能了解当前的发展。在写意时要发掘诗意,写实时要结合抒情,做到情景交融、直抒胸臆。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手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释,让人们能在记者的描述中看到事情的全景和原貌,用真实的生活素材来深化主题,从而在听众眼前浮现出鲜活的人物形象和真实感人的生动画面,达到崇高的审美境界和美的惬意享受。

精雕细琢,不断提高节目的整体水平

要提高节目的整体水平必须对每个环节的工作都做到精益求精。为了达到时效性的要求和真实地反映现场的情景,使节目更具说服力,应该提高现场采访报道和口播在节目中的分量,严格把好采访、口播、录音、写作、音响、编辑、制作等关口,对每个细节都要高标准严要求。这样在节目播出时,听众才会产生闻其声如见其人,听其事如临其境的真实感受。

注意提高语言的感染力。一方面不用生僻词语,不生造词汇,要使用朴实无华、大众化的语言;另一方面要恰到好处地运用通俗易懂、接近普通话的方言俚语,并在节目中由当事人说这种方言俚语。这样,就会大大增加以情动人的砝码。但是,运用方言俚语一定要把握分寸,过犹不及就会弄巧成拙。另外,在节目中插入与内容相匹配的具有赣味的背景音乐,同样能提高可听性。

音响在节目中运用得当,易取得理想的播出效果。要合理选择、剪裁那些为报道体裁所需要的、较能表现主题、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貌、与解说内容相吻合、清晰真实的音响,将其与解说词重新进行排列组合,实现自然和谐的衔接,组成新的内容框架,用来渲染、烘托节目内容的氛围,让听众从广播中感受到“原生态”的现场情景,可加深听众对节目的印象。

2011年1月18日播出的《中国之窗》江西专题节目《井冈山上迎客来》,讲述了具有代表性的情节和有趣的传说,表现了与时代同行的井冈山的魅力,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井冈山的巨变。这期节目采用了井冈山山歌、蝉叫、鸟鸣、微风拂过树林的声音等大量音响,让听众仿佛置身其中。听众丽丽在聆听了节目以后,在网上留言道:真想去井冈山看看,瞧瞧它的美景。优美的音响给节目增色不少。国际台将这期节目放在“美在江西”旅游知识竞赛特别节目中播出,通过十多种语言向世界各地介绍井冈山。

节目的格调要轻松活泼,节奏明快,注意趣味性,切忌一本正经地说教。节目的播报方式,可尝试由“播”转为“说”,营造自然贴切的气氛,增强节目的可听性。对故事性较强的节目还可尝试用广播剧的播报形式。节目的主题要从大处着眼、立意高远,具体取材又要从细微处着手,将能表现主题、揭示真谛、真实可靠的细节根据主次合理安排,娓娓道来。以细节的真实来佐证清新脱俗的主题,用“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的渐进方式宣传观点和看法,以达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目的。

另外,还要重视高科技手段在节目制作中的运用。采用多媒体传播手段,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方式,以方便听众随时查阅广播的内容和灵活地安排收听时间。除了运用声音、文字和图片这些形式外,还可通过摄像来增加动感,使《中国之窗》江西专题节目真正成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制作精良、听众热捧的经典节目。

猜你喜欢
听众江西
江西银行
Discovery of a wild, genetically pure 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creates new conservation opportunities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3.换装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江西立法遏制涉医涉校的“以闹索赔”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表达心情
学会倾听(一):做哪一种听众
《唯一的听众》情感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