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莉
中国戏曲的女演员,在行当上可分为:小旦、大旦(闺门旦)。老旦、彩旦、武旦等,其中小旦最小。构成小旦小的因素是,年龄小、戏份少、分量轻,小旦几乎成了小角色、小演员的代名词。
大部分剧种如此,淮剧亦如此,小旦和饰演小旦的演员,长期被处于龙套化、边缘化,于是,以小旦为主的剧目,少得可怜,小旦及演员在舞台上难放光彩,在艺术上难有长进。我毕业于盐城鲁迅艺术学校戏曲表演班,入学由于个头小,自然被老师分工学习小旦,进入江苏省淮剧团,个头仍不见长,依然守望在小旦行当上。但是,我牢记“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我坚信小旦也有大作为。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我努力感悟和钻研小旦的表演方式,我努力摸索和探索小旦的艺术之路,从一句道白、一句唱腔、一个眼色、一个步伐等每一个细节抠起,让小旦不小,让小旦也有大表演,让小旦艺术也有大作为。
在我团创作演出的大型古装淮剧《王玉莲》中,我饰演剧中女演员里最小的一个角色“叶儿”,叶儿是王玉莲的贴身丫环,只有三场戏份,道白不足二十句,唱词不足十句,但是,我注重以演为主,以小见大,以细致精致化演绎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洞房一场,我放大人物的形体表演,将叶儿这个十多岁的小女孩,为王玉莲嫁给如意郎君吴汉而欣喜乐狂;潼关替王玉莲送衣一场,我用扬起的声调,围绕吴汉大幅度的纠缠,表述了一个丫环为主人展示心迹展示大爱的活泼讨喜;与王玉莲离别一场,我更是将道白和表演往大处走,用大韵白、大啼哭、大拥抱,表现丫环与王玉莲依依不舍的主仆之义、姐妹之情。
在我团移植上演的大型古装淮剧《马前泼水》中,我扮演朱买臣与崔氏的亲生骨肉宝儿,全剧只有一场戏,即宝儿受屠夫继父虐待,在病中被继父用开水相泼,剧目本没有给宝儿写一句道白、一句唱词,完全是一场没有语言的表演,在导演的支持下,我从人物出发,从规定情景出发,设计了一组无声乐、无伴奏、无打击乐的纯表演,从端着开水盆踉踉跄跄地上场,到为继父强行用力地捶腿,再到被继父一脚踢开,热水烫身,我系统而准确地运用了滚、爬、翻、吊转等传统程式,表现出一个九岁小孩的苦苦挣扎,戏虽少,但我往大处演,演到精致。
同样,在我团创作上演的大型淮剧《天要下雨娘要嫁》、《祥林嫂》中我都饰演小旦,我都将小旦表演最大化、精髓化、艺术化、这些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境遇的小旦,都受到了专家和观众的好评,我个人亦多次在江苏省淮剧节、艺术节和戏曲红梅奖大赛中荣获表演奖。
小旦虽小,小旦亦往大处演,是我多年来从事小旦行当的艺术经验。
如何让淮剧小旦走得更远更高,我将继续追求永不停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