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州评弹的说表

2013-11-21 19:36:43蒋春雷
剧影月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说书人声调刻画

■蒋春雷

苏州评弹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有“说、学、弹、唱、演”,然而,弹唱必须以说表为基础,噱头必须依赖说表始能表现,而表演,所谓“说法中现身”更是从属于说表的。因此,评弹的主要表现手段是说表,其主要特点也体现在说表方面。运用了说表这种艺术手段,评弹演员就能不化妆、不假借道具等等,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把情节铺排得娓娓动听,使人爱,使人恨,使人纵声大笑,使人悲伤落泪。

很多人都认为,评弹艺术之所以灵活细腻,这是和它的说表的灵活、细腻密切相关的。因此,评弹艺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说表的发展之中,并且由于说表的发展,更推动了评弹艺术其他特点的全面发展。

评弹说表最早只有叙事,即是第三人称的表叙,后来产生了以第一人称的代言发展而为具有立体感的“起角色”,即吸收戏剧的表演方法来表现人物。这样在平面的叙事之外,又有了立体的代言,在客观的说表之外,又有了主观的“起角色”。他们相互之间,既树立起了对立面,又相辅相成,促使评弹说表发展出一套灵活、丰富的可以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以各种不同方式来刻画形象的艺术手段,那就是评弹的多样化的说表。

评弹的说表有官白和私白两大类,在官白方面除了用昆曲、京剧等戏曲中的中州韵白,各地方言、苏白、普通话等区分各种不同类型的角色之外,还有一种官咕白是角色出声的独白,这些都是属于代言性质的。私白是以说书人口吻表达的,但其中除了叙事之外,也有着代言的成分,比如,私白中分表白·私咕白、衬白、托白等等。表白完全是以说书人的口吻来叙述时间、地点、人物介绍、情节过程等等的,表即是叙的意思。私咕白便是借说书人之口说出的角色的内心独白。至于衬白、托白往往是补说书人表叙和道白之不足,有的从说书人的口吻来衬托,有的从人物思想活动的角度来表衬,起着评点、议论、敷衍、渲染的作用。衬白、托白的方式也很多,以成衣来作比,铺排结构犹如裁剪,衬托却似针线,针线缜密,方始能显裁剪之工。所以演员中有句话:衬托不到,观众直跳。可见没有了衬托,就会增加听客接受书情的困难。

另一方面,从说表的体裁来区分,在表白、道白之外,还有一种韵白,凡是押韵的说表统称韵白。其中包括“挂口”(引子)诗赞、赋赞等,也包括语句字数、形式无一定格式的韵文。表白可以做细致具体的叙述,而韵白在概括、抒情、显示气势等方面,有着起独特的功能。

这种多样化的说表,为评弹艺术刻画人物、抒述书情解决了如下的许多问题。说表解决了内心与外表的结合,艺术作品刻画人物必定从其外表的言行深入到其内心活动,所谓精神世界。有时,一个人物的外表言行和气内心活动是一致的,但也有时有着矛盾。要表现出这些来,一种方法是通过人物流露在外的言语、行动来展示他的内心世界,评弹说表中的官白、角色(代言部分)就是属于这类的。可是评弹说表的私白部分却又给它增加了另一种刻画人物思想活动的方法,那就比起光靠外表的言行来表现人物更要透彻鲜明的多。

说书人除了自己的议论、剖析之外,还可以利用说表代听众设想代听众发言。有时是代听众提出问题,再以说书人的身份来代作答复,有时还要代听众来埋怨或提醒书中人物。这样就缩短了听众与书中人物的距离,增加了听众对书情的兴趣,使他们倍觉亲切。

评弹艺术有所谓“未来先说”“过去重提”的手法,就是在书情进行中,借助于灵活的说表,既可以补叙以前发生过的事情,并可以插表将要发生的情节。这种插叙和插表把过去、未来和现在连贯起来,鲜明的显示了事件发展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这既增加了这种仅凭说唱叙述故事的艺术形式的说服力和可信性,更重要的是,同时还把前情后事集中起来评述议论相互印证对比,突出了其戏剧性的矛盾冲突。

说表是评弹艺术的主要手段,能否说好说表,也就成为衡量一个评弹演员艺术水平高下的标准。说好说表对于演员的要求有很多方面,首先是丰富的词汇和语法,其次是说表时的口齿、语气、声调、节奏乃至音色等等。如果词汇贫乏用语不当,就会大大妨碍说表内容的表达,口齿不清也会妨碍语意的准确传达,而且语气、声调、节奏运用的是否恰当也会带来迥异的效果。同样一个词汇一句说话,述说它却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声调、语气。语气声调不同,它所表现得思想感情也会不同。要达到用词用语精炼恰当,口齿清晰,情绪饱满,声调优美动人,其中大有学问,需要演员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不断的琢磨、改进,这或许也是评弹艺术易学难精的一个缘故吧。

此外,在说表的时候,演员还要善于运用眼神、面风、手势等等,这一切对说表中各种角度,侧面的强调和感情的表达是很必要的。

总而言之,评弹演员都要重视说表,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说表水平,才能使自身的艺术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

猜你喜欢
说书人声调刻画
声调符号位置歌
声调歌
坐着轿车学声调
单韵母扛声调
Max讲故事——说书人
动漫星空(2018年2期)2018-10-26 02:10:46
刻画细节,展现关爱
变与不变中看“说书人”
变与不变中看《说书人》
在卑微与高大中穿行的说书人——师陀《说书人》解读
长江丛刊(2015年22期)2015-11-17 11:09:09
ℬ(ℋ)上在某点处左可导映射的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