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真实主义歌剧的产生与发展

2013-11-21 19:36:43王巍兵
剧影月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丑角歌剧主义

■王巍兵

浅析真实主义歌剧的产生与发展

■王巍兵

19世纪末期,意大利文学界掀起一股真实主义狂潮,这让歌剧的创作也再掀波澜,并涌现出一股新的音乐潮流——真实主义歌剧(verismoopera)。比较典型的代表人物及作品有:马斯卡尼的独幕歌剧《乡村骑士》,列昂卡瓦罗的两幕歌剧《丑角》,普契尼的独幕歌剧《外套》、《艺术家生涯》等。

真实主义 真实主义歌剧 艺术特征

一.真实主义的起源及特点

19世纪70年代,法国泰纳的决定论和伽利略创建的实验科学在意大利流行,启发作家探求表现现实的新方法,而在法国、英国和俄国,巴尔扎克、狄更斯和果戈理的作品树立了现实主义的楷模,于是在意大利文坛上现实主义潮流就应运而生,其中最重要的流派就是真实主义。

真实主义产生于1870年左右,结束于20世纪初,持续30年。意大利的真实主义受到法国左拉的自然主义理论的直接影响,在意大利,首先是卡普安纳在米兰的报刊上提出自己的理论,并用自己的创作加以实践和发展。同时,卡普安纳推崇左拉,借介绍自然主义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并称之为“真实主义”。他提出直接描写现实生活中的真事是真实主义的基本原则。

真实主义的特点是真实地描写和严肃批判社会的黑暗面,直接描写现实生活中的真事,作家们应该探访贫民窟,深入到充满生活气息的街区去关注,罪犯、妓女、酒徒以及那些下层人的堕落行为,并真实地呈现各种社会细节。以下层人民为主人公的作品,是当时意大利社会最需要的文学倾向。

二.真实主义歌剧的产生

真实主义歌剧是在真实主义文学的影响下,于19世纪晚期在意大利产生的一种歌剧体裁。真实主义歌剧的出现并不是偶然,它与当时的工业革命和真实主义文艺新思潮的出现密不可分。

首先,第二次工业革命不仅大力的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并且对当时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也进行了升级改造,由于这一转变,使得当时人们的价值观更注重现实,关注效率,所以浪漫主义的色彩逐渐在这样的背景下慢慢退却,现实主义倾向慢慢加强。19世纪70年代的意大利刚刚获得独立,然而国家的统一并未带来人们精神层面的提高,贫困,愚昧,迷信等都是民众面临的现实问题,恰恰是这一现实状况,为法国真实主义的传入提供了土壤,真实主义强调运用实证和科学的方法来认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于是,这便促成了真实主义文艺新思潮的到来。

三.真实主义歌剧的代表人物、作品以及艺术特征

真实主义歌剧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及作品有: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列昂卡瓦罗的《丑角》以及普契尼的《艺术家生涯》、《外套》等。仔细品味之下,我们不难发现,它们与古典主义歌剧和浪漫主义歌剧相比具有很多不同的艺术特征。

题材的转变。在真实主义歌剧之前,占据意大利主流的是浪漫主义歌剧,浪漫主义歌剧的题材多为神话、宗教、英雄、民族、国家、战争、命运等,具有浓重的古典主义传统气质,而真实主义歌剧与真实主义文学一起,强调下层社会的真实面貌,刻画凡夫俗子,人间百态等,力求真实的反映他们的贫苦生活和悲欢离合,以此暴露社会的黑暗面。如马斯卡尼的独幕歌剧《乡村骑士》中的青年士兵图里杜、同村姑娘桑杜查、马车夫阿尔菲奥以及他的妻子―洛拉;他们不仅有着沉重的社会压力,同时又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

音乐形式的转变。真实主义与前两个阶段——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音乐表现手法上进行了很多的改进,真实主义更加注重歌剧灵魂的音乐表现力,在很多的方面运用无调性,不和谐和声来体现戏剧冲突,这一特点在咏叹调里体现得最为明显。例如在歌剧《丑角》中,卡尼奥的唱段《穿上戏装》,在这段咏叹调中,音乐开始部分的和声冲突十分明显和强烈,结构相对自由,总体上来看,是由咏叹和宣叙相结合而成,前半部分以诉说为主。在后面的部分,音乐抒情且自然,整部歌剧的氛围都浸在其中,在全剧中屡次出现的主要的音乐主题,为悲剧性的戏剧冲突做了很好的铺垫,令人能感受到音乐的强力对比和戏剧的冲击。

重唱和合唱的改革运用。在真实主义歌剧中,重唱具有了自由变换的特点,几个人各自用自己的特性音调歌唱,表现完全不同的内容。例如在普契尼歌剧《艺术家的生涯》的第三幕中咪咪与画家马尔切罗的二重唱,接着是鲁道夫加入的三重唱,然后是穆塞塔、鲁道夫、马尔切罗的三重唱,这种横向的传递中也包含了复式纵向叠加的形式大大的体现出真实主义歌剧中穿插变换的艺术特性。在合唱方面真实主义歌剧具有多声部复调的性质,这种形式经常用于表现生活画面,地方色彩和风俗情景。如歌剧《丑角》中的“钟声合唱”,便淋漓尽致的体现出了这一点。

审美形态的转变。在真实主义歌剧中由于对底层的人们真实状态的描写和刻画,使得“粗俗”一度成为浪漫主义歌剧批判真实主义歌剧的重要理由。而“粗俗”的形象,恰恰是在真实主义歌剧中大量存在的。例如《乡村骑士》中的阿尔菲奥和《丑角》中的卡尼奥,都代表了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他们都是因为情感遭到背叛,从而导致自尊心受挫,在悲观和绝望的心理驱动下做出了激烈残暴的举动,虽然这种结局过于血腥,过于残暴,但却达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成为了真实主义歌剧的一大特征。

四.真实主义歌剧的局限性

诞生于19世纪后期的真实主义歌剧影响范围有限,仅仅在当时的意大利影响较大,但却并没有波及到其他国家以及地区,持续时间短,只存在了30年左右便衰落了。究其原因,首先是真实主义歌剧在思想上和艺术上存在局限性,真实主义歌剧虽然在人物塑造,和环境描写方面有独特的表现手法,但素材更多取材于生活中的偶然事件,虽然从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阴暗面,但根本上没有触碰到社会本质矛盾和重大问题,只存在于生活现象的表面,在深度方面具有局限性。另外真实主义歌剧由于过分强调真实、客观地描写现实生活,表现感情直接而夸张,刻意追求表面戏剧冲突,给人们视觉和听觉造成感官刺激,因此,缺乏一定的艺术高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20世纪后,现代主义音乐开始盛行,音乐形式开始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真实主义歌剧便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1]《试论19世纪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的艺术特征》陈笑微著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出版。

[2]《西方音乐通史》于润洋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

[3]《世界艺术史》蔡玉良著上海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

[4]《小丑——真实主义歌剧学派的杰作》刘诗嶸著《戏剧报》1985年第11期

[5]《自然主义大师左拉》柳鸣九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7月版

猜你喜欢
丑角歌剧主义
丑角的“通知”
读者(2023年4期)2023-03-02 01:46:34
新写意主义
艺术品鉴(2020年9期)2020-10-28 09:00:16
走进歌剧厅
近光灯主义
国家优秀院团丑角专场演出暨丑角表演艺术学术研讨会综述
戏曲研究(2018年3期)2018-03-19 08:47:58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北京的沉浸式歌剧
歌剧(2017年11期)2018-01-23 03:41:20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歌剧在路上
歌剧(2017年4期)2017-05-17 04:07:32
京剧中的丑角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
Coco薇(2016年7期)2016-06-28 02:13:55
冬日 新碰撞主义
Coco薇(2015年12期)2015-12-10 02:5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