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四有”民生新闻

2013-11-21 19:32傅莉丽
声屏世界 2013年6期
关键词:四有伤员民生

□傅莉丽

这些年,几乎每个地方台都开办了民生新闻栏目,它们的出现,不仅打破了之前国内电视新闻“联播体”一统天下的局面,更以贴近性的新闻内容、通俗亲民的语言风格、多样化的表现形式、鲜明的地域特色,吸引了相当的收视群体。民生新闻在经历过快速发展的繁荣之后,如何进一步更好地得到有效提升?

要做“有真相”的民生新闻

“快”原本是电视新闻的优势,然而随着网络的普及,微博等在信息传递方面已经以“准直播”的优势超过了电视新闻。可以说,现在不管哪里发生什么事故,新闻热线可能刚接到报料,微博上就已经有图有解说,并且满世界转发了。然而网络虽然快,但真假信息鱼龙混杂,难免会以讹传讹。

例如前不久嘉兴平湖技工学校组织学生去宁波旅游,返回途中发生翻车事故,事故最早是通过微博发出的,但微博上只说是校车在哪里翻的,有没有人在救,究竟是哪个学校的学生,这车究竟是什么车,车上有多少人,伤员情况怎么样,就不得而知了。看似微博占尽了先机,但电视媒体的优势也恰恰隐藏其中。微博作为一种自由的信息发布途径,发布者往往只传达自己的所见所闻,而不承担核实的责任。民生新闻同样关注这些突发事件,而且更注重对于事实信息的核实和探究。比如报道翻车事故,电视民生新闻可以根据微博提供的线索,立即派记者赶赴现场采访,对事故真相包括车上人员的身份、人数、受伤和救治情况、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行报道,后期还可以及时跟进伤员恢复情况报道,从而消除社会上的各种猜测。

对于一些社会关注度高的热门事件,更需要新闻来报道“真相”。消除谣言最好的办法,不是不理会,而是说“实话”,而且是“及时的实话”。

要做“有思想”的民生新闻

如今的民生新闻在时效性、语言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都在求新求变,都以做老百姓爱看的新闻、老百姓自己的新闻为己任,但为什么还是有业内人士评价民生新闻为“四鸡”(鸡零狗碎、鸡鸣狗盗、鸡飞狗跳、鸡毛蒜皮)呢?原因就在于不少民生新闻将“平民化”等同于“庸俗化、娱乐化”,简单地追求“新、奇、特、快”,忽略了民生新闻所应有的价值和深度。

正确引导舆论导向是民生新闻不可推卸的责任,而要起到引导和教化的功能,就必须在“真相”的基础上加入“思想”,要从简单地报道事件向有选择地向公共领域延伸,强调和引导观众关心大家事、社会事、国家事,将“民生”与“公共”“国计”有机地集合起来,提高公众在应对社会问题、解决公共事务中的能力,能做到这些,节目的文化含量与社会品格自然提升。那怎样才能实现民生新闻的“公共化”?公共新闻就在于要从众多的事件中挖掘出值得关注的共性,强化公共话题的发现和策划。例如近些年发生的有关食品安全的事件,民生新闻每次在报道此类事件时都应该不局限于问题的报道,而是在此基础上,通过职能部门,了解市场上是否存在问题批次的食品,如何辨别;请专家讲解问题食品中究竟存在什么问题,有毒物质对人体会产生怎样的危害,摄入多少量才会造成影响。这样的报道就明显超越了一般社会新闻的范畴,避免了家长里短的琐碎和肤浅,体现了民生新闻对事关民众生活、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大公共事件的高度关注,体现了媒体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要做“有人性”的民生新闻

在一些事故、灾难的现场报道中,该拍什么,该问什么,自有规律可循,但记者不仅要遵守新闻规律,还要有人文关怀,不能为了收视率,为了抢独家,以真实记录现场、满足公众知情权为名,将当事人强行拉入,想怎么问就怎么问,想怎么拍就怎么拍。2010年沪昆铁路发生脱线事故,有记者在直播连线时,就直接把镜头对准了重伤员,还打断正在会诊商讨手术方案的专家,问病情和下步措施,看似很关心伤员情况,事实上却是对伤员以及家属的极大伤害。试问,一个人在电视屏幕上,看到亲人奄奄一息的样子,是何等的打击?抢救伤员,那是与时间赛跑的危急时刻,而记者却在这时采访正在磋商手术方案的医生,算不算在拿伤员的性命来博出位?又比如民生新闻报道寻找失踪小女孩,虽然按照常规的要求,没有采访到小女孩的家人算是没有采访到位。但是这条新闻的目的是为了呼吁更多人提供相关线索,寻找小女孩。因此有没有家人的采访,就报道而言,无非就是增加点感人的因素。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在孩子下落不明的情况下站到媒体面前,接受采访,把自己脆弱的一面暴露在公众面前。

再者,民生新闻通常要求把感情因素融入新闻当中,讲求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悦人,然而往往在做人物故事的时候,容易落入俗套,刻意煽情,反而让人觉得虚伪。一些民生新闻在做扶贫帮困的报道时,非要让受助者讲一些感激涕零的话,当然他们自己愿意表达谢意是一回事,但记者一路追问,对于他们何尝不是一种伤害?为善者都不求回报,媒体又何必刻意为之。而在报道好人好事、道德模范时,一些民生新闻形成了“人好得一塌糊涂,命苦得催人泪下”的报道模式。试问这样的报道,算以情动人吗?这样的报道把人性的本能都抹杀掉了,又哪里谈得上“人文关怀”?在“最美妈妈”吴菊萍的报道中,吴菊萍提到,她不准备捐出奖金,因为她要还房贷,要供养父母,她要生活。观众会因为她不捐奖金而觉得她不够善,不是最美妈妈?或许她和以往的典型人物相比,是不够完美,但她更加鲜活,让人觉得亲近,因为她就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只不过在那一刻,她做了旁人没做到的事。

要做“有生活”的民生新闻

国内有关调查显示,目前民生新闻最主要的收视群体,从年龄来说是45岁到54岁,学历以初高中文化水平为主。这一群体的收视要求是,除了真相、思想、人文关怀,还要满足两个需求,那就是“有用”和“有趣”。

“有用”是指新闻能帮助老百姓解决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比如,要求记者介入解决投诉纠纷,帮忙找职能部门解答政策疑问,提供出行、健康、休闲等各方面的服务信息。生活中的疑问能在民生新闻里找到答案,这既是民生新闻服务功能的体现,也是观众需求所在。至于“有趣”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趣闻之类的民生新闻,能让大家轻松一笑,愉悦心情;二是指民生新闻的表达要“有趣”,能让观众愿意听,听得轻松。民生新闻一般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但有个前提,这种“有趣”的语言必须建立在编辑记者、主持人的“平民情结”和“人文关怀”上,轻松而不轻浮,通俗而不庸俗。所以说民生新闻要让观众看得有趣,不能光做电视特效的表面文章,玩假“亲民”,要把自己真正摆到老百姓的老朋友立场上,把自己的感悟、思想用通俗的语言词汇、恰切的语体风格、鲜活的语言样式承载起来,与观众进行“贴心话”的平等交流,而不是把无聊当幽默,或是生硬的教化、低俗的责骂,真正做到喜闻乐见、通俗易懂。

猜你喜欢
四有伤员民生
伤员呵护队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李克强 全力组织抢险救援和救治伤员
烧伤伤员综合救治卫勤保障经验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小学英语“四有”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进社区 争“四有”
自我管理出“四有”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