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木偶戏的髯口及其装饰作用
■李敏
髯口是传统杖头木偶戏舞台上生、净、末、丑各个行当角色所佩带的假胡须的统称,俗称“口面”。木偶的髯口与其他戏曲剧种一样,代表剧中人物年龄、性别、性格的装饰。
髯口有短髯和长髯之分,其中短髯的式样比长髯丰富。由于髯口的式样本身较为丰富,加上色彩的不同和长短尺寸上的区别,在戏曲剧团日常备用的髯口就有数十种之多。但在传统杖头木偶戏的舞台上,常备的髯口一般为十多种。髯口的种类按剧中人的年龄、身份和性格的不同分为满髯、三绺髯、扎髯、二涛髯、丑三髯、八字髯、一字髯、吊搭髯、四喜髯、五嘴髯、虬髯、一戳髯、王八髯等等。
木偶的髯口随角色的变化而变化。在传统木偶戏的舞台上,往往是一偶多用,木偶通过变换服装来变换角色,角色变了髯口装饰也随之变化。所以传统木偶在制作初期就必需考虑髯口装饰的结构,一般在雕刻木偶角色的头部时,对其耳孔均作特别造型,耳孔特定的形状与髯口挂勾连接安装时能吻合、匹配。当木偶换场时,下场角色与上场角色的髯口均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方便地更换。
但是,木偶戏与真人戏曲一样,也有相对固定的角色,其佩带的髯口也随之相对固定。如关羽角色,原来在戏曲舞台上佩带的是“三髯”,后来为了突出表现其髯口的美感,特别创制了“五绺髯”,因为是关羽专用,故又称“关公髯”,木偶舞台上的关羽也如此沿袭下来。有的髯口还专门用色彩搭配来强调角色的个性。如水浒戏中的刘唐,在所戴的“黑扎”或“黑二涛髯”中穿夹几绺红髯,称为“刘唐髯”。
髯口制作的材料。髯口制作的材料主要为犀牛尾、马尾、牦牛毛或人发。传统木偶多用牦牛毛,后来由于野生动物的保护,导致犀牛毛稀缺,在技术上则进行了改良和革新,采用尼龙丝、人造丝、假发、毛线等材料进行制作。采用这些材料制作髯口,还要注意材料性质,如果须要要染色一般化纤材料就不能使用。
髯口染色。染色的方法是用酸性颜料(油漆商店可以买到),颜料为粉状,根据所染材料的多少,将颜料放入一盆内,然后以沸水冲之,并同时搅匀(水量的多少以被染的材料量而定,一般水要漫过被染物),后用样料在其中试染,浓淡深浅可用染料和水进行调节,经反复试验以确认理想的色彩后,将犀牛毛放入盆内,适当搅拌见色彩匀称后捞起,用清水漂洗凉干。除此,也可用液体染色水(文具商店有售)染色,方法与以上相同。
“帛口面”。用细绳将丝料拴在金属丝上制作髯口的方法叫“帛口面”。“帛口面”的名称源于泰兴木偶小戏班的地方方言,有“扎”、“拴”、“编”之意。具体制作是用镍铜丝缠上丝线,取犀牛毛适量,以腊线分若干次将犀牛毛逐一拴紧,镍铜丝两端留有弯钩(挂钩)作为与木偶耳孔安装的固定形状。“帛口面”的注意点就是每次固定犀牛毛务必保持在一条线上,否则髯口就容易走型。
木偶演员通过各种髯口的表演技巧,以优美的身段造型,来刻画人物的心情,树立剧中人物的形象。除此,髯口的作用也是对木偶面部特别是因木偶的嘴巴装置而产生的瑕疵的化妆手段和装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