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

2013-11-20 10:30:44姚万顺
时代金融 2013年11期
关键词:混业绩效考核商业银行

姚万顺

(安徽财经大学国贸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浅析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

姚万顺

(安徽财经大学国贸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国有商业银行因为有规模优势以及对我国经济影响力比较大,其经营绩效就无疑应该成为值得关注的焦点,那么进行其绩效分析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拟用四大商业银行相关数据和现状为例,发掘出其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而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影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然后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建议,仅在学术交流层面上表达笔者的一些感想。

国有商业银行 经营绩效 规模经济 绩效评估体系

一、绪论

(一)基本概念

国有商业银行是指国有独资的商业银行,其特点体现在所有的资本都是由国家投资的,是国有金融企业。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体系的主体,无论是在人员、机构网点数量上,还是在资产规模及市场占有份额上,均处于绝对垄断的地位,对我国经济金融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规模经济是指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

商业银行绩效评估指标是指为了更有效地评估商业银行经营绩效所采取的某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财务数据指标,笔者在此选取了以下指标:不良贷款率、资本充足率、存贷比率。

(二)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现状的相关数据

1.不良贷款率(以四大商业银行2002-2009年数据为例,%)

图1 近年来四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整体上来看都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不良贷款率只是一个相对比率,由于四大商业银行放贷总额是比较高的,所以坏账呆账总额还是挺大的,这在侧面上反映了其经营绩效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有待进一步优化和提升。

2.资本充足率

表1 近年来四大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

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四大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较低,其实在我国影响资本充足率的主要因素还是银行资产的呆账和坏账,当然也说明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那么改善银行的静音现状也刻不容缓。

3.存贷比率

表2 四大商业银行存贷比率

由上表中的数据可知,四大商业银行的存贷比均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总体而言还是比较高,存贷比能够反映出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存贷比不宜过高,因为一旦存贷比过高,银行日常的库存现金准备金就有可能供不应求,这也存在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三)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通过研究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可以充实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从而以后的学术研究提供参考和对比,进而使得理论方面的论证更加有力,有可能会给以后学者打开不一样的视角,从而弥补商业银行绩效理论方面的缺憾。另外,商业银行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那么研究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问题,能够将商业银行和惊喜学的某些理论相结合,从而讨论在特定条件下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

2.现实意义

我们做更多的理论探索都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那么,我们进行商业银行绩效方面的研究就是为了给相关部门提供比较切合实际的建议和参考,都是为了提高相关部门的执行效率,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使得商业银行的运转效率更加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笔者撰写本文的目的就在于通过相关数据分析找出实际问题所在,从而改善商业银行的经营现状。

二、经营绩效方面的问题

通过上述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当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方面的确存在一定的问题,归结起来主要由以下几点:

(一)绩效考核流于形式

现在对于一个对银行内部系统不太熟悉的人来说,可能在他心里银行里面绩效考核与个人息息相关,但据笔者所知,却并非完全如此。进入过银行系统的都知道,大家刚进去的时候对待工作都很兢兢业业,但是后来会发现,银行的绩效考核并非那么严格,因为四大商业银行的进入门槛比较高,而且在银行系统里比其他银行在各方面都更有优势,其绩效考核系统对于一般员工,如对柜员之类的来说约束力并不强,那么就有可能其考核系统只对于部分人有效,对于其他人则失去了名义上的效力,既然绩效考核系统存在缺陷,那么及时严格执行也会避免不了出现纰漏。

(二)混业经营的问题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来,外国银行对于四大行的冲击也不容忽视,如何提高竞争力?于是混业经营的提法呈现在历史舞台上。通过多元化、多地区经营的模式,企图通过规模经营占取先机。四大商业银行在各地都有不少的分公司,规模相比而言是相当大了,但是这样也产生了一定的问题。既然规模足够大,那么就必定需要相应的人员配置,在这个时候如果绩效考核系统跟不上就会导致效率低下。那么效率一旦跟不上,就会产生生产成本增加,人员流动频繁。现在可见的是,比如一些分支部门,比如信用卡中心,会频繁更换工作人员,这样一来生产成本增加,表面上看来是规模增大了,然而效率也低了,就会产生一种病态现象:表面上来说,是“规模经济”,但深究起来,就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典型的“规模不经济”现象,而且有越演越烈的态势。因此,混业经营以后监管能力面临着更大的考验,特别是在一些边远地区一旦监管不到位就有可能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当然和分业经营相比,混业经营的确有诸多的优势,而且实现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但是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好,要及时关注其存在的问题。

(三)信贷风险问题

给企业和个人提供贷款也是银行的一项主要业务,那么信贷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即使无法避免,但这并不代表任其发展,而是要做点什么来降低风险,作为商业银行应该把风险尽可能降到最低,才能保证盈利的目的。对于金融业来说,有某些特定的因素,比如信贷的权责对等机制,信贷规模的控制程度以及相应的法律保障方面的缺失,就很有可能会导致信贷风险失去控制,因此,必须在这几个方面加强控制和完善,降低信贷风险。

(四)人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四大商业银行除已有的工作人员外,其他的人员招聘主要是两个渠道: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当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种招聘方式是比较公平和公正的,但是难免会有一些“浑水摸鱼”的人,最常见的就是一些托关系进去的。那么这样一来,就无法保证人员素质整齐划一,对于某些不是通过真才实学进入银行系统的人来说,只不过是通过金钱和权势作为敲门砖,进入系统之后便自觉高人一等,像这样的员工职业道德和素养不足,只会给银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问题,长此以往问题便会逐渐突显出来。不仅如此,对于竞争层面上来说,会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能力较强的员工反而竞争不过靠关系进入银行系统的员工,这样一来会让员工觉得公平感缺失,那么可能会逐渐失去工作积极性,员工的工作效率也会下降,进而产生恶性循环,使得银行的经营绩效下滑,因此,如何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不容忽视。

三、对策和建议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之后,笔者认为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方面的确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而且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手段改善目前的现状,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和制度

不妨引入现代手段和方法,如平衡计分卡的使用,从而更加高效。另一方面要进行自上而下的管理,克服现存的考核弊端。因为绩效考核不仅仅是针对上级和领导,在银行系统里大部分是一线员工,因此我们必须把下面的绩效考核更加完善。不仅如此,由于银行体系内部缺乏绩效考核方面的人才,不妨引入相关方面的专家或者中介公司,这样能够使得银行的绩效考核系统更加专业和高效,那么对于在有关的专业机构介入之后,通过和这些机构交流和学习,可以逐渐摸索出一套符合自身条件的绩效管理体系,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日常的管理和运行。

(二)提高银行内部监管能力

不仅要提高资本监管能力,也要切实履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监管的相关内容。只有通过加强监管,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够提高银行的经营绩效。资本监管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只有资本流通和周转没有问题才能够保证银行有充足的准备金,为银行提供必要的保证。所以,必须将银行的内部监控做到位,内部风险降低之后,其经营能力必将会大大提升。

(三)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显然对于四大商业银行来说,其基本元素就是工作人员。那么面对不同知识结构和不同年龄段的工作人员来说,如果长期不进行专业培训又如何能够适应当今的局势呢?最好的就是能够不定期的组织员工进行培训,这样一来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的专业素养,那么也能减少那种人员不能胜任岗位的现象,能够减少人员流动率,降低银行运行成本,从而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而且可以在培训的时候推行一些与绩效挂钩的条款,如果员工在培训期间能够变现出色,那么可以给员工增加福利,用这种方式进行激励,员工才会更加有动力,从而能够产生更加明显的效果。

(四)加强业务创新能力

眼观近年来的形势可知,商业银行经营逐步走向混业经营,那么这同时也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可操作性增强之后,技术进步以及其他因素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加强业务创新能力,特别是许多的中间业务,在此不仅要加强认识创新,制度创新,而且要加强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坚持以人为本,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商业银行要紧跟步伐,想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只能够不断加强创新能力,因为创新是不竭的动力和源泉,创新能力提上去了,其他方面的能力也能稳步提升。

四、结语

四大商业银行对我们的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那么如何提高其经营绩效应该成为一个全民关注的话题。尽管目前其经营绩效还存在改进的地方,但是随着体制的不断创新和绩效考核体系的不断完善,相信其经营绩效一定能逐渐实现最优,但是一定要意识到,即使混业经营可能会产生规模经济效应,但是对于某项具体业务来说,还是要进行专一经营,逐渐扩大经营规模的同时增加盈利能力,从而能够带来更加完善的服务。

[1] 杨艳红.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体系评价[J].现代商贸工业,2009(13).

[2] 徐倩.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3] 屈新.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

[4] 鲍敦康.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评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

[5] 陈强.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实证研究[D].山西大学,2010.

[6] 陈忠民.中美两国商业银行四大关键指标比较[N].上海证券报,2006.

[7] 郑君豪.金融混业与金融监管[D].苏州大学,2005.

[8] 穆林.我国商业银行人力资源配置与服务质量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8.

(编辑:陈岑)

猜你喜欢
混业绩效考核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对我国金融保险混业经营问题的思考
消费导刊(2019年49期)2019-01-29 03:10:11
混业经营背景下的金融服务法治——北京市金融服务法学研究会2016年年会综述
国企改革视角下绩效考核的具体方法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20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21
区域音乐视野下的“混业创作模式”创作研究
乐府新声(2017年1期)2017-05-17 06:06:52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当代经济(2015年4期)2015-04-16 05: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