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六平
【摘 要】由于黄山区自然环境复杂,形成了田块小、经营规模小的特点,使得农田作业机械化的发展从技术、经营、组织管理上存在着众多的难点。本文从耕整地、种植、收获等主要环节对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主攻薄弱环节,加强重点突破;优化装备水平,保障各环节协调发展;加强推广能力建设,创新推广方法;加快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积极引导土地规模化经营等对策。
【关键词】农田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对策
黄山区地处皖南山区腹地,山多地少,耕地以水田为主,现有水田面积10.8万亩,水稻和油菜为两大主导作物。由于自然环境复杂,形成了田块小、经营规模小的特点,使得农田作业机械化的发展从技术、经营、组织管理上存在着众多的难点。随着社会发展、技术进步、政策推动及农村劳动力紧缺与成本提高的多重效应,地方主导产业农机化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现已达到64%,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解决了当前农业劳动力不足的矛盾,为地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面对黄山区农田作业领域机械化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1.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1耕整地环节
耕整地环节机械化是最早推广应用的环节技术,目前水稻生产机耕作业率已达到95%,是农田作业领域机械化作业率最高的环节。但由于地块小和经营规模普遍较小,目前动力装备均为3-8马力的小型机械,机械化水平整体质量依然较低,作业效率、经济效益以及劳动强度改善都有待得到进一步提高。油菜免耕种植机械化开沟技术经历了近20年的推广示范,在部分油菜主产区得到了普遍应用,节本增效明显,但装备技术水平较低,需进一步全面普及技术和提高装备质量。微耕机械的发展,对蔬菜生产耕整地机械化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
1.2种植环节
水稻种植环节机械化的应用一直是水稻全程机械化过程中的难点。随着近年新型插秧机械的引进和试验推广,已经证明机械自身的性能质量和可靠性,但育秧环节机械化仍属空白。目前由于经营规模受限,在品种统一、秧苗培育、秧期安排等技术和组织环节以及专业化服务方面的水平尚低。小型(手扶式)插秧机适应性较好,但作业劳动强度仍然偏大,比较人工抛秧的作业效率和经济效益不显著,加之插秧机在我省近两年购置补贴率下降(由叠加补贴至50%下降为40%)。油菜播种(移栽)环节机械化目前在我区还处于空白,一是缺少对相关技术可行性研究和重视,二是我国市场对适宜南方冬油菜精密播种(移栽)的成熟技术及装备储备不足,或者是造价昂贵,目前可供选型试验示范的实用机型不多。
1.3收获环节
水稻机械化联合收获技术是我区农田作业领域近年来发展最快一个环节,也是专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最快、最成熟的一个环节。全区水稻机械化收获作业率达到90%以上,现有装备机具达到250多台,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联合收获环节机械化发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水稻联合收获经营效益较过去有明显下滑。目前年度每台平均收割面积已由五年前的500-600亩下降到目前的200-300亩。原因一是装备机具数量偏于饱和,本地市场有限,竞争较大,开展跨区域作业因装备技术及作业效果偏低竞争力不足;二是大量机具老化已经接近报废期,作业完好率下降,功耗、维护成本也明显增加。(2)装备机具整体技术水平较低。多数属于技术水平较低的国产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技术含量高的半喂入机具仅占机具总量约5%。收割质量目前虽能基本满足本地农户要求,但因存在着机具功率与收获质量和收获效率之间的一定矛盾,在喂入量、损失率、洁净率、割茬高度等性能控制效果上还不甚理想;(3)秸秆利用功能方式单一,不利于今后实现秸秆多种利用的需要,同时割茬偏高给秸秆还田带来困难,而采取的简单焚烧方式也导致了一定的环境问题;(4)油菜联合收获技术虽然经过几年时间的试验示范推广,但因机具技术水平、收获期限制等因素尚未得到广泛应用。
2.主要对策和建议
2.1主攻薄弱环节,加强重点突破
(1)加强农机和农艺技术的融合,尽快推广最适宜本地要求的育秧技术流程和配套机械化技术,提高育秧环节质量的稳定性和效率;(2)加强对机械化育插秧操作手的培训工作,对所有新增机具做到培训到位;(3)加强适合本地育插秧服务模式的研究和引导。从地方实际出发,应在积极发展规模化经营和建立完善良好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制度上双向推进;(4)加大对环节技术发展的投入力度。根据本地情况,应争取在地方累加补贴中加大对插秧机、育秧设备及具备稻油两用功能的联合收割机的补贴力度;(5)在油菜收获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上采取更有效的政策、经济和宣传措施,进一步做好先进稻油两用联合收获机械的引进和试验示范工作,做好油菜规模化收获的组织机制建设工作;(6)适时组织开展油菜精密播种技术的引进试验和示范工作。
2.2优化装备水平,保障各环节协调发展
(1)应加强对现有机械技术状态和市场效益的充分调研,开展有效的信息、政策和经济措施的引导,制定具体措施,实现对整体发展数量和质量的积极宏观控制;(2)在耕整地环节,应在加强对现有机具配套的同时,配合地方规模化经营发展步伐,适时推进动力装备朝着高效率、低劳动强度方向升级换代。(3)在收获环节,从现有机具保有量、技术水平和服务市场规模考量,需特别做好对新增机具数量和技术水平的有效调控。从提高作业效果、扩大作业功能出发,积极发展科技含量更高的半喂入机械和多功能机械。建议结合购机补贴政策,对本地区新增联合收割机发展类型及数量实施年度计划总体控制;(4)结合目前大量收获机械开始报废更新之机,积极利用我省今年最新下发的农机报废购置补偿办法文件要求,引导和推进现有机具更新和升级换代,积极鼓励高技术和多功能新型收获机具的发展。
2.3加强推广能力建设,创新推广方法
(1)区级推广机构及乡镇站应结合当前工作要求做好技术力量的补充以及对现有农机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工作。(2)农机推广工作应在加快体制改革落实的同时,在建立有效的工作考评、激励机制上改进和创新,确保各项推广工作任务在基层落到实处。(3)创建新形势下农机推广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应在区域发展规划、技术示范区(村、大户)制度化建设、农机农艺融合新机制、新机具经营的组织管理方法引导上进一步完善提高,并建立有效的推广效果评估方法和程序,以有利于农机化技术推广更高层次的需要。
2.4加快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积极引导土地规模化经营
应提高农机社会化专业服务水平,积极推动土地经营权的合理集中。随着农村劳动力紧张价格上升的趋势及农机化装备技术的大力提升,以开展农机社会化专业服务来满足户营体制下对农机化的不断需求,是当前条件下的一种必然选择,也是满足农机经营效益的一种必要。当前,我区农田作业领域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建设虽然迈出了一定的步伐,但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还不高,需要在组织建设引导、经营管理、政策和经济支持力度上进一步加强。 [科]
【参考文献】
[1]张阳.湘潭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10).
[2]汪来贵.对于黄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思考[J].湖南农机,2012,(11).
[3]冯丹.中国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研究[J].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