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小悟
五十年前的11月12日,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在德克萨斯州达拉斯遇刺 。除了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民选总统之外,约翰·肯尼迪的另一个传奇之处,在于他是普利策奖1917年创办以来得此殊荣的唯一一位美国总统,获奖作品即《肯尼迪:信仰在风中飘扬》(英文原名为Profiles in Courage),尽管本书并非写于他政务繁忙而短暂的三年总统任上。
写这书时,肯尼迪进入联邦参议院不久,资历甚浅,但志向远大。在1956年,《信仰在风中飘扬》一书横空出世,第二年便得到了普利策传记奖,也使肯尼迪从初出茅庐的新晋参议员一跃而为全国瞩目的政坛新星,四年后肯尼迪一举击败尼克松,成功当选为第三十五届美国总统,这本家喻户晓的书实在功不可没。
对肯尼迪家族略有了解者都知道,约翰·肯尼迪从小体弱多病,3岁得过猩红热,青少年期间又得了一种无法确诊的疾病,后来才知道是阿狄森氏病,当时医生甚至断言他活不过40岁。 只能终生服用激素药物以抵御疾病带来内分泌紊乱,免疫力降低。(由于担心自己的健康问题影响到政治前途,所以一直以来,约翰·肯尼迪都在严格保密着自己的医疗史。)但根据弟弟罗伯特·肯尼迪(1968年竞选总统时被刺杀)的回忆,哥哥约翰·肯尼迪实在是个大勇之人,在他与疾病斗争的一生中,他从未抱怨过一句,也从未因此而放低对自己的要求。二战爆发后,他自告奋勇参军,明知自己的体检报告绝对通不过,是让父亲走关系才如愿以偿当上了海军。1943年约翰·肯尼迪任指挥官的鱼雷舰被一艘日本驱逐舰撞成两截后沉没,他在营救船员中所表现出的勇气和决心使自己成为了各大报纸的头条新闻人物,并先后获颁二战紫心勋章等诸多奖章。
1950年左右,可的松的发现给阿狄森氏病带来转机,为约翰·肯尼迪减轻不少健康方面的忧虑。1952年成功当选参议员后,肯尼迪决心好好治疗一下背部旧疾。因为担心阿狄森氏病会引起手术后休克、感染等病变,风险较大,医生劝他慎重考虑,但肯尼迪主意已定,对妻子杰奎琳说:“我宁肯死,也不愿后半辈子拄拐杖。”
这样一位生命力极其顽强的勇气之士,对历史上其他勇者尤其是波士顿老乡又同为联邦参议员的约翰·昆西·亚当斯投以极大的共情与兴趣也就毫不奇怪了。约翰·肯尼迪在本书自序中提到,“第一次读约翰·昆西·亚当斯及其与联邦党的斗争故事,是在我进入参议院的很久以前。从那时起,选民压力下的政治勇气问题以及过去政治家的勇气故事就开始令我感兴趣不已”。肯尼迪头脑中有了这个构想之后,便问助手西奥多·索伦森,是否可以再搜集一些资料,扩充成一篇文章。岂料当遍访美国史学者,在国会图书馆遍寻相关材料之后,肯尼迪喜悦地发现一本描画美国历史上最有勇气参议员群像的书的雏形已成。而且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在首尾两章中,虽是参议院新人的肯尼迪,却已经站在一流政治思想家的高度,思考了民主、政治勇气以及美国的参议院制度等诸多紧要问题。
书中根据年代先后分别讲述参议院的历史变迁以及八位参议员在历史紧要关头,坚持自己见解,不为流俗所动的勇气故事,分别是建国初期(约翰·昆西·亚当斯),南北战争爆发前(丹尼尔·韦伯斯特、托马斯·本顿和山姆·休斯顿),内战结束后(埃德蒙德·鲁斯和卢修斯·拉马尔),以及20世纪初(乔治·诺里斯和罗伯特·塔夫脱)。他们中有像肯尼迪自己一样是初来乍到的新参议员,也有参议院的中流砥柱甚至领袖级人物;有的出生于簪缨世家,有的从小饱尝贫困之苦;有的来自东北部最发达地区的马萨诸塞州,有的则来自经济最落后的南方内陆州密苏里和密西西比;而且这八人分属不同党派,没有哪个党独擅其美。但是,他们的共同点在于,都为了坚持自己内心认定为国为民的正确之事,心生一股磅礴的政治勇气,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饱受所属党派和地方选民的压力,甚至不惜牺牲自己政治前途。
阐发何为真正的民主,是约翰·肯尼迪在书中一大着力之处。此中深意,对于尚在临渊羡鱼阶段的中国人而言,很值得仔细咀嚼回味。肯尼迪说,“若没有乔治·诺里斯这样的人物可以夸耀,在民治海洋中若没有个人良心作为纪念碑,民主是不配称之为民主的”。言下之意是,民主只是其他政治形式中较好的一种,要避免大多数人统治沦落为乌合之众,只有相信代议制一途。肯尼迪在这里呼吁人民与代表之间的互相信任:人民要相信自己选出来的那些才干之士不只是所谓民意的传声筒,而是有自己的判断力,并根据自己良知行事的大勇之人。代表们也应相信“人民不会谴责那些因为遵从道义而走上无人应和道路的人们,而是会奖励勇气,尊敬荣誉,并最终自能明辨那些正确之事”。
肯尼迪曾把自己形容为“不存幻想的理想主义者”,该形容颇符合他在《肯尼迪:信仰在风中飘扬》中分析“政治勇气从何而来”这一中心问题时给我们留下的印象。肯尼迪在政治中摸爬滚打多年,已经不再是天真的梦想家,他对人性洞若观火,所以不认为书中的这些主人公都是浑然忘却自己、奉献于崇高大义的浩然之士,虽然如果这么归纳,书中描写的勇气之举将会更熠熠闪光,也与传统的英雄崇拜更合拍。
美国虽是一个平民国家,虽然约翰·肯尼迪的曾祖父不过是在18世纪中期大饥荒时逃难到美国不名一文的爱尔兰难民,但咬着金钥匙出生的富家子约翰·肯尼迪血液里仍然流淌着欧洲文化中的典型荣誉观。这种荣誉观的关键词即勇气,它贯穿在肯尼迪的一生中——在他拖着病躯加入海军时,在他继承兄长遗志踏入政坛时,在他1961年1月20日的总统就职演说中:“美国同胞们,不要问国家能为你们做些什么,而要问你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全世界的人类同胞们,不要问美国将为你们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共同能为人类的自由做些什么。”时至今日,美国人仍然用卡米洛特(Camelot,英国传说中亚瑟王的宫殿所在地)一词来代称肯尼迪时代。这一方面是因为肯尼迪特别喜欢首演于1960年的同名音乐剧,另一方面也因为卡米洛特象征了肯尼迪的年轻、优雅、理想,还有那从骨子里散发出的不服输的勇气。
有人诟病约翰·肯尼迪之所以能在43岁时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当选总统,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大众过于迷信肯尼迪所精心营造的政治偶像形象,而且约瑟夫·肯尼迪身为全美国最有钱有势者之一,以其雄厚经济实力和社会关系在竞选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有人看不惯他在风月之事上的不加检点。约翰·肯尼迪在书中,并没有采取这种吹毛求疵的“高大全”人物品评法。他对于勇敢者颇有同情与宽容之心,“有一些人也许在整个政治生涯中都保持纯洁、慷慨、仁慈与高贵的精神,堪称美国英雄的典范;但大多数人并不是这样。诺里斯,得理不饶人;亚当斯,傲慢自负;韦伯斯特,见钱眼开;本顿,则可谓横行霸道——组成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政治英雄的,正是这些材料”。尤其在丹尼尔·韦伯斯特一章中,肯尼迪对韦伯斯特有一段这样的入木三分描写:“他确曾为了自己的灵魂与魔鬼多次交战,但战败过数次。他的一位亲密朋友这样写道,韦伯斯特‘是坚强与软弱、凡俗与神圣的结合体’”,不知道肯尼迪行笔至此时,有没有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惺惺相惜感?
作为第一位出生于20世纪的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是开启肯尼迪家族政治神话的一位“圣约翰”,他给世人带来“火炬已经传给新一代美国人”的应许,就像吹响了时代的号角,是那样地鼓舞人心。所有在位时去世的总统都会受到极大哀悼,但只有亚伯拉罕·林肯的去世才与肯尼迪一样,引发人们对他所允诺事业的强烈未完成感。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和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都曾推荐过这部《肯尼迪:信仰在风中飘扬》。它已经成为约翰·肯尼迪四十六载生命岁月所留下的符号之一,跻身殿堂,成为20世纪美国非虚构文学中的一部经典之作,也是他留给后人的一大遗产。
《肯尼迪:信仰在风中飘扬》
作 者:约翰·F.肯尼迪
北京大学出版社
定 价:36.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