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祖群
(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北京100070;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王益民从学生自身、教师授课、教学管理三个方面总结了学生逃课现象的成因。[1]田正学等认为教学质量不高、大学生学风不好、高校的学籍管理缺位等导致逃课。[2]黄彬则总结了科技发展、市场经济、教育体制、文化传统、招生录取、社会心理6个逃课因素,[3]程万玲、杨百勤分析大学生逃课主客观方面的原因。[4]陈刚归结了教育体制的缺陷、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态度、专业与课程的喜好、考证与就业等逃课动因。[5]邱熙将学生分为堕落型、无奈型、冲突型三类学生,三者逃课原因差异极大,教学管理在大学生的专业上也有显著差异。[6]吴淑娟、李凯从直接显性和间接隐性两方面总结了大学生逃课动因。[7]乔颖等将逃课归结为教师教学、学校管理或大学生本人的不足三个主要方面。[8]张建兴认为大学生逃课有学生自身、学校管理、教学环节、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原因。[9]毛宗良认为学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大学教学管理制度与教师授课水平、升学考试制度、学生家庭背景等是逃课四个主要原因。[10]刘阳等将大学生逃课归结为落后的教育体制和社会转型期大众心理的变化深层原因。[11]吴秀霞、崔翠翠认为大学生逃课在根本上是社会导向和教学体制双重影响的结果。[12]康慕云指出大学生逃课深层次原因在于消解群体聚集、弱化排除局外人的屏障、模糊的相互关注焦点、混沌的共享情感状态。[13]
诸多文献表明:第一,1/2以上的大学生有过逃课经历,逃课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呈现隐性逃课的新动向。[14]第二,人们关注中外大学生逃课现象程度不一,中国和欧美国家都普遍地存在着大学生逃课现象,且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即高校层次不同,逃课比例不同,高校的层次越高逃课的比例越低,相反,高校的层次越低逃课的比例越高,高校的层次与逃课的比例成反比)。欧美国家很多不入流大学(在中国戏称为野鸡大学,教育部不承认其文凭)逃课现象比中国还要严重。第三,欧美国家对大学生逃课现象司空见惯,多从自由立场理解学生,同时区分逃课类型,不是一棍子打死,将所有逃课现象偏执地归结为学生或者老师,乃至体制。第四,更多关注逃课本身,而没有从逃课机制上进行归类总结,缺少教育制度、文化传统的反思,并回应“钱学森之问”。
1.分层抽样法:不同阶层分类收集基础信息资料。大学时光是一个人成长最快的时候,尤其是在心理方面。所以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习氛围,甚至是不同专业的同学对于课堂学习,对于逃课的看法不尽相同。例如,大一相较高年级的同学就思想稍显稚嫩,考虑更多自我因素。相反,高年级的同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忧患意识,懂得为自己的未来考虑,逃课更多的是为了做一些自认为有利于前程的东西。而艺术类院系同学相较专业性更强一些的同学来说就更随性,讲求“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相反,专业性较强的同学不得不为了跟上学业而用心学习,参与课堂。所以,从本科生中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人的逃课现象,做到分类进行更深入的现象信息收集。
2.访谈法:针对教师和具有特殊代表性的同学进行点对点的问题深析。人普遍有一种从众心理,本科生也不例外。很多本科生由于没有主见,变得人云亦云。当别人不去上课的时候,就追随大部分的人不去上课。这样就对我们的抽样问卷调查造成了困难,为了弥补这部分缺失,我们添加访谈法对主要的导师和在对待课堂教学的各种不同态度的同学中抽出具有代表性、领头作用强的同学进行专门的采访,初步拟定我校17个院系,15名教师,400名同学作为样本。对本研究群体或目标人群进行深析,补充信息来源不够深度问题。挖掘本科生、教师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从根本上了解境况发生的源头。
3.数据检验法:X-2检验、因素分析、相关分析、One-way Anova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多方面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收集数据方法的不同,收集上来的数据进行分析时也需要根据数据的特点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只有选对了分析的方法,做到用适合的方法分析数据才能保留数据的特性,得到更加真实符合实际的分析结果。所以,研究不同分析方法下的数据结果,做到保留问题的真实性,得到更具有使用效力分析结果。
1.专业设置导致的学生逃课。我校很多本科生并不喜欢自己所学习的专业,对待专业课反而不如那些真正令他们感兴趣的课业认真,所以总是逃课以获取更多自主时间来学习更感兴趣的课程。而学生一旦被录取,除非学习十分出色的尖子生,否则转专业十分困难。也有很多学生在上大学前对自己的专业了解有限,并不能断定是否适合自己,更何况更多时候专业的选择受到了高考分数的极大限制,和老师及家长的意见影响。学生进入大学后,经历一段时间学习却发现其实自己更适合另一专业,并打定主意将来跨专业进修,逃课的情况也就无可避免。
2.选课机制不完善导致的学生逃课。国内的选课机制趋于网络化、公式化。学生可以选择的课程仅限于全校性选修课,大部分的课程都是被安排好的,从而大大降低了学生的自愿参与。学生选课经常受到网络问题的限制,最终不得不因为名额问题接受自己不喜欢的选修课。有的冷门课程因为选择的人数太少被取消,导致一些学生不能学习自己喜欢的课程。而选上目标选修课的同学则大多因为不了解自己的选修课而对与自己想象不同的选修课弃之如履了。更有同学修学选修课的动机就只是看那个老师给的分数高,从而可以为自己提高平均绩点,从没有对课程内容感兴趣。学生间流行一句话“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许多学生挑选不爱点名的老师以轻松混取学分,逃课成本降低。现在我校教务处又出台将公选课改为素质教育课,实行申报制,详细的制度规范还有待完善和补充。这些现象都导致选修的上课人数、上课学生、上课教师等比较被动,情况令人堪忧。
3.课程自身诸多原因导致的学生逃课。课程的品质基本取决于老师的教学,这包括了老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等。有些老师教学积极程度不高,对于课程的准备并不充分,课程内容就变得单调乏味,空洞且缺少吸引力。有些教师上课的形式过于死板,教育的方式依旧停留在填鸭式、教条式、单向式的程度上,以至于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接受信息有限,且创造性被不断磨灭等等。逃课也就变得不由自主,纵然老师才学渊博似海,也成了无用的珍贵资源。教师如果无法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无法让学生做到课上学习、课下拓展阅读及思考,即使考试取得很高的分数,学生也很难真正从课程上获得坚固的知识。对于只是应付考试、背过即忘的知识,在学习无用论盛行的今天,学生逃课也就变得十分普遍了。
4.学生个人原因导致的逃课。本科生的学习环境较为宽松,学校主张自主学习。此时的学生学习态度显得十分重要。现行的中学教育体制中,仍以应试教育为主体。学生在大学前完全以学习成绩和考试结果为学习的唯一目标与动力。学生一旦升入大学,原来的支撑信念以及前进动力随着考试压力消失了,在这个旧力已尽新力未生的时刻,很多学生失去学习信念,盲目地以期末考试结果论定自己的学习成果。放纵自如,认为就算不去上课依旧可以通过课程的本科生并不在少数,这也就导致了本科生逃课现象的愈演愈烈。升入大学后,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接踵而来,沉迷网络游戏、韩剧美剧、KTV、逛街购物等活动占用了大学生很多时间,使得大学生只顾享受当下的快乐,而逃课成为家常便饭。高年级学生参加实习时,实习单位往往要求4天以上的出勤,导致大学生为了获得经验,不得不忍痛选择逃课。
案例一:2007年中国政法大学杨帆教授在给学生上《生态经济与中国人口环境》选修课的最后一节课时。许多男生在老师总结后觉得考试可以万事大吉,便离开了;一些女生没有和老师打招呼就出去上厕所或者离开教室。因为逃课学生人数太多,当杨帆教授提醒学生后,他与一名仍然欲离开教室的女学生发生肢体冲突。最后引爆网络的漫骂和大讨论。网友基本可以区分为两种观点:“批杨派”认为杨帆纯属是让学校给惯的,耍大牌,不顾师道尊严和女学生脸面,“批杨派”多对杨本人进行人身攻击;“挺杨派”承认老师是应该受到尊敬的,学生不应该我行我素,认为“选修课纯粹是拿学分,多次逃课,上课无聊”是基本动因。
案例二:西北大学文博学院王建新教授2004年下半年为该学院师生做“西安出土日本留学生墓志铭解读及当前中日关系”研究报告。笔者记得,当时海报发出才两天,西北大学合计一千二百多名师生把仅能容纳250人的学术报告厅围了个水泄不通,许多学生甚至是“逃课”来“蹭课”的。井真成的墓志铭是中国首次发现唐代日本留学生的墓志,也是迄今为止出现“日本”国名最早的碑石资料,该铭在日本引起轰动;同时也是当时缓解中日关系紧张的良好润滑剂。学生们多次与王建新教授“交锋”,讲座后问的问题涉及东北亚考古、日本人由来考、徐福东渡是否真人真事、日本人为什么矮小、日本人为什么骨子里仇恨中国、中日为什么不能签订和平条约、靖国神社问题等多个学科、多个领域、多种问题。王建新教授仙风道骨,以渊博的知识、严谨的逻辑娓娓向学生道来。最后该讲座从下午6点被迫延长到11点半。
案例三:1980年第一届全国美学大会后,李泽厚先生应邀到四川大学讲学。那年他刚满50岁,名气如日中天,国内影响力几乎无人能及。当时还是大三学生的王一川和其他同学一样,提前一天就去占座位。讲演开始前,礼堂的过道和窗台上都挤满了学生。李泽厚一登场,全场沸腾!文革结束不久,全国兴起一股“美学热”和“美学潮”。[15]
案例比较与分析。
第一,案例二为笔者所亲身经历,笔者当时是硕士三年级学生,是目击者之一。自那堂课深深震撼的一幕以后,我彻底为西大师生厉行“公诚勤仆”的校训所折服。何以为“公”?天下为公!何以为“诚”?坦诚待人!以为“勤”?勤勉兢业!何以为“仆”?甘为人仆!在一所地处西北,默默无闻、行事低调的大学,在这个浮躁的年代,却还有一批心忧天下的老师和一大群不甘沉沦的学生,“拥挤”①《求学》杂志编辑张文敏同学认为“这个词很能体现出当时师生的热情和场面的热烈,但是读起来微微有点不合适,建议加引号或是改为‘济济一堂’,看哪种方式比较能表现您的情感了”。笔者尤记得当时气氛热烈之场面,仍坚持原“拥挤”一词。在一起,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云游于历史与现实、政治与经济、文化与外交之间。这是何等的惬意!这是何等的壮观!我想,这件事情本身早已超出学生逃课、蹭课的表面意义了。只有多一些这样的内容,一所大学才能够有所珍贵的记忆;只有多一些这样的经历,一个青年才能在浮华的年代不至沉沦。古人不是云“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么?!倘若大学之课堂能够给予我们的和我们在大学所能够索取的,四年之后能够积淀为“天下”二字的一小点,那么,师生和大学双方都值得了。我想,需要认真比照先秦诸子百家齐鸣、百花齐放之场景,比照民国中期宽松自由之学术氛围,反思今日之课堂和高等教育,用过去的沉静踏实反衬一下现今的浮躁,才能有希望高教重建几乎倒塌的“精神王国”,我们这个表面“流光溢彩”的社会才不会崩溃,我们这个民族才会有真正振兴和崛起的希望。
第二,案例一虽非笔者所亲身经历,但当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也组织了对此事的教师大讨论。该事件对被踢的女生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同样我认为此事也对杨帆教授本人造成常常被人忽视的心理绞痛。整个北京当时都对杨帆、对中国政法大学产生了千万个暴风骤雨般的质疑和询问,无形的压力已经弥漫过了当事人、当事高校,向整个高等教育画上一个硕大的问号:我们的高等教育到底怎么了?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到底怎么了?笔者既不感轻易与“批杨派”苟同,也不是激进的“挺杨派”,只是一直在反思此事是否为个案,还是在高校具有普遍性?对“杨帆踢脚门”事件之后最值得深思的到底是谁?是杨帆本人?还是被踢的女生?还是逃课的学生?还是中国政法大学?甚至是整个高校的教学运行体制?这些一连串的疑问,始终没有答案,希望可以给其他老师和学生一些思维的启发和心灵深处的引导。
第三,案例三绝对是一个时代深刻的符号印记,是一代人深刻思想和追问真理的表现。反观今日,还有那种青年学子为汹涌激情、纵横捭阖、汪洋恣肆的美学所集体倾倒的么?还有哪一种学科能够超凡脱俗到足以把青年人的全部身心点亮、点燃?还有谁能在美学课的作业答卷上真诚地写下“我愿意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美学”之类豪言壮语?这是以此为基点,王一川教授执掌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的帅印,致力于推进综合性大学的艺术教育和艺术学科建设,同时也着力于增强整个北京大学校园的文化艺术氛围,这对于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根据大学生的不同逃课现象,多种方式进行基础逃课信息的收集。通过应用抽样分析的方式调查因选修机制造成的学生逃课现象。通过样本分析法调查因专业问题而逃课的情况。再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课程本身,以及学生自身原因逃课的现象。通过分为选修机制类的逃课,专业问题类的逃课,个人问题类的逃课和课程问题类的逃课这四类。通过剖析原因与其中各类之间的关系,梳理总结学术意义上的逃课机制(图1)。
图1 基于调查的分类逃课机理与制衡措施
机理1:通过初步拟定的我校17个院系、15名教师、400名同学作为样本多次抽查,问卷调查,样本分析,深度访谈等,应用多种方法判别不同的逃课情况,并且归类获得原始数据。以真实性为研究的准则,透过真实表象探究内部机理,用数据说话,真正做到对症下药。
机理2:从逃课现象到本质进行学理上不同层次的逃课机理总结。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分层面地进行总结梳理,最后再由层次之间的沟通联系起整个研究过程,深析不同环节间的接洽,因果关系。从而使得研究结论环环相扣,有理有据。
机理3:通过将调查范围局限在一个独立体系的大学校园内,将调查的细致度加深,加入各种校园政策,文化冲击对学生的影响,深度剖析逃课问题。以深刻且有针对性地研究,得到切实符合本校实情的管理措施,从而改善学生逃课现象。针对逃课现象,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提出我校本科生逃课的教学改进、学生制衡措施。以通过各种形式取得的基本事实信息为基础,分门归类以学术视野重新复原各种类逃课现象,从客观社会因素,到主观自身因素等多方面探究事实因果,通过分析因果关系得出现象症结所在,用良方加以解决。借鉴人文地理学实证主义研究范式,贯穿“理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研究链,对解决当前本科教学与人才培养现实问题进行探索性哲学式尝试。
第一,在新生入学时要抓住入学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树立清晰的人生目标,明确肩负的历史使命,增强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今日大学生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在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大学生往往迷失自己,其文化和价值观念发生急剧变化,其个体生存意识和生存方式发生惊人转变,其文化认同呈现多元化特征。[16]钟鸣鸣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改革教学方式和管理,正确引导大学生就业观等方面提出改善大学生逃课建议。[17]今日中国大陆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大于实质,学生谈起政治教育就头疼,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流于形式,又不得不开,学生与国外高校交流时候又不承认这些特殊国情的课程学分。实际上,入学教育是一个完整的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实质性了解,对自己今后兴趣方向的培养,对厌学情绪(逃课现象就是表征之一)的抛弃,对自己个性的完善,对自我学习能力的激励和控制等,都取决于入学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入学教育是人生的新的起点,不是保证学生美好未来的万能箱。一颗红心,两手准备,不断解决心理落差问题,融入集体,融入社会。只有从被动到主动之间进行文化自觉转变,逃课的思想才能得以根除,入学教育将成为不断丰富完善自己一生崇高理想的励志原点,贯穿四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就会成为鞭策自己快乐成长,提高自我价值和修养,不断进行干净灵魂洗脑的“哲学”课。
第二,治理学生逃课的根本不在学生而在教师。中国大陆高校1999年“大扩招”之后,喻示着大学从“学而忧则仕”的精英教育向“高等教育-工作-公民”的大众教育转变。高校大学生激增,教师还难以转型,停留在过去大扩招以前时代,对教师而言科研比教学更有倾向性,课上得好与坏关系不大,写一篇权威期刊论文、核心期刊论文更关键。学校跟风式列出国外权威、国内权威A、权威B、核心A、核心B、一般期刊类型,对发表数量实施“媒体爆炸性”引导奖励,而没有从质量(比如论文影响因子)上引导。在这样的科研大于教学的大环境下,教师大量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科研,想投入教学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学质量上不去,教学效果不容乐观,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就会逐渐淡化,甚至对部分教师产生反感和抵抗情绪,学生课堂到课率“一次多,二次少,三次寥寥”,即使学校逼迫教师采取强硬管理措施(如点名,年终交教学运行记录,交点名册等),也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大量“隐性逃课”现象仍然充斥校园。前几年一篇学生博客文章“上课是我的权利”在我校引起轰动。他从经济学的投入-产出的成本效益出发,计算每节课的成本是21.25元。于上大学付费的他们而言,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上课的价值非常重要。的确,大学的灵魂是教师所主导的课堂,是圣洁之地,是布道传福的上帝使者。(1)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宽松教师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范围与程度只要确定,上课的灵活性适当放开,由教师自我掌握。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不仅仅是通过学生在年末给教师评分,学校“评优”的激励方式促进,而是要从价值观上激发教师潜能,激发学生听课、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不能归结为大学管理者,教师本身要以人为本,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师生形成共享“平等权威”。[18]教师一定改变以点名为主的监督方式,转变到吸引学生上课兴趣。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其主要职业内容是给学生授课,授课目标不是直接给予学生,而是在与学生分享和互动中也逐渐提高教师自身授课水平。当然教师授课内容与社会紧密结合,不讲“无用之学”,让学生学有所用,有所思。
第三,加强校园学风建设,营造良好学习氛围。试对比文革前后几个时代:1.“文革”前的本科生只有偶尔逃课而已,几乎不存在主观旷课,否则会上升到阶级斗争层面。在客观方面,“文革”前高校管理严格,教师敬业,甩开膀子干革命,教不教得好、学不学得好是一个政治问题,教学质量普遍比较好。对于旷课,学校、教师和学生自己都不能容忍,就连周遭的同学也不能容忍,家长和社会更是不能容忍。在主观方面,“文革”前的大学生自律能力非常强,思想素质普遍很好。2.而“文革”后1977年恢复高考,大学生偶尔逃课主要是去图书馆进行自学。因为经历过“文革”浩劫的大学教育团队变得七零八落,并不能满足被压抑了很久的学生们的求知欲望。按部就班的上课已经无法被学习的积极分子所接受,他们选择了比课堂效率更高的自学。于是那个时代就涌现出从四川外国语学院到西南政法学院听课的“邓正来”,也成就了多年之后融合社会科学和指示社会学,侧重法律哲学与政治哲学研究的学术传奇——“邓正来现象”。3.到了1980年代、90年代,大学生的逃课比率有所下降。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知识分子政策逐步落实,尊师重教成为时代风尚,高校的教学管理也有所加强。1980、1990年代的大学生基本都为应届生,已经适应了课堂的步骤,所以逃课现象有所减少。4.从1999年至今,高校进行大幅度的扩招,教学质量与学生素质的下降是扩招后大学生逃课比例上升的主要原因。这种纵向的教育对比为今天我们关注“钱学森之问”埋下深深的伏笔。如何成就一代杰出人才?笔者深有同感的是,要汲取人类关于读书的一切优秀思想,可以充分借鉴生命教育、解释学、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到学习中,构建科学读书观,营造书香校园。[19]我们的基础教育并不比欧美差多少,而在高等教育领域我们明显落后了,青少年的创造力给无情抹杀了,高校的课堂成为桎梏学生创造力的镣铐,无法激发科研潜力,治理逃课只是一个影子而已,深层次问题在于整个校园学风建设,在于校园和校园之外整个社会学习风气的营造。学生不是学习的单一接受者,而是学习参与者、学习互动者、学习主体、学习受益者、学习反馈者、学习监督者和衡量学习制度的代言人。只是被动的学习当然不总是快乐的,在“授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对学生人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加强一种氛围营造,在大环境之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快乐学习,终身学习,把学习当成一种优秀习惯。
第四,在这样一个多元文化冲击,西方和东方之间激烈碰撞的社会,作为一名普通知识分子,我们到底应该向学生提供什么?我们又能够给学生提供什么?我们怎样才能厉行“公诚勤仆”、“天下为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另言之,面对既定的选择专业和所读高校,一名学生如何在课堂和课外之间取舍?如何在学业和事业、学业和爱情之间彷徨?如何在专业和爱好之间兼顾?如何在学校教育与公民道德、社会良知、精神责任等上面获得熏陶和酝酿?我们的课堂何时还能培养一代少年胸怀大志,身处逆境,意志坚定,心怀天下的家国情怀。“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与其说是自勉自励,还不如说是课堂生动启迪。课堂这个小小的汉语字眼,或许内在连接着师生和高校,成为一种永远解不开的逻辑和矛盾。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以小看大。学生是否应该逃课?从课堂、逃课、蹭课等字眼里读出不可言传的责任心和文化分量。或许,这是一份没有最终答案的思考!讨论这个话题本身已经远远超出原定的狭义教学范畴和意义,显示出高校教学运行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日益严重的种种问题,显示出恢复高考30年以来高等教育日积月累的种种弊习,当然不可否认,也显示了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日益精神开放、日益文化多元、日益个性自由、日益团队合作的理念对传统“填鸭式”教学的冲击和改进。在巨大的积弊和进步之前,任何一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一份子,都需要先尽一份努力,从自我做起,塌实向前。对于未知,要敢于创新,不要怕别人的指责。鲁迅先生说过:“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有了希望并且为之不懈奋斗,希望便无所谓无,只要大家都向着希望和灵光之路奔跑,就会迎来新的太阳。
[1]王益民.大学生逃课现象的成因与对策[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1,9(3):56-58,64.
[2]田正学,王小兵,王羚又,等.大学生逃课现象研究[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1-7.
[3]黄彬.大学生逃课的社会成因及矫治[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25(5):112-117.
[4]程万玲,杨百勤.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分析及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04(4):41-42.
[5]陈刚.大学生“逃课”的心理动力分析及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05(8):84-88.
[6]邱熙.大学生逃课的自我归因[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24(4):74-79.
[7]吴淑娟,李凯.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与动因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9(4):113-116.
[8]乔颖,李涛,田杨.大学生逃课现象原因与对策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6(3):78-80.
[9]张建兴.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与反思[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8(5):97-98.
[10]毛宗良.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与对策分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1):152-153.
[11]刘阳,赵琳,王海滨.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及其原因对策分析[J].福建高教研究,2009,(3):58-59.
[12]吴秀霞,崔翠翠.大学生逃课现象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下),2009(4):153-154.
[13]康慕云.互动仪式链视域下的大学生逃课现象研究[J].西南教育论丛,2010(3):31-34.
[14]李介,王雄雄.大学生逃课现象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6(1):77-80.
[15]王一川,罗成.由文到艺:跨学科的持守与开拓——王一川教授访谈[J].学术月刊,2011,43(11):155-160.
[16]杨桃莲.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建构[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17]钟鸣鸣.大学生逃课现象研究[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5X):23-24.
[18]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D].天津: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19]丁林兴.“营造书香校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