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世界局势 展示外交战略——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外关系部分研读

2013-11-16 18:20邃/文
当代世界 2013年1期
关键词:大国外交和平

■ 俞 邃/文

(作者系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际自然和社会科学院院士)

党的十八大报告第十一节《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以两千余字之精辟,透析了当今世界局势与我国安全环境,概括了建国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外交政策理念,诠释了未来对外工作的明确方向,从而也回答了有关中国对外战略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

洞察世界大局奠定外交战略基础

外交战略的合理制定必须以对国际形势的准确判断为基础。个人领会,十八大报告对国际形势的看法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既认为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又指出世界仍然很不安宁。

面对复杂多变险象环生的国际形势,做出“总体稳定”这样的判断是要有足够理论勇气的。这个判断之所以正确,因为它符合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精神,体现了国际形势发展的主流,其深层道理是基于置信在可预见的未来能够避免世界大战的发生。鉴此,人们无须杞人忧天,惶惶不可终日。之所以指出世界仍然很不安宁,这是对当今世界许多复杂现象和紧迫事件的清醒认识,这就是: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局部动荡频繁发生,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凡此种种,人们不能掉以轻心,不可丧失忧患意识。“总体稳定”与“仍不安宁”这两方面都是“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引起的。值得关注的是,报告在谈到“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时,加进了“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内容。人所共知,以文化为主体的世界文明是多种多样的,经济领域应该也可能推行一体化,文化领域则不然,它涉及宗教信仰、历史渊源等多种因素,不可能实行一体化。各种文明之间应当是求同存异、相互借鉴而不是水火不容、吞食兼并的关系。当今世界上的地区热点频发,如西亚北非连续出现的动荡,都与强权政治嗜好者将自己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强加于人的霸道行径密切相关。

其二,肯定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

主要依据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等等。笔者认为,如果说对于经济全球化是“双刃剑”这一点已得到较为广泛认同的话,那么围绕“世界多极化”是否存在、是否深入发展的争议就格外值得重视。人们注意到,自2008年爆发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以来,随着美国综合国力和影响力下降,无视美国仍是唯一超级大国、仍对于世界局势有着举足轻重影响的所谓“无极”论、“碎片”论名噪一时,乃至扬言这将形成群龙无首、混乱无序的局面。美国得意时奉承 “单极世界”,美国倒霉时渲染“无极世界”,一体两面,无非是唯美国马头是瞻,都是在否定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的客观现实。此外,也还有另一种倾向,就是在谈及世界格局时不恰当地把中国抬举到与美国平起平坐、共管世界的地位,标榜“G2论”,从而有意无意为“中国威胁论”提供理论支柱。

其三,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报告生动地说:“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历史昭示我们,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无法带来美好世界。”进一步指出:“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这番话集中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强烈呼声。这说明,唯有如此,方能改变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富压贫的世界旧秩序;还说明,人心所向乃是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深厚思想基础和感情基础。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怀疑我国关于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症结在于忽视了其中“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内涵界定,而将其误解为“大同世界”了 。

中共新一届领导集体产生后,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发挥负责任的大国作用。

外交战略内涵体现时代主题精神

从总体看,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国际战略的论述是在确认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的背景下提出的。与十七大相比,有以下新的进展:

其一,十七大曾提出“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这次增加了“共赢”,成为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目的是坚定不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这表明,面对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处于同舟共济状态的各国更加期盼共赢;大家也更加认同唯有共赢才是诚信合作的必然结果。事实证明,国际经济旧秩序之要害恰恰在于有碍共赢的原则,而由发达资本主义大国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更是迫使发展中国家对共赢孜孜以求。

其二,提出要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目的是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报告详细诠释了“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12个字的内涵,把这些年来我国在和平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外交主张和理念做了完整的、系统的归纳,非常有新意。

基于平等相待,方能做到名副其实的互信。因此就必须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尊重主权,共享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唯有相互包容,才说得上真心实意地彼此借鉴。因此就必须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道路多样化,尊重和维护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既然愿意合作,就要有共赢的思想准备和切实行动。因此就必须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

由以上可见,“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应该成为当代人类的普世价值,大力加以弘扬。

其三,将“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与独立自主外交联成一体。

完整的话是“中国将坚持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我想,这里提出“负责任大国作用”包括几层意思:1、我们不否认自己是一个大国,这与以往邓小平所说的中国既是大国又是小国,情况发生了变化,中国的经济发展了,综合国力提高了,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大国了。2、这与中国历代领导人一贯强调的“中国要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是一脉相承的,是在新时期、新条件下的一种新颖说法。3、中国一贯以言而有信著称于世界,事实业已证明,中国在对外经济合作、参与国际组织活动乃至维和方面,切实地体现出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4、这决不像超级大国发言人曾经表现过的扭曲心态,似乎中国充当负责任的大国就是要围绕它的利益跟着它的政策亦步亦趋。5、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理直气壮地宣示: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决不会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秉持公道,伸张正义;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反对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颠覆别国合法政权,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干涉别国内政,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拓展多边合作显示融入世界决心

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十八大报告从战略的高度,展示了中国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决心和主张。

其一,对国际经济合作尤其重视。

当今世界经济因素越来越显示其特殊重要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后,切身感受到经济合作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所以,中国提出的主张是有的放矢的,也是身体力行的。这包括:1、中国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通过深化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2、中国致力于缩小南北差距,支持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3、中国加强同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通过协商妥善解决经贸摩擦。4、中国坚持权利和义务相平衡,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

其二,明确宣示对外关系三个主要方面的交往原则。

前些年中国有关方面在谈及我国外交方针时,不成文地出现过周边国家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大国关系是关键的提法。这次则以代表大会报告这样的最高层面予以肯定:1、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关系,拓宽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2、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3、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永远做发展中国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

其三,再次强调参与多边事务的积极态度。

中国越来越重视多边活动,这是与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密切相联系的。我们的主张是:1、支持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2、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维护我国海外合法权益;3 、开展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的友好往来,加强人大、政协、地方、民间团体的对外交流,夯实国家关系发展社会基础。

由以上可见,建立在和平发展基础上的中国外交,是弘扬传统、与时俱进和务实创新三者紧密结合的全方位立体外交。

猜你喜欢
大国外交和平
指尖上的大国工艺
冬奥外交促进团结,一起向未来
多想记住你的脸
令人惊叹的发明大国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博弈·和平
期盼和平
扁亲信为“外交案”出庭
周边大国的海上挑战
希拉里喊出“巧实力”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