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国
张建国:南昌航空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旅居国外的中国美声歌唱家的求学经历与生存状态如何?中国美声学派主流歌唱理念有何时代特征?如何引导尽可能多的歌唱家从技术角度畅谈美声问题?国外哪位美声歌唱家对当代中国美声教学影响最大?有效的回复这些问题,是一项繁杂而有益的工作。一方面,它需要回复者不但在声乐表演舞台与教学机构具有一定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而且在文艺团体与专业院校具有一定的管理经历和人脉关系。另一方面,它需要回复者不但在美声问题意识与价值观念方面,具有一定的学术积累与文化倾向,而且还需要回复者具有较好的学科意识与持久的学术热情。可见,撰稿人身份的权威性,直接影响到结论的有效性。
撰写并出版访谈性质的表演专著并非易事,因为提问者专业引导能力与回复者学术概括能力的差异,会直接引发学界对文本效应评价的巨大反差。由于访谈生成的文本,不但属于问答双方共同的研究成果,而且也成为双方专业情感的共同载体。这一载体学术观点的客观性、信息来源的丰富性与否,直接影响书评质量的高低。如果说一本好书能引发读者浮想联翩,进而产生文本移情效应,一位名家能吸引精英畅所欲言,进而诱发文化释怀情结,那么,对歌唱家群体的访谈,或能诱发访谈双方从文本移情走向文化释怀。著名男中音歌唱家田玉斌在经历了数十年专业学习、实践、思考、交流与总结后,设计并整理了40余万字的访谈记录,于2011年高质量地完成了这项挑战性的任务。
田玉斌从黄伯春翻译的《大歌唱家谈精湛的演唱技巧》中萌生出访谈30位中国美声歌唱家的想法,继而又以个人独特的人脉资源与强烈的责任意识,在历经14年断断续续的采访后,记录并整合了28位中国知名美声歌唱家和教育家的艺术经历、歌唱理念与文化情结等重要信息。使得这些原本散落于个体间、碎片化的学术信息,经过作者的巧妙设问与理性整合后,凝聚成一部管窥我国当代美声文化窗口性质的力作:《名家谈艺:田玉斌与名家谈美声歌唱》(以下简称《名家谈艺》)。此书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其重要影响,正在从该书良好的销售市场和广泛的社会反响中得到印证。
《名家谈艺》在研究语境的中国化与研究内容的多元性、研究主题的指向性与研究对象的代表性、研究目标的比较性与研究方法的专业性方面,具有其他相关访谈类文章难以具备的厚重感和责任感。田玉斌借助其宽泛的研究视野,核心的研究视角,呈现了29位被访谈者的形象。
访谈录具有十分宽泛的研究视角。如果谈论只是从歌唱演员,或者声乐教师、院团管理层、社会评论家、报刊编辑中任何一个单一的角度开展研究,都难以保障成果必要的客观性。因为声乐研讨是一项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活动。它需要作者不但具备声乐专业的舞台实践经验,而且也具备艺术院团的业务管理经历,最好还具备声乐教研的文论撰写能力。
1. 舞台实践的视野
作者具有精湛的声乐表演能力。1967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的著名男中音歌唱家田玉斌,曾担任原中央乐团独唱演员并兼任乐团独奏艺术家小组副组长,演唱了大量中外声乐作品,而且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作为独唱演员,他先后演唱了威尔第的《安魂曲》、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海顿的《创世纪》、亨德尔的《弥赛亚》和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等重要作品。他演唱的大量作品,被新加坡、香港影音集团、中央及地方电视台录制并出版发行。1991年参加全国“十大男中、低音歌唱家独唱音乐会”;在对外交流方面,不仅随“中国艺术家小组”先后到老挝、墨西哥、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俄罗斯、朝鲜、韩国及港澳台地区访问演出和讲学,而且还随中国音协赴法国、意大利进行考察活动。
高端的艺术经历,赋予访谈双方对等的专业认可心理基础。一方面,身份对等有利于知无不言。访谈对象中大部分都是与田玉斌很熟悉的人,有的甚至是几十年的好友。访谈气氛比较随便,无拘无束到可以争论,便于探讨专业问题的本质。另一方面,身份对等有利于言无不尽。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言:“这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我作为声乐工作者做起这件事(指访谈),比起不懂专业的人占有优势。比如在一些技术问题上我可以刨根问底,在大家关注的某些问题上可以‘穷追不舍’,尽量引导被采访者谈得更深入、更具体”。
2. 院团管理的视野
作者具有娴熟的业务管理经验。田玉斌曾任中央乐团党委副书记兼副团长、东方歌舞团团长、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现任中国合唱协会理事长、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理事、戏剧家协会理事、宋庆龄基金会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曾多次被文化部、中国音协、中央电视台等部门聘请为全国声乐比赛、金钟奖、青歌赛等全国性声乐比赛美声组的评委,除此之外还曾经多次担任文化部文华奖、群星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文化部直属艺术表演团体艺术专业人员应聘资格考评委员会、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和中宣部国家“五个一”工程等评审委员会的委员。
院团管理经历赋予作者特殊的研究身份。其一,它为本书访谈对象的选择提供了便利的人脉关系。如田玉斌所在单位形成的同事关系如魏启贤、吴琪辉、汪燕燕、田浩江、于吉星、孙家馨、张利娟;田玉斌私人空间形成的好友关系如赵登峰、杜纪纲、孙秀苇、王秀芬、申丹、迟颂、贺磊明、魏松、峦峰等;田玉斌参加国家级专业赛事或学术活动形成评委关系的张立萍、吴雁泽、王秉锐、郭淑珍、施鸿鄂、石惟正、黑海涛、宋波、袁晨野、彭康亮等。其二,这些不同层面的人际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的交叉渐变为学友关系,进而影响到访谈录观点的后期整理工作,而且也为访谈内容的选定提供了自由的话题。如与张利娟讨论的青歌赛歌手普遍存在的作品偏大问题,声乐教师对专业学生的让贤问题等。其三,特殊身份还为访谈双方的知无不言提供了宽松的交流环境。如与张立萍探讨的咬字与声音的前后问题(田玉斌强调声音在后咬字在前,张立萍认为声音和咬字都在前面),与郭淑珍探讨的呼吸支点高低问题(田玉斌认为歌唱的呼吸支点都应该放在横膈膜,郭淑珍认为横膈膜作为支点偏高但在演唱高音区时可运用)。
3. 理论研究的视野
作者具有丰硕的声乐研究成果。田玉斌在《人民音乐》、《音乐周报》、《中国文化报》等报刊发表数十篇声乐论文,出版专著《谈美声歌唱艺术》,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连续讲座《什么是美声唱法》,从2004年开始,中央音乐学院多次聘请田玉斌为硕士生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兼任《人民音乐》编委。
高质量的声乐研究经验为访谈录的顺利完成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其一,书中的部分采访录此前已在相关刊物发表。如与田浩江、黎信昌、郭淑珍、于吉星和张立萍的访谈录分别发表在《人民音乐》。这些成果不但显示出访谈录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而且也大大缩短了该书的完成时间。其二,前期研究成果,奠定了完成访谈录必备的专业理论基础。尤其是前期出版的专著《谈美声歌唱艺术》,为访谈录基本观点的表述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储备。其三,完成北京电台的系列讲座,对于访谈录问题的设计提供了必备的预案平台。田玉斌的采访录都是在非常紧凑的时段完成的。许多话题由于有些采访对象的思维跳跃性和采访时间的有限性,不允许按部就班地进行采访。由于访谈口语化特征明显,而且也不必讲究语法,使得后期文字整理存在难度。这就需要作者不但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功底,而且具有冷静而明晰的采访思路。
田玉斌宽泛的社会经历,赋予《名家访谈》良好的社会效应。由于作者兼具演员、教师、行政、学者、编辑、传媒等多维视角,使得该书的潜在读者至少包括声乐演员、声乐教师、声乐学员、院团领导、报刊编辑、媒体记者等。
“呼吸支持、打开喉咙、面罩共鸣”是本书的核心视角。纵观全书,作者与28位歌唱家探讨的所有问题,几乎都是围绕这三个技术问题展开的。尽管访谈录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探讨文化、语言等专业问题,但是分量都相对较少。
1. 呼吸支持的视角
呼吸支持是美声歌唱的基础。在采用胸腹联合式呼吸共同理念的基础上,对肋骨扩张和横膈膜支持所形成的深呼吸要求成为美声名家的共识。存在争议的主要表现为呼吸支点高低的个体感觉方面。绝大部分受访专家强调上腹(胃部)支持。如王秉锐坚称“气是绝对不可能吸到小肚子里的,上下腹应该以整体的形式支持歌唱”,魏松认为“两肋与喉结形成弹性三角形的支持感”,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呼吸的支点应该在小腹。如黎信昌认为“声音靠小腹支点的支持发出”,郭淑珍认为“唱歌要勾上底气,小腹会有动作,呼吸把支点放在胃部偏高,希望再低一点,唱高音时胃部会很有力量”。此外,腰部、背部、裆部也成为呼吸支持的重要部位。如吴雁泽认为要“一口气吸到后腰,同时小腹向后收”,彭康亮吸气到后背力图使气息立起来(类似京剧的“背功”),赵登峰更是将呼吸支点指向裆部附近。这些带有争议性质的学术观点,正是形成不同声乐表演与教学风格的起因。
2. 打开喉咙的视角
打开喉咙是美声歌唱的关键。在采用放松喉头确保呼吸通畅的基础上,名家们一致认同低喉位歌唱的理念。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打开的尺度与深度。峦峰侧重打开喉咙的尺度。他认为意大利人的打开是有尺度的,尺度大小根据作品语言、演唱声区与生理结构等的需要而定,不能“一大遮百丑”。魏松侧重打开喉咙的深度。他认为喉头越低越好,喉头离气息越近越好。并形容声音在口腔是铁、低于口腔是铜、在喉咙处是银、在锁骨处是黄金、在胸部是钻石。于吉星提倡锻炼喉结向下穿插进胸膛的力量,赵登峰建议采用低一个声部演唱的方式解决喉咙紧的问题。也许喉咙打开的尺度差,正是抒情性与戏剧性音色差的成因之一。
3. 面罩共鸣的视角
面罩共鸣是美声歌唱的效果。几乎所有受访者都回复了面罩共鸣问题。吴琪辉列举了斯苔方诺、莫纳柯、贝基、帕瓦罗蒂、贝尔贡齐等对面罩共鸣的推崇实例,并总结贝尔贡齐“就是声音坐在气息上,从面罩出来”,归纳美声唱法就是“哼哈唱法”,亦即贝基的“在哪儿哼就在哪儿唱”。黎信昌注重呼吸支持、喉咙打开与面罩共鸣的辩证关系,并强调通过掩盖获得头腔共鸣。郭淑珍反对换声区的训练,认为所有音高的头腔感觉应该统一。杜吉刚认为声音存在体外共鸣的现象。体外共鸣并不是推而是将声音送到体外某一焦点处。
田玉斌采用刨根问底的方式,不断向受访者追问声乐技术问题。使得很多各具特色的演唱感受在访谈录中得以呈现。这与诸多声乐文论隔靴搔痒、闭门造车的文风明显不同。该书将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担负起声乐教科书的重任。
该书访谈对象都是我国美声界颇具影响力的歌唱家和教育家,兼有年龄和声部等综合考量,并顾及了海归派和海外学子。读者不仅从中了解到国内外美声表演与教学的历史与现状,了解名家们在声乐艺术方面的体会与成就,而且还会从他们的坎坷经历中领略到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必须提出的是,访谈录借助28位主角之口生成了一位隐性主角:吉诺· 贝基。
1. 显性的主角
28位受访者都是该书的显性主角。他们有的侧重声乐教育,如郭淑珍、黎信昌、王秉锐、郎毓秀、石惟正、吴琪辉、张利娟、张立萍、袁晨野、黑海涛、彭康亮等。有的侧重声乐表演,如汪燕燕、田浩江、吴雁泽、施鸿鄂、于吉星、 孙家馨、申丹、杜纪刚、宋波、孙秀苇、贺磊明、魏松、王秀芬。有的侧重声乐语言,如迟颂。他们都是中国知名的歌唱家,许多还是享誉海外的艺术家。尽管由于采访和出版时间等主客观条件所限,加之优秀的年轻歌唱家不断涌现,作者未能将我国优秀歌唱家一网打尽(如周小燕、戴玉强、迪里拜尔、幺红等),然而,这些并不影响该书的价值。
笔者设计的小标题,凝练了每一位受访者的歌唱观念的精髓。就声乐教育而言,郭淑珍“特别赞成教书育人”,郎毓秀提醒“不能用一种方法解决每一个学生的问题”,张利娟告诫“对学生要有爱心和耐心”,黎信昌认为“练声只能解决基本技术问题”,王秉锐强调“在声乐教学上不能单打一”,黑海涛坚信“在声音训练上我们不会输给洋人”,就歌唱理念而言,田浩江和孙秀苇认为“唱歌到一定阶段就没有方法了”和“歌唱没那么复杂”,张立萍觉得“我们的音色与西方人不太一样”,宋波和袁晨野提倡“我们学的不是单项而是全能”和“做一个全面的歌唱家”,贺磊明感觉“面罩的功夫在声带上”,彭康亮强调“语言准确音乐就会准确”,魏松要求“学习歌唱要做减法”,峦峰提醒“学习声乐不能提速”。这些座右铭性质的歌唱理念,对于美声教学与实践,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
2. 隐性的主角
吉诺· 贝基(以下简称贝基)是《名家谈艺》唯一的隐性主角。在我国当代美声唱法发展的历程中,国外声乐表演家和教育家的影响,功不可没。其中,意大利著名歌剧艺术大师、声乐教育专家、男中音歌唱家贝基的学术地位尤为突出。田玉斌曾先后两次考入贝基来华举办的声乐大师班,其演唱水准深得贝基的赏识。《名家访谈》将贝基的美声教育观念作为最重要的话题,既凸显了作者长期研究贝基的惯性思维特征,也印证了贝基在中国美声学界的熟知程度。
主位看吉诺·贝基
该书以主位视角浅描了贝基在意大利本土的社会影响和历史地位。从访谈录可知,意大利使馆工作人员只需要看到贝基的签名就会给持有者直接办理签证手续。许多米兰人都十分崇拜贝基,他们常常委托贝基的学生捎带大师签名或唱片予以珍藏。很多佛罗伦萨人都直言“吉诺·贝基是佛罗伦萨人!”。主持神父一再在贝基的葬礼活动期间重复意大利政府授予吉诺· 贝基“意大利的音乐大使”的称号。这些来自主位的对贝基的评价,清楚地表明贝基已化生为意大利文化的象征。
客位看吉诺· 贝基
该书从客位视角深入挖掘了贝基在中国声乐界的专业影响与人格魅力。在访谈的28位歌唱家中,除作者本人外,还有汪燕燕、田浩江、于吉星、孙家馨、申丹、杜纪纲、贺磊明、吴琪辉、峦峰等都曾或长或短地跟随贝基学习过声乐的名家。此外,作者还与几乎所有受访者探讨了贝基的美声理念。可见,贝基对中国美声学界产生了普遍而持久的影响。
申丹、汪燕燕、峦峰等对贝基的教诲身怀感恩之情。曾应贝基邀请赴意大利免费跟随他学习声乐的申丹,被大师昵称为“小鸟”。当她在电视上看到贝基去世的消息时,觉得天塌下来了,并请双重假到佛罗伦莎参加贝基的葬礼。申丹认为“贝基作为艺术家,具有高尚的人格和为艺术献身的精神;作为导师,有着对学生犹如慈父般的关爱;作为一个外国人,那种无私的国际主义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同样是贝基学生的汪燕燕认为:“跟贝基先生学习是我一生的转折,他既是大师又像慈父。他给予学生的是艺术家的爱和一种无限的希望”。峦峰在荣获意大利“吉利”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时,亲手接过心中“真神”贝基的奖杯,并一直珍藏着贝基写给他的家庭电话号码。
更多的中国美声爱好者感恩贝基的无私奉献。吉诺·贝基先生来中国授课从来就是免费的。他那时得到的回报仅仅是每节课有成百上千的听众,他陶醉于人们把他尊为神。贝基先生逝世时,田玉斌代表中央乐团全体师生给他的夫人发了一封唁电,并在《人民音乐》发文对他四次来华讲学给予高度评价。如果说田玉斌在随后的专著《谈美声歌唱艺术》中还只是表述了“吉诺· 贝基是中国声乐发展史中里程碑式的人物”的观点,那么《名家谈艺》则坦露了他对贝基的追忆之情,真正实现了从文本移情走向文化释怀。
笔者在多次精读田玉斌先生的《名家谈艺》的同时,对相关歌唱家的艺术表演音频和视频也进行了同步赏析,倍感访谈录具有难得的指导性价值,也深知中国歌唱家由于文化、语言等差异在国外求学那份难言的艰辛,更为他们在国内外影响力的日增深感欣慰。难能可贵的是,书中的每一位受访者都无私地将求学所得和盘托出。也许这正是吉诺·贝基先生在我国无私授课精神的中国化延续。田玉斌先生的访谈录正是这种行为的典型代表。
“名家访谈”作为声乐学术探讨的一种传统形式,有利于形成文本的真实性效应。无论是美国大都会歌剧院资深男低音歌唱家杰罗姆· 汉斯采访40余位世界著名歌唱家,完成了力作《大歌唱家谈精湛的演唱技巧》;也无论是田玉斌采访28位中国著名美声歌唱家,奉献出中国版的《名家谈艺》。其共同之处在于作者对声乐艺术的执着追求与对采访资源的充分挖掘。如果说黄伯春通过中译本开启了将国外歌唱家美声理念引入中国化系统之先河,那么田玉斌则通过访谈录开辟了国内歌唱家美声历程推介进入大众化系统之新路。随着国内外新老名家的不断呈现,学界将有理由期待在声乐领域诞生更多新的《名家谈艺》。
注释:
[1] [美]杰罗姆.汉斯著,黄伯春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版。
[2] 田玉斌《名家谈艺:田玉斌与名家谈美声唱法》,安徽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