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月
著名学者,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安作璋先生,以及其率领的学术团队,二十年如一日,经过卓绝努力,终即于二O一二年六月,撰竣了一部洋洋上百万余言的巨著——《中华杂技艺术通史》,并已由南海出版公司正式出版面世。令人欣幸、令人感佩!
杂技是全国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瑰宝。我国的杂技,作为一种既古老又年轻,且又生机勃勃的民族艺术样式,在数千年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它不但造就了“耍弄技”、“顶技”、“橦技”、“投掷技”、“力技”和“口技”等等诸多的艺术品种形式,造就了难以计数的杂技艺术名家、杂技艺术作品,同时更锻造出了其自身的独特艺术个性——一种“以人体的健美有力的形体动作、特定灵敏的口、手、神情、高难和惊险的技巧为主要表现手段,塑造艺术形象,以此并从而表达艺术家审美感受和审美意愿的艺术形式”。
《中华杂技艺术通史》,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国艺术科学规划课题”和“‘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并“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它的特点和特色多多,而其中较显著的,我以为有着如下几点:
所谓理论导引,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而所谓科学的方法,是以“科学的历史学”的方法进行撰写。更具体地讲,《中华杂技艺术通史》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以“科学的历史学”的专业化的方法撰著而成。恰恰正是由于如此,《中华杂技艺术通史》也彰显出了诸多的优长。
优长之一,从纵向上说,该著不仅以通史的架构为基干、为主线,并以此为基点展开布局、结构框架,不仅使全作主体突出、主干分明,也使其整体体例更加严谨、完整。而著作内在组织、结构的正确、合理,则显然极有利于著作内容的表达、反映。因此该著便以翔实的史料,老道而精当的笔触,考察、分析、论证和阐述了中国杂技艺术,由上古至先秦、至秦汉、至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以及近、现代的历史发展轨迹。除此之外,全作脉胳清晰,背景清楚,史实诚笃、准确,确实是一部充满着严格科学精神的中国杂技艺术信史。
优长之二,从横向上说,全著对我国杂技在每个历史阶段内的发展状况的考察与论述,都将其放在了那个时代广阔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与之相关的姊妹艺术门类的背景与环境中去加以考察,放在了那个时代的艺术氛围和环境之中来加以论述,就此强化了其客观性、时代性、确切性和浓重的历史现实感。以第四编“宋辽金元时期的杂技”为例,第一章“宋代的杂技”的第一节,即通过“经济的发展与杂技的繁荣”、“市民文艺的兴起与杂技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杂技艺术水平的提高”、“‘瓦舍’、‘勾栏’的兴起与杂技的繁荣”、“‘社火’的出现与杂技的发展”、“统治阶级的导向与杂技的发展”等六个方面,分析、总结了宋代杂技繁荣昌盛的原因。
优长之三,从整体上说,全著对我国杂技艺术史的阐述和论述,其出发点和落脚处全部放在从最基本史实出发的基点上。以第一编第二章“春秋战国时期杂技的发展”为例,就是从那个时代的“耍弄技”、“顶技”、“橦技”、“投掷技”、“力技”、“口技”、“角抵”、“俳优”、“幻术”、“斗鸡走狗”、“射雉弹鸟”、“秋千长跷”和“击剑”等十余项杂技艺术形式或技艺出发,加以阐释和论述的。因此全作的整体论述既是历史的、诚笃的,也是真切的、实际的和可信的。
中国的杂技艺术,种类繁多,包括“蹬技”、“手技”、“顶技”、“踩技”、“车技”、“爬竿”、“走索”等等。从广义上讲,还包括着“口技”、“魔术”、“驯兽”和“滑稽表演”等。不同种类的杂技,有着自身的技艺特点及其独到的审美个性。而对其总体的审美特征,可以大致上概括为:“险、难、奇、巧、壮、柔、谐”之美。“险”美,如“走索”(走钢丝)之美。像架在高空的钢丝上,走索者表演的“钢丝定车”、“钢丝上飞行”以及“滑稽走钢丝”之美;像“顶技”中的“顶竿”之美,如唐代石火胡的顶百尺长竿之美。 “难”美,像“上刀山”、“走火海”、“穿火圈”的“难”美;以及像“马术”中的“八步赶骣”、“镫里藏身”、“马上倒立”、“飞马骑射”、“一人跨双马”之“难”美等等。“奇”美,像“古彩戏法”、“魔术”中的“奇”幻之美。“巧”美,像“耍坛子”、“耍流星”、“耍叉”、“空中飞人”、“蹬伞”、“蹬缸”、“蹬大车轮”、“蹬人”、“翻九九台”(用桌案叠置造型表演的一种高空技巧)等等技“巧”之美。“壮”美,像“拉硬弓”、“耍春秋大刀”、“耍中幡”、“霸王举鼎”、“大武术”、小武术”的雄“壮”之美。“柔”美,像“柔术”(“叼花”、“软骨绝技”、“童子倒顶托塔”、“顶坠子碗”、“顶散碗”、“顶宝塔碗”、“顶盆景”等等)的“柔”美,以及“软腰与顶功”(软腰功的表演主要有“元宝顶”、“回龙顶”、“卧桥顶”、“叼手娟”、“倒喝水”、“左右叼钱”等),“柔”美,是一种“柔术”的“柔”和之美,或者说是一种展现腰、腿柔软功夫和倒立、顶力等等技巧的“软柔”之美。“谐”美,即谐谑、滑稽、招笑之“美”,或称为“滑稽逗笑”之美。如“侏儒巨人,戏谑为耦”(汉代一种类于后世“对口相声”的滑稽逗笑形式)、“猴戏”(即通过耍猴逗笑的技艺)、“口技”(“学乡谈”,即通过学各地方语、土语或乡音等,引出笑声的技艺)、“小丑”(杂技艺术中作滑稽表演招笑的演员)。
多种多样的杂技艺术之美,作为杂技的艺术精神和艺术魂魄,深深蕴涵于杂技艺术的形式、内容和多彩多姿的各类杂技技艺之中。而作为杂技艺术通史,则以史中寓论的方式,对之进行了言简意赅和要言不烦的叙述、表现或揭示。也恰恰如是,因而撰写、锻造出了一部图文并茂的杂技艺术信史,同时又进一步将其撰著、打造成了一部颇具中国审美气派的《中华杂技艺术通史》。
撰写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总结过去的经验、发扬优良传统和吸取必要的教训。但是著书立史,更为重要的也在于着眼于未来,着眼于在继承、借鉴以往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立足创新、立足发展。谨就杂技艺术而言,是为了使中国杂技艺术得到更进一步的辉煌发展。有关情况也正如该著的“结束语”所说的:“今天……对中华杂技艺术历史的研究,旨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之发扬光大,为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与和谐社会、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作出应有的贡献。”
对于该著的“结束语”所讲,我们以为是中肯的、实事求是的。同时也深信,这一部贯通古今的“中华杂技艺术通史”,对我国活跃在当前国际杂坛上,处于领先地位和被誉为“世界杂技比赛的金牌库”的当代杂技艺术的进一步创新与发展而言,不仅有着积极深刻的历史参考价值和十分有力的现实指导意义,相应地对于中华杂技艺术新的腾飞和迈向新的高峰,以及步入新的审美境界,也将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