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 晨
在社会上广泛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今天,很多高职类学校都开设了美术欣赏类公选课,而对于艺术类高职院校来说,此类欣赏课程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艺术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对其审美眼光及艺术素养的要求远高于其他专业的学生。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高职院校美术欣赏教学水平的改革和提升,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和教学示范意义。
在传统美术欣赏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是照本宣科,他们按时间顺序从每个时期选择一两个重要的画派或画家进行历史背景的介绍,再配合一两幅该画派或画家的代表作做简单分析讲解。但这在很大程度上,与美术史论课的内容颇为重复。这很显然是由于其教学目的不明确造成的。美术欣赏课程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机械单一地记忆各个时期艺术流派的定义或艺术家的人生经历等。这些无法让学生真正对艺术产生共鸣,很难从审美和文化内涵的角度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
教学目的不明确,必然会造成教学内容的繁杂。美术欣赏课常常将绘画、雕塑、书法及现当代各种视觉艺术门类放在一起做介绍,这样缺乏重点。其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理论讲授,在教学中比较侧重于对某些特别著名艺术家的介绍,然后分析其经典作品的主体内容及其艺术与历史价值。这种纯理论的教学,容易使欣赏课程流于形式或表面上。教学中不能缺乏一定的对文化背景的介绍。如大部分中国学生对西方文化及圣经的了解相对贫乏,在讲述《耶稣受难》时,如果不为学生整理出大的文化背景框架,只对画作本身作介绍,并简单提及耶稣是上帝之子,因受到叛徒犹大的出卖而被处死,那学生将很难深刻理解这种题材的作品。
在教具的使用上,虽然大部分学校都已实现了多媒体教学,但无论从图片的数量上还是质量上看,很多都还处在初级水平。它们基本都是建国之后各种美术教材中常用的那些名家名作。比如介绍达芬奇,就几乎只有《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介绍委拉斯贵兹就只有《宫娥》、《教皇英诺森十世》等。每位画家介绍一到两幅画作的教学方法是快餐式的,没有足够营养的,再加上旧教材中有些作品带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而很多艺术性较高的作品因为缺乏积极的思想内涵而被长期忽视。运用这样的教材,即使用再多的语言描述,也无法让学生真正理解艺术家的整体创作。
教学考查评估对教学效果有很重要的推动作用。常见的考查方法是用命题方式的论文或问答填空来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考试通常适用于需要概念记忆或理论研讨的学科,却无法真正对学生的审美和文化内涵有具象的了解和评估。这也会致使学生习惯性地将应付考试作为唯一的学习目的而进行短期记忆,并在考试之后迅速将所记内容忘得一干二净。教师要求得有多严格,考试之后学生们就会忘得有多彻底。
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目的,简单来说,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及欣赏水平,让他们懂得从文化和审美的角度欣赏美术作品。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学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画家及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意义的简单的理论讲授上。首先要帮助学生建立西方文化艺术的基础框架,之后引导他们用自己的眼光,从画面的艺术性本身去提高欣赏水平。
美术欣赏课比较合理的教学方法,就是在课前给出下次课上要研究的画家名字,让学生自己在课前阅读相关史料,并预读该画家的大量作品,之后在课堂上做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讲解和讨论。从高职学生的特点出发,笔者在课堂上教学时,采用大规模视觉轰炸的教学方法,即每堂课只介绍一两位画家,而每位画家的高清晰度作品展示40幅左右。这看似一种填鸭式教学方法,但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证明是有一定成效的。
1.加强文化艺术基础教学
课堂教学尽量不要在画家的背景经历上花太多时间,只将年代和所属画派做个简单介绍。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权,如果遇到他们有兴趣的画家,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时代,他们完全可以在课后自己收集相关资料做深入研究。
对于西方绘画欣赏课,要花较多时间在文化历史背景的讲解上。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是西方文化艺术的两大源泉,不了解这两方面的知识,就不可能读懂西方的艺术,而这也正是当前艺术类学生的知识结构中相当欠缺又急需填补的。笔者在教学中,尝试将作品与其中涉及的人物、故事进行同步介绍和讲解。如,当第一次出现《天使报喜》这个主题的绘画作品时,笔者根据《新约》内容对圣经中圣母玛利亚和耶稣的身世背景做尽可能完整的介绍,从童贞女到圣灵感孕、天使报喜等;随着《博士来朝》、《耶稣诞生》、《耶稣受洗》、《耶稣受难》等连贯题材的作品的相继出现,笔者再慢慢将耶稣的事迹主线完善起来。由于展示给学生的作品数量庞大,而这些又是西方绘画中经常出现的题材,通常在经过一两堂课之后,学生对这些主题的作品就会有很直观的认识,并对其文化背景有相当的了解。当这些主题的作品再次出现时,他们可以根据之前对同类画作的了解辨认出这些作品的主题。如,耶稣受洗中必然会出现的耶稣、施洗约翰和经常会出现的代表圣灵的鸽子;耶稣受难题材中,耶稣头上常戴着荆棘的王冠、四肢都有钉孔等等。同样,对于希腊神话及其他类似的北欧神话、中世纪传说中重要的典故、神祇和英雄等,也可以紧密结合绘画作品来作介绍。
在讲述画面故事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与其他画作的故事做链接,使学生脑中零碎的故事逐渐组成脉络,形成体系。如,关于鲁本斯的名作《劫夺吕西普斯的女儿》的介绍,常见的是宙斯的一对双生子掠夺了吕西普斯王的女儿。学生会因为之前的课程中对宙斯的介绍而知道他是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王,而对这对双生子,他们就很陌生了。这时候就可以结合宙斯变成天鹅、私通斯巴达王妃丽达这个故事(丽达与天鹅的主题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很常见)进行讲解:丽达因此产下两个蛋,其中一个孵出绝世美女海伦(海伦又是希腊神话中导致特洛伊战争的关键人物),另一个蛋就诞生了这一对孪生兄弟,后来人们把他们当作黄道星座中的双子星座。借由对不同画家的各主题作品的连接分析,学生可以慢慢摸到西方文化的脉搏,而不是仅浅显地了解了单一的故事。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对绘画作品本身的主题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理解,也为他们今后进一步欣赏更多的西方美术作品奠定了一定的文化背景基础,同时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也大有益处,从而做到真正提高他们内在的文学与艺术修养。
2. 重视引导审美体验
传统美术欣赏教学中比较常见的是,教师着重讲解绘画作品的构图、线条、色彩等专业性很强的内容,这会让一部分非美术专业学生觉得难以理解吸收,让美术专业学生感觉像在上专业理论课,从而丧失好奇心。笔者更愿意引导学生从纯欣赏者的角度而非专业角度去分析作品。仍以鲁本斯的《劫夺吕西普斯的女儿》为例,在介绍了画面情节及背景之后,可以简单地引导学生观察画中的内容:两个男人、两个女人和两匹马在完全的动态回旋中相互牵扯而创造出平衡;光滑的丝缎衬托女人白皙的皮肤和男人黝黑皮肤的对比……这种视觉冲击,如果不进一步用心去感受,那欣赏的深度就是有限的。在讲述这些视觉元素之后,要引导学生去感受那些肉体的鲜活、健硕的身体、充满动感的姿势、鲜艳奔放的色彩所渲染出的激情。哪怕是在400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这幅画作所迸发出的生命力!这本是一场关于情欲的掠夺,却被描绘得无关暴力和恐惧,画中的小爱神顽皮的笑脸和远方牧歌式的田园景色,都让人充分感受到爱的炙热和原始的魅力,这便是鲁本斯充满澎湃生命力的绘画风格。
用非专业的眼光,更能抛开线条、用笔、构图的框架束缚去感受艺术家所要传达的真正的美。从这种意义上说,这种感受力在传统的艺术教育中常常被剥夺了。
3.用大量的视觉体验取代理论讲述
审美原本就是一个非逻辑性的体验。以鲁本斯为例,在着重介绍几幅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风格之后,可以在半个小时内展示三、四十幅他的其他画作,不间断地对学生的眼球和神经造成视觉冲击,使他们领会画家惯用的表现方法、用色、题材,甚至人物表情等等,这样,他们对这位画家的风格就有了自然而深刻的体会。这种了解不一定要用语言来描述,但却在真正意义上提高了学生的眼界和审美水平。
4.教学考查方式的改革
要完全摒弃传统的论文或问答填空形式的书面考核。笔者让每位学生在期末之前提交一个课堂上介绍过的画家的名字,他们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画家作为考查对象。之后,他们可以做适当的考前复习。笔者为他们每个人在电脑中准备一个文件夹,里面有15幅绘画作品,其中包括在课堂上没有展示过的该画家的作品。学生逐个进行考试,考试分为两个部分:首先询问这个学生所选定的这位画家的时代和基本绘画风格,之后,学生要在15幅画作中选出哪几幅是这位画家的作品并说出画面主题,正确率达到60%就为合格。考试看似简单,但作为公选课,这样的考查方式可以评估出学生是否通过教学掌握了一定的西方文化基础知识,并对一个画家有较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能通过其绘画风格来识别他的作品。
以上是笔者对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所做的一些尝试性改革的总结。无论是西方美术欣赏课,还是东方美术欣赏课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艺术素质,而文化素养与审美水平是艺术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眼界和品位来讲素质的提升只能是空话,记忆再多的画派或画家的名字、名作都与艺术素质无关,理论的讲授不能代替实际的眼界与心智的锻炼。这些都是我们在讲授艺术欣赏课程时必须牢牢记住的。
[1](英)詹姆斯·霍尔.西方艺术事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2]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德)斯威布.希腊的神话与传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