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真年代三题

2013-11-16 03:34:56□刘
草原 2013年8期
关键词:海清杏子黄酒

□刘 泷

一、儿时黄酒

儿时入胃的美食不容易忘记。就像儿时阅读的第一部小说,虽然岁月的橡皮竭力在记忆的草纸上擦拭,但书中的情节和人物,总在头脑浮现。

忘不了平生第一次吃大米饭和挂面的美好感觉。

六岁时,我一早去田里挖野菜,中午了,在热辣辣的日头下,我挎着满满的一筐野菜踉跄地往家赶。村口,江西养蜂的毛喜海一家在吃午饭,是白白的米饭。大约我的眼神有馋猫样的渴望,大约我喉咙有艰涩地咽唾沫的表现,总之,毛喜海的老婆给我盛了一小碗米饭并浇上鸡蛋黄瓜汤。那是我平生第一次见到白米,米粒的白、鸡蛋的黄和黄瓜片的绿,像一幅画,美丽了我的眼睛和嘴巴。但我不敢吃,我要请示奶奶。奶奶曾告诫我,冻死迎风站,饿死不出声,不能随便接受别人的施舍!在门口,奶奶看了看我汗涔涔的脸,什么也没说,就回了屋。我知道是默许了,就慢慢的、一小口一小口地吃下了白米饭,并且,仔细地舔了碗。从此,比小米大几倍的白米嵌入了我甜甜的梦境。知道挂面是七岁。那天中午,哥哥从北京“串联”回来,他买了五绺挂面,在大锅煮了一瓦盆,全家人围绕在炕桌边吸溜吸溜受用,一时,比赛似的,大注子小量,争先恐后,全然忘记了吃相好坏和长幼尊卑。那挂面没有现在精粉的美观与纤细,但香、甜、绵、可口,让以后品味的所有挂面一概黯然失色。

于是,这美味的感觉如同镌刻在功德碑上的志铭,挥之不去。

除此,就是妈妈土法酿制的黄酒了。

妈妈有病。别人白天和周围人说话,她晚上自己和自己说话。妈妈的病是痼疾,但妈妈却从不吃药。如今,妈妈已经八十五岁了,依然很少吃药。有时,我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在我们眼里,妈妈是病人,但在妈妈眼里,我们或许也是病人吧?尽管有病,但妈妈酿得一手好黄酒。

立冬是酿酒的最佳时节。据说,黄酒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自己发明的酒,且有文字记载。我国已有五千余年的黄酒酿造历史了。儿时,多数时候,我家吃的是小米干饭,就的是咸菜条子,几乎没有调味品。幸亏了妈妈积攒下佐料,隔个三五年酿的一次黄酒了。其实,正宗的黄酒是以稻米、黍米、玉米、小米、小麦为主要原料,经蒸煮、加曲、糖化、发酵、压榨、过滤、煎酒、贮存、勾兑而成的。但在我朦胧的记忆中,妈妈酿的黄酒主要靠曲子、小黄米和红糖。小黄米是小米的一种,是黏小米,而不是黍子加工去皮的大黄米。立冬前,妈妈洗米、刷锅、烧火,像变戏法一样,就把那勾兑好的淡黄色汁液装在青花瓷的坛子和瓶子里,用猪血与椴树叶密封好,等待黄酒在时间的打磨下,慢慢变香、变甜、变柔,慢慢醇美。

酿酒贵在一个“久”字。妈妈的酿酒,有的是要密封整整一个冬季,而酒则是越酿越香。春天,端午节前后,妈妈酿的黄酒开封了,喝一口,一咂,舌尖沁香,咽下,润人脾胃。如今,回味妈妈的黄酒,我感悟到,写文章也是这样,心中酿之越久,文章的韵味才能绵长。

但后来生活越来越艰难了,买酒买糖买白面均需要指标需要票,妈妈就中断了酿制黄酒的手艺。从此,那美味的黄酒,成了我童年一段泯灭不去的甜蜜记忆。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要时时忆起妈妈亲手酿下的黄酒。有时和妈妈说,妈妈也不置可否,就像金盆洗手了一样,就像高手封刀了一样,既不说配方,也不说方法,我想,妈妈的那手酿酒技艺,恐怕要失传了。

前几天,姐姐给我送来一瓶黄酒,她说,听我对儿时的黄酒那么渴望,就私下与妈妈打听配方和酿制方法,因没有小黄米,只好用大黄米酿制了一坛黄酒。

但此黄酒非彼黄酒,我怎么也喝不出当年的美味、找不到当年的美感了。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我迷恋妈妈的黄酒,迷恋儿时的记忆,想到更多的是如何感恩与报答。杨荻有篇《夜深同花说相思》的文章,她说,如果自己一天有巨大的能力,一定为妈妈修建一座宫殿,像殷纣王的朝歌城,秦始皇的阿房宫,唐太宗的大明宫。

这正是我的想法。

汲物之神可为至境,与物而化便是福分。我们在生活中寻找艺术的时候,岂不知,生活本身就是艺术,艺术的生活往往比艺术的本身更有魅力。

二、记忆的小河

小时候,老人动辄就对我们说,咱们门前不是沟,是河。河两岸是茂密的树林和蒿草,树林有杨柳树和榆树,蒿草齐腰深,隐藏着狐狸与野兔。那河里的水穿冬过夏总是淙淙地流着。水那个清呀,能看见水里的石头、水草和欢快游动的泥鳅。而且,那河不宽也不深,猫下身子一蹦就迈过去了!

大人们说得言之凿凿,感性,充满动感,饱含幸福的追忆,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画,也给我们描述了一场梦境,那么激动人心,那么让人魂牵梦绕。但是,多少年过去了,除了洪水过后那河沟里有一泓细细的浑浊的水流外,我们永远没有见过父辈们眼里的小河,更没有看到蒿草里火焰般妩媚跃动的狐狸……

但是,越到后来,我们自己说着说着都不那么肯定了。

我们说话的人都没有了底气,孩子还会相信我们的话吗?

的确,我们门前有条沟,沟里曾有水流潺潺而去。

那是儿时的情景了,如今已成为过去时。

我们的小村叫六十亩地沟,门前的沟叫石盆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石盆沟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欢乐。石盆沟并不是泛指,而是特指,是说我们门前沟里的水源穷尽处有个石盆。石盆不大也不深,和直径二三尺的筐篮差不多。但石盆下有泉眼,目无冬夏轮回光阴流逝,汩汩涌动,不涸不竭。而且,石盆下不远处就是石坡,水流下来,冲出一坛洼地,有些山野湍流飞瀑的意味。水洼并不深,有时候不过三尺,刚好供我们游泳,有时候仅仅没过脊背,迫使我们宛如鳄鱼一般半露半隐匍匐前行。

这正是我们玩耍的好去处。因为,在溽热的夏季,水流下的洼地,就是我们游泳的地方。而水流一到冬天就结冰了,冰溜从石坡上迤逦而下,蜿蜒几百米,一直来到我们的门前。于是,我们几个伙伴,像出窝的麻雀一样,呼啸呐喊,在夏天光着脚丫,去水洼里泥鳅那样恣意地游动,胡乱地扔着泥巴。每到冬天,我们把木块儿钉在一起,在木板下嵌上两根粗粗的铁条,就做成了冰车。我们坐在上面,往上去互相拉着,往下来则如划桨那样协调地摆动冰锥,忽忽悠悠,忘忧忘我,真正美丽了乏味的童年。

(2)孔径分布:PPS无基布滤料相对于PPS含基布滤料孔径分布更加集中,孔隙率更大,孔径更小,有效提升滤料整体过滤性能;

当然,溜冰,我们可以和女孩子一起玩,但游泳,我们这些小不点,就放不下男女有别的自尊了。而且,每个夏天,都是我们这些男孩统治水洼,女孩子休想靠近。那么,那些女孩子呢,只好趁我们放牛、割草或黄昏就寝的时候去偷偷洗一把。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斗争、就有起义。记得,一次在我们到达水洼准备游泳时,先我们一步的孔家二姑娘,按照当时批林批孔的贬义说法我们管她叫“孔老二”的,很争勇斗狠地穿着衣服就蹿进了水里。我们怔了一下,很泼皮很赖皮地说,你不走,我们就脱光下去啦!边说还边假惺惺地解着衣扣。“孔老二”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说,有能耐你们就脱!我们没招了,但我们毕竟是纯爷们,纷纷英勇就义一样穿着衣服蹿进了水里。我们人多势众,击水扔泥巴,那女娃被打得落花流水,从此再不敢在我们面前入水了。

这样的好日子一直延续到我们上高中走出山外。

在不经意间,门前的沟里不见水流不见冰溜了。我们追根溯源,终于很无奈地见到了干涸石盆丑陋的庐山真面目。唉,时光荏苒,物是人非啊。

现在,我们的记忆,就像皲裂的草纸,早已不见了门前沟河当年的影子。我们不能和孩子们炫耀当年戏水滑冰的趣事了。孩子们呢,更可怜,他们该怎样对他们的孩子们诉说六十亩地沟无水的历史呢!

无来由地,就想起了席慕蓉,想起席慕蓉悲愤的诗歌。诗歌的题目叫《交易》:

他们说 唐朝的时候

一匹北方的马换四十匹绢

我今天空有四十年的时光

要向谁去

要向谁去换回一片

北方的草原

是啊,我今天空有五十年的时光,要向谁去换回我那风生水起的石盆沟呢?

三、少年爱情

没有爱情的人生就像炒饭没有放盐。

一直以来,他对自己的人生,总觉得是忘记放盐的一盘炒饭。

因为母亲有病,而且是痼疾,他只好服从父辈亲人的包办屈服了宿命的婚姻。

难道我的人生真的没有爱情吗?回顾少年,也有朦胧的爱情。只不过,那爱情像嫩芽,经不起时间霜雪的侵袭罢了。

不到十岁吧,他在北山割草,女孩海清在南山割草。虽然都是孩子,但他们要为家庭的羊呀灶膛呀尽力。女孩的名字和现在一个明星的名字是一样的,苹果般红润的圆脸,大辫子让她那个年龄段的女孩望尘莫及。她大他两岁,他很无耻地在北山喊,海清,我要娶你当媳妇!海清在南山骂,你不要脸!海清就闪到山那边不见了。

那个下午,他对着南山发了一会儿呆,继续割草。

过了十岁,他在暑假去生产队挣工分。他是孩子,只能混在女人堆里薅草、间苗。他家的山坡有杏园,杏子有香白杏、有甜核杏,杏子的芳香,弥漫方圆几十里。他怕渴,总要偷偷装几枚在兜里。那天,人们在山坡薅草,他落在后面,领弟儿也落在了后面。领弟儿大他两岁,白皙,水汪汪的大眼睛,梳着长辫,而且,她屁股大,据说这样的女人能生儿子。他吃了个杏子,领弟儿望了他一眼,很妩媚。他就偷偷把三枚又红又大的杏子按进了她的掌心。她慌慌地把杏子放进裤兜,慌慌地薅到前面去了。

快要开学的时候,他们和男劳力一同从马厩往外抬粪。他兜里装了杏子,想再给领弟儿,但看到领弟儿抱着扁担去找一个很花的汉子抬粪,两人一前一后打情骂俏,根本无视他的存在,就打消了想入非非的念头。

高中毕业的时候,他十六岁。其时,领弟儿去大队当了妇女主任,他开始和海清在生产队一起劳动。和海清要好的姑娘叫秀芝,秀芝是蒙古族,开朗,灵透,耪地、割地、薅草样样领先,有时见他笨拙,还能帮他一把。秀芝大他两岁,颀长,健康,两条黑油油的长辫子。他知道,秀芝对他有意思,但他揣着明白装糊涂,因为他的心思不在农村,是要去外面闯荡的。

秋天,毛泽东逝世,他们去二十里外更高的山上看电视转播追悼盛况。二十里山路,迤逦崎岖,天高云淡,月明星稀,从去到回,他们跟在人流后面,喁喁絮语,肩碰着肩,最终也没有勇敢地牵手。

一年。又一年。春天,他当兵离开了村子。他当兵走之前,领弟儿嫁人了。领弟儿坐着一挂马车,翻了一道岭,又翻了一道岭,嫁给了后川的一个煤矿工人。他当兵走的第二年,秀芝也嫁人了,也嫁到了后川,据说嫁个卖猪肉的男人。三年后,他复员回村。几天后,在路上行走,与田里砸茬子的海清遥遥邂逅,他望了她一眼,她望了他一眼,两两无语。后来,海清也嫁人了,嫁给了一个在城里搞基建的。几年后,叔叔曾对他说,海清妈托过叔叔,要把女儿嫁给他,但被他爸爸回绝了。

最终,爸爸和姐姐包办,他娶了现在的妻子。也怪,他结婚第二年,已是二十六岁了,居然通过考试,成了一名乡政府的招聘干部。就在他骑上自行车去上班的路上,他恍然明白了,之所以迟迟没有结婚,自己就是想轰轰烈烈地谈一次恋爱,娶上一个知书达理的国家干部啊!可是,命运弄人,他到底娶了个没有爱情的农村姑娘。

让他匪夷所思的是,那些朦胧爱情的女主角,都比他大两岁,都是大辫子,而后来娶的老婆,竟也是一个大辫子!

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有多少爱情败给了时间,又有多少爱情在皱纹里倔强地生长着。但他再没有看到海清、领弟儿和秀芝。

他知道自己少年的爱情不是爱情,不可能给谁造成伤害。但他总会隔三差五回到童年的乡下去,回到那些耕耘的田里去,回到早已衰老的杏园里去……

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他就是我,我就是当年的他。

猜你喜欢
海清杏子黄酒
黄酒为引更助药力
基层中医药(2020年8期)2020-11-16 00:55:18
完形:切开的甜杏
孩子(2020年10期)2020-10-21 09:24:43
IC厌氧反应器+A/O工艺在黄酒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海清:年龄越大,越谦卑
金色年华(2016年12期)2016-12-01 04:34:01
一个人
西部(2016年6期)2016-05-14 18:15:05
秋 的 岁月
黄河之声(2016年24期)2016-04-22 02:39:45
遇记者同款手机壳上前打招呼海青自带表情包节目
Shaoxing Wine Goes International
文化交流(2016年1期)2016-03-25 09:16:32
海清:无意成了高级黑
音乐周刊(2014年23期)2014-04-29 00:44:03
绿光
辽河(2011年3期)2011-08-15 00:4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