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霞
巨幼细胞性贫血(megaloblastic anemia,MA)是由于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某些药物或遗传因素影响核苷酸代谢而导致细胞核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1], 从而产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表现和精神症状等的大细胞性贫血。多发于陕西、山西及河南等经济不发达地区或新鲜蔬菜及肉类进食少的人群[2], 以老年人更多见[3], 由于不合理膳食及不良生活习惯等, 文献报道MA在我国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4]。本文对信阳市中心医院96例MA患者的流行病学、发病特征、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给予分析, 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3年9月信阳市中心医院血液科住院的96例MA患者的临床资料, 96例患者均为信阳地区及其周边县市的居民以及返乡的外出务工人员。其中男性52例, 女性44例, 年龄12~89岁, 平均年龄(53.5±7.5)岁。其中12~20岁者15例, 20~40岁者18例,40~60岁者21例, 60~89岁者42例。人群构成:学生11例,孕期哺乳期妇女15例, 返乡的外出务工人员及留守妇女16例, 独居老人29例, 减肥、糖尿病饮食控制者及其他25例。
1.2 临床特点 本文96例患者病程为1个月~3年, 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头晕、心悸及耐力下降、纳差、厌食等非特异症状。多数患者首诊科室并非血液科, 其中以“面色苍白、乏力”首诊血液科的患者36例, 以“厌食、纳差、黄疸、腹泻”首诊消化科的患者17例, 以“心悸、乏力”首诊心血管科的患者9例, 以“头晕、指端麻木、行走不稳、失眠、抑郁、性格改变”首诊神经内科的患者9例, 以“孕期体检”首诊妇科的患者8例, 以“反复口角炎” 首诊皮肤科的患者2例, 其他15例。统计96例患者, 伴有偏食或饮食不足的患者47例, 孕期及哺乳期妇女18例, 合并消化系统疾病23例(萎缩性胃炎5例, 胃癌术后3例, 浅表性胃炎7例, 慢性结肠炎3例, 胃、十二指溃疡5例), 特殊用药史者5例(抗癫痫药3例, 抗肿瘤药2例), 寄生虫感染者3例。
1.3 实验室检查及诊疗标准 初诊时检查血常规、网织红细胞(RC), 肝功能、心肌酶学, 叶酸、维生素B12水平, 骨髓象。96例患者血红蛋白(Hb)在21~98 g/L, 其中轻度贫血(90 ~110 g/L)27例, 中度贫血(60~90 g/L)42例, 重度贫血(30~60 g/L)21例, 极重度贫血(≤30 g/L)6例。单纯红细胞(RBC)减少35例, 伴有全血细胞减少者39例, 仅伴血小板(PLT)减少16例,仅伴白细胞(WBC)减少6例。乳酸脱氢酶(LDH)及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指标有不同程度升高。所有患者骨髓象示红系增生显著, 不同程度巨幼变。诊断、治疗效果标准参照张之南第3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5]。
1.4 治疗方法 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合理膳食, 积极治疗原发病, 叶酸缺乏患者给予叶酸片, 每次10 mg, 3次/d口服,连用1~2个月直至血红蛋白恢复正常;维生素B12缺乏患者给予维生素B12针, 每次500 μg肌内注射, 每周两次, 连用3周减量直至血红蛋白恢复正常, 若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维持治疗1年, 若为恶性贫血维持治疗终生。若患者一般情况能耐受, 尽量不输注红细胞悬液。合并缺铁性贫血者给予补充铁剂。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用(±s)表示, 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96例患者经治疗2周后, 乏力、心悸、指端麻木感等症状不同程度好转, 贫血貌、黄疸、舌炎等体征均缓解或减轻,复查血常规及网织红细胞指标详见表1。结果显示:患者Hb、RBC明显恢复, WBC、PLT恢复至正常, 网织红细胞增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平均红细胞体积降低不明显,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LDH及胆红素指标均恢复正常。2个月后患者复诊或回访, 除2例遗留周围神经病变, 5例因合并症未治愈, 重度贫血转为轻度贫血外, 其余89例(92.7%)患者均痊愈。
表1 治疗前后血常规变化(±s)
表1 治疗前后血常规变化(±s)
注:与治疗前比较, a, P<0.05, b, P>0.05
组别 RBC(×1012/L) Hb(g/L)MCV(fl)WBC(×109/L)PLT(×109/L)RC(%)治疗前 2.09±0.52 76.39±21.17 111.05±14.90 2.59±0.73 54.78±23.85 1.1±0.3治疗后 2.95±0.67a 92.45±20.39a 108.89±15.39b 5.45±2.10a 139.91±50.39a 1.7±0.5a
本研究显示, MA发病人群以老年人43.8%(42/96), 青少年学生11.5%(11/96), 孕期哺乳期妇女18.8%(18/96)为主。文献报道,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 老年人MA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6], 可能与老年人牙齿松动, 蔬菜烹饪过度;过度控制饮食, 膳食结构不合理;合并基础疾病多, 消化吸收差等因素有关。MA临床症状不特异, 表现多样化, 且多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 62.5%(60/96)的患者首诊科室非血液科, 易误诊或漏诊, 临床医生应注意与相关专业疾病的鉴别诊断, 既要诊断疾病, 又要排除并存疾病。
在本研究中, 96例MA患者, 经治疗92.7%(89/96)的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均正常, 达痊愈, 表明临床治愈率高, MA是可治愈的疾病。与相关文献[7]报道一致, MA大多为营养性疾病, 治疗简单且疗效好。其治疗的关键是纠正偏食、不良烹饪习惯, 多食新鲜水果蔬菜, 肉类动物内脏及乳类等食品, 补充叶酸或维生素B12, 积极治疗原发病。对于高危人群可给予适当干预, 青少年学生及孕期妇女多食新鲜蔬菜及肉类, 可予小剂量叶酸片及维生素B12片口服, 老年人应首先排除基础疾病, 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加强宣教及家庭关爱。
总之, MA具有老年人发病率上升, 临床表现多样, 症状严重, 各系统均可受累等特点, 但是在血液系统疾病中是可预防可治愈的良性疾病。作为医务工作者应加强宣教, 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对于高危人群可给予适当干预措施, 做好一级预防。
[1]王晓燕.我院79例老年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因分析及预防对策研究.四川医学, 2013, 34(6):850-851.
[2]葛均波, 徐永健.内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553-556.
[3]周玉平, 涂斌, 朱传新, 等.全血细胞减少的巨幼细胞性贫血临床及实验分析.临床血液学杂志, 2013, 26(4):251-252.
[4]张青宜, 葛桂敏, 闫轶鹏, 等.142例巨幼细胞贫血临床分析.黑龙江医学, 2013, 37 (8):705-706.
[5]张之南, 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12-16.
[6]梁智.巨幼细胞性贫血101例临床分析.山东医药, 2013,53(22):40-41.
[7]赵有芳, 余涛, 黎先丽, 等.48例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探讨.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1): 480-481.